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课中的素质教育

2013-03-26 05:13:05王宏伟
电子测试 2013年8期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师

王宏伟

(郑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河南郑州 450000)

日本在1995年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和设备完成一项在教育领域具有深远影响的研究项目,通过对100所小学进行联网试验研究,日本之所以投入这么大人力、物力、财力就是为了能够培养出具备较强能力的信息获取和信息分析的学生。这些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当前社会人才的需求。所以加强学生的信息能力和提高全国的素质教育是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重点。

1 目的与目标

1.1 指导学生充分认识计算机学科在现今与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广泛起着重大作用;充分认识到国家机关,社会各单位,乃至家庭的信息化是一场重大的革命,认识到作为一个现代的学生应积极投入到这场信息革命之中并努力实践。

1.2 计算机文化是具体的现代文明,通过学习计算机知识,促使学生学科学,爱科学,促使学生做现代人,做文明人。

1.3 充分认识计算机技术是一门日新月异的技术,新知识层出不穷,一个人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时时更新,才能跟上时代的节拍。

1.4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破除现代迷信,消去对高新技术产品的神秘感,消去学生学习时的畏难情绪,结合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实事求是阐述计算机对现代社会各个领域的巨大作用,阐明计算机是人类制造的类似于电视机之类的电子产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1.5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认识我国计算机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了解我国制造大型机“银河”号的成就。以及涌现一大批国产微电脑名牌,并了解这样事实,国产名牌与世界名牌具有同样的高品质。培育学生对民族工业成就的自豪感。

1.6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使用正版软件,自觉维护知识产权,杜绝不健康电脑游戏。

2 教师要求

2.1 要有政治业务素质高,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基本稳定的教师队伍。

2.2 促进教师业务不断提高,要达到适应目前的教学,满足教材发展的需要。

2.3 非计算机学科教师要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学校的各阶层的管理者与领导者,都要主动接受一般知识的培训与学习,从而能领悟计算机教学与使用对一个学校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计算机素质教育的指导与管理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3 方法和途径

与其它学科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3.1 从共性来说:注重备课环节,课堂语言规范严谨,作业量要适中,并同时组织好复习与考试。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始至终的主导作用,要善于简单明了讲述难点、疑点与重点。

3.2 就个性来说,教师备课不仅要笔备,而且要进入机房备课。如不少教科书上的WINDOWS版本与机房上机提供的WINDOWS版本不一致。作为教师必须进机房备课,要对学生上机过程中的问题心中基本有数。

尽量采用CAI辅助教学学电脑,同时尽量采用多种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3.3 上好第一节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上一节课时要使学生对当前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基本懂得信息的基本概念,以及国家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提高学生对信息课程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重视。当前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一门具有综合性质的课程,是中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课堂上可以让高年级的同学为学生讲讲学习心得,交给学生一些简单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不知所措。

3.4 教学形式应多样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万变的时代。如果单纯的为学生讲解书本上的知识是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对信息技术需求的。目前国家对信息产业具有很高的重视程度,在一些报刊杂志上我们都会看到相关的报道。并且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越加感兴趣,他们想了解当前计算机的发展水平以及一些网络知识和软件等等。所以在每一周我都会为学生讲解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一些最新的软件,这样不仅为学生传授了最新的科研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3.5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目前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网络的,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多媒体和Internet为首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使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方便,通过网络我们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国家最新信息。不可否认这正是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结晶,并且一定会对我国的教育领域造成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使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发生重大的改革。通过网络教育模式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能够形成一套适应二十一世纪信息发展的全新教育模式。

对于这种模式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亲身实践过。通过传统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讲解书本上的知识发现,计算机的基本组和操作的这一部分知识相对的较为枯燥难懂,并且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也不感兴趣,但是如果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就会得到很好的效果;我们知道对于中专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思维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自学的形式来对子算计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中专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城市里的学生很早就接触了计算机,对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一些学生却从来没有碰过计算机。针对上面的情况我制作了一个课件。通过这个课件能够将一些与课本相关的资料库来提供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果学生认为自己对本节课的知识已懂,如果通过了本课的考试随时可以进入下一课节的学习,在测试模块中为学生设立一些本课节的相关试题,满分为100分,只有考试结果超过80分的学生才能够进入下一课节的学习。否则要重新学习本课节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给以一定的辅导。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6 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主导地位及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教与学的双边过程。

从教者来说,教师是主导,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针对不同的学生对象,不同的教材与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教法,组织教学,设计教法。精讲多练。力争教学效果始终定位在一个最佳的状态上。具体表现为教师在讲解、讲授中主导地位要确保。

从学生来说,学生是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上机操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出学生的探究欲。具体表现是学生在作业课、上机课中的主体地位要确保。

3.7 实施“自学指导教学法”,既学知识,又学学习方法。

由于计算机知识量多,且与其它学科相比更新特快,人们不可能学一点就能一劳永逸。而中专学生,从智力角度来讲,接近成人,有较强的理解力与认知力。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改被动学为主动学。具体方法为,将知识板块分解,从“知识单元结构”的基础上,设计问题,提出问题,揭示难点与疑点,让学生自己回答问题,弄清疑点,而教师只需稍加串讲与精讲。当然这种教法要求教材内容相对齐,易懂一些。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当然提出问题要切中要害、恰当,必要时要小一些,细一些。最后,让学生对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最终达到自学指导的目的。

由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出现较晚,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缺少相关的教学经验,并且信息技术的发展相对较快。我们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信息能力的高素质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我国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为了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我们从现在做起!

[1]周殿义.计算机教学中的情感修养[J].现代交际.2012(07):164

[2]包殿华,徐景春. 论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1):64

[3]罗爽.培养学习兴趣 推进素质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1(06):36

猜你喜欢
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师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计算机操作系统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34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