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军
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十几年来正是用我的真诚、爱心、责任为学生的长期发展而努力、而坚持,更执着于那句话——“爱是教育,教育是坚持。”
刚参加工作时一腔热血,有激扬的热情和斗志,在学习中进步,在过程中成长,经历了起初的锤炼。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模课;又在行动中设计、实践、磨炼——磨课;最后在思考中升华——悟课。各种形式既独立着,又交织着。我在其中历练着,成长着,坚持着。
今天依然执着,但少了激情,多的是岁月沉淀的成熟。无论昨日还是今日,都坚持“过程精装”的一种教学模式,也就是:
首先,重视物理分析过程中“关键词”的点拨。例如在学习电学时注重电路的识别,抓住“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征判断,然后利用其特点找到恰当的理论依据,既准确又降低难度;再如,在讲授“压强”时突破口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明确,公式选择正确,如果施力物体是固体先压力后压强,如果施力物体是液体先压强后压力,问题自然就解决了,水到渠成。长此以往的坚持在我的学生身上就形成一种习惯——优秀的;造就一双慧眼——洞察力,最终形成一种能力。正所谓“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种优秀习惯的养成,会让你终生收益。天长加地久,用我的坚持证明了我的作为,学生今天的收获不仅是物理分析能力的提高,也对其他知识的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静下心想一想,其实无论是哪种教学模式:填鸭式、洋思模式,还是今天的讲学稿,都需要教者的睿智、灵活、坚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让一种理念、一种模式变成一种形式,实效才是宗旨。其实教和学贵在变通。
其次,我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小讲师”的培养,始终认为会做是一个层次,会讲是另一个层次——会做的不一定会讲,有很多孩子只停在理论的书写,而会讲是知识升华——能力的形成,也是人多项功能的综合体现和平衡。难得我们的眼、耳、手、脑都同时参与,体会听觉、视觉等多个感官的合作。这就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的一切只是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放在感官的面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放在视官的面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这就是教学中的“金科玉律”。我坚持着,因此这许多年来在我的教学中涌出了很多可爱的小讲师——孙羽、许正强、孙文、陈一宁等。而其他孩子在锻炼中对知识也有不同层度的理解,不一样的体验。倾听学生的声音,再透视其间的结果,可喜!其意义、作用更是深远的——很多孩子在高中也受益匪浅。
第三,教会孩子享受学习生活。不能为了上课而上课,为了作业而作业。教育过程本身就是追求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过程,为此强调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不仅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更是彰显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是一种生活的方式。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快乐,享受学习,肯定自己,找到目标,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一切的行为都离不开爱的教育:一句调侃,一句自嘲,一次促膝长谈……一切都能拉近彼此的距离。我执着于此,因为心灵的沟通胜于知识的传递,我用自己的“小智慧”奏起学海扬帆的前奏!也许你认为矫情,但这是兴趣的起点,是后续的学习动力!
一切的升华都来源于“悟”,今天悟的是“心得”。即“爱是教育,爱是坚持”,坚持桃李芬芳,花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