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务地方的瓶颈与对策

2013-03-28 08:39傅大友
教育探索 2013年3期
关键词:瓶颈对策

摘 要:当前,我国高校服务地方在内容、效果、体系上存在着现实瓶颈。究其原因,有认识上的偏差、体制上的不健全及服务能力不足等。通过更新高校服务地方观念、健全高校服务地方制度、强化高校服务能力可有效地提高高校服务地方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高校服务地方;瓶颈;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3-0063-02

高校服务地方职能是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高等学校与区域社会联系日趋紧密的结果。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高校参与社会的活动越来越广泛和频繁,服务社会、服务地方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重要职能。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的社会职能,加快高校与地方的深度融合,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服务地方的现实瓶颈

1.高校服务地方的广度不够,服务内容有待开发

高校利用自身的办学资源服务地方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很多高校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技术创新、升级等“高层次”的社会服务上,相对忽视了那些层次不高而地方又急需的服务项目;或者片面强调服务对自身的效果,热衷于经济效益高、见效快的服务项目,轻视经济效益不高或影响深远但见效慢的项目。

2.高校服务地方的深度不够,服务效果总体不佳

与服务的面不够宽同时存在的问题是,高校即使在相对较窄的服务项目和领域内,服务的效果也不佳。一方面,高校的科技服务常常脱离地方的实际需要,盲目追求“高、精、尖”,成果无法转化应用,主要停留于实验室阶段和论文文本中。据调查,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还不到10%。相对于其他社会组织和机构,高校提供的服务并不具备良好的竞争性,地方转而向其他能够提供更高“性价比”的单位购买服务。另一方面,高校技术合同成交额虽然从2001年的86.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16.55亿元,但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的比重却由11.04%下降到4.37%[1]。

3.高校服务地方的系统性不强,服务体系不完备

我国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实质性的发展互动发展发端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日益自觉。但其历史不长、经验不足,尚未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高校服务地方的体系制度。从国家层面看,相关的组织机构、制度政策比较欠缺;从地方层面看,地方政府、社区、行业企业缺乏与高校交往的经验,没有协调相互合作的专门机构、人员和制度;从高校层面来说,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制度保障问题,没有专门的服务地方规划、专职的管理人员和机构。

二、高校服务地方的瓶颈成因分析

1.认识上的偏差

阻碍高校服务地方工作迅速有效开展的思想根源是认识上的偏差。一是部分高校无视高等教育大众化、地方化的现实,不屑于服务地方。其封闭式办学思想严重,认为服务地方与己无关,常以能力欠缺、条件不足、难度太大为由,推脱服务地方的职责。因此,虽然很多高校在自觉意识里都“觉得”要强化高校服务社会、服务地方职能,但在实践中往往难以抑制“科研”、“学术”的诱惑。对于服务地方,也主要将其视作一种获取资源的方式、发展自身的手段或权宜之计,而没有将服务地方看做是高校应尽的义务、职责乃至神圣使命。二是社会、政府包括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理解存在偏差,既有较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过分地强调“效益”,又对高校提供的服务心存疑虑。这几方面的因素交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推进高校服务地方的强大思想阻力。

2.体制上不健全

服务地方是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服务社会职能的凸显,无论对于高等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社区还是企事业单位来说,都是一个“新生事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效应。相关各方的制度建设目前基本都处于起步阶段,制度的完备完善、各方相关制度的协调对接显然还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与此同时,高校服务地方的相关配套政策,不善于合理利用各种市场手段激励高校为本地区发展做贡献;政府“管理”职能过度而“服务”意识淡薄,不能很好地充当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联系的中介和“红娘”。由此造成企业与高校的联系不多,缺乏相互了解和信任。特别是小企业对高校服务的需求不足,大企业往往自身研究能力较强等,导致企业缺乏与高校合作的内部动力。

3.服务能力不足

在我国高等院校中,高职类院校一般是市属高校,与地方联系较为紧密,是服务地方的主体,但其服务地方主要以间接服务为主——通过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实现。但由于高职类院校科研力量较弱,服务地方的层次也较低,难以为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做出引领性贡献;新建本科院校在建设过程中通常非常注重与区域地方的互动合作,强调服务地方的服务面向,但由于其处于“新建期”,服务地方的组织协调能力、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的契合度、服务地方的人才力量和物质技术基础皆不充足;老本科院校大多是部属院校或行业院校,其服务面向主要不在地方而是“国家”和行业。

三、推进高校服务地方的对策建议

1.更新高校服务地方观念

(1)重新审视大学使命,明确与地方的互动共生性

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凸显和强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高校与社会具有互动共生性,社会发展越是依赖技术进步,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就越紧密,其服务社会的职能发挥得越好。因此,高等学校不能简单地将服务社会、服务地方当成解决经费困难的权宜之计,而应将服务社会、服务地方当做自身神圣的历史使命,充分认识高校与地方的互动共生性。

(2)明确服务地方的总体思路和高校的办学定位

高校服务地方,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明确定位,认真分析地方的需求,坚定服务地方的大方向,充分利用高校与地方的“文化落差”,扬长避短、“错位”服务。当前,尤其要重视高职类院校和新建本科高校服务地方作用的发挥,以“应用型”和“地方性”为总体思路,将校地互动发展作为学校“错位”发展、快速发展的主要抓手。

(3)充分整合高校资源,寻找高校服务地方的突破点

高校应充分整合人才、智力、信息、技术、装备等方面的资源,充分利用其地缘、人缘、成本、信息等诸多便利和优势,主动参与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努力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骨干力量,力争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培训中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地方咨询决策中心和应用型科技成果研发中心”。

2.健全高校服务地方制度

(1)加强宏观制度环境建设

高校服务地方的宏观制度环境建设至关重要。一是要从法律的层面理顺高校与政府的关系,实行管办分离。二是改革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建立宏观调控与自主办学的平衡机制,赋予高校在招生、专业设置、机构设立、人员聘任、经费使用等方面更多的自主权,使高等院校能够自主、有针对性、适切地融入区域社会并推动区域社会的经济发展与进步[2]。三是改革对高等学校的评估导向。在对高等学校进行评估时,将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影响和贡献纳入对高校的评估体系,使内部学术评价与外部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并将其作为资源配置的依据之一。四是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积极推进省部共建、省市共建高校的机制,通过共建的形式拉近高校与地方的距离,加强高校与所在区域的联系、互动。

(2)建立健全高校服务地方的体系制度

高校服务地方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要建立健全高校服务地方的相关体制,在高校与地方之间建立起有效联系渠道、形成长效机制。地方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可以直接与高校协作、联合,可以支持或推动高校与产业“联姻”,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推动高校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可以通过对科技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引导高校服务社会,可以建立重大决策向高校咨询制度[3]。当然,随着高校服务地方的不断发展,政府的引导作用将会下降,服务职能将会增强,高校与地方自主、自由的联合、合作将会成为主要形式。

(3)深化高校内部制度改革

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有效展开,离不开内部的制度保障。高校应将服务社会的体系构建纳入现代大学制度的范畴,建立与服务社会职能相适应的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和专业的管理人员。应制定相关的分配机制、激励机制,以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和文化服务等社会服务工作。要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在评价体系中增加市场需求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指标的比重,减少成果理论价值的分值,同时加强职称与社会服务工作的关联度[4],切实把是否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为评价科研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把科研成果产业化、社会化作为衡量科研质量的重要标尺。

3.强化高校服务能力

(1)优化调整高校学科专业

高校应全面深入地分析、了解区域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特点和需求,结合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调整、优化学科和专业布局结构,使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的产业结构有效对接。这既有利于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的能力,也有利于学校学科、专业获得生长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动力。为此,必须强化相关学科、专业的师资力量建设,加大专职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合理利用地方的高层次人才,采用各种兼职形式使其“为我所用”,共同推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2)强化高校应用研究

高校的科学研究要直接面向地方、面向社会、面对市场。要及时了解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的技术需求,结合学科建设,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应用研究。如申报各种横向研究课题,承担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委托课题等。要加强高校与地方、企业的深度合作,重视并努力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将教学、研究和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

(3)拓宽高校服务领域

高校服务地方应善于发掘合作领域,可以借鉴英国“开放大学”的模式,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服务,如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函授教育等,为地方人才素质提升、人力资源培训贡献力量。科研服务除了科技服务、决策咨询服务外,还可以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硬件资源服务等[5]。在文化服务方面,应自觉增强对地方的文化辐射,全面参与地方文化建设,研究、整理、保存、开发、弘扬地方的文化资源,提升地方的文化层次和品位,推进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产业发展呼唤高校科技成果加快转化[EB/OL]. (2011-09-27) [2012-12-10]http://news.163.com/11/0927/10/7EV1II2T0001

4AEE.html.

[2]吴玫. 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互动机制研究[J]. 天津市教科院学 报,2009(6).

[3]徐同文. 区域大学的使命[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25-227.

[4]葛剑平. 着力推进学研产合作,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N]. 科 学时报,2011-01-11.

[5]傅大友.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的方式与机制的思考[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8(2).

〔责任编辑:程 佳〕

收稿日期:2012-01-20

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GLD11)

作者简介:傅大友(1952-),男,江苏海安人,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瓶颈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分级诊疗 突破瓶颈
突破雾霾治理的瓶颈
突破瓶颈 实现多赢
民营医院发展瓶颈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