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遥
(西北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延安整风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和各根据地开展的一次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通过整风运动,不但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而且极大地推动了延安的文化建设,使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迎来了延安文化繁荣发展的伟大阶段。
抗日战争爆发后,面对民族存亡,大批知识青年和文艺工作者奔赴延安,汇聚宝塔山下。他们积极从事战时文艺运动,一方面推动了延安抗日文艺运动的蓬勃发展,使文艺战线真正成为调动群众积极性、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当地军民的文化生活,使延安文化建设步入了发展阶段。
但是,随着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文艺界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由于受当时战时环境所限,大多数文艺工作者的世界观没能得到彻底改造,小资产阶级思想还深深影响着他们的创作;一些反映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作品在文艺刊物甚至党报上盛极一时,这些问题引起了严重的争论和纠纷。具体而言,整风运动前延安文艺界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对于作家创作立场的认识还存在较大偏差。有人认为作家无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或是认为作家有了马列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就会妨碍写作。
第二,大多数文艺工作者没有真正深入根据地的实际生活,缺乏为工农兵服务和如何服务的认识。有的人虽在理论上承认文艺应与大众相结合,但实际上却并不了解新时代、环境、人民的要求。有的人在创作上脱离实际,幻想创造出伟大的艺术,却不愿意为老百姓创作作品,或是仅仅关注和描写知识分子,以知识分子的眼光来描述边区生活。甚至还有人看不起大众化,认为写群众看不懂的欧化作品才能凸显其水平。
第三,在歌颂与暴露问题上,有人主张文艺工作者的任务就是“暴露黑暗”,认为写光明就是公式主义,是歌功颂德,提出“还是杂文的时代,还要鲁迅的笔法”[1]872,有人甚至提出小资产阶级作家才始终是中国文学运动的主力。
第四,艺术教育方面出现理论脱离实际,忽视普及而片面强调提高的倾向。许多文艺工作者只注意学习、研究外国和旧时代的作品,原封不动地搬用外国音乐、戏剧和中国的旧戏,或是上演脱离群众和实际的大戏、洋戏及古戏。
延安文艺界存在的上述问题,不但严重妨碍了文艺的正确发展,而且极其不利于抗战及革命事业的展开,党中央和毛泽东对此极为重视。为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毛泽东清楚地认识到文艺工作者转变立场、改造思想的紧迫性、重要性以及文艺界开展整风运动的必要性,认为:“文艺界中还严重地存在着作风不正的东西,同志们中间还有很多唯心论、教条主义、空想、空谈,轻视实践、脱离群众等等的缺点,需要有一个切实的严肃的整风运动。”[1]875
为解决延安文艺界存在的上述问题,1942年5月2日至23日,毛泽东亲自主持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并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毛泽东明确指出文艺工作者必须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为工农兵服务,强调“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1]863;指出大众化就是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提出学习工农兵的任务,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1]875,要求他们创作出使人民惊醒、振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的文艺作品;提出“思想入党”的著名观点,指出要领导革命运动更好地发展、完成,就首先要在思想上整顿,需要展开一个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斗争,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参加这一斗争,使自己健全起来,使整个队伍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真正统一起来、巩固起来。
这次讲话纠正了文艺界过去的各种错误认识,解决了之前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政策问题,规定了党现阶段文艺运动的基本方针,指明了文艺界整风的基本方向,有力地推动了文艺界整风运动;同时,在讲话的号召下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深入乡村,联系群众,扎根现实进行创作,延安文化建设迎来了空前的繁荣。
不久,文艺工作者开始下乡、访问及开会欢迎劳动英雄,在 1943年延安文艺界举行的欢迎边区劳动英雄座谈会上,文艺界“一致表示要到农村去,到工厂去,向他们学习,把笔头和锄头、铁锤结合起来”[2]357。
同时,为了更好地宣传和贯彻《讲话》精神,进一步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实现《讲话》指示的方向,1943年3月10日,中央文委和中央组织部联合召开党的文艺工作者会议。大会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向群众学习,会后,延安文艺界提出“到农村、到工厂、到部队中去、成为群众的一分子”[2]363的响亮口号,并纷纷下乡到群众斗争的各个领域寻找自己的工作岗位,“诗人肖三、艾青,剧作家塞克等到了南泥湾,作家陈荒煤到延安县参加工作,小说家刘白羽,女作家陈学昭等到部队和农村,高原、柳青到陇东等地工作”[2]363-364。
1943年11月,为具体实现文艺应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中共中央西北局宣传部动员和组织延安各剧团下乡,“民众剧团出发关中,西北文艺工作团出发陇东,青年剧院和部队剧院出发三边,评剧团到延属各县”[3]224。他们深入群众,流动演出并体验生活,创作了许多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深受老百姓褒奖及欢迎。
经过延安文艺座谈会和整风运动,延安文艺界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改变。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响应文艺应为工农兵服务、为大众服务的号召,一改先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不良风气,纷纷深入基层或奔赴前线,利用各种方式、途径深入群众,创作出大量既适应抗日民族解放战争需要又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以实际行动展示了整风运动的成果。
在整风期间,戏剧、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涌现出大量新鲜活泼、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经典作品,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戏剧方面的作品最多,表现最为突出。这一时期的戏剧不光在创作及演出的数量和规模上大大超过以往,而且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也发生了深刻变革,秧歌剧及新编历史评剧《逼上梁山》就是其中的典型。秧歌剧是在传统群众性秧歌的基础上,摒弃了其中封建剥削或不健康的内容,将戏剧、音乐、舞蹈熔为一炉,真实表现群众日常生活及斗争并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新型艺术形式。这一时期的秧歌剧剧目层出不穷,各具特色,“仅见诸报端的秧歌剧就有400多出”[3]225,其中最为群众称赞、影响最广泛的是鲁艺秧歌队根据真实故事创作并表演的《兄妹开荒》。该剧演出后引起热烈反响,延安《解放日报》连载该剧并称赞其“发挥了革命艺术工作者的威力”[4]179,“是很好的新型歌舞短剧”[5]300。由中央党校排演的新编历史评剧《逼上梁山》则是戏剧改革方面的代表作。该剧打破了以往评剧表演中用封建观点展现历史故事的传统手法,采用正确的历史观点,反映封建社会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不同的生活面貌,使评剧面目一新,毛泽东赞誉该戏是“是旧剧革命的划时期的开端”[4]192。
同时,具有浓厚的西北地方特色的秦腔剧、眉户剧也在此时期空前活跃,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由民众剧团创作、表演的眉户剧《十二把镰刀》,以及以表现抗日为主要内容并被誉为“新秦腔三部曲”的《血泪仇》、《穷人恨》和《一家人》。这些剧目采用了为西北人民所熟悉且喜闻乐见的秦腔、眉户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革命及人民的情感意志,在群众中传播很广,影响很深。尤其是马建翎所创作的《血泪仇》,集中反映了中国农民在民族灾难和阶级压迫下所走过的苦难历程,对革命队伍内部和广大人民群众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教育作用,是一部杰出的秦腔剧。该剧由民众剧团演出后,鲁艺将其改编为秧歌剧,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及传播。
歌剧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鲁艺依据民间故事和民间音乐创作的大型歌剧《白毛女》,这是当时影响最大、最受欢迎的剧目,并在1945年被确定为为中共七大全体代表表演的剧目。此后,该剧被改编为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
文学领域也进入活跃繁荣的新阶段。作家们逐渐抛弃了小资产阶级的艺术趣味,积极投身群众斗争生活,熟悉他们的生活、情感和语言,力求使自己创作的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能反映群众的生活和需求,为群众所接受。最为典型的作品是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前者在对白和叙述中,吸收了大量的民间习语、片语和警句,在语言的运用上真正做到了大众化,深受群众喜爱;后者则将口头传统作为故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采用有说有唱、夹叙夹议的板话形式来暴露腐败现象和歌颂土地改革,“是实践毛主席文艺方向的又一杰作”[4]184。
报告文学中则以《田保霖》和《活在新社会里》最具代表性。这两部作品均记述了合作社工作模范的先进事迹,表明作者在整风教育下取得了显著进步,毛泽东对此极为欣慰和肯定,专门写信给丁玲、欧阳山:“我替中国人民庆祝,替你们两位的新写作作风庆祝!”[4]205
同时,在此期间还涌现大量的新诗,诗人们用丰富的民间语言来创作诗歌,艾青的《吴满有》、柯仲平的《保卫我们的利益》、田间的《假如敌人来进攻边区》以及高敏夫的《边区自卫军》都是这一时期的佳作。
音乐领域也有许多佳作问世,音乐家们创作出如《南泥湾》、《共产党像太阳》、《延安颂》等情真意切、流传甚广的优秀歌曲。美术工作者则创作出版画、漫画、年画、木刻、剪纸等各种美术形式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边区人民的革命斗争和生活,著名的有古元的《减租会》、《区政府办公室》,彦涵的《当敌人搜山的时候》、《不让敌人抢走粮食》等。
总之,整风运动后的延安文艺界,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向着为工农兵为大众服务的方向发展,在戏剧、文学、音乐及美术等领域创作了一大批为群众喜闻乐见、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的作品,文艺界呈现出一片崭新的面貌,可以说,这一时期是延安文化建设的繁荣阶段。
延安整风运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伟大创举,对延安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整风运动的开展,不但阐明了革命文艺运动一系列基本问题,而且明确指出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与工农兵相结合这一根本原则和方向。在它的指导下,广大文艺工作者逐渐认识到文艺工作的正确道路是为工农兵群众服务和深入群众学习。陈学昭曾回忆说:“当座谈会之后,我完全否定了自己过去的写作,认为以前写的东西纯粹是发泄个人情感,即使写了一点对旧社会的不满,那也是出于个人观点、个人立场的,与革命和工农兵简直是没有什么联系的。”[6]广大文艺工作者开始积极下乡,深入到实际工作和工农兵群众中,大量采用民间形式,以广大群众能听懂看懂的形式,描写他们的生活、工作、斗争和事业。在整风运动期间,创作出一大批既真实反映工农兵群众生活、具有深刻的革命政治内容,又与民族艺术形式相统一的文艺作品。这对革命战争的胜利、民主政治的建设、农村文化的繁荣以及农民文化的启蒙都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整风运动进一步改造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世界观,促使其阶级立场转变。何其芳在《解放日报》上曾写道,“整风以后,才猛然警醒,才知道自己原来像那种外国神话里的半人半马的怪物,一半是无产阶级,还有一半甚至一多半是小资产阶级”,并且深刻认识到这种自我改造“还要到实际里去,到工农兵中间去,才能完成”[7]81。通过与工农群众的结合,文艺工作者加快了自身思想品性的改造,逐步转变了阶级属性,实现了由小资产阶级文化者到无产阶级文化者的转变。
最后,整风运动在解决了文艺界存在的各种矛盾,廓清了各种错误观念的同时,也提高了广大文艺工作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水平,使其思想统一在以毛泽东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增强了延安文艺界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延安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及内容。
延安文艺界的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运动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革命运动,在促使文艺工作者由小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转变、坚定革命立场的同时,也使广大干部和群众受到了教育,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整风运动的开展,促进了延安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开创了边区文化建设的新局面,而且对新中国的文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延安整风运动编写组.延安整风运动纪事[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
[3]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延安整风运动[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4] 钟敬之,金紫光.延安文艺丛书:第16卷 文艺史料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5] 杨福印,王安.陕西革命文化史料:第1集[M].1989.
[6] 陈学昭.关于写作思想的转变[N].人民日报,1949-07-06.
[7] 杨福印,李自敏.陕西革命文化史料:第2集[M].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