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坤
著名学者,安徽大学首位校长刘文典先生曾经用“观世音菩萨”五个字来概括文章写作。听者不解,他解释说:“观”就是要多多观察生活;“世”就是要明白社会上的人情世故;“音”就是文章要讲音韵、文采;“菩萨”就是要有救苦救难,为广大人民服务的菩萨心肠,听着无不应声叫好。应该说,他抓住了写好文章的真谛与根本。刘文典先生讲这些话已有近百年,虽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但仍不失真知灼见,尤其对现在中学生的作文写作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下面我就谈一下中学生如何通过“观世音菩萨”来写好文章。
“观”就是 “认真观察,积累素材”,这是写好作文基础。现在的中学生之所以害怕、讨厌写作文,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写作材料。因为没有材料可写,学生就只能冥思苦想乃至“翻箱倒柜”倒出那些写过千百遍的东西,胡乱写一气,应付了事,甚至抄袭编造。导致学生写的文章,千篇一律,平淡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写得头痛,老师看得摇头。那么如何才能改变当今中学生作文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空话连篇,假话成堆的现象呢?笔者认为同学们只有多观察生活,多积累材料,写作时才能有话说。同学们要留心观察身边的每一件事,去捕捉生活的细节,情感的涟漪;要 “走出去”,观察美丽的大自然,领略造物者的无穷魅力;还要俯下身来,参观工厂、农村、体味各种劳动场合的情景。并写好观察笔记,养成习惯,不可“一曝十寒”,更不可半途而废。日积月累,素材多起来了,厚积而薄发,写作也就有话可说了。
“世”就是“感悟生活,培养情操”,这是好文章的内涵。中学生都还很年轻,对生活和社会缺乏独立的思考和感悟,所以有时写成的文章,或无病呻吟,或情感苍白,或简单稚嫩,或立意不深,难以引起读者共鸣,这样的文章都还不够成熟。中学生要想使自己文章摆脱稚嫩走向成熟,就不仅要去观察生活,还要去体验、感悟生活。要放飞思想,与大自然对话,感悟大自然的伟大;要敞开胸怀,与朋友交流,共同探讨人生真谛;要多向师长询问,积累社会经验。要多与社会接触,倾听老百姓的心声;要多关心国家大事,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做到这些不仅有助于作文水平的提升,而且能为我们将来的成长、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音”就是“砥砺文笔,写美文章”。这是写好作文的载体。孔子说得好:“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任何一篇作品的主题或情感,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缺少了靓丽的语言,再深刻的立意,再丰富的内容,也会显得黯然失色。这一点我们大多数中学生做的不好,不少同学写作时是平铺直叙,语言显得浅露、毛糙,甚至是粗俗的,读起来淡而无味,味同嚼蜡。这就要求我们中学生必须要砥砺文笔,写出文采。如何去砥砺文笔,把文章写美呢?同学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做:多运用排比、对比、引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多引用诗句、名言警句,能使文章语言美;使文章长短句相间,整散句互现,多描写,少陈述,能做到文章句式美;在写作技巧上采用情景交融,物我和一,联想、想象等手法能增添文章的意境美;表达感情时,力求真情实感,格调激昂能使文章饱含情感美。当然,同学们一定要明确,有文采并不是说一定要词藻华丽,朴实的语言运用恰当,同样生动而有文采。当然必须要有真情实感。做到这些绝不能纸上谈兵,一定要下功夫多读,多写,多提炼词语,在写作中多运用这些方法,才能真正使自己的语言亮起来,才能写出个性飞扬、摇曳多姿的文章。
“菩萨”,就是“阳光心态,激昂主旨”,这是写好作文的根本。文章的主旨是的灵魂,中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要有好的主旨。一篇作文怎么才能有好的主旨呢?除了在写作技术上要求主旨必须准确、简明,新颖、深刻外,在思想和精神上还要求文章主旨有积极向上的格调。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十字路口,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个性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写作文章的立意一般要求健康、积极、向上,体现出现代中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我们的作文主旨要多体现感恩,进取,诚信、爱心、沟通、励志、环保等阳光主题。尽量避免看问题片面化、绝对化,切莫只顾宣泄自己种种不满情感,更不要流露出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人生是美好的,生活是美好的,社会是美好的,我们的作文也要体现出这些亮丽的美好,不要硬给自己的作文和生活涂上一层单调的灰色。积极向上的主旨还体现在作文要有时代感,体现时代的主旋律。我们作文的主旨也要大气一些,可以涉及我们党好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绩,改革开放的卓越成就,维护祖国统一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决心。做到这些,我们的作文就有了昂扬向上的风貌,催人奋进的精神,进而打动读者。
总之:“观世音菩萨”较详细的说明了作文写作的过程,虽然写作水平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新时代的“观世音菩萨”的写作理念一定会给你们带去一些指导。
(作者单位:灵璧县九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