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敬达,刘 宇,邱均平
(1.上海大学情报学研究中心,上海 200444;2.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湖北武汉 430072)
基于知识的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框架研究
丁敬达1,刘 宇1,邱均平2
(1.上海大学情报学研究中心,上海 200444;2.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湖北武汉 430072)
在对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属性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基于对大学知识和知识类型的认识,提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能力载体,进而构建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和评价奠定理论基础。
大学;知识;核心竞争力;评价框架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在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逐步引入竞争机制以及全球化经济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竞争,使得竞争成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中国各大学在其“十二五事业规划”中也都纷纷提出由规模扩展的外延发展向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发展转变。核心竞争力理论最早产生并兴起于企业管理领域,虽然中国高教界最近开始借用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应对大学竞争,但这些观点并不成熟,总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即是从大学的知识本质出发,研究和构建其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框架,以期对相关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文中对大学的界定是指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
大学是以传播、发展高深知识并为社会提供服务作为其目标的特殊社会组织[1]。“知识材料,尤其是高深的知识材料,处于任何高等教育系统的目的和实质的核心”[2]。从大学自身看,无论是其组织结构,还是运行过程,基本上都是围绕知识展开的,知识是大学所有活动的载体,是大学的操作材料,大学的全部活动就是知识生产、知识传授、知识转化的结合。因此,大学本质上是基于知识的组织。
C.K.Prahalad和G.Hamel于1990年率先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指出核心竞争力就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3],为核心竞争力深深打上了“知识”的烙印。D.Leonard-Barton认为,组织核心竞争力是使组织独具特色并为组织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4]。U.Ljungquist认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需要能力的支持和知识性等资源的利用[5]。国内的邱均平、丁敬达等从学科的角度对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竞争力进行了研究[6]。谢卫红等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其根基在于对知识的科学管理”[7]。林莉等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则是大学内部一系列互补的知识和技能的组合,它具有使大学达到国内甚至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8]。随着对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逐渐研究,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来源,知识性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本质特征[9-10]。综上所述,由于大学是专门从事知识的传播、创造、应用和整合的学术组织,本质上是基于知识的组织,所以,其一切竞争(包括吸引资金、人才、生源等)都是围绕着以知识为基础的资源而展开的,知识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来源,知识性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本质特征。
关于知识,国内外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并给出了众多不同的理解和定义。我们认为,大学所涉及的知识,除维持自身运行所需要的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包括了作为操作原料的科学和学术知识,比如科学研究问题和社会需求等。我们将后者定义为:“是从人类探究性活动中获得的真理、原则、思想、资讯及技能,其中尤以传播事实性知识和解释、探究原理性知识为主,可以是个人、群体拥有的知识资源,也可以被嵌入在大学教学实践、科研过程或个人与团队的竞争能力中。”而对知识类型进行探究,可以加深对知识内涵的认识,通过分析作为核心能力知识的类型和载体,能够为大学组织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这里,笔者借鉴知识分类的相关研究成果,将大学知识分为抽象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嵌入性知识、文化性知识和编码性知识等五种主要类型[11-12]。其中,抽象性知识是指存在于大学个体成员上的概念性和认知性知识,即难以规范、存储、传播和分享的高度个人化知识,比如直觉、灵感、想象力、技能技巧等;实践性知识是指存在于大学教学和科研活动过程中的积累性知识,比如课程、学科等;嵌入性知识是指存在于大学组织各种关系中的对既有问题处理时的程序、原则和规范,如组织流程、规则、惯例等;文化性知识是指存在于大学成员共同理解、共同价值观中的知识,即大学组织在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时能够不断获得共识以解决问题的知识;编码性知识是指存在于大学的团队、成员所生产的各种教材著作、论文报告以及电子文献等知识。
人是知识和技术的载体,大学教职员工个人的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因此抽象性知识的依附载体是人才或人力资源。虽然人才可以在广泛交流的学术网络中进行不同大学组织和科研机构的转移、流动,但在当前知识的跨学科、网络化以及大科研项目的团体合作中,大学组织中单一的人力资源只能在它赖以存在的网络中才能显示出其价值所在。人才,尤其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学科或学术带头人在学术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与其他科教组织、政府、企业等的联系,能够为大学吸引科研资金、项目、人才、合作机会等诸多有形或无形的资源,提升大学的声望和影响,成为大学的社会资本。因此,人力资源是大学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大学的人力资源还包括教学、科研支撑和管理人员等,只有将他们共同融入知识操作的过程之中,密切配合,协同分工,发挥整体效应,大学组织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大学的教学及科研组织等基本上是按照学科进行的,教师属于一定的学科领域,并通过学科的建制形式从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学科是按教学和训练所定义的知识的分类,是一种范式,但随着科研活动的不断实践和发展,范式会逐渐发生改变。社会的重大需求导致知识不断被重组,一些学科逐渐消亡,而一些新的学科又不断产生。“新学科诞生是学者们对自然、社会和科学规律的新的探索和认识的结晶,一个新学科形成的标志在于围绕核心问题形成的基本范式。一流的学科往往就是围绕着一个重大问题开展学术研究,形成系统化的理论成果,开创新的学科领域”[13]。因此,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是大学教学活动的场所,是科学研究的平台,是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的基地,是大学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实践性知识的重要依附载体。大学基于自身的战略规划,组合优化相关的学科和专业形成自己的学科集群、特色知识领域、研究深度和学术影响等便构成了其核心竞争力。精品课程、科研成果以及发明专利等则是作为大学核心竞争力实践性知识的另一体现,因为它们将大学的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贯穿于其中,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在大学的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过程中,既需要保持个体知识的独立性,还需要相应的组织架构形成一种稳固的信息交流和合作关系[14],以便按照固有的组织化流程和大量的信息流动实现其知识目标[15]。基于课堂、课题组、科研团队、实验室、研究中心、跨学科研究创新平台等知识组织模式,个人和群体通过交互活动实现知识的转移和转化,促进知识的增值和创新。因此,大学的基层学术单元是知识表现形式的组织化,体现了知识的组织结构及其网络,其运作机制和效能决定了大学的知识创造能力和竞争优势,是大学基于嵌入性知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信息网络系统作为连接信息与信息之间、信息与组织之间、信息和个体之间的技能和技巧[16],深深地嵌入在大学的知识生产流程和架构之中,通过它可以收集到与大学知识生产有关的各种信息,所以,拥有与大学的知识结构、操作流程相融合且沟通便捷的信息系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另一体现。此外,现代科学研究中所高度依赖的实验设备是一系列知识和技术组合物化的产物,其对科学知识生产的支持作用成为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借鉴、利用和转化的重要途径。B.Latour认为,通过现有知识与各种实验设备和操作程序的结合和转化,实验室可以利用多个研究领域的科研力量实现既定目标[17]。因此,大学所拥有的科研实验设备及其应用效果,尤其是自行研制或改进的科研实验装置及其与之紧密结合的操作规程和技能等体现了其所拥有的核心竞争能力。
大学的知识生产、传播和利用嵌入在一定的运行机制、制度结构等文化性知识之中,它决定了知识生产和转化的效率。基于人力资源、学科建设、知识营运程序以及管理技能等形成的大学文化及其精神非常难以模仿和移植,从而成为大学竞争优势的来源。这种文化是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大学成员广泛接受的价值观念以及由这种价值观念所决定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以及生产和操作的规程、模式、范式内化的组织知识观和价值观[10],是存在于各成员头脑中的大学知识的一种沉淀和汇集,对大学成员发挥着重要影响,成为凝聚各种知识要素、产生整体合力的大学核心竞争力。
编码性知识是指能够通过文字、图形、符号等进行表述的记录型知识,即是人们通过艰辛的科学探究活动转化而成的知识形态,包括教材、论文、著作、专利、研究或咨询报告、标准文献以及机构知识库等。因其能够被传播和利用,所以,其本身蕴含的知识或创新可以被人们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认识和测度,诸如产生的学术影响、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等,是大学知识创新能力强弱的直接体现,揭示了其知识创新所达到的实际水平,同时,也是科学研究活动成功与否的客观尺度并会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以后知识创新活动的取向,被广泛应用于决定科研、教育资源的分配,所以,大学生产的编码性知识及其本身所蕴含的创新和质量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单元,承担着知识生产、知识传承、知识创新的重任。所以,知识是大学所有活动的载体,其一切竞争(包括吸引资金、人才等)都是围绕着以知识为基础的资源而展开的,其核心竞争力是竞争主体最终获得对知识资源的整合力,外在形式是竞争主体的知识创新力。基于以上对知识载体类型的分析,我们构建出以下核心竞争力评价框架。
大学好比一棵大树,学科是其核心产品,较纤细的树枝则是院、系、所、研究中心等,知识体系则是为大学提供养分和起支撑固定作用的根系[10]。大学所具备的核心知识体系决定了其发现未来机会、获取资源以及进行知识创新的能力,从而决定了其核心竞争力。任何一所大学,即使是世界顶尖的一流大学,也不可能在每个知识领域都有最好的资源,都居于领先的水平。因此,对每所大学,重要的是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确定学科发展的重点,办出特色和水平[18]。因此,大学需要立足于自身在知识联系方面所处的位置,紧随时代的发展对其知识体系及时进行一定的调整和进化,从而带动人才、学科等组合和优化,以拓宽知识发展的途径,适应社会的需求,形成自己知识领域的特色和优势,培育和形成自身独特的核心知识体系,这包括清晰的战略规划、优化的人力资源、优势的学科集群、合理的知识组织结构以及良好的知识基础设施等。
大学的知识操作是大学对知识的组合、运作程序、功能选择以及转化运用的结合,它处于大学各种战略的中心地位,决定了大学知识价值链各个环节的竞争优势[10]。知识的操作包括知识的生产(表现为科研成果等知识产出)和知识的转化(表现为技术转让、咨询服务、教育培训等)两个方面,大学及其成员在知识生产和转化等操作过程中形成和获取的诸如知识操作规程、知识发展及转化路径、知识创新战略预见等核心专长及特殊技能,将使其他科教组织难以模仿和预见,从而成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而良好知识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需要相应的制度安排(包括学术结构、行政结构、组织流程等),以调节知识生产和操作的行为模式及相互关系,实现信息和知识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激励知识产出和转化等。比如改变传统的以学科为主导的知识生产模式向跨学科、协作性的知识生产模式转变等。
大学的核心竞争优势不仅在于独特的知识体系、卓越的知识操作技能,而且在于大学的文化和价值观系统。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基于人力资源、学科建设、知识营运程序、管理技能等在大学组织内形成的组织程序和组织文化,成为大学成员广泛接受的价值观念,深深地隐含在大学成员内心深处和思维模式之中,被大学成员有意与无意接受,并自觉与不自觉地表现在自己的行为方式中,在大学知识价值链的每一个节点上都引导着成员的行为,渗透到知识生产和操作的网络之中,而恰恰正是这种网络达成的共识和价值观念维系着大学成员之间的相互连接和信任,促进大学内部知识的共享和创新,并逐渐形成具有内在协调和整体竞争性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造就了综合且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编码性知识是人们通过艰辛的科学探索转化而成的知识形态,由于能够被检验、传播和使用,其本身蕴含的知识或创新可以被人们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认知和认同,如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学术影响等,是大学知识创新能力的直接体现,揭示了其知识创新所达到的实际水平。此外,随着网络和数字学术交流环境的迅猛发展,不断出现的编码性知识的电子载体形态,如高质量的e印本、机构知识库等,也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并体现出大学的知识创新能力。
核心竞争力本身具有知识的属性,而大学本质上是基于知识的组织,因此,围绕知识来认识大学的内在竞争优势才真正抓住了其竞争的实质。大学在追求自身社会价值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体系、组织结构程序和运行机制以及大学文化和价值观等,深深植根于特定的环境系统和大学知识生产模式之中,很难被其他大学或科研机构模仿,也就形成了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之源。因此,大学应从自身的知识资源和能力出发,从知识创新、转化和应用过程中培育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但大学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比较的概念,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相比较于另一所大学而存在的,是一种比较优势[19-20]。本文仅仅从理论上基于大学知识资源和能力的开发论述了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依附载体和评价体系框架,在后续研究中,还应将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框架进一步细化,构建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以便对大学核心竞争力进一步识别和评价,以确定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建设程度并指导大学发展战略制度。
[1]汪怿.大学知识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2]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
[3]PRAHALAD C K,GARY H.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3):79-91.
[4]LEONARD-BARTON D.Wellsprings of knowledge:Building and sustaining the sources of innovation[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5.
[5]LJUNGQUIST U.Core competency beyond identification:Presentation of a model[J].Management Decision,2007(3):393-402.
[6]邱均平,丁敬达.2009年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的做法——特色与结果分析[J].评价与管理,2009(2):19-28.
[7]谢卫红.国内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3):1-8.
[8]林莉,刘元芳.知识管理与大学核心竞争力[J].科技导报,2003(5):51-53.
[9]罗志文,王婧.基于知识价值链的高校核心竞争力模型构建[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624-626.
[10]毛亚庆,吴合文.基于知识观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11]BLACKLER F.Knowledge,Knowledge Work and Organizations:An Overview and Interpretation[J].Organization Studies,1995,16(6):1021-1046.
[12]OECD.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M].Paris:OECD,1996.
[13]杨玉良.关于学科发展及建设的思考.[2011-10-12].http://www.edu.cn/zhuan_jia_ping_shu_1113/20090908/t20090908_405560.shtml.
[14]赵彦志.大学组织模型:一个基于知识分析的理论框架[J].教育研究,2011(5):31-35.
[15]Federal Ministry of Economics and Labour.Federal Ministry of Economics and Labour.Intellectual capital statement-Made in Germany[EB/OL].[2011-11-01].http://www.bmwa.bund.de.
[16]魏江.基于知识的核心能力载体和特征[J].科研管理,1999,20(2):55-60.
[17]李正风.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D].北京:清华大学,2005.
[18]谢卫红.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及其构建途径[J].教育导刊,2010(12):43-46.
[19]CHEN M Y,HUANG M J,CHENG Y C.Measur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formance using a competitive perspective:An empirical study[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09(36):8449-8459.
[20]杨克磊.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战略规划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3-76.
Research on Evaluation Framework of University Core Competence Based on the Knowledge
DING Jingda1,LIU Yu1,QIU Junping2
(1.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Center,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444,P.R.China;2.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Science Evaluation,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P.R.China)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knowledge property of university core competence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university knowledge and its type,this paper brought out the attached carriers of university core competence and created its evaluation framework,and established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university core competence.
university;knowledge;core competence;evaluation framework
G40-058.1
A
1008-5831(2013)02-0098-05
2013-01-19
丁敬达(1978-),男,河南周口人,上海大学情报学研究中心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知识管理与科学评价研究;刘宇(1982-),男,安徽六安人,上海大学情报学研究中心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人文社科评价研究;邱均平(1947-),男,湖南涟源人,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信息管理和科学评价研究。
(责任编辑 彭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