王清剑,李金华
(1.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北京 100045;2.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732)
建国以来,中国制造业经过60多年的艰辛发展,逐步形成了行业门类齐全、高新技术占比提高、整体实力增强的格局,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制造业大国。然而,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多数企业还处于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的底部,生产性服务相对落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制造业出现了一系列发展新动向,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多方掣肘。要想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就需要与世界制造业强国展开技术竞争(特别是核心技术竞争),需要与制造业强国争夺全球营销网络和定价权,就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行制造业的优化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1][2]。
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强大实力,加剧了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国制造业加入国际分工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竞争并实现自身的全面升级势在必行。如何优化升级?如何增强国际竞争力?这是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研究依据。
当前最具影响力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应属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的竞争优势理论[3][4]。这一理论系统阐释了国家竞争优势模型、五种作用力模型、企业价值链以及国家竞争优势发展阶段,形成了涵盖国家、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理论体系。他认为生产要素、需求状况、支撑行业是国际竞争力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只有上述因素均具有特定的行业优势,才可能在一国众多行业中取得国际竞争胜利。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创新。一般来讲,技术密集型产业是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企业要做出战略决策布局,如果把价值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设在该环节的最佳地点,则可以使整个价值链成本大大降低,使其国际竞争力大大提高。美国管理学家沃纳菲尔特(Birger Wernerfelt)、克努森(Christian Knudsen)、普拉海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5][6][7]。该理论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拥有的最主要资源,企业之间核心能力的差别是企业效率差异继而造成收益差异的主要原因,企业通过对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的开发和控制,可以始终保持领先优势和垄断优势。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独特的,同行业中几乎不存在两个企业拥有相同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不可引进或模仿的。
国际上一些研究机构从不同的评价目标出发,选择不同的社会经济要素和统计指标,对一个国家或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例如,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主要运用经济运行竞争力、政府效率竞争力、企业效率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等4个要素300多个指标,对世界各国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的发展过程与趋势进行测度,分析一国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的优劣势①1989年起,IMD每年出版的《世界竞争力年鉴》是目前国际上有关国际竞争力最权威的年度报告之一。1991年,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和WEF将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定义为“在世界范围内一国企业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与服务的能力,其价格和非价格特性比国内外竞争对手更具有市场吸引力。”;世界经济论坛(WEF)主要通过增长竞争力指数和企业竞争力指数,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潜在前景和生产潜力②1980年,世界经济论坛(WEF)开始关注国际竞争力问题。1985年,WEF首次提出了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它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国企业能提供比国内外竞争对手更优质量、更低成本的产品与服务的能力”。;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竞争力评价体系由体现一国工业产品和出口能力的指标构成,综合反映工业制成品的竞争力③2002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发表了第一部《2002/2003年工业发展报告:通过创新和学习参与竞争》,第一次公布了世界各国工业竞争力指数排行榜。[8]。
中国制造业的生产体系已基本完善,规模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断增加,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区域性产业集聚已成趋势,国际化程度逐渐提高,信息化水平大大增强。但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却较落后,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不利地位,面临着巨大升级和国际竞争的压力[9][10]。
纵观世界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强国主要是美、日、德、英等国。美国是世界第一号的制造业强国。二战后,美国制造业曾一度在全球市场中拥有绝对优势,占到全球制造业份额的40%左右。在IT产业、航空、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技术领域更是占有绝对优势。为了迎接各方面挑战,保持其技术优势,美国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不断开发新产品。有数据证明,美国制造业从事的研发活动占全部研发活动的71%,提供的研发经费约占66%,制造业获得的美国专利数量约占全美专利总量的90%,制造业生产率增长94%。
世界排位第二号的制造业强国为日本,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全部为制造业,尤其是表现在机械和汽车制造上。2003年,日本选择环境机械设备、机器人、信息家电、燃料电池、生物产业以及电子动画等产业作为突破口,启动了全面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的庞大工程。2004年,日本研发总投入达16.9万亿日元,机床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25.6%,位列世界第一;日本工业机器人总数达到35.6万多台,占世界的42%。现在,日本电子信息产业的销售收入稳居世界第二;船舶制造业平均劳动生产率超过韩国25%,是中国的近10倍[11]。近两年来,受3·11大地震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日本制造业发展放缓。但为增强国际竞争力,日本制造业企业正在不断加大海外并购的力度。据有关资料显示,2011年日本制造业并购案件呈现小幅攀升,其在国内的并购案件占当年案件总数的比例超过60%。
随着经济全球化形势的发展,特别是“金砖四国”经济的崛起,一些制造业强国借国外直接投资不断进行全球性的生产布局,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一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同时,制造业强国构筑“绿色贸易壁垒”、“技术壁垒”,通过严格的市场准入和限制条件,牵制欠发达国家制造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国内方面,制造业是推动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动力和引擎,制造业创造了GDP总量的30%以上、贡献出口总额的90%以上,未来10-20年制造业仍将是中国经济系统的主体。然而,中国制造业主要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基础之上,产业竞争力弱,比较优势低。同时,当前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劳动力成本、要素价格等低层次优势,产品的附加值明显偏低,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中国融入全球生产体系、承接发达国家转移的制造业产业大部分是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产业,产品最终定价权控制在发达国家手中。在国内劳动力优势逐渐消失、资源环境压力逐渐增大和国际贸易摩擦逐渐增多的新形势下,必须加速中国制造业的调整与升级,提升价值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与升级,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进制造业升级,目标就是要构建中国现代制造业体系。现代制造业是采用高技术和先进科学技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生产设备及零部件进行生产、组装的行业总称,也可以说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制造业。现代制造业是国际经济发展大背景、大趋势下提出的新的产业概念,是现代科学技术与制造业相结合的产物,是世界各国抢占新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现代制造业体系必须要有发展依托的基础,这就是主体功能区、高新技术园区和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企业。主体功能区是由基于不同环境特色、不同资源禀赋和承载能力,按照现有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潜力而确定的具有特定发展方向的空间单元。构筑主体功能区是一种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的系统工程,必须通盘考虑人口规模、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供应、交通能力、地域特色等因素,必须考虑现有经济开发的强度、密度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还必须考虑现有产业集聚的特征和优势。
在主体功能区上形成的高新技术园区以及园区内的具有国际潜质的“旗舰”制造页企业,是现代制造业体系的核心元素。现阶段,中国一些有规模的制造业企业主要集中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电力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等,轨道交通设备及零部件制造业、乳制品加工业、农林机械、设备及零配件制造业各只有2家企业,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还缺乏大而强的企业。
目前,中国制造业的总体规模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但并非制造业强国。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便宜,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制造业竞争力的比拼归根结底是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而这一点中国处于劣势。据统计,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对外依赖度达50%,60%以上的装备需进口,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仅占30%,制造业的发明专利只占世界总量的1.8%。中国制造业在低附加值或低科技含量产品生产方面能力过剩,380多种主要工业品中有87%供过于求,而高科技工业产品仍严重依赖进口。中国制造技术对产出的贡献率仍很低,劳动力成本是美国的418%。另外,中国的能源利用率是32%,而发达国家是42%;中国制造业产品的增值率为30%,而美国、德国和日本分别是48%、47%和41%,这说明中国制造业投入与产出过程中存在过低的资源利用率[12]。
现代制造业体系的构建,必须有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带动力强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作为支撑,如电子信息制造、机电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以及国防军工制造等。特别地,那些技术难度大、成套性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影响,需要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才能完成的制造行业,则是现代制造业的骨架。根据《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要使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必须高度重视发展装备制造业。未来的5年间,除进一步发展中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和通信、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这些行业外,还需要加快发展专用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等行业,使之真正成为支撑现代制造业体系的骨干行业。
构建现代制造业体系,目标就是要缔造一个世界制造业强国。世界制造业强国的重要标志就是拥有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整体制造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具备重大装备和成套设备的制造能力,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比例大幅度提高。归根结底,就是拥有一批国际顶级制造企业、一批国际知名的制造品牌,在世界制造业领域掌握先进技术,引领国际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推进制造业升级、构建现代制造业体系是一项全民族事业,需要全民行动,更需要政府引导和支持,要建立配套的政策支撑体系。
国家要依托大型国有中央企业或已初具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与国际同行展开技术合作和技术竞争,促成国内企业迅速掌握行业内重要产品的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控制和引领该行业的生产和发展方向。按行业设立“战略性制造业技术创新基金”或“关键技术研发引进专项资金”,扶持国内具备实力的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政府要鼓励和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加快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开展多种形式的专利技术贸易,帮助企业不断提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保证技术引进的良性循环和效益的最大化[13]。
对关系国家产业升级、生产效率提高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制造行业,一方面,要加大这些行业研发投入的税前扣除,鼓励此类企业建立“自主研发基金”或“技术合作和引进基金”,并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另一方面,鼓励外资企业以技术形式参股国内企业的生产,对以技术形式参股的外企给予税收减免。对以引进吸收再创新技术为主要目的大型进口设备,对生产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而进口的关键部件及原材料,政府可以给予税收优惠。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制造业产品,实行生产性财政补贴。
政府可以出台政策,制定“绿色、低碳、新兴产业发展纲要”,全面设计绿色、低碳制造业和新兴制造业的发展规划,在信贷、税收、财政、技术等方面重点扶持上述行业的发展。通过行业协会遴选出新兴制造业领域有潜质的企业,在人才、技术等方面重点培育,尽快建成中国的新能源生产基地、新材料生产基地、生物医药生产基地、新环保设备和产品生产基地,占领这些生产领域的世界制高点[14]。
现代制造业体系的构建,需要国际顶级制造业企业和品牌的支撑。在企业完成资本积累之后,快速增强企业资本实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实行资本积聚。政府需要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发展具有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国际贸易和融资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促成企业进行兼并和重组,特别要引导那些已具较强竞争实力的企业实行强强联合,组建能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大型企业集团。更进一步地,政府需要出台鼓励境内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重组的政策措施,对重组企业给予多方面支持;对境内企业并购境外制造业企业和研发机构,可给予相关项目贷款贴息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开展境内外并购贷款业务。
根据国际背景下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状况,政府要出台“国家应对技术壁垒政策”,指导国内制造业企业有效应对技术壁垒,规避风险,提高效益。政府可设立“技术贸易壁垒应对基金”,组织行业协会开展应对国际技术壁垒措施的专项研究,制定系统全面的应对措施。在“技术贸易壁垒应对基金”支持下,可设立“国家技术壁垒信息库”,研究探求国际技术壁垒设置的技巧和方法,有针对性地研制反壁垒方案,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1]沈禁,朱建锋.中国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的国际比较[J].科技经济市场,2008,(8):64-66.
[2]金碚,李钢,陈志.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J].财贸经济,2007,(3):3-10.
[3][美]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国家竞争优势(中译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美]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中译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5]Birger Wernerfelt.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5):171 -180.
[6]B.J.Loasby.Running a Business:An Appraisal of Economics,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by Paul Milgrom and John Roberts[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5,(4):471 -489.
[7]C.K.Prahalad and Gary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9,(66):79-91.
[8]唐剑,杨汉兵.演化博弈视角下的企业竞争力发展机制及路径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1):108-114.
[9]李士梅.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2):55-59.
[10]金培.世界分工体系中的中国制造业 [J].中国工业经济,2003,(5):12-12.
[11]傅钧文.日本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保持及其新的解释[J].世界经济研究,2006,(3):27-33.
[12]董达善,俞浩.中国制造业现状及发展研究 [J].上海经济研究,2008,(9):36-40.
[13]李丹,胡小娟等.中国制造业企业相对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7):31-41.
[14]孙军,高彦彦.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及其协调发展[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3):8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