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燕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从尼姑、道姑到外道内尼
——明清戏曲陈妙常形象探析
张晓燕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陈妙常是明清戏曲中一个重要的女性形象,该形象源于宋女贞观尼陈妙常,在明清戏曲作品中,陈妙常有尼姑、道姑、外道内尼三种形象,各有特色。这种形象的变化,反映了明清观众的审美心理。
陈妙常;尼姑;道姑;外道内尼;观众审美
陈妙常、潘必正冲破封建束缚,私相结合,最后美满团圆的爱情故事在明清时期有着广泛影响。陈妙常美丽多情,多才多艺的形象受到无数观众的喜爱。很有意思的是,陈妙常在明清戏曲小说中有着尼姑、道姑以及外道内尼三种形象,各有特色。
陈妙常,最早是宋代女贞观尼姑。明代赵世杰编的《古今女史》收录了陈妙常:
陈妙常,宋女贞观尼姑也。年二十余岁,姿色出群,诗文俊雅,尤善工音律。张于湖授临江令,途宿女贞观。见妙常,惊讶,以词调之,妙常以词拒之甚峻。后与于湖故人潘法成私通情洽。潘密告于湖,以计断为夫妇。[1]
清李调元《雨村剧话》卷下《玉簪》、翟灏《通俗编》卷三十七《玉簪》、姚燮《今乐考证·著录五》均有征引,略有出入。《今乐考证》在“妙常以词拒之甚峻”句后多“词载《名媛玑囊》”,结尾多“即俗传《玉簪记》是也”句。[2]因姚燮的征引,后来的研究者大多认为《玉簪记》故事蓝本为《古今女史》。
《玉簪记》最早版本中,陈妙常是一尼姑形象。在万历元年刊行的《词林一枝》、《八能奏锦》以及略早于二书的《大明春》等戏曲选本中,陈妙常是一个尼姑形象。《妙常思母》中陈妙常“我如今寄迹禅林,礼佛看经,悟道修真,炼性澄心”,老尼姑“早种菩提树,特开明镜台。了悟三生话,何处惹尘埃”。“妙常,你每日礼佛看经,焚香打坐。”陈妙常当师父问她是不是难熬出家生活,陈妙常回答“阿弥陀佛,一发不是了”。“妙常,你母子之情虽难割舍,今既出家,无生妄想。况此山门佛寺多有行客游僧,倘见你青春娇媚怨态愁思,将谓汝有尘凡之想,风月之思,恐惹逾垣才子待月阇黎,有玷清规,坏我佛教。”[3]
在剧本中,陈妙常、潘必正都是官宦子女,二人父亲曾同官开封府,潘必正父为府尹、陈妙常父为府丞。二人指腹为亲,以玉簪、鸳坠为聘,一别十六年。陈妙常遭遇坎坷,先是父亲早丧,后因避战乱与母亲走散,寄身女贞观中。战乱的时代为潘、陈二人自由爱情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把潘、陈二人的自由结合纳入封建礼教允许的范围,同时符合世俗姻缘前定的天命思想。
《陈妙常空门思母》中陈妙常是一个非常孝顺、时时思报父母恩德的女子。夜来梦见与母亲“细剖离情”,醒来后好生伤感。思念母亲,不知母亲在哪里。感叹自己不是男儿,“娘你若生我是个男子汉,纵使兵戈扰乱,你我分散,就在那天涯海角为男子的也不怕程途遥远,定要跟寻,生死一处。”而自己是“女流之辈,能说而不能行”。在别的版本中都没有这一出,这一出突出了陈妙常的孝顺性格。《妙常拜月》出也未见通行本中,剧叙潘必正走后,陈妙常非常想念,月下拜月祈祷老天保佑必正科举高中,把陈妙常的多情之性格表现得非常细腻。
陈大来继志斋本中,陈妙常、师父及同门都是尼姑形象,但很有意思的是剧中插图陈妙常及同门却是梳髻的道姑形象。
明《燕居笔记》收录有《张于湖宿女贞观记平话》,该话本《万锦情林》、《国色天香》等亦收录,名《张于湖传》,在话本中陈妙常为女贞观道姑。《张于湖误宿女贞观》杂剧即是以《张于湖宿女贞观记平话》(《张于湖传》)为蓝本进行创作的杂剧作品。
《张于湖误宿女贞观》[4]杂剧中,陈妙常的身份是道姑。她是建康府升平桥下陈头巾的女儿,十岁时,父母将她舍身通江桥女贞观中出家。到观中十三年,“无事不出中堂。每日侵晨,讽诵诸品仙经。闲暇兼攻书史,博览古今。颇事吟咏,且好丝桐。”陈妙常出身地位卑微,并没有《玉簪记》中的大家闺秀身份。
杂剧中陈妙常相貌美丽,“星冠珠履逍遥服”,“弄玉仪容琼姬态”,“雅淡全无半点俗”,有倾国倾城之美。张于湖为之倾倒:“真乃冰雪之姿,有仙风道骨,不在于飞琼、双成之下”,恍是“嫦娥降临凡世”。于湖词中云:“碧玉冠簪金缕衣,雪如肌。从今休去说西施,怎如伊!杏脸桃腮不傅粉,貌相宜。好对眉儿共眼儿,觑人迟。”潘必正见了之后更是心动神夺:“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小生来望姑娘,不想到此遇见陈妙常,这段好姻缘。真所谓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看了这女子言词动静,诚所谓淑女可以配君子。天那!潘必正若得此女子为妻呵,方称了平生之愿。”
她不但相貌美丽,而且多才多艺,雅擅弹琴,心淡志远,“琴月双清”:“香焚宝鼎,一方明月可中亭。金徽有韵,银汉无声。志在高山流水趣,曲终风雨鬼神惊。”得于湖之诗,心怪其无礼相戏,作词相拒:“襄王梦里雨云期,两心知。子羔无意恋琼姬,漫心痴。吾心恰似絮沾泥,不狂飞。任把杨枝作柳枝,枉挨尸。”聪明伶俐,反应敏捷,表达了自己心淡不乱的心境。张于湖见其聪明,再写一首词夸赞相戏时,妙常回词一首:“清净堂前不卷帘,景幽然。闲花野草漫连天,莫胡言。独坐洞房谁是伴,一炉烟。闲来窗下理冰弦,小神仙。”词中把自己享受清静生活,诵经焚香,弹琴赏景的清幽生活表现出来,同时又通过“闲花野草漫连天,莫胡言”,对张于湖的相戏进行回敬,情致雅而有味。
作为年轻的女性,陈妙常虽然出家,身处观中,但人性的本能情感是无法泯灭的。与于湖诗柬应答后,虽然没有见过于湖之面,但见其词,心生爱意,“好放心不下”:“道清!我昨夜被那个听琴的秀才,做那诗词来戏我。我初然不以为事,后来想过来,恼的我半夜睡不着。今日意思恍惚,如有所失。看它词句才调,是一个聪明特达的人。但不知它容貌如何?临去时又交教我记着‘清静堂前不卷帘’七个字。料想他必然有个好意思在我身上。自恨我一时无见识,不曾请它吃杯茶。未知何日再得会也!”爱才,动情,后悔错过,渴望再见,被压抑的青春萌动起来。当道清劝她“牢守规戒,不宜如此”时,心思万千:“想当初守清规习祖风。炼真茅养正宗。咱去那有用用中行用,向无功功里施功。疏散的体态慵,折倒的鬓发蓬。炼真元固求铅汞,望长生啖柏餐松。往常时身无彩凤双飞翼,今日个心有灵犀一点通。憔悴了娇容!”词惹的她“凝望眼相思万种”,渴望“仙境那能得再逢”。
潘必正到观后,观主命陈妙常与潘必正拜为兄妹,互弹弦琴。回到房间后,那萌动的心思更加厉害,“无心理经忏,有意害相思”,“我见它眉清目秀,动静语默。是个非常的人!莫不有些跷蹊。道清,我今年喜事动了。我还俗了,嫁了这秀才罢!”与潘必正词句酬和后,还俗相嫁之心更坚定:“这个秀才深有眷恋之心,我一定嫁了他罢!”夜听潘必正弹《凤求凰》曲之后,“春心无奈”,写下情词《西江月》:“松舍清灯闪闪,云堂钟鼓沉沉。黄昏独自展孤衾,未睡先愁不稳。一念静中思动,遍身欲火难禁。强将津液咽凡心,争奈凡心转甚。”也正是这首词,成就了他们的爱情。当然,作为一个从小在宗教环境中长大的陈妙常来说,内心的情感渴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清规戒律的束缚。潘必正见词心喜,作词中有“未知何日到仙家,曾许彩鸾同跨”相挑逗之意,怒斥必正。潘必正出其词,还说“我拿去姑娘前出首去”,才冲破其宗教徒身份,与之私相结合。陈妙常对潘必正说:“非是妾荒淫,因见先生才貌非凡,日后必有荣显。以此违了三宝,犯了清规,破了十戒。将千金之躯,付与先生。只恐足下久后负了我。”其中又有非常世俗的一面。
与潘必正日日来往,半年有余,一日不见,无限思念。后来观主潘法成发现了她怀孕,坏了清规,痛责妙常。妙常并不后悔自己思凡:“情是人间何物?欲心一动,禁持不住。我有做的一篇词,诉与师父听!寂寂云堂斗帐闲,炉香消尽爇沉烟。烘却布衾图睡暖,转生寒。霏霏细雨穿窗湿,飒飒西风透枕珊。此际道心禁不得,故思凡。”请求观主让他们离开成亲,潘必正也求姑妈允亲。观主不肯,用绳缚送建康府,当官发落,张于湖判二人完娶。
在这个剧本中,陈妙常是一道姑,有着普通的民间女子情感,但又不同于普通民间女子,她多才多艺,爱才多情,聪明大胆,敢于为自己的幸福而奋争。同时,剧本喧笑之间,形象又有几分媚俗。
《玉簪记》以金陵继志斋陈大来万历二十七年校录本[5]以及毛晋汲古阁《六十种曲》[6]本为通行本。在陈大来继志斋本中,女贞观仍是尼姑庵,其中插图人物都是头上戴星冠的道姑形象,剧中陈妙常及其师潘法成、同门主要是尼姑形象,但在有些地方又标道姑。如第十一出《村郎闹会》中,“老旦扮尼姑上”,而同出中其徒弟又是“小净扮道姑上”;第十二出《必正投姑》中“老旦扮道姑上”,第十四出《茶叙芳心》中“小旦丑扮尼姑上”、“净扮尼姑上”,第二十一出《姑阻佳期》中“老旦扮尼姑上”。主人公陈妙常在第八出《谈经听月》中,“旦扮尼姑上”,与同门听师父讲“法华旨要”。第十三出《村郎求配》中介绍陈妙常,云女贞观“有一个年幼道姑,其实标致,天下无比”,后面对其夸赞都是道姑形象。明末毛晋汲古阁《六十种曲》本中,陈妙常未标角色装扮,继志斋本中一些标尼姑角色的地方,汲古阁本未标,但标道姑角色的地方却保留下来。如第十一出中继志斋本“老旦扮尼姑上”、“小净扮道姑上”,汲古阁本为“老旦上”、“净丑扮道姑上”;第八出《谭经》中,继志斋本“旦扮尼姑上”、“丑净小旦同上”,汲古阁本中“旦上”、“净丑小旦扮道姑上”。
可以说,在陈大来继斋本、毛晋汲古阁本中,陈妙常尼姑道姑形象并不统一,有点混搭。吕天成《曲品》评《玉簪记》:“第以女真观而扮尼讲经,纰缪甚矣!”(“讲经”,清河郡本作“讲佛”。)[7]毛晋汲古阁本有意识地把“女贞观尼”改为道姑,但剧本中佛教内容仍相当明显。在通行的毛晋汲古阁《六十种曲》本中,陈妙常原名陈娇莲,出身官宦,十六岁因战乱与母亲分离,入女贞观中,与万历初选本大致相同。[8]陈妙常居住的女贞观清幽雅静:“芳院静,满地松阴绝点尘。惟咶露的蝉声叶底频。湘帘花影,一树紫薇红晕。”(第十四出《幽情》)陈妙常“仪容修洁,举止大人家”,“潇洒出尘凡”,张于湖见到时十七岁,叹为“神仙”下凡。在第十三出《求配》中,作者通过王公子家人之口对陈妙常进行了夸赞:“芙蓉印额,菡萏笼腮。两眉儿簇簇春山,一脸儿溶溶夜月。樱桃半颗摘得下,对人未语朱唇。瓠子初开摆得齐,欲笑含羞象齿。凝脂十指,春纤惊雨笋抽芽。娇颤双尖,香迹印泥莲落瓣。穿一领白罗鹤氅,俨似云驾来月殿姮娥。戴一顶碧玉霞冠,真个像水托出湘波仙子。若教他待月西厢,活描出个崔莺莺影身。假使他和亲北塞,认不出王昭君姊妹。秋波一转,铁世尊也要留情。笑口半开,木罗汉从教惹病。妖妖娆娆,天生成风和杨柳舞千条。袅袅停停,人世上春暖桃花开万朵。齐齐整整,要装做个色相烟霞。轻轻盈盈,自脱不得风尘脂粉。有人勾引动春心,不数他那误入天台。若个好逑成凤侣,真胜似那当年金谷。果然标致,不是虚传。”
在作者笔下,陈妙常胜过古代所有美女,“修容光彩,艳丽夺人”,而且她又是多才多艺,能诗能文,弹琴“琴声清婉,俨若白鹤冲霄,青鸾逸驾之韵”(第八出)。聪明智慧,多情而又有大家小姐的矜持。《寄弄》一出里,陈妙常弹琴传情,但当潘必正云“三星照人如有心,露冷霜凝,衾儿枕儿谁共温”时,陈妙常怒其太狂。当必正怏怏而去时,她的心里是“岂无春意恋尘凡”,叮嘱潘必正“花阴深处,仔细行走”,而当潘必正求灯时,她又赶忙把门关上,因为她自己觉得已情难禁。情词被潘必正看到后,前去相戏相扶,她先是怒其无礼,当潘必正情词在手,才放下自己的架子,“一点灵犀托付伊”。作者把陈妙常的情感变化写得形神逼肖。陈妙常追求爱情,执着于爱情,想爱又怕羞的感情非常突出。在《姑阻佳期》中,潘必正因为姑妈阻而迟到,陈妙常先是恨其失约,但当潘必正说明情由后,又原谅了他。《逼试》出中,观主突然宣布潘必正要去应试,让她手足无措,只有“把泪偷弹”,想像心上人“夕阳外千山万山,衰草路风寒水寒”,“肠断心剜”。《追别》出中,不怕风大浪高,行船危险,追上心上人送别。“奴好似江上芙蓉独自开,只落得冷凄凄飘泊轻盈态”。在这几出里,陈妙常的那种爱、恨、羞情感也表现得非常真切。
通过上面的简要分析,我们可知陈妙常在宋代是女贞观尼姑,到《张于湖传》话本中变成了道姑形象,《张于湖误宿女贞观》杂剧以话本为蓝本进行创作,剧中陈妙常为纯粹之道姑形象。高濂的《玉簪记》以《古今女史》所收录的女贞观尼陈妙常为蓝本,同时又吸收了《张于湖传》中的部分情节创作而成。《词林一枝》、《大明春》等选本中的陈妙常形象为完全之尼姑,继志斋本、长春堂本、汲古阁《六十种曲》本中陈妙常逐渐转变成道姑,形成外道内尼的形象特征。
陈妙常由尼姑、道姑到外道内尼形象的转变,与观众的审美心理及戏曲舞台演出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徐朔方先生说:“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在有关美与丑的问题上,有时宁愿为了美而放弃一点无关宏旨的真实性。如果《思凡》中‘年方二八’的小尼姑,不是道装,而是缁衣光头,那该多么令人扫兴。但道家又不像佛家那样有取之不尽的经典和教义供作家随意取用。这是许多戏都佛道相混的原因。它早已得到观众的默许,不必重新加以检讨了。”[9]
[1](明)赵世杰.古今女史[M].明崇祯年间问奇阁刊本.
[2](清)姚燮.今乐考证[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十册) [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03-204.
[3](明)黄文华.词林一枝[M].//善本戏曲丛刊[M].王秋桂,编.影印本.
[4](明)无名氏.张于湖误宿女贞观[M].//明人杂剧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5]古本戏曲丛刊初集[M].影印本.
[6](明)毛晋.六十种曲[M].北京:中华书局,1958.
[7](明)吕天成.曲品[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六册) [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40.262.
[8]按:第十四出张于湖问妙常:“(生)仙姑是自幼出家长大出家的。(旦)别家园,自幼年寄入空门。”则又前后矛盾.
[9]徐朔方.高濂行实系年[M].//晚明曲家年谱(第二卷)[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201.
[责任编辑 陈浩凯]
From Buddhist Nun,Taoist Nun to Buddhist Nun with the Image of a Taoist——on the image of Chen Miaochang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ZHANG Xiao-yan
(School of Liberal Arts,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7,China)
Chen Miaochang is an important woman image of the Ming and Qing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which originated from the virgin nun of the Song Dynasty.In the Ming and Qing traditional opera,Chen Miaochang took the images of Buddhist nun,Taoist nun,and Buddhist nun with the image of a Taoist with a variety feature of each.Such changes of the imagery reflected the 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the audience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hen Miaochang;Buddhist nun;Taoist nun;Buddhist nun with the image of a Taoist;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the audience
I207.3
A
1672-934X(2013)06-0119-04
2013-09-30
张晓燕(1985-),女,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戏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