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丁
(西安外事学院,710077)
物流产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蓬勃发展,当今需要物流储运的人越来越多。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的兴起让物流公司在运营和管理两个方面产生了很大转变,以往的商务运营和管理方法对物流供应已经显得十分吃力。互联网给物流产业所带来的方便有目共睹,这种以电子商务在物流管理的应用注定要开创一个物流产业的新纪元。
这种物流方式是有关电子商务的企业自身投入资金创建物流储运体系,从而在消费者进行网购之后自己完成对这些网购产品的运送服务。在自身创建物流系统的方式下,电子商务企业可以有效的掌握对物流储运的操控,从而保障物流工作乃至公司整体工作的稳定性。[1]就如同聚美优品和乐蜂网这两个企业为例,他们都是有非常稳固的资金,同时服务范围非常广,这类电商网站除了自身物流,其他物流已经不能符合企业物流储送基本要求,所以都建立起了自己的物流配送系统。
这种用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物流配送的方式就是电子商务网站把他们的物流工作交给对外物流公司来做。就如同淘宝网和亚马逊,这两个网站都是应用于这种方式。
应用于这种方式的情况有两个,一个是有些各方面实力都比较强大的b2c 电商工资,他们可以采用这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第二个就是没有较大实力的电商网站,还没有一定能力去自己创立物流机构,所以说只能自己创建物流进行分类,从而让物流公司进行配送。
从上文可知,电子商务公司找到了不同的物流储运方法。与传统方式不同,目前的运输方式应用了不同电子商务理念和技术,解决了不少在物流储运上的难题。那么,在实际生产中电子商务是怎样应用在物流储运当中的呢?下面就以冷链物流为例,谈一下电子商务的应用。[2]
在整个冷链物流系统里,基本材料的供应人员是个人或者是牧场等等,这些人具备的特点就是分布的地区非常的多,基本材料品种也多种多样,同时对所供应产品一定要保持新鲜;对所配送另一方顾客的需求多种多样,变化出多种品种,数量非常小的特征;同时,对于不一样材料的再次生产,对于时间上的规定也十分严格。比如鲜奶,从最开始的奶到已经加工过的奶整个过程一定要在一天之内完成。分析了所有的特征,引用于新兴电子商务技术,我们就能够让scm 体系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有必要先对scm 体系做一定的了解。这种体系就是对供应的一方所包括的全部机构的总和,对物流、消息流、投入资金流三种方式的协调从而达成统一意见,从而让物流接受一方的需要得到满足,用这样的方式就能让整个供应链的全部竞争实力得以提升。在这个物流系统中,供应链一般来说包涵基本材料的提供者、进行加工的单位、物流储运公司和最终销售冷链物流的scm体系,关键是要靠核心mis、互联网、eni 技术、扫描和条形码技术来达到最后的目的。
2.1.1 最终销售信息的收获和传播
对于最终销售组织,收获和传播信息的重点是要通过销售和储存货物的有关资料还有订货单、最终发票、订货带的确定和提前运送货物的通告。在达到信息收获和传达的目的之前,物流公司最先应该创建一个web 服务终端,并且借助互联网保障这个服务器销售资料的按时传播。在最终销售系统,产品的零散售卖商一定要首先将条形码安装好,同时要具备pos 扫描和edi 两种设施的配备,在进行收缴货款的时候,就通过pos 扫描来进行,对于所售卖的温度比较低的速冻食品,应该首先就要解析好条形码,接着将这个条形码同步转化成代替这个商品的条码,最后参照edi 准则,把销售资料转变成为业内统一格式,这样有利于销售和储存货物资料的反馈。
2.1.2 物流核心数据分析
这种是借助edi 传播开来的服务单证转移到公司自身系统可辨识的形式,物流核心mis 可以对能传播的所有信息做到相对的回应。对于销售和储存货物这一类的信息,mis 可以自然而然的形成售卖状况分析;同时,通过最终售卖服务端所发出的订购单要求和将运送货物时间提前的通告,mis 系统会检验配送核心仓库的现有的数量,如果能够满足订单需求,那么就向最终售卖服务器发出已经接受订货单的通告而且还要向仓库储存组织发送出配货通告。进行完这一系列之后,这个系统还会立刻分析仓库存储量,如果这个数量比安全仓库存储量低的话,就会发出缺少货物的通告。如果发生了比较特别的状况从而不能让订购单需求得到满足的,就会形成紧急购买通告而且回绝或者是将这个订购单的请求延期。
2.1.3 材料挑选购买信息的记录
1948年的春天,第一辆冠以保时捷之名的跑车356 “No.1”获准上路,保时捷品牌从此宣告诞生。品牌创始人费利·保时捷(Ferry Porsche)首次向世人展示了他心中“梦想之车”的模样:一款紧凑、轻量化且能高效利用能源的跑车。356“No.1”是一辆采用铝制车身与管阵车架的双座敞篷跑车,搭载1.1升水平对置4缸发动机和4速变速箱。第一辆356“No.1”在几经转手与改造后被保时捷收回,珍藏于保时捷博物馆中。
因为温度比较低的速冻食物的基本材料具有很多的品种、分布在很广的地域、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这三个特征,所以说冷链物流的挑选和购买必须考虑季节性和分布性。所以就要让mis 在采购之前就形成不一样基础材料的成产地、收获季节、保证新鲜时间等材料信息,用以采购组织进行及时借用。[4]
有关于季节性没有那么强的基本材料,比如说鲜奶、禽类食物等等,有关挑选购买机构就可以基于需求借助互联网迅速的和基本材料提供商进行信息交流,而且借助edi 达到及时的票据传播的目的,这样才能以最好的完成对原材料采用的任务;有些食物季节性特别的强,比如说水、水果等等,对于这些基本材料,挑选购买机构重点是要在收获时间借助互联网和分散于各个地方的提供商进行交流,用这样的方式完成对不一样的基本材料的挑选和购买。在采购结束之后,还要进行信息的反馈,这样mis 就可以以最短的时间形成对于采购、再次加工以后进入仓库的有关信息的记录,从而让库存量一直保持着最新的数据。
就如同上面所说的,对于冷链物流来说对于时间的要求非常高,不仅仅体现在对信息的传播时间上,更加表现在产品在不同地方区域转移的方式方法里面。冷链物流的基本材料选择和购买和最后售卖存在于各国各地,怎么样在冷链物流设备创建的时候能够正确的规划好配送网点,怎样在物流传播里面能够快速的确认最方便的运送方法和线路,都是非常关键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选用gis 技术,这种技术是一种指定的非常关键的地域信息体系,它能够收集、存放、管理、估计和描绘全体的或某一部分地球表层和空间地域地理相关的资料。把gis 技术放到物流运输方法里面,物流公司就能够用这样先进技术来确认设备的位置、运输工具的路线、网络物流方法等等。
2.2.1 定位方式设备
这种设备的功能是确定单个或者是很多送货点的方位。在整个冷链物流体系里面,送货点和运送途径两个方面能保障物品进行安全的送货。或送点在网络所确定的节点里面,这些个节点决定着途径,基于供应和需求的现实需要,秉着有利于经济利益的规则,这个方法能够让节点数量、方位和规模大小做出准确的决定。
2.2.2 物流输送方法
对于冷链物流的选择购买或者是运输一般来说是穿越几个节点或者是最终点的,gis 技术能够借助对整个数据库中的有关方位的资料进行统计,并且选择出怎样让作业花费降低的决定,并且保障相应的服务质量。
一般来说,一个健全的物流系统大多数都包涵很多运输点,怎样方便的把很多货物送到不同的最终输送点,并且保障各个最终销售点满足常用需要,还要消耗最小的付出,是一个大问题。gis 物流关系网就能够很好的将这个问题解决,选择最方便的路径。
冷链物流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对于时间长度的要求,除了这一个方面,对于保温和保湿也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从最初材料的选择购买到最后的售卖,温度较低的速冻食品都需要在一个温度和适度都非常合适的外部环境中储运。问题是因为制造低温设施的使用、维护都有很高的费用,造成了大多数冷链物流公司对这些设施的购买和维护马马虎虎,特别是在货物运输过程里面,制造低温设备只在开始和最后使用,这就让仓库里面储存的食物的质量降低了。这样的问题用电子商务技术就可以解决。
Rfid 技术就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个问题,它是一种不用接触的自动就可以辨识的技术,它利用发射频率信号自动辨识最终对象并且获得有关资料,辨别工作也不用人来参与,所以说,即使是最不利的环境也可以进行辨别。它的长处是不用在人的视线之内,甚至比光学体系还能识别的更远,同时发射频率辨别卡满足读和写的能力,能够储存大量资料,而且不容易进行伪造,是一个智能设备。现如今,这种技术渐渐的应用在整个物流系统当中,特别是对于冷链低温控制有着良好的用处。[5]
这种管理设备的重要构成是一种温度适应传感器,利用这种传感器构成了其他的应用程序,重点是就监督和控制冷链物流在对物品转移过程中各种状况的发生。在这个对物品转移过程里面,公司能够在发送货物的时候就把这种温度传感器放到货物里面,在货物配送到目的地的时候,收取货物的一方利用rfid 读写设备来辨别rfid 核心装置里面的温度系数,通过这样的读取来形成全部供应链里面温度转变的图标。
假如说在里面的温度超过了刚开始预定的温度,那么这个图标就会用红色表现出来,起到了警告的作用。这个图标的构成是,x 轴是时间,y 轴是温度,这样能够直观的反应出在温度在随着时间的转变,对于职责的划定也比较便捷,能够有效的追踪信息,而且也保障了在整个冷链输送过程中进行标准化的设置。
[1]续秀梅;我国电子商务社会化物流配送模式的探讨;[J];中国市场.2012(49):11-12,16
[2]阮辉阳;论电子商务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2(31):45-46
[3]郑恒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研究;[J];物流技术.2012,31(11):109-111
[4]戴定一;物流信息化与智能物流;[J];办公自动化:办公设备与耗材.2012(11):14-17
[5]阮燕雅;冷链物流建设中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市场.2008(19):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