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勇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工商管理学教研部,江西 南昌 330003)
农民专业合作社(下文简称“合作社”)是农村地区改革开放和经营制度创新过程中的新生事物,也是现阶段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抓手。近年来,中央和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合作社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条例》、《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减免政策》、《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和《江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扶持政策。为了更好地总结现阶段江西省合作社的发展状况,系统把握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提供参考,笔者于2012年下半年深入到江西省南昌市、宜春市和赣州市等地对当地合作社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
目前,合作社已成为江西省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大部分合作社围绕当地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组织社员进行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有效促进了特色区域经济的发展,全省涌现出大批农副产品专业村甚至专业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带和产业群。近年来,江西合作社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2年10月底,全省合作社总数有17000多家。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形势,2011年收获粮食205.28亿公斤、油料123万吨、水果350万吨、生猪3000万头、水产品22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892元,比上年增长1103元,均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总的来看,江西省合作社发展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
1.组建形式多元化。江西省合作社的组建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势头:一是种养大户创办型。这类合作社由种养大户牵头发起,依托种养大户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资金和技术优势等带头创办合作社。如樟树市吴城民兴生猪专业合作社在生猪养殖大户陈月波的带动下,于2007年登记注册,目前,合作社社员已由注册之初的8户发展到100多户。二是村集体组织牵头型。这类合作社由村集体组织发起,利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组织优势,围绕本村的传统主导产业,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型。这类合作社由龙头企业(公司)牵头发起,充分利用龙头企业(公司)的技术、资金及市场优势,在连接社员和市场的服务环节上,发挥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结成紧密的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体系。
2.产业布局区域化。江西省大多数合作社围绕当地已经形成的传统产业、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产业局域分布较为明显。合作社结合当地农民种植传统,联合农户通过统一种植品种、规范种植流程、兴建精深加工企业、注册品牌商标等措施,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促进了社员增收,带动了当地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热情。另外,很多合作社都依托本地种养传统、优势产业以及地域优势带动了当地及邻近区域的农户从事本合作社经营项目,使社员队伍不断壮大,呈现出“整村推进”的趋势,有力地促进了江西“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趋势,加速了全省农业区域布局的优化调整。
1.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江西省合作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做大、做强本地传统、优势和特色产业,较好地实现了农村资金、技术、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全省农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合理。针对市场对农产品品质要求日益提高,在合作社的带动和服务下,农民自觉加大新品种的推广力度,主动学习新品种的种植技术,以生产优质高效、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种植养殖类合作社除了对其社员提供农副产品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外,还会进行田间实地技术指导,如品种选择、剪枝授粉、测土配方等,并将服务延伸到了产前发展规划上。通过统一品种引进、统一生产资料购入、统一生产管理、统一包装销售的模式,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无公害生产,逐步形成了名、特、优农产品优势产业的区域化布局。
2.增强了农民市场组织化程度。市场经济条件下,小生产能否与大市场成功对接,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合作社的发展,使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改变了单家农户闯市场的弱势地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买难、卖难”问题,保护了社员的利益:一是通过建立利益联系机制,降低社员农资购入成本,使社员分享到了流通环节利润,持续稳定地增加了社员收入。从调查中得知,合作社在为社员提供农资供应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以批发价购进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不加价供应给社员,使社员在农资购买上不仅可以少投入,而且能买上放心的真货,使社员得到实惠;二是在合作社的联合下,生产销售规模增大,产品品质得到提高,农产品能较好适应市场需求。同时,合作社对市场信息获取途径增多,驾驭市场能力增强,能够有效地减小市场风险。这样就增强了社员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合作社以规模优势通过订单、产销合同来指导农民的生产。通过统一低价批量购买农资、统一团体高价销售产品、提供系列化的服务等措施,降低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解决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实现农民节支增收,充分挖掘了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对农村的影响面大幅扩张,以民兴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例,统一销售社员生猪,每公斤售价高出非社员5分到1毛钱,累计增收100多万元,带动周边乡镇等地生猪养殖农户也申请要求参加他们的合作社,促进了生猪养殖农户的增产增收。
1.部分农民合作发展的意识不强。合作社的本质是合作,但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农民对合作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了解不多,仍然习惯于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方式,缺乏组织起来抱团发展的热情和信心。还有些农民尽管加入了合作社,但也仅仅是把合作社看成一种农资购买和农副产品销售的渠道选择,而对合作社在产前、产中、产后等流程的服务功能和作用缺乏全面了解,遵守民主意识、契约意识、诚信意识和规则意识的观念较为薄弱,执行制度章程的自觉性较差。调研时发现,有些社员当农副产品销路较好时,往往自行销售,但当产品滞销时,就会找合作社解决销路。还有个别合作社的负责人,利用合作社的资源向自己倾斜,而不是平等地服务于每一位社员。
2.合作社发展不规范。一是运作机制不规范。有些合作社成立的目的仅是为了找机会、钻空子套取国家财政补贴资金,根本没有合乎规范的章程,还有的合作社虽然有规范的章程,但在实际运作时却不按章程行事,合作社的大小事务都由理事长说了算,运作和管理的随意性较大,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难以发挥作用;二是财务制度不规范。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合作社应当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财务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编制年度业务报告、盈余分配方案、亏损处理方案以及财务会计报告并供成员查阅,但有些合作社没有编制相关财务报告并向社员公开;三是利益分配制度不规范。有些合作社与社员的利益分配关系还不够紧密,“二次返利”的比例较小,还有些合作社重盈利、轻服务,重分配、轻积累。
3.缺乏必需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资源。资金、技术和人才是推动合作社发展的“三驾马车”,但同时也是目前合作社在发展最为稀缺的资源。一是缺乏做大做强所需的发展资金。调研发现,目前大部分合作社运转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社员入社时缴纳的股金以及历年发展所积累的盈余,有些合作社虽然可以从政府相关部门获得财政扶持,但财政扶持资金少,远不能满足合作社发展的需要。另外,由于大多数合作社自身积累有限,资产总规模小,没有有效抵押物,从银行贷款也存在一定困难。发展资金匮乏导致合作社在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如厂房扩建、设备更新、技术引进时显得捉襟见肘;二是缺乏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技术支撑。合作社以社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一系列综合性技术服务,这就要求合作社必须具备为社员提供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技术支撑。在调研中发现,那些没有先进技术支持的合作社,会导致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不高,进入市场的竞争力也相对较弱;三是缺乏引领合作社更好更快发展的人才队伍。调研了解的情况是,有些农民虽然有迫切改善现状的渴望,但其对合作社的相关知识和政策根本不了解。合作社社员整体素质不高,加上缺乏实践经验丰富、市场信息灵通和富有牺牲奉献精神的领军人才队伍,制约了合作社向更大更广的空间发展。
4.合作的层次较低和综合服务能力不强。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合作社应以其社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但调研发现,目前江西省许多合作社无论从发展规模还是功能作用的发挥等方面,都还是低层次的,多数合作社为社员提供的服务仅限于产前的农资统一采购和产后农副产品销售的初级合作,而社员所期盼的如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统一口径对外销售等则开展得比较少。所以,现阶段江西省合作社的综合服务能力还不强,带动社员发展的能力较弱,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够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够高。因此,江西省合作社目前主要是起中介和联结作用,其本身并没有涉及较多的农产品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和实现农副产品价值增值的服务功能。
5.政府有关部门在引导合作社发展中有所偏差。调研发现,有些地方政府在对合作社的发展问题上显现出过度干预或扶持不力的两极分化态度。政府过度干预主要表现为在产业化经营中过分重视行政力量,而轻视合作社作用的发挥,有些地方盲目发展,不讲实效,甚至直接插手合作社内部事务,没有尊重农民意愿,扭曲了“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导致其行为变异和功能扭曲,产生事与愿违的效果;政府扶持不力则主要表现为没有充分认清发展合作社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对于合作社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需求没有出台综合性的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忽视回避合作社在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对发展不规范的合作社缺乏必要的监管,这都影响了合作社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要因地制宜发展合作社,把农村生产经营体制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有机结合起来,政府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尽量减少农民入社的成本,坚持数量增加与质量提升并举,对内强化合作社的组织规范化建设,对外优化合作社的外部发展环境,加快合作社发展。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合作社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合作社发展的共识和社会氛围。深入农村农户,宣传合作社登记条件、登记程序、优惠政策等相关政策法规,通过帮助农民算经济帐、技术帐、稳定帐等通俗易懂灵活有效的方法,让农民真正认识、深入了解成立合作社的性质、作用、运作模式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对合作社的扶持政策等,从而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提高农民的合作意识,调动农民入社积极性,自觉加入对口合作社。同时,还要鼓励更多的经营大户、农村能人、基层农村干部放下思想包袱,创办领办合作社,主动挑起领导农民共同富裕的担子。
2.注重规范运作,增强组织服务水平。规范并严格执行内部运作和管理章程,是合作社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所在,也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一要制定并完善具有产业特色的合作社章程,明确服务宗旨、成员资格、股权设置、组织机构、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等;二要建立良好的组织运作机制,严格执行合作社议事规则,健全重大事项决策民主化;三要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形成有序的合作社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成员利益保障机制、内部利益二次返利制度和股份分红制度;四要建立内外部监督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合作社年度审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制度。在健全制度规范合作社发展的基础上,促进部分有实力的合作社围绕加工、销售等环节兴办经济实体,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对合作社生产经营的全程化和全方位服务,进一步增强合作社对社员的服务水平。
3.加大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一是财政支持。各级财政要确保原有扶持资金落实到位,并增加专项扶持资金额度。可对照示范性合作社的建设要求,通过考核评审,有选择地扶持那些办得好、有发展前景的省级示范合作社,实施以奖代补的形式,每年表彰奖励一批先进合作社,不断壮大其发展实力;二是信贷支持。鼓励银行等金融部门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把扶持合作社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适当放宽小额贷款额度,方便合作社资金周转使用。同时,可参照“信用企业”的做法,为合作社评定信用等级,扩大授信规模,提高贷款效率;三是人员培训。要以实施“阳光工程”为契机,制定合作社社员培训计划,重点开展市场营销、信息利用、财务管理、诚信经营等知识的培训,逐步提高合作社带头人和社员的整体素质,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管理人才、种养能人、理财高手以及中介经纪人等实用人才;四是技术支持。农业、畜牧、水产等有关职能部门要及时为合作社提供各类农副产品的最新生产标准和种养技术培训,积极引导社员运用标准化技术和方法进行生产,努力提升传统产品质量,并引进优良品种和精深加工技术,深度开发绿色无公害食品和反季节高效益农产品,提高合作社经营管理的科技含量,切实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五是其他扶持。要尽心尽力地帮助解决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在符合相关政策的前提下,对合作社办公场所、厂房、仓库用地以及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存在的困难要优先考虑解决。另外,对于成功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无公害农副食品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等认证标识的合作社,也可予以一些额外的资金奖励扶持。
4.推进资源整合,促进做大做强。一是整合品牌。按照主导产业、主导产品“一村一品”的原则,集中力量进行农副产品的品牌整合,建立合作社农副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实行统一品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服务和市场销售,严格保证产品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在着力打造合作社品牌的同时,可适当开发不同系列的同品牌产品,以最大限度地增加产品附加值;二是促进合作。要鼓励现有同类产品合作社之间的横向联系或合作,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另外,要充分发挥示范合作社在组织管理、基地建设、技术培训、专业化生产和市场开拓方面的作用,带动其他合作社实现共同发展;三是扩大规模。要积极引导达到一定规模、符合条件的合作社转化过渡为农业龙头企业,并进一步推进品牌建设和规模生产,进一步提升产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增强合作社的规模效益,提高合作社的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强化合作社对基地、农户的带动力和凝聚力,为合作社发展壮大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