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征肺损害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2013-03-31 09:30:29薛益兴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肺脏津液肺气

薛益兴

(江阴市中医院 风湿免疫科,江苏 江阴 214400)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的多系统受累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多样化,常见口干、眼干、关节炎等,而肺脏损害亦较多见,临床症状大多为干咳、声音嘶哑、鼻腔干燥、胸痛、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等,所以对于干燥综合征患者应常规评估肺脏病变情况。干燥综合征归属于中医“燥证”范畴,肺脏受累可对应“咳嗽”“喘证”“肺胀”“肺萎”等。有医家[1]指出,干燥综合征发病究其根本,不外乎燥、瘀、虚3个方面。笔者认为,先天禀赋不足,劳倦内伤,情志失调,年老体弱,久病失治、误治,感受六淫外邪为其发病原因。总结其具体病因病机如下。

1 燥邪犯肺

目前多数医家[2]认为,干燥综合征由先天体质阴虚燥热,复感燥热邪气,邪陷入里,酝酿成毒,煎熬阴液而成。《素问·经脉别论》素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肺为水之上源”,可见,津液的生成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同时津液的输布主要依赖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功能,肺的宣发功能正常,水液才能向上、向外敷布体表全身,濡养皮毛;肺之肃降功能正常,水液才能向下、向内输布营润内脏。且肺主气,司呼吸,全身的气机运行均听其节制,呼吸功能由其掌控。而“肺为娇脏,”“肺为脏腑之华盖,……受不得外来之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所以,肺脏容易受外邪侵袭,“燥易犯肺”,燥邪由口鼻呼吸而入犯肺,肺气被邪所郁,失于宣降而发病。一方面,肺失治节,不能通调水道,水津不能向上向外输布,故见口眼、皮肤、鼻腔干燥,水津不能向下向内输布,则出现相应脏腑阴伤表现;另一方面,燥邪灼津生痰,肺气失于润降,肺气上逆则出现咳嗽、声音嘶哑、气喘等症状。然而,津液灼耗更加重机体燥象,疾病反复难愈。甚至燥盛则干,肺叶弱而不用则萎,发展成肺间质纤维化。

2 气阴两虚

《类证治裁》论:“燥有外因、有内因”。本病病因与内燥有密切关系,而津血亏伤是内燥的根本。有医家[3]认为,干燥综合征的发病与脾脏密切相关,“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以胃气为本”,全身气血津液主要依赖脾胃化生。同时津液的正常运行敷布,全赖气的运动,气是化生津液的动力,亦是津液输布的动力。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津液无以敷布,则清窍关节、经络失于濡润。若脾气素虚或后天饮食失调,脾气损伤,湿困脾运,运化功能失常,脾气不能散精,津液生成不足或津液不能正常输布,内燥丛生。而胃与脾相表里,胃失于濡润,导致胃不能纳,胃阴不足,“游溢精气,上输于脾”的功能受损,胃津既伤,则脾阴亦亏,从而影响脾运,引起运纳失常,湿邪内困。上述机理形成气阴两虚证,肺虚不能主气,脾虚健运无权,气不化津,痰饮蕴肺,肺气上逆则表现出肺部症状。

3 肝肾阴亏

本病发病多由于体质素虚,而主要脏腑责之于肝肾。本病有明显的性别和年龄分布差异,女性绝经后发病率明显升高,究其原因,一是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体阴用阳,女子的经、孕、胎、产、乳无不与肝的功能调畅密切相关,且冲任两脉与肝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二是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而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调节一身之阴阳平衡,各脏腑之阴均赖其滋养,女子至中年以后,阴血暗耗,天癸渐竭以致冲任空虚,正气难以抗邪于外,如遇燥邪乘虚而入,或风寒湿毒之邪入里化燥伤阴,则阴伤津亏燥热,发为燥病。肝藏血,开窍于目,肝血不足则目干少泪;肾主水而藏精,肾水亏耗,精不上承,亦可致口干目涩。反之,燥热炽盛,津血亏耗,久必及肝肾,进而加重肝肾阴血的耗伤。肝血不足,肝火易动,因肝脉布胁而上注于肺,故气火循经犯肺,发为咳嗽;肺在上焦,肾居下焦,金水相生,肾虚精亏于下,摄纳失常,则肺虚于上,肺吸入之气不能下潜入肾,易发咳嗽、哮喘,或阴虚虚火灼津为痰,上干于肺,进一步损伤肺之升降功能。

4 瘀血阻络

燥邪致病,在其病程中常有瘀血的病理改变。《读医随笔》曰:“津亦水谷所化,其浊者为血,清者为津,以润脏腑、肌肉、脉络,使气血得以周行通利而不滞者此也。凡气血中不可无此,无此则槁涩不行矣。”因津血同源,互为资生转化,阴虚者血必不足,而燥热又可消烁津液,更伤阴血,而阴血亏虚则脉道不充,血行不畅,瘀血内停。形成瘀血的病理,理由如下:其一,燥邪侵袭肺脏,影响全身气机运行,气机瘀滞,气滞而血瘀;其二,脾气亏虚,脾气虚弱,气不行血,血液运行不畅而成瘀;其三,燥邪与热邪兼夹,耗伤阴津,煎熬血液,血行滞涩而形成瘀血。瘀血一经形成,又阻碍气机,导致津液不能敷布,而燥证愈甚。所以,患者除出现皮肤黏膜腺体等干燥外,还可见紫癜、雷诺现象。又因肺朝百脉,主治节,百脉不通瘀滞于肺,则肺络瘀阻,宣降失衡,从而出现咳嗽、哮证、喘证等肺系疾病。

5 燥毒内炽

《素问·五常政大论》中首提“燥毒”。毒邪是一种对机体具有特殊损伤作用的致病因素。燥毒与一般六淫之燥邪迥然不同,其致病无明显季节性,病程长,起病隐匿,危害甚,病变广,符合毒邪致病猛烈、顽恶的特点。据此有医家[4]认为燥毒在干燥综合征病机中起着关键作用。燥毒在外阻于经络、关节,出现关节肿痛甚或僵硬、畸形,口眼干燥、皮毛焦枯等;燥毒深入则导致五脏阴伤,五液耗伤,进而肺不能宣降、脾不能运化、肾不能蒸腾、肝失于条达,从而出现内在脏腑的各种损害。本病多在晚期见燥、毒内炽,互相搏结,燔灼营阴,伤津耗液,甚则邪势亢盛,毒热深入血分,内陷心肝,动血散血,出现神昏、皮下或内脏出血、黄疸、关格等危证。所以此时肺脏出现损害则因毒邪直接犯肺,燔灼肺阴,炼液为痰,肺络损伤,影响肺的正常生理功能[5]。

[1]熊静,姚美玉,侯丽辉.阴阳双补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6):857.

[2]钱垠,金实.从肺论治干燥综合征[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8(5):268-269.

[3]谢幼红.从脾论治干燥综合征的探讨[J].陕西中医,2010,31(6):710-712.

[4]周翠英,潘文萍,王燕.燥毒清饮治疗干燥综合征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5,24(12):715-716.

[5]张碧擎,周学平.从瘀热辨治干燥综合征[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3):456-457.

猜你喜欢
肺脏津液肺气
从刘渡舟“津液链”理解伤寒瘥后劳复的证治
环球中医药(2024年4期)2024-05-19 15:09:42
基于《伤寒论》从广所论“津液”探讨“津液载邪”的理论内涵
环球中医药(2023年8期)2023-10-05 13:25:17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针刺配合印堂灸治疗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浅谈从气血津液理论辨治干燥综合征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肺脏介入医学》已出版
《肺脏介入医学》已出版
论耳与肺脏的相关性
调畅气机在咳嗽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