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2013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13 年8 月11日~14 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协办,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监测二处以及挂靠单位地震预测研究所对会议的召开提供了大力支持。中国科技大学、云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大学、防灾科技学院等高等院校,中国地震局直属研究所与中心,部分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市县地震局、企业台站、公司等地震相关部门30多个单位60多位专家代表出席了会议。
甘肃省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杜学彬研究员主持了开幕式。地震预测研究所赵家骝研究员代表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对本届专业委员会已经开展的各项工作向大会作了汇报,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佟晓辉局长向大会介绍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防震减灾事业的基本格局和发展现状,并对本次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祝贺;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黄伟处长代表挂靠单位,对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表示极大支持,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为本次会议召开提供的全面、细致和周到的协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由于飞机航班取消等原因,原定参加会议的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李克司长、监测二处熊建伟主管,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蔡晋安副所长,以及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刘澜波教授等领导及专家未能按时到会,通过电话等方式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①地震电磁学新技术、新方法、新领域探索与应用研究;②地震电磁学在地震监测预测中的应用研究;③“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地震电磁学领域相关问题研究;④四川省雅安市“4·20”芦山7.0级强烈地震前后电磁现象研究与讨论等。本次研讨共收到学术论文摘要30余篇,大会交流讨论报告20多项,涵盖了模型分析、理论与机理研究,新方法、新技术研究与应用,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与应用等方面;研讨内容包括地表和井下地电阻率、地电场、地磁场、电磁扰动(又称电磁辐射)、红外遥感、空间电离层等观测手段和领域,是一次综合性的地震电磁学领域的研讨盛会。
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吴小平教授、高永新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胡恒山教授、云南大学的白春华讲师、上海大学的尹京苑教授、云南地震局的毛先进研究员、以及地壳运动监测研究中心的张振霞副研究员等,分别就电阻率任意三维各向异性非结构有限元数值分析、动生电磁感应效应及其诱导的地震电磁场的特征、孔隙介质中的断层位错模型与地震电磁场、岩石圈磁场模型、成层介质深埋电极影响系数研究、波粒相互作用理论对地震前粒子暴的机制解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交流。这些研究与成果,对夯实地震电磁学理论基础、增进地震电磁学科的科学有序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滕云田研究员做了关于“《地震前兆观测技术发展白皮书》的编写”的专题报告,该《白皮书》旨在跟踪地震前兆观测技术的发展动态,开展地震前兆观测的需求分析研究,研究确定未来10年我国地震前兆观测技术发展目标、任务与思路,形成科学、合理、可行的《地震前兆观测技术发展白皮书》,以有效指导和切实推进我国地震前兆观测技术发展。目前已经开展了关于地震前兆学科需求分析调研和地震前兆观测技术调研等工作。该《白皮书》对地震电磁学的发展必将具有比较重要的指领作用。
宁夏回族自治区佟晓辉局长结合对空间电离层观测资料、地表流磁观测资料、长周期电磁观测资料以及高频电磁观测资料研究和分析,以及在唐山7.8级地震、昆仑山8.1级地震、汶川8.0地震、玉树7.1级地震、芦山7.0级、张北6.2级地震等中强以上地震前的数据异常变化的统计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对未来电磁观测的一些设想,包括在历史地震多发、电磁观测背景好、电磁环境干扰小的地区(如宁夏地区等)建立区域性立体电磁观测系统;在特定构造区域及易发生地震区域布设流动观测网;在已测得流磁的地区布设地下电磁观测网(布设深度10 m 以下)等。
井下地电观测是在目前地震电磁观测环境干扰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结合部分地区地电台站搬迁、改建、重建的现状,开展的试验性观测和研究工作。杜学彬研究员、柴剑勇高级工程师、张帆高级工程师等的报告表明:甘肃天水台、浙江长兴台的井下地电阻率观测、以及广东阳江井下(深孔)地电场观测等在抑制地表电磁环境干扰方面有一定的效果,甘肃天水台井下地电阻率观测在芦山7.0级地震前还记录到了有别于趋势性变化的扰动性非正常观测数据。
无人值守观测技术也是在规避较强电磁环境干扰方面的一项重要措施。席继楼副研究员、庄楠工程师等的报告介绍了针对无人值守观测的特殊技术要求进行的新型地电场观测仪器——“ZD9A-2B 地电场仪”研究 工作。该仪器旨在解决高海拔、高纬度地区的环境适应性,低功耗问题,提高无人值守条件下的工作稳定性、已知源随机干扰的自适应识别与抑制能力,以及增强工作状态远程监控能力等。
地震电磁学方法是我国地震前兆监测领域的重要观测和研究内容之一,常规研究对象和手段包括视电阻率、地磁场、地电场、电磁扰动等。通过一定的数据分析处理方法,在汶川8.0级地震、玉树7.1 级地震、芦山7.0级地震、岷县-漳县6.6级地震等中强以上地震前后,能够提取到比较明显的电磁异常变化。
杜学彬研究员利用地电阻率月均值归一化变化速率方法,对汶川8.0级地震、芦山7.0级地震、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后视电阻率异常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应用各向异性介质模型中视电阻率各向异性变化与地下介质真各向异性之间的理论关系,讨论了两次地震前成都台地电阻率变化的相似性、差异性及其视各向异性变化的可能原因。并对岷县-漳县6.6级前结合地电阻率和地电场观测数据,对该地震的趋势性分析讨论要点进行了介绍。
杨冬梅研究员结合对地磁场日变化的特征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离中值计算方法”,并结合汶川8.0级地震、玉树7.1级地震、腾冲5.2级地震等地震前的地磁场疑似异常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离中值图能够成功提取部分震磁异常。
马森林研究员利用地磁场总强度日变峰值时间位移分析法,对云南澜沧—耿马、四川盐源、四川汶川、新疆乌恰、青海海西和青海玉树等强震前五天地磁场总强度上午日变峰值时间位移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统计分析了该现象与地震发生的时间关系,为利用地磁台网和增设临时台站资料进一步探索强震及其余震临震示警提供了参考技术途径。
尹京苑教授开展了一项地磁异常数据的研究与异常数据库建设等工作,旨在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归纳和总结,使得地磁数据在地震监测预测工作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该项工作已经取得了基础性进展。
田山研究员利用地电场长短极距观测数据比值法,对汶川8.0级地震、玉树7.1级地震、芦山7.0级地震前后,我国西南部地区和西北地区电场观测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方法能够提取到中强以上地震前后的地电场异常变化,在芦山7.0级地震等中强以上地震前,地电场观测有较丰富地震短临前兆变化信息,并对该异常变化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
谭大诚副研究员应用地电场物理解析思路和方法,对芦山7.0级地震前,震中500km范围内地电场台站观测到的自然电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在青藏高原周边发生的大震前,地电场的变异基本存在空间上的广泛、离散性,时间上则表现出同步或准同步性。
张颖高级工程师利用大地电场频谱特征及其他异常提取方法,对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地电场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在唐山5.2 级地震前,昌黎、宝坻、通州、兴济等多个台站记录到了比较明显的自然电场变化。
河北省地震局张建国高级工程师在会上作了关于《汶川大地震前后电磁场演化特征研究》的报告,利用FFT 及小波变化等方法,对汶川8.0级地震前后的电磁扰动观测数据变化及其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震前电磁扰动异常信号低频部分出现的时间较早;距震中较近的台站,异常信息在高频部分相对明显;距震中稍远的台站,异常信息在低频部分相对明显。
张元生研究员在专题报告中,就卫星红外遥感的研究进展、数据处理方法以及震例分析等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和讨论。利用小波分析、相对功率谱法(RPS)等方法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提取,结果显示在汶川M8.0、于田M7.3、玉树M7.1、芦山M7.0、日本M9.0等国内外中强以上地震前,突显比较明显的异常变化特征。同时,结合地震预测工作实践,认为该方法在地震短临跟踪中,具有一定的参考应用实效。
本次会议还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的年度工作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一定范围的交流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