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令中国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闷,带着心痛的喘闷。
全中国都在讨论雾霾,就像不久前全中国都在谈论着美丽中国这个新词。前者是现实,后者是理想。连日来,大半个中国,PM2.5指数频频爆表。它让人们看到了理想穿透雾霾,照进现实,还有着漫长的距离。呼吸,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令中国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闷,带着心痛的喘闷。
一些专家的解释是,从今年元旦开始,我国实行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及近期特殊气象原因产生了“临时性不良环境”,首都北京的能见度在数日内就会明显好转。
笔者并不认可“临时性因素”,何况“极端低温天气”在今后我国的冬天里可能成为常态,难道也要让“雾霾地图”成为常态吗?根据这张“雾霾地图”可知,华北的京津冀,中部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以及东部沿海省市的部分城市,都出现了重度或严重污染。截至13日零时,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监测站点监测到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而表现在“霾区预报图”上,则是一条深褐色的“污染带”由首都往中部斜向穿越我国多个省区,其中深褐色点位最密集的在京津冀地区、武汉长沙城市带和珠三角区域——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可以承认,因“极端低温天气”而导致的“燃煤采暖排放量相应增加”,在京津冀地区是临时性的“生活需求满足”。但地处南方的武汉长沙城市带和珠三角区域,并没有也来不及实施北方(秦岭-淮河以北)式的“燃煤采暖模式”,为何也会在“雾霾地图”上如此“显眼”呢?恐怕还得从生产方式和产业转型上细找原因。最近5年,笔者每年冬末春初都去京津冀地区考察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发现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尚未得到具体改观。企业投资的转移确实刺激了当地经济的增长,但产业转型的相关成效却还不明显。如首钢从北京转移到了被称为渤海明珠的曹妃甸(隶属唐山市),首钢虽然在追求“绿色炼钢”,但在它“引领”下“快速成长”的当地炼钢业,仍然是粗放和“灰色”的,尘降也远比首钢迁移前明显。
同时,开滦煤矿所在的唐山市某区早就是资源枯竭型城区,无法为当地红火的炼钢业提供能源支撑。那么,原煤只能通过公路散装卡车和铁路散装货车从大同穿越北京郊区抵达唐山,所经之处煤屑散落自然是常态,车轮经年碾压之处路陷也是常态,时时修路填坑扬灰天空则更是常态。如此常态,雾霾怎能不常态?
这里,不妨再说说武汉长沙城市带和珠三角区域。前者是重化工业基地,后者是“世界工厂”。重化基地,炼钢、化工、建设等领域皆能扬尘落屑;“世界工厂”,因制造业低端而难斥巨资升级绿色产能。这两个区域,还都有传统汽车业制造中心,也都为了产业利益在反对新能源车上路方面结成了“神圣同盟”。所以,对这两个冬季不“燃煤采暖”的区域同时出现在“雾霾地图”上,笔者不以为怪。
治理灾害气候、消灭“雾霾地图”,靠基层和企业自觉的想法未免有些“浪漫”。我们需要像治理沙漠地貌、扩张绿色地图那样,安排好生产方式和产业转型的顶层设计。首先,要有绿色产能替代的时间表。如新能源车的普遍上路以及上牌不能遥遥无期,否则传统汽车普遍进入家庭会带来更大范围的“雾霾圈”。其次,要有绿色技术进步的路径图。如在北方,可预计的二十年内煤炭是不可替代的,那么,运输(物流)应尽快实现液态化、气态化,甚至以罐装替代散装;同时,尽快开发煤炭消耗过程的治理技术。第三,要有扩大对外开放领域的意志力。如在低端制造业方面从严控制外来投资,而在环境保护、大气治理、矿产利用、垃圾发电等领域积极引进外来技术和相关投资,并且大胆实施“以市场换技术”的有效策略。
最后,需要形成全民共识和国家意志的是,极端天气预报在加强科学性的同时,还应以立法保障的形式体现出社会关怀的人文性。如可以设定类似的操作性条款:在零下多少摄氏度和湿润少风的条件下,城市建设工地停工、大型耗能企业停产、公务用车按比例停驶、中小学幼儿园视情况停课等。这样的战术性而非临时性安排,会尽可能地遏制“雾霾地图”的扩张,同时也能够积极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民生情怀。
时评人物:王泠一
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民生发展报告》主编、《上海精神文明发展报告》执行主编。其评论文章《低碳发展方式是民生选择》、《民间资本既需利用也需涵养》、《勿以守财奴眼光看国企改革》、《如何确保保障房不“水”》等直面中国民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