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密水准数据的青藏高原东缘现今地壳垂直运动与典型地震同震及震后垂直形变研究

2013-03-26 05:16
地震科学进展 2013年7期
关键词:青藏高原水准观测

郝 明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29)

(作者电子信箱,郝明:ha_mg@163.com)

发生在新生代早期的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间的碰撞不仅形成了喜马拉雅造山带,还造就了一个以独特的地势高度、地貌、地质环境、自然环境等特征而闻名于世的青藏高原。自19世纪中期普拉特和艾利等创立地壳均衡论以来,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及隆升机制的问题一直就是国际大陆动力学理论研究的核心和前缘热点。目前,已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动力学模型试图解释青藏高原的隆升、演化之谜,这些模型和模式的提出对我们理解青藏高原的隆升机制起到了积极的启发和推动作用。不同的隆升机制会在青藏高原周缘尤其是东缘地区产生完全不同的形变模式。因此,研究青藏高原东缘三维地壳形变可为高原深部结果和动力学演化过程提供重要的定量数值边界条件,有助于理解高原隆升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作为青藏高原东边界和中蒙大陆中轴构造带中南段的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北起鄂尔多斯地块西缘,跨越秦岭,穿过龙门山,再沿安宁河—小江断裂带向南延至缅甸境内,成为分隔中国大陆东部相对稳定的鄂尔多斯高原、四川盆地和华南地块与西部强烈隆升的青藏高原之间的边界活动构造带。深部地球物理探测表明,西部青藏高原的地壳厚度达60~70km,东部华南和华北的地壳厚度只有40~50km,高原东缘地区则为非常明显的重力梯度带和地壳厚度突变带。晚新生代和现今构造变形在高原东缘两侧的差异非常明显,规模巨大的活动断裂和强烈地震主要发生在该带以西,而其以东不仅不发育大规模活动断裂,强震活动水平也远远低于西部。2008年5月12日,在龙门山地区发生了MS8.0地震,更证明了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的构造活动性。

由于青藏高原地震地质构造复杂等多种原因,利用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方法确定其构造变形的运动场在短时间内很难做到,近年来发展起来的GPS观测技术为测定现今构造变形的速度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效手段。一些学者已经利用GPS观测获取了青藏高原东缘地区高分辨率的水平运动速度场图像。虽然GPS观测技术可以提供三维的地壳运动信息,但由于大气折射、发射和接收天线相位中心误差等因素的存在,GPS垂向定位精度较低。另一方面,GPS观测技术真正在我国开始大规模实施是在1999年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项目的运行,距今也仅有十多年的时间。而我国地震水准监测网开始大规模观测始于1966年邢台地震之后,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因此,在地震科学各领域内以精密水准测量为主要手段的地壳垂直形变研究仍占重要地位。

利用精密水准数据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的地壳垂直形变是贯穿本文的一条主线,可分为以下两个研究内容。

1 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现今地壳垂直运动研究

利用青藏高原东缘地区40年的精密水准观测资料,获取了研究区内的现今地壳垂直运动速度场图像,为区域地壳垂直运动和强震中长期危险性预测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在获取的区域垂直运动速度场基础上,结合前人得出的该地区现今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结果,综合分析青藏高原东缘地区三维地壳运动速度场特征,并对地壳形变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

(1)收集、整理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的精密水准测量数据,包括1970年以来的地震水准监测网(主要资料来源)、全国二期和二期复测水准网(占比例较小)和“中国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 青藏高原东缘地区”项目于2010—2011年在滇中和滇西地区的观测资料,做出所有高差观测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剔除由于地震事件、地下水抽取等因素导致的不稳定水准点。共找出重复观测的水准点3 439个,一等水准观测高差占总观测数据的97.5%,二等观测高差占2.5%。

(2)在整体平差处理之前,我们选择于2010—2011年在滇中和滇西地区(26°N以南)观测的水准网来估计高差每千米的中误差。由于观测时间间隔短,基本保证了观测时间的同步性,可以采用静态平差方法。平差后得到高差改正数的每千米中误差为1.2mm。

根据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构造变形强烈和水准资料多年、多期复杂的特点,我们采用线性动态平差模型,以研究区内9个GPS测站(网络工程中的基准站和基本站)垂直运动速度结果作为先验约束,可以有效减小水准测量中系统误差的累计,统一处理获取了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现今地壳垂直运动速度场图像。整体平差后得到的验后每千米高差改正数的中误差为0.97mm,与验前每千米中误差1.2mm相近,从小范围区域证明了结果的可靠性。

(3)垂直运动速度场结果揭示出,青藏东缘地区地壳长期垂直运动趋势与已有地质学方法、GPS和水准观测得到的结果一致。青藏高原东缘大部分区域都存在上升趋势,其中贡嘎山地区上升速率最大达到了5.7mm/a,而西秦岭天水地区垂直速率最大达到6.4mm/a。

(4)从横跨断裂带的垂直运动速度剖面上可以估计出断裂带的垂直滑动速率,可为一些不易于通过地质学方法得出垂向滑动量的断层提供定量约束。结果表明,垂直滑动速率最大的为龙门山断裂,达到(3.4±0.4)mm/a;其次为大凉山断裂带,垂直滑动速率为(2.0±0.4)mm/a;贺兰山东麓、六盘山、龙日坝和小江断裂的垂直滑动速率为1~1.6mm/a;而则木河和红河断裂的垂直滑动速率不明显。

(5)利用小波分解技术获取了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波长的垂直运动速度场图像。其中,长波长(500~1 000km)的地壳垂直变形运动可能与青藏高原深部地幔的变形有关,区域短波长的变形则主要与地壳的变形有关。

(6)将获取的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现今地壳垂直运动速度场,与网络工程1999—2007年该区域的长期水平运动速度场相结合,分析和研究东缘地区的地壳运动学特征和地壳形变的动力学机制。物质通量分析表明,区域内大部分地区存在上下地壳差异性运动,即维持当今各地块隆升速率需要下地壳与上地幔物质注入速率高于上地壳物质注入速率,为本地区下地壳流的存在提供佐证。例如松潘—甘孜地块西部的隆起速率为0~1mm/a,其中部地区隆起速率增大至2~3mm/a,到其东部靠近四川盆地地区垂直速率下降为0~1mm/a,而如果假定岩石圈内物质水平运动均一,则只能解释本地区平均约0.7mm/a的隆升。这种垂直运动现象可能揭示出在松潘—甘孜地块中下地壳存在管流层。可以认为青藏高原内部地壳物质向东扩展,由于受到四川盆地强硬地壳的阻挡,中下地壳物质以塑性流变的方式在龙门山及其以西川西高原之下堆积,导致川西高原中下地壳的显著增厚,并对上部脆性地壳施加垂直隆升作用,从而造成龙门山和川西高原的隆升。

(7)区域三维地壳运动速度场结果揭示,贺兰山上升、银川地堑继承性沉陷;六盘山地区的抬升速率主要以地壳缩短的形式实现;川滇地块中南部地区由于东西向水平拉张而表现为下沉运动。

(8)通过区域垂直形变速率场,结合5级地震震中分布,发现了滇西南地区龙陵—澜沧活动断裂带永德—镇康地震空段的现今高速率异常隆起特征,揭示了该地震空段的强震中长期危险性。

2 研究区内两大典型地震的同震及震后垂直形变研究

利用水准数据分析和研究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的两次典型地震的同震及震后垂直形变,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

(1)利用1990年4月26日青海共和MS7.0地震同震垂直形变资料,在已有结论的基础上,修正了此次地震的同震滑动模型。基于震后多期精密水准数据,发现震后相邻测站高差观测值的时间序列明显具有对数衰减特征或指数衰减特征。发展了一个利用水准数据研究震后形变的方法。这种方法从相邻水准点之间的高差出发,可以有效减少系统误差累积带来的偏差并充分利用观测到的水准数据。发展了一个流变学形变模型解释共和地震震后形变。模型结果表明,震后滑移模型和粘弹性松弛模型共同导致了震后产生的地表垂直形变。滑移主要发生在同震破裂断层面及沿原断层面向上和向西北方向的延伸部分;粘弹性松弛主要出现在下地壳与上地幔,其粘滞系数为9×1019Pa·s。这个结果揭示出柴达木盆地底部的下地壳和上地幔要比以往研究预想的脆性更弱、粘滞性更低。

(2)基于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S8.0地震GPS获取的中远场同震水平、垂直形变和精密水准测量获取的近场同震垂直形变,对同震断层的几何破裂模型以及断层面上的滑动分布进行反演。反演结果除了与前人已有结论一致外,还发现北川断裂深部15~18km范围内的滑动量值也比较大,约为2~4m。根据震后2008—2011年龙门山断裂带及周缘地区的GPS区域站观测资料获取了汶川地震震后水平形变的弛豫过程(对数松弛时间为12天),有助于认识汶川地震破裂机制,为深入研究震后形变的物理学机制提供基础资料。利用震后2008—2011年的龙门山断裂带附近的精密水准观测得到了震后垂直形变场的演化过程。

猜你喜欢
青藏高原水准观测
青藏高原上的“含羞花”
给青藏高原的班公湖量体温
一种改进的水准网条件平差算法
为了让青藏高原的天更蓝、水更绿、草原更美
媲美激光光源的成像水准Acer宏碁E8620C
天文动手做——观测活动(21) 软件模拟观测星空
2018年18个值得观测的营销趋势
可观测宇宙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CPⅢ)高程网建立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