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勤良
(深圳市思乐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54)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走向何方,成为摆在共产党人面前的头等大事。继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手无寸铁的工农民众遭到了残酷的镇压,国民党反动派采取“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法西斯血腥手段,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及革命群众,致使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之中。
中国共产党在此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于汉口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把领导农民进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使全党在白色恐怖中看到了今后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特别是毛泽东在会上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湘赣边举行了秋收起义。由于敌强我弱,加上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援,起义没有成功。起义失败后,工农革命军向国民党统治较为薄弱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的井冈山进军,到1928年初,工农革命军在这一带得到立足和发展。湘赣边界红色区域的发展,引起了江西国民党政府的恐慌和不安。
1928年2月上旬,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下令驻扎吉安的赣敌杨如轩第27师,以第81团和第79团的一个营进攻万安,进逼遂川;以第79团的另一个营进占宁冈新城,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进剿”。
此时,工农革命军正在遂川分兵发动群众,赣敌趁机派第三军独立营进驻宁冈县新城内,勾结反动地方武装靖卫团,企图进犯工农革命军刚刚建立起来的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得悉情况后,命令宁冈县党组织发动工农群众日夜骚扰敌人,同时,下令工农革命军火速集结,撤离遂川,返回茅坪,寻找战机歼灭敌人[1](P39)。
工农革命军在遂川收拢返回茅坪后,于2月17日上午,前委在茅坪攀龙书院召开了军事会议,毛泽东主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第1团和刚整编的第2团营以上干部。会议研究和布置了攻打新城的作战计划,制定了三面攻击、一面埋伏、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案,即“围三阙一、开门打狗”的战术。第1团1营埋伏新城东门外,担任主攻;第1团3营一部埋伏在南门外,担任突击和助攻;另一部(第1团2营)和教导队占领北门外的制高点,担任堵击;第2团1营埋伏在西门外盘山小路的两侧,担任伏击。王佐率2团2营守卫井冈山,并监视遂川方向的敌军。指挥所设在新城东南面的棋山。
当天下午,前委又在茅坪的阎侧殿召开了战斗动员大会。夜里,工农革命军第1团、新升编的第2团像一支利剑,直插宁冈县城——新城。
新城,是宁冈县城,自元代至正(公元1353年)设永宁县(公元1914年改宁冈县)以来,一直为县治之地。昔日筑有环城四百三十多丈的城墙,墙高二丈多,厚一丈左右,四周的城墙经过多次修葺,形成坚固的小城堡,辟有东、南、西、北四座城楼。
半夜时分,部队打着火把兵分两路从茅坪奔向新城,大陇、茅坪等地群众武装也随同前往,按预定的计划埋伏于新城外,分别控制东、南、北三门。
2月18日拂晓前,工农革命军在毛泽东的亲自指挥下,从遂川赶到新城,各部队进入指定位置[2](P93)。兵力部署是:第1团1营主攻东门、2营阻击北门、3营佯攻南门,第2团全部埋伏在西门外两侧高地,将新城围得像铁桶一样。毛泽东拿着望远镜,带领张子清等4人登上新城东门侧对面的梅杨屋背的棋山亲自指挥了新城战斗。
2月18日清晨,经过一夜的强行军,工农革命军按预定的时间到达各指定位置,准备战斗。
城中的守敌没有察觉到工农革命军已经把他们重重包围起来,像往常一样到南门外的巽峰书院操场上操。当敌人架起枪支做徒手操时,埋伏在四周的工农革命军两个连打响战斗。敌人遭到突然袭击,死伤了好几十人,其余的敌人慌忙逃回城内,紧闭城门。南门外的枪声一响,在东门担任主攻任务的第1团1营立即发起攻击,此时枪声大作,一场围歼战拉开了序幕。
工农革命军在各处城门的攻击战持续到下午,仍然没有进展。在城外二里处棋山岭指挥战斗的毛泽东和张子清,经过对战况的分析,传令在东门的部队实施用火攻的办法,又将进攻北门的第3营改为佯攻,抽调两挺机枪到东门援战。英勇的参战群众运来许多稻草和柴茅,泼上煤油点火。熊熊的烈火卷起冲天浓烟,熏得城墙上的敌人无法立足。与此同时,第1营的一个排在城外一幢民房,揭掉椽皮,利用高度,集中四挺机枪扫射城头。战士们顶着沾湿的棉絮,踏着云梯爬越城墙。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第1营攻夺了东门。
东门攻破,城内守敌乱了军心,无心再战,阵脚大乱。不到半个钟头,南门也被第3营攻下,敌人见城门失守,怆惶打开北门,企图往永新方向逃窜,遭到2营迎头痛击,旋即退回,转向火力稀少的西门逃窜。西门的敌人看到南门、北门相继失守,也准备逃跑,敌营长王国政在张开阳的不断催促下,带领余部打开西门向老七溪逃窜。在西门外,进入第2团埋伏圈,工农革命军前后夹击,将敌歼灭,西门正是工农革命军有意诱敌出逃的“口袋”,在西门的路口旁架设有三挺重机枪,第2团1营已在城外的路霞村梗和稻田里埋伏多时,待逃敌进入伏击圈,即以猛烈火力痛击,打得敌人成片地倒下。余敌欲退回城内,又被追出来的第1团逼住,成了无处可逃的瓮中之鳖。在纷飞的枪弹中,敌营长王国政饮弹而亡,士兵们丢下枪举手乞降。反动县长张开阳沿着一条水圳向前逃去,逃不多远被参战的古城大江边暴动队队长文根宗生擒。
晌午过后,战斗全部结束。毛泽东到了北门,从北门进城,他很高兴,慰问了参战的工农革命军。
这次战斗歼灭国民党军队一个正规营、一个靖卫团,击毙国民党军队营长王国政,活捉了国民党县长张开阳。歼敌380人,俘虏100余人,缴枪数百支,彻底打败了江西国民党军队的首次“进剿”,取得了秋收起义以来第一次大捷,夺取了宁冈全县,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具规模,史称“新城大捷”。
毛泽东和张子清等人从新城战斗中总结出了这样的作战原则:分工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动员人民参加战斗,集中一切力量战胜敌人。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是我们党在经过大革命惨痛失败后总结出来的血的教训。新城战斗的胜利,催生了又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的建立。
2月21日,在砻市沙洲召开工农商学兵2万人大会,庆祝宁冈县工农兵政府的成立。在万众欢腾的盛会上,毛泽东作了振奋人心的讲话,并拉着县工农兵政府的首任主席文根宗的手向台下的群众作介绍。
毛泽东说,这是文根宗同志,就是他,在新城战斗中活捉了张开阳,立了一大功。从今天起,他就要担任宁冈县的工农兵政府主席、新县长,大家要拥戴他,支持他,把宁冈的工作做得更好[3](P37)!
这次大会上,还正式宣布成立中共宁冈县委,龙超清为县委书记,并公开挂牌,在砻市“刘德盛”药店办公;同时,成立县赤卫大队,石敬庭任大队长。龙超清、文根宗分别代表县委、县政府在大会上讲话。人民群众群情激昂,大会最后公审和处决了敌县长张开阳。
会后,宁冈各区、乡工农兵政府相继成立。在县委和县工农兵政府的领导下,宁冈县的对敌斗争和地区武装建设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工农群众的斗争热情空前高涨。
茶陵、遂川、宁冈三县红色政权的建立,标志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初步形成。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界工农兵武装割据局面。这是工农革命军自秋收起义失败以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部队的士气,也是工农革命军在朱毛会师前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新城战斗的胜利,开创一个新的时代,为井冈山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役,歼敌及生俘500多人,并有重大缴获。工农革命军取得了创建根据地以来的首次辉煌胜利,走出自秋收起义失败后近半年的低谷期,使工农革命军看到了革命胜利的曙光。
新城大捷后,前委即着手筹建宁冈县工农兵政府。毛泽东提议,新设立的县工农兵政府设在砻市,首任县工农兵政府主席由文根宗担任。这一建议获得前委和宁冈县委书记龙超清等人的一致赞同。从此,砻市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个新县城,宁冈革命斗争迈进了一个新的时期。
新城战斗,运用了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的作战原则,彻底打败了赣敌的首次进剿,从而夺取了宁冈全县,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具规模。
新城战役在军事上的亮点还有,里应外合的战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事先工农革命群众潜伏到城里,一旦攻城战斗打响,则做内应,里外结合,中心开花。
催生了人民军队俘虏政策的出台。新城战斗结束后的当天,数百名俘虏被押往茅坪,在押解去茅坪的路上,有的战士和农民出于对敌军愤恨而打骂俘虏。这种情形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和深思。毛泽东召集何挺颖、张子清等人研究,提出共产党的军队不能效仿国民党的一套,应该宽待俘虏,借以政治瓦解敌军,扩大兵力来源。大家都赞成这个政策。
19日上午,部队集中在攀龙书院门前坪地,毛泽东代表前委讲话,从工农革命军的性质讲起,针对前一天下午发生的打骂俘虏的现象,宣布了三条对待俘虏的政策:“第一,不打骂俘虏,不搜腰包;第二,受伤者给予治疗;第三:愿意留的收编入伍,要走的发给路费。”[4](P67)被俘官兵们听到毛泽东的三项政策,感到十分新鲜和惊讶,他们在思考着下一步该如何办。
不少被俘虏的国民党士兵参加了红军,大部分人都经历过了残酷战争的考验,是党的俘虏政策使他们重获新生,改变了命运,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其中,谭甫仁就是他们中间杰出的代表之一。谭甫仁曾在第20军贺龙部当兵,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军南下时,他与主力部队失掉联系,在寻找部队时误入江西国民党军第27师,被编在该师第79团1营当兵,1928年1月,随军“进剿”井冈山;新城战斗中被俘后,受到毛泽东俘虏政策的感召,带领一批被俘士兵参加工农革命军,他日后成为了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于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新城战斗解决了如何对待俘虏的问题,这是革命军队区别于旧军队的标志,也是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一个里程碑。优待俘虏的政策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城战斗的历史贡献还在于,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战斗前夕,毛泽东命令宁冈县组织工农群众骚扰敌人,分散敌人注意力,这是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取得战斗胜利的一个成功范例。新城战斗胜利后,毛泽东说,新城打胜仗,这个力量还不是我们的,是宁冈群众的,这一仗有群众支持、参加,没有群众,就没有力量[5](P650)。新城战斗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以来,工农革命军取得的第一次胜利,这大大鼓舞了部队的士气,井冈山全胜时期的序幕从此拉开。新城战斗的胜利是党领导的革命军队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必然结果,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走群众路线成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新城战斗的胜利有着其历史的必然性,在探索中国革命向何方去的问题上,毛泽东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武装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新城战斗,修复了南门城楼,并在棋山上修建了纪念亭。这两处都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爱国主义理想主义教育的基地。人民群众在学习党的历史的同时,也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井冈山的斗争是怎样坚持下来的?如果没有工农群众的支持与参与,工农革命军能够在井冈山得以生存及取得胜利吗?新城战斗已经过去八十五年,但是工农革命军的战斗精神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永远激励着青年人勇往直前。井冈山是一座革命历史大宝藏,孕育着丰富的精神食粮,是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
[1]张宗逊.张宗逊回忆录[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
[2]井冈山:高路入云端(读·党史)(第三辑)[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87.
[4]中国井冈山干部管理学院教材编审委员会.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简史[M].北京:党史读物出版社,2007.
[5]曾宪文,刘晓农.井冈山斗争史话[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