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及邻区壳幔速度结构及面波方位各向异性

2013-03-26 17:53
地震科学进展 2013年2期
关键词:岩石圈邻区青藏高原

苏 伟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1)

(作者电子信箱,苏伟:Suwei@cea-igp.ac.cn)

青藏高原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碰撞俯冲的产物,其地壳上地幔结构复杂,深部结构是青藏高原隆升动力学机制研究的基础和关键。在近期的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壳幔变形和耦合的问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试图利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的宽频带数字记录做Rayleigh面波的层析成像,以获得青藏高原及邻区从地壳到岩石圈地幔的群速度和方位各向异性图像,以及三维S波速度结构,了解俯冲碰撞模型并探讨壳幔变形耦合的构造意义。

本文收集了CDSN、IRIS、INDEPTH、PASSCAL、中国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以及2000—2001年和2004—2006年期间在云南和川西藏东地区布设宽频带流动台网台站的中长周期面波资料,路径覆盖中国大陆及其邻近区域(12°S~55°N,70°~145°E),利用多重滤波技术提取了6 000多条混合路径Rayleigh波群速度频散,采用1°×1°网格划分的Occam反演方法获得青藏高原及邻区(18°~45°N,70°~115°E)7~184s42个周期的群速度和各向异性分布。再由纯路径频散反演青藏高原及邻区每个经纬度节点介质的S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获得0~350km深度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分布,给出了11条纬向、7条经向速度剖面和7个不同深度范围的速度平面分布图。最后分析解释青藏高原及邻区各地体的速度结构及方位各向异性,并与面波相速度和SKS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出青藏高原及邻区的深部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分布存在明显的横向变化和分区特征:①青藏高原具有厚壳(60~70km)和厚岩石圈(超过200km),并且青藏高原的中地壳(25~45km)存在速度约为3.2km/s的低速层;在青藏高原北部羌塘地体、松潘-甘孜-可可西里地体是低速岩石圈上地幔,而南部的喜马拉雅地体、拉萨地体是高速的岩石圈上地幔;②青藏高原地壳的各向异性快波方向表现为环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顺时针旋转,在88°E以西地区各向异性快波方向为NS向,以东地区各向异性快波方向为从NE--EW--NW向变化,其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基本与相速度及SKS快波方向结果一致;高原的上地幔岩石圈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大约为NEE或EW向;软流圈各向异性快波方向EW向;各向异性的强度总体上随周期(深度)增大而减小;③青藏高原东南部邻区的滇缅泰板块和印支板块之间的上地幔有巨型低速体,低速体物质上涌到地壳,可能与印度板块向东俯冲到缅甸弧之下,引起软流圈上升有关;④青藏高原面波各向异性快波方向从地壳到上地幔在大部分区域变化较小,可能属于垂直连贯变形的壳幔变形模型;而在高原外的云南地区,快波方向从地壳到上地幔变化较大,可能属于壳幔解耦模型;⑤在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区域(18°~45°N,70°~115°E)内射线较密的地区(青藏高原西南的印度板块除外),各向异性强度大于2%且水平尺度大于400km的群速度和各向异性特征是分辨出来的;⑥反演结果约束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动力学模式,即在青藏高原南部,印度板块岩石圈盖层的速度与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马拉雅地体、拉萨地体岩石圈盖层的速度是一致的,印度板块上地幔盖层可能低角度俯冲到青藏高原上地幔之中,使得青藏高原南部岩石圈厚度超过200km,而北部岩石圈上地幔存在低速层的结构,类似于岩石圈拆离下沉,软流圈物质侵入到上地幔顶部的情形。

猜你喜欢
岩石圈邻区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上的“含羞花”
自动邻区优化技术共享网络中应用研究
给青藏高原的班公湖量体温
第四章 坚硬的岩石圈
为了让青藏高原的天更蓝、水更绿、草原更美
岩石圈磁场异常变化与岩石圈结构的关系
2014年鲁甸6—5级地震相关断裂的岩石圈磁异常分析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LTE邻区自优化算法研究
芦山7.0级地震前后岩石圈磁场异常变化研究
基于TD-SCDMA网络新增站点的自動邻区规划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