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与编letters
Letter From Readers
收入在增加、财富在增长,国人手里的钱包却攥得更紧。2月11日《民生周刊》推出的《“守财奴”是怎样炼成的》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诚然,我们素有“勤以持家、俭以养德”的传统。然而物极必反,不买衣服、不回老家、不敢消费,对自己和家人吝啬等衍生出一系列新的问题。公众手中财富的积累,并未转化为生活质量的提高,消弭了收入倍增计划的政策善意;恐归等现象,造成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纠纷。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但做一个“守财奴”,成为广大老百姓最现实、最朴素、最本能的选择,这就不仅仅关乎生活态度,而是成为一道重要的社会命题。
中国式守财也体现了我们对于未知风险的不安全感。明天,我们不知道工资涨幅是否会被CPI越拉越远,几个月的收入才能买一平米的房子,孩子上学老人住院又要花多少钱……为了应付太多可能发生的支出,人们不得不做预期性的储蓄,“手上有钱,心中不慌”。前不久“月薪多少会让你在相应的城市生活不惶恐”的话题引发社会热议。在月薪“开源”的同时,“中国式守财”体现的“截流”思想,何尝不是惶恐的另一重写照?
河南 张涛
民生周刊 MINSHENG WEEKLY
记者手记
Notes
今年本刊第1-2期推出了封面报道《非典十年祭》,我和同事一同采访了小汤山医院和非典后遗症患者。在一张张新闻图片的拍摄中,我们对那充满惶恐气氛的原址和那忍受着痛苦的患者有了更深的理解。
元旦当天,我“骗”过了小汤山医院的门卫,顺当地实现了拍摄计划。绕过冰封的人工湖后,继续向西北前行。路边,一红色禁行的交通标志很是扎眼。空地南边的两排板房和一堆废旧的家具提醒着我们,十年前这里曾以7天7夜的“非典型”速度,搭就了这座非典医院。
两排简易板房内,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包包未曾启封的口罩、隔离衣、药品等成堆码放着,其中标有2005年3月失效的字样。地面上散落着一些注射器,似乎依稀能看到当年医护人员繁忙的身影。板房周围堆放着办公家具,上面覆盖着的帆布也破旧不堪了。后来从清洁工那里得知,板房中间的三间房就是当年的太平间,拍摄完后,我不禁心存后怕。
非典过后,小汤山似乎也被人们深埋于记忆中,但非典后遗症患者的痛苦我们不能忽视。如果“非典”能带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那么小汤山医院的荒寂也算是得到慰藉。
本刊记者 许兰武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