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影响研究

2013-03-27 00:59曾楷轩
地方治理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传统媒体摄影

曾楷轩

(浙江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一、手机摄影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运用现状

拍照手机从2000年的10万像素走来已经经历了13个年头。从最初的个人娱乐发展到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发挥作用,甚至参与新闻的报道,手机摄影在新闻传播中逐渐占据了一席之地。放眼十年前,受制于相对较低的硬件水平,加之互联网的使用尚未如此普及,手机摄影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难以起到作用。十多年后的今天,手机摄影出现在主流媒体的头版头条却已司空见惯。

手机摄影参与突发事件报道的典型案例,不得不提的是2005年7月7日发生在伦敦的地铁和巴士连环爆炸案。事件中幸存的市民用手机拍摄下了爆炸现场,2005年7月9日《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两家主流媒体头版采用了手机摄影图片,虽然图片画面质量不如专业摄影,但爆炸案幸存者的在场性却是专业新闻摄影记者所不具备的。国内案例中,《京华时报》的手机摄影在突发事件中运用较为典型。2005年8月26日北京和平门地铁站发生大火,第二天《京华时报》头版刊登了手机摄影的地铁大火图片,这是我国手机摄影运用于传统主流媒体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最早案例。2011年6月北京暴雨,《京华时报》头版采用手机摄影报道水漫地铁。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非专业的手机摄影正在以其在场性优势挑战传统媒体在话语权上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传统的主流媒体也在逐步将手机摄影融入主流传播机制中,如《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镜报》、《羊城晚报》等都出现过在报道中使用手机摄影图片的情况。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与网络之间的信息上传与下载已经不再是问题,手机摄影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充当了更为重要的角色。当手机摄影与微博类自媒体结合之后,手机摄影凭借其在场性、即时性及互动性的特性,给传统的专业摄影记者带来极为严峻的挑战。

二、手机摄影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优劣势分析

1.手机摄影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优势分析。

(1)手机摄影便利性极强。

当今,手机几乎达到人手一个的普及程度,手机功能也在日益增强,大部分手机都具备了影像采集功能。手机还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可随时上网等特性。遇到突发事件时,即使受到环境、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也能灵活地抓拍,并能及时将照片发送出去。只要突发事件现场的人群中有手机摄影者的存在,手机摄影者就能够在第一时间采集到突发事件的相关影像,成为掌握事件第一手图片信息的群体。从武汉大学互联网科研中心开展的2011年湖北网民信息传播行为大调查中发现:50.88%网民会把突发事件中拍摄到的手机影像上传到网络。而在手机普及率极高的西方国家,手机摄影在突发事件中露面的频率更高。伦敦爆炸案中,由于安保的层层阻隔,专业的摄影记者在事故发生后很长一段时间还不能到达事故现场,这就是传统的新闻摄影与手机摄影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最大区别。在场的幸存者虽非专业的摄影记者,手机拍摄的照片质量也不可与专业摄影器材拍摄的照片相媲美,但是他们拍摄的相片较低的画质和非专业的技术都是对现场感和紧迫感的最好诠释。

手机摄影拍摄的便捷性使得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见证突发事件的手机摄影者因为身处事件现场,在突发事件中的“第一时间”真实记录、拍摄出来的照片往往能呈现出很好的画面现场感。

(2)手机摄影信源多样化。

在手机摄影运用于突发事件的报道之前,突发事件的新闻图片多由传统媒体通过目击者拨打热线电话,然后派出摄影记者前往现场拍摄得到。由于传统媒体的记者人数有限、占据的地理位置受限等多方面的原因,面对突发事件,往往来不及赶到事件的第一现场,难以复原(再现)突发事件的真实现场。大众化的手机摄影摆脱了传统突发摄影的模式,实现了信源的多样化。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如今的突发事件现场,突发事件当事人就是摄影者。身处第一现场,他们能够及时记录转瞬即逝的突发新闻事件,并通过手机登陆互联网发布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弥补了一般的摄影记者无法及时赶到突发事件现场造成的缺憾。例如我国汶川地震中记录地震现场的实拍第一人就是四川大学的一位学生,他在宿舍用手机拍摄下来了震区场景,上传到网络之后就弥补了媒体来自“第一时间”的地震过程报道。

另外,手机摄影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在特殊的情况下,手机摄影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搜集信息的手段,为突发事件提供多种信源,反映多方面的信息和声音,实现信源的多样化。

(3)手机摄影传播多元化。

手机摄影的出现与普及某种意义上使突发事件的报道突破了传统媒体的限制,传统媒体的话语控制权地位也受到了空前的挑战。

手机摄影未出现之前,传统的主流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几乎处于垄断地位。公众能够接收到的讯息都是被精英或专业人员把关和过滤筛选过的,公众在整个突发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只能通过传统媒体有选择有限度地了解事实。随着微博类自媒体的兴起,手机摄影作为自媒体讯息的来源,公众运用手机摄影记录事件的始末,并将这些动态或静态的影像作为信源,通过自媒体这个渠道传播出去,打破了传统的媒体到受众的单向传播模式,实现了传播的多元化,从而有效地参与到突发事件的报道中。

2.手机摄影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劣势分析。

(1)影像质量受限制。

虽然手机在硬件功能上的技术不断提升,很多高端手机已经接近专业相机的拍摄性能。但是,较之摄影记者手中的专业相机,即便是高端手机,由于硬件水平的差距,手机影像质量还是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2)拍摄者专业技术受限。

突发事件的手机影像采集者大多是业余的手机用户,他们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的摄影训练,在拍摄突发事件时,摄影技术方面受到限制。同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并未受过系统的新闻采编训练,只能在突发事件现场忠实地记录与发布现场的情况。因此,他们很难做到公正、全面、客观、准确地把握突发新闻事件。

(3)新闻真实性受影响。

真实是新闻摄影的生命。手机摄影作品在传播之前就可能处理过,某种程度已经失真,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真实性受影响。如今,手机摄影应用功能强大,如iPhoneAPP中的美图秀秀、又拍网、Q拍、Camera+、Photosynth等摄影应用软件。这些应用软件具有网格、防抖、特效等多种功效,还能实现照片的各种效果,例如在屏幕上拖动裁剪、旋转,调整颜色、色调、曝光、对比度和饱和度等等,或者设置边框、场景、拼图等。由于手机摄影应用软件具有诸多强大的功能,突发事件中的手机影像的可信度必然受到一定影响。

三、手机摄影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影响

手机摄影已经越来越频繁地介入到新闻报道中,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发挥着尤为显著的作用。手机摄影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新闻生产的专业化格局,改善了媒体工作者过去在时间上的滞后性和空间上的距离问题,有助于实现新闻摄影的平民化,使相关讯息的传播不再受限制,实现即时发布,实现“把关人”角色从传统媒体向手机摄影主体的转移。手机摄影在突发事件中的运用能够提高公众媒介素养及突发事件的媒介参与度,与此同时,非专业化也可能导致媒介公信力有所削弱。

1.突发新闻摄影的平民化。

手机摄影主体的体验者和报道者的双重身份使突发新闻摄影走向平民化。长期以来,无论是报纸、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或是较有影响力的门户网站,都配备有自己的专业器材和摄影师。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用什么器材拍、拍什么内容、怎么拍等问题都掌握在专业的摄影从业人员手中,关于事件报道的话语权则被媒体牢牢地攥在手中。在新闻专业化进程得到推进的同时,却弱化了多元性——受众能看到的图片仅仅来自特定的摄影师,他们凭自己的学识、喜好选取角度,与此同时他们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易错过拍摄的最佳时机,所拍摄的成品往往具有局限性。而作为突发事件的参与者,许多市民其实拥有双重身份——体验者和报道者。作为第一现场的亲历者,突发事件的参与者将摄影带回到最初的纪实状态。他们拥有比记者更加直观的感受和更佳的拍摄机会,如果记录下来,将会是绝佳的新闻资源。

近些年来,在中国,不少大型传统媒体也公开举办手机摄影大赛,采用市民自己用手机拍摄的照片甚至刊登在头版,如《京华时报》在2005年报道地铁火灾时使用的照片。手机摄影作品被主流媒体采用不仅意味着图片的来源更加丰富,也证明传统报道精英化、专业化的格局正被大众化、平民化打破。

2.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性提高。

拍照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使手机摄影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渠道不再受限制,这大大提高了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性。以9.27上海地铁追尾事故为例,2011年9月27日14∶10上海地铁10号线发生设备故障,14∶51地铁追尾事故发生。网友季法师在14∶49运用装有安卓系统的手机上传了地铁事故的手机照片,4分钟后,网友祁桑也通过诺基亚5230上传地铁事故照片。在9.27地铁追尾事故中,得益于手机摄影与微博类移动终端结合,事件的传播渠道不再受限,个人可以自由地进行新闻生产,大大提高了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性。

3.“把关人”角色的转移。

手机摄影主体的双重身份使“把关人”这一角色从传统媒体转移到了手机摄影主体身上。主流媒体对事件报道的选择有时并非完全取决于新闻价值本身,手机摄影使“把关人”角色从专业媒体从业人员转向平民,手机摄影主体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决定是否记录某一突发事件,而要检测该事件是否有新闻价值,则只有将其置于大众的舆论之下。传统主流媒体是通过对突发事件的报道进而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而手机摄影参与到突发事件报道中则是将新闻价值的评判权交由市场,这点更接近新闻的自由市场。

4.提高公众媒介素养及突发事件的媒介参与度。

手机摄影使突发事件报道中能够掌握话语权的群体及其言论更加多元化,提高了公众媒介素养及突发事件的媒介参与度。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高度发展的科技和宽松的舆论氛围使得参与新闻生产的平民越来越多。作为国内最大的视频门户网站之一的优酷,有一项分类标签就是《拍客》,其中“我在现场”记录了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形形色色,更包含不少关于突发事件现场的新闻。具有双重身份的公众,在突发事件中,既是被动地报道的一部分新闻内容,又是主动地能参与到其中的报道者,这一切都源于手机摄影。

拍照手机正以其即时性和互动性改变我们的观看方式,同时,它也正在改变新闻的采编方式。过去,人们都是依赖职业新闻记者的报道来了解新闻事件,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闻的价值取决于记者、编辑和摄影记者如何去分类取舍,而手机摄影及其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形式可能颠覆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

当公众开始使用手机记录现场新闻,就不得不开始一系列连动程序:选取报道主体→确定报道角度→补充报道内容。以往由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完成的工作将由普通人自己承担,在这一过程中,公众自主性地参与了突发事件,为现场保留了更多可选的资料,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声音,同时也通过参与新闻内容的生产,提高了自身的媒介素养。

5.导致新闻报道的非专业化,媒体公信力削弱。

尽管手机摄影有诸多好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仍然有难控之处:其一,手机摄影的信源难以考证,质量良莠不齐,给新闻工作者的操作带来难度;其二,手机摄影极易涉及个人隐私,如何把握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手机摄影的拍摄主体多为普通民众,其拍摄技术、媒介素养参差不齐,导致最后成型的手机影像质量良莠不齐,一般的图片质量远不如专业拍摄,能为媒体采用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在这其中,甚至有一些假照片、假新闻,媒体工作者更要独具慧眼,鉴别真假,以防失实的、虚假的、不专业的照片流于受众,损害媒体自身的公信力。在伦敦爆炸案中,据BBC报道,网站收到了1000多张照片及20个业余者拍摄的录影带。同时,电视上的新闻频道,每半个小时就会播出关于爆炸事件的由手机拍摄的照片。这些来自市民记者的大量信息,尽管为搜索恐怖分子的身份提供了最佳材料,但是在大量的信息曝光的同时,也泄露了许多普通民众的个人信息。涉及到公民隐私的手机照片应该被报道抑或是被过滤,将是今后报道实践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手机摄影与自媒体的结合,颠覆了传统突发事件的报道模式,实现了报道话语权由精英化向平民化的转移,并大大提升了报道的时效性。至于它的非专业化可能导致媒介公信力削弱的问题,与手机摄影对突发事件报道时效性的改善相比较,孰轻孰重不言而喻。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传统媒体摄影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WZW—bewell摄影月赛
突发事件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