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洁
生命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社会转型日益加剧,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面对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社会矛盾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大学生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伦理观在传统与现代的激荡中发生了极其微妙但又十分深刻的变化,内在表现为困惑、迷茫、焦虑、不安或恐慌等心理问题,外在表现为消沉、冷漠、空虚亦或是伤害自我、伤害他人等轻视生命的行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轻视、漠视和浪费生命的现象,是与现时代的社会特点和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分不开的,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当代大学对生命意义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有部分大学在生命意义教育的研究探索上仍是空白,没有及时地、经常性地开展积极有效的生命意义教育,由此才导致了大学生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出现生命意识缺失、找不到人生坐标的情境,“困惑于生命的失落与无常,惶惶然不知如何安顿身心”[1]。
在国外,生命意义教育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在很多西方国家兴起了,大都通过课程教学、专题教育和课外活动等三大途径,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对生命个体的关注和尊重的重要性。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生命意义教育起步比较晚,而且开展得不系统、欠深入和细致。令人欣慰的是,愈来愈多的专家学者开始提出“尊重生命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的理念,当下我国的教育制度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很多有识之士也多方呼吁把生命意义教育作为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因此,笔者认为,如何有效推广和加强生命意义教育并加大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比重是当下亟需解决的一个课题。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但并非每一个人都懂得生命的真谛,都能珍惜生命,都能参透生命的意义。
在西方的生命哲学中,人格的完整、独立与自由是个体在世界中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人要对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命不断进行反思,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尼采曾说过,人如果知道了为什么而活,那他就可以面对任何生活。著名的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则认为,人本身就具有一种努力探究生命意义的原始驱动力,因此人的本性是追求生命意义的。现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生命观认为,唯有人的生命的存在是真实的,人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对现实生活中人的本真生命的关注和呵护。也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生命本身就是美好的,宝贵的;活着,好好地活着并感受之,这本身就是我们的存在,就是人的最高幸福”[2]。
纵观中国古代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和理解,以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最为典型也最具代表性。他们从不同层面强调了生命意义在于道德、精神、灵魂的陶冶与升华。比如,儒家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乐天知命”,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也就是说,只有“知命”,人的生命才可以挺立起来,人的生命才会充实,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生才有价值,才能获得永恒。而道家则认为生命比名誉、利益、权力等更真实、更可贵和有价值,他们提倡“知足”,人不能因实现生活中的虚名而牺牲了自然本真的生命。佛家的生命思想则是让人放下生命之外的一切物欲,以平常心去超越现实的矛盾,寻找生命的本真,实现心灵的自由。
由此可见,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和追求,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它既可以是抽象的生命意义,也可以是特定的人生使命或天职,它既要求我们不仅仅要活着,更要求我们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活着。作为大学生来讲,在思考与追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时,首先要看到的是,生命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存在。它既是一种自然存在,亦是一种社会存在,同时,更是一种价值存在。它要求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地迸发激情,追求理想,注重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要思考“我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这就是人对生命价值的探寻,是人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正如裴多菲所说,“生命的长短以时间来计算,生命的价值以贡献来计算”。生命价值是人生所有价值的基础,也是体现人的价值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生命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如何去创造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愈发多元的价值观的影响下,思维活跃但心智却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们在面临这种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大都陷入了短期或长期的彷徨、困惑与迷茫之中,找不到人生坐标,不仅谈不上实现其社会价值,连如何去实现自我价值都无法正确定位。因此,在推行生命意义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全程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正确认知和充分实现生命意义的前提和保证。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大学生形成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学业、毕业、就业是摆在所有大学生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面对所有外界因素带来的影响、冲击和压力,他们的心理活动十分活跃,心理问题比较易发也比较多发,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生命意义教育对他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广大教育从业者应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引导他们正确认知生命意义,使年轻的大学生能勇敢面对问题、面对生活、面对人生,大胆追求和主动实现自我生命价值,提升生命意义。
第一,要教育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随着市场化元素侵入大学校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态变得庸俗浮躁,学习没动力,生活无趣味,表现为沉迷网络、考试作弊、大肆消费、无所事事等。教育者要科学引导大学生作好人生规划,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人生,把追求高尚的人生目标与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处理好个体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帮助其把握人生方向,找准人生定位。因为,学生只有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才能真正意识到生命的价值所在,这是一个人能否正确认知生命意义的基础。
第二,要引导大学生端正人生态度。人生态度是与人生价值观紧密相关的,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对工作、学习、生活的看法及行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乐观向上是新时代人应有的人生态度。认真、务实、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它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只有培养认真、务实、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人们才能不被矛盾所困扰,不为挫折而忧虑,才能热爱学习、积极作为,才能实现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第三,要帮助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具有健全的自我意识也是衡量健康心理的维度之一。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完善的关键阶段,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两个极端,即妄自菲薄和妄自尊大。这种自我意识的偏差使得他们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无法准确定位自己。因此,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才能扬长避短、自我完善,才能不断去追求新的目标,使自己的生命充满幸福感和存在意义。
第四,要纠正大学生的非理性观念。比如,在我国现行的教育背景下,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的冲击下,持“考个好大学、读个好专业、找个好工作”、“平时学不学无所谓,考试之前加个班就行”、“大学就是为了混个毕业证,为就业弄块敲门砖”等观念的大学生大有人在。再比如,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价值观愈发多元,大学生的功利心空前增涨,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存在拜金主义倾向,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等。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引导大学生从分析自己的心理需求入手,帮助大学生客观地分析社会发展要求与自我成长进步及心理需求的关系,正确对待外来物质利益的诱惑,自觉摒弃一些非理性的观念,积极树立理性的有意义的理想和追求。
另外,有的学者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三个结合”,即道德灌输与道德践约相结合、知识传授与养成教育相结合、成才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也有的学者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让大学生达到“五个学会”,即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发展,等等。百家之言的出发点可能不同,但落脚点应该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希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能够塑造优秀的品质,养成健康的心理,从而顺利完成学业,为未来生命之旅提供坚强的心理支撑。
当然,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要对每个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由于大学生群体的层次性、非同一性的客观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着众口难调之难,教育者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也很难做到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因此,作为个体的大学生应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主动培养健康心理。比如,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科学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且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宠辱不惊;积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乐于奉献、以为他人和社会服务为荣的良好作风,使个人价值从为他人的服务中得到体现和肯定。
生命是一个自发自然的过程,生命的成长不仅包括自然生命的成长,同时也包括精神生命的成长。精神生命成长是生命成长的核心,是一个人生命成长的方向和动力,也是一个人的生命意义之所在。生命意义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其内容不仅涉及到生老病死、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而且还包括生命与健康、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安全的关系问题。推广生命意义教育是一种觉醒、一种进步,是从单一注重知识到更加注重生命的必然选择。积极有效的生命意义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主动从生命视角来认识生命、关注生命,理解生命的终极价值,促使他们最终能够自觉地热爱生命,自发地实践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第一,要唤醒大学生的生命意识,使他们真正认识生命、珍惜生命。近年来,大学生不珍惜生命、践踏生命的自杀或他杀案件有多发趋势。从主观上说,这是由于部分大学生的心智不健全、心理不健康造成的;从客观上讲,这些问题的发生又有着极为复杂的社会原因和家庭原因,比如说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压力的增大、家庭关系的不和谐等。但作为“培养全面的人”的大学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大学生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校园是他们以专门形式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身心健康能否进一步健全的主要场所。而现实是,学校只重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养成教育;只重成才教育而忽视了成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没有被放到突出的位置,生命意义教育更是“一段被遗忘的时光”。在“教”与“学”的光影交错中,教学成了一个纯而又纯的教和学,教师只是“扬声器”、“传话筒”,大学生也只是“录音机”、“知识的容器”和“教育者的代言人”,很少有人去关心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是否存在一些问题倾向。往往等到相关问题暴露出来,或是造成严重后果的时候,教育者才扼腕感叹,才呼吁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生命意义教育。因此,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生命意义教育,唤醒大学生生命意识,正确引导并深化他们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认识,启发学生的自我精神世界,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生命成长中的烦恼和困惑,调节生命成长中形成的压力,使其能够珍惜生命,善待生命。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不能仅仅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专业课来教授,更重要的是要将其纳入到整个教育活动中去,将课堂教学、青春期教育、性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活动整合在一起,使学生能真正认识生命、了解生命、珍视生命存在,使其能够积极追求生命价值,活出生命的精彩。
第二,要让大学生们回归生活本真,体验真实生活。社会发展到今天,应试教育的影子在我国各个领域无处不在,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用人单位一味要求高学历。为了那“美好的明天”,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原本应拥有的青春、活力,以及对生活的热情,早已消逝不在,只留下了那一个个在书山题海中作战的佝偻身影。愈来愈多的学者逐渐意识到我国教育的这一特点,开始提倡教育要回归生活,因为只有生活世界才是万事万物的发祥地。郭元祥教授在其《生活与教育》中写到:“生活是人在自然与社会之中,通过享受、占有、内化和创造人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围绕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能动的活动”[3]。因此,教育只有回归到他(受教育者)所在之处的“生活世界”中去,使每个人都成为“人”,才对他的生存和发展有价值和意义。而生命意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学生注重对本真生活的全身心体验,因为只有有着丰富生活体验的人才能有丰富的生命情感,才能真正认识生命、理解生命、珍惜生命,才能成长为一个“全面的人”。一位著名的体验心理学家认为:“与认识因素相比,情感体验主宰着人的内心活动和精神自由;而体验使人的情感世界日趋丰富,走向成熟。因为体验不仅是‘忍受痛苦的能力’,而且也是‘心理上战胜情境的能力’”[4]。所以,我们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生命意义教育,不仅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问题为基本目标,更重要的是要激发他们的生活情感,引导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促进人格的进一步完善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使生命得以健康成长,从而提升生命价值,实现生命意义的最高追求。
第三,要让大学生充分发挥出生命的创造力。人是否能积极、主动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关键是生命的主体,即个体是否能得到尊重。只有当个体得到了应有的尊重,生命的自身力量、内在活力,生命发展的潜力和创造力才有可能得以发挥。但是在现实的教育中,“应试教育”以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教育模式、统一的教育方式等为特征,缺乏个性化培养,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关注生命的心理健康教育正是要从尊重生命主体开始,相信人的生命都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的,相信人的生命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是一种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实现的过程,更注重的是自我选择和自我创新,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追求。“个体的发展是一个主动摄取、积极自主构建的过程,是一个与个体自身的活动息息相关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任由外部随意塑造、被动接受的过程”[5]。“创造的本质内涵是生命内在的自我实现的创造力,而这种内在的创造力开始只是一种潜在的生命力量,这种潜能只是人的发展的一种能动因素,这种能动因素要获得现实的生命力量,必须依靠诸多因素的影响和作用”[6]。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以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为目的的教育,就要从生命内在的自我实现创造潜力出发,从人的生命成长的角度去开发人的创造性,激发生命的潜在冲动,为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创设教育环境和条件,提供良好的教育情境,使人内在自我实现的创造潜力转化为现实的创造能力,实现生命的优化与超越。
第四,要引导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总是在满足自然生命需求的基础上,进而不断追求超越自然生命的精神生命的。精神生命是人的意识行为,是以抽象的形式赋予生命理性的意义和生命价值。精神生命是自然生命的升华,是社会生命的体现。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多方面的、复杂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决定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心理、思想、情感、性格、习惯、理想和追求。所以,人处于“社会关系”之中,并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忽视人的生命及其生活的社会性,看不到社会存在、社会生命对人的自然和精神生命的决定性作用,就很难理解人的“命运”的社会历史原因和规定性[8]。可见,存在于社会中的人,社会生命成长是受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影响的,人也只有“在社会中并通过社会来获得他们自己的发展”[9]。
总之,生命意义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生命意识,它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都是为了生命的和谐、充实与完满。因此,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必须拥有浓烈生命意识并坚定不移地推行心理健康教育,重点突出生命意义教育,从而使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能建立在正确的生命观的基础之上,使其都能拥有健康的心理,并不断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信念,最终使自身成长为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1]刘铁芳.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遭遇道德教化问题审理[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338.
[2]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231.
[3]郭元祥.生命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
[4]刘惊铎.道德体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3.
[5]张天宝.试论主体教育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0(08):14.
[6]吴安春.德性教师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47.
[7][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
[8]胡金平.中外教育史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75.
[9][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