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科成,彭 爽
作为交流思想、展示最新科研成果重要媒介的学术论文,其语篇特征引起了众多语言学家的关注,并对此做了大量相关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而根据国家标准GB7713-87的定义,“摘要是报告、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报告、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可以引用,可以用于工艺推广。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报告、论文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由此可见,摘要是整个学术论文的浓缩与精华。论文摘要的受关注率比论文本身要大数十倍甚至数百倍。为此,一篇论文能否得到重视,能否把科研成果准确地传播出去,能否被更多重要的数据库收录,摘要的内容和质量起很大作用[1]。因此,对学术论文摘要的语篇特性研究也就显得格外重要。学术论文摘要作为典型的科技类文体同英语一样,常用前置性陈述,依靠主语传递信息,词语的修饰性较弱而专业性强[2]。本文运用语篇分析中的主述结构理论对汉语学术论文摘要进行研究,分析了汉语学术论文摘要的主述结构特点及其推进模式规律。
主位结构最早是由布拉格学派提出的,Mathesius从“功能语句观”的角度提出主位、述位信息理论,用以描述句子所传递的信息结构[3]。Halliday认为,作为小句的起点,主位是小句结构中将小句组织成一个信息结构的成分[4]。他将主位分为单项主位、复项主位和小句主位三种类型。根据各主位的功能,复项主位又由篇章主位、人际主位和话题主位三种成分构成。传统地看,主述结构与信息结构相对应,主位对应着旧信息,述位对应着新信息,然而,主述结构与信息结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刘文翠、崔桂华对主述结构与信息结构的关系做了详细的对比与分析,指出了主位结构与信息结构在主观性、推进模式、侧重点、语言的表现形式、序列性、语境、韵律表征和局限性等方面存在着区别与联系[5]。
然而只研究孤立句子的主位结构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必须在具体篇章的语境中考察小句之间的主位结构关系,即主位的推进模式,才能更好地理解篇章的信息流动方式和文章的发展脉络。对于主位推进模式的类型,众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的探讨。Van Dijk归纳了两种主位推进模式:平行模式与链式模式,Danes提出了五种推进模式:简单性线主位发展型、连续性主位发展型、派生主位发展型、分裂述位发展型和跳跃主位发展型[3]。国内学者如徐盛桓则总结归纳了四种类型:平行性的发展、延续性的发展、集中性的发展和交叉性的发展[6]。黄衍归纳总结了七种模式:平行型、延续型、集中型、交叉型、并列型、派生型和跳跃型[7],朱永生总结了四种类型:主位同一型、述位同一型、延续型、交叉型[8]。郑贵友总结归纳了汉语语篇中主位推进模式的类型:平行模式、链接模式、集中模式、交叉模式、分散模式、交错模式、并列模式[9]。
如果把一个篇章看作是由一个个小句组合而成的信息流,那么该篇章可以表示为S1,S2,…Si-1,Si,Si+1…Sn。其中一个小句Si的主述结构表示为<Ti,Ri>,则Si的前一小句Si-1的主述结构可以表示成<Ti-1,Ri-1>,Si的后一小句Si+1的主述结构可以表示成<Ti+1,Ri+1>。基于上述方法,那么篇章进而可以用<T1,R1>,<T2,R2>,…,<Ti-1,Ri-1>,<Ti,Ri>,<Ti+1,Ri+1>,…,<Tn,Rn>的形式来表达。
由此,对于篇章中主位结构的研究就可以转换为对任一主位结构<Ti,Ri>(1≤<i≤n)的形式及特点的研究,而主位推进模式的探讨则变成了对Ti与集合{T1,R1,T2,R2,…,Ti-1,Ri-1}中元素关系的探讨,从这个意义上讲,由于表示方法的改进,研究者对篇章主位结构的描写与归纳将变得更加清晰与合理。
比如拿朱永生总结的主位同一型、述位同一型、延续型、交叉型这四种类型为例[8]。主位同一型的表达变为对于任一i都有Ti=Ti+1(1≤<i≤n-1),述位同一型的表达变为对于任一i都有Ri=Ri+1(1≤<i≤n-1),延续型的表达变为对任一i都有Ti+1=Ri(1≤<i≤n-1),交叉型的表达变为对任一i都有Ti=Ri+1(1≤<i≤n-1)。郑贵友所总结的汉语篇章主位推进模式中的平行模式、集中模式、链接模式和交叉模式与上述朱氏所总结的一一对应[9]。
为了完成本论文的分析研究工作,作者随机采集了2010年公开出版的学术论文摘要,共计100篇,创建了小型的学术论文摘要语料库。这100篇语料中包括,50篇选自于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中的期刊,另50篇则取自于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I)数据库期刊中的论文。完成对数据的简单清理后,我们首先按照郑贵友的句子实义切分的宏观原则(篇章性原则、小句对象原则和层级性原则)对语料库中的摘要进行了小句的实义切分,然后采用郑氏所总结归纳的关于汉语语篇中主位推进模式的七个模式中的五个,即平行模式、集中模式、交叉模式、链接模式和并列模式[9],完成了各个摘要的主位和述位的标注工作,经过统计得到了本研究将要用到的数据。
在我们收集到的这100篇学术论文摘要中,总共切分出949个小句,平均每篇论文摘要的小句数为9.49个。其中50篇的CSSCI论文摘要共有406个小句,平均每篇CSSCI摘要有8.12个小句;而50篇的CSCI论文摘要共有543个小句,平均每篇CSCI摘要有10.86个小句。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的论文摘要平均要比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期刊论文摘要要多2.45个小句。小句数量不一致的主要原因为摘要本身长度不一致,我们收集的这50篇CSSCI论文摘要共14 600字,而50篇的CSCI论文摘要则有20265个字。
对于小句中的主位结构<Ti,Ri>(1≤<i≤n),当Ti=Φ时我们称之为零位主位,而当Ri=Φ我们称之为零位述位。在我们切分的这总共949个小句中,零位主位小句有444句,占总体949个小句的46.9%,其中CSSCI论文摘要共有191个零位主位小句,占其总数的47.0%,CSCI论文摘要共有253个零位主位小句,占其总数的46.6%。从上述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无论是CSSCI论文摘要还是CSCI论文摘要,它们零位主位占其各自总数的比率基本上都是一致的,与其自身的内容及体裁并不相关。
在这些零位主位中,我们基本上可以把它们分成四种类型:
类型Ⅰ为缺省“本文”、“本研究”和“本实验”之类,共有249句,占零位主位总数的56.08%,占小句总数的26.2%。CSSCI的零位主位摘要中类型Ⅰ的有88句,占其零位主位总数的46.1%,而CSCI的零位主位摘要中类型Ⅰ的有161句,占其零位主位总数的63.6%。
类型Ⅱ,在主述结构<Ti,Ri>(2≤<i≤n),当 Ti=Ti-1且当Ti=Φ时,我们把这种类型的零位主位称为类型Ⅱ零位主位。在CSSCI论文摘要中,类型Ⅱ共有132个小句,占其零位主位总数的69%,而在CSCI论文摘要中,类型Ⅱ共有159句,占其零位主位总数的63%。
类型Ⅲ,在主述结构<Ti,Ri>(2≤<i≤n)当 Ti=Ri-1且当Ti=Φ时,我们把这种类型的零位主位称为类型Ⅲ零位主位。在CSSCI论文摘要中,类型Ⅲ共有21个小句,占其零位主位总数的11%,而在CSCI论文摘要中,类型Ⅲ共有36句,占其零位主位总数的14%。
类型Ⅳ只出现在CSSCI论文摘要中,共有14个小句,其缺省的主位为“政府部门”或者类似的“政策的制定者”或“我们”之类,这也是中文社会科学论文的特点,其很多的研究是给政府部门或政策的制定者提出建议,所以会出现类型Ⅳ这样的零位主位小句。
出现如此之多的零位主位小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学术论文摘要的这种体裁特点,要求文字少,但内容必须丰富,使得论文的写作者必须在不影响表达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主位缺省,这是导致零位主位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另外,从“学术论文摘要”的定义中可以看出,要求“学术论文摘要”具有“浓缩”该学术论文的语篇功能,因此,在学术论文摘要中有大量的缺省“本文”、“本研究”、“本实验”等类似的零位主位小句出现,这是学术论文摘要与其他语篇在篇章特征上最为重要的区别和体现。对于类型Ⅱ和类型Ⅲ这类缺省主位现象,作者并不认为是该类体裁所独有的,学术论文摘要必须是一篇独立的短文,它也必须要满足篇章性的七个标准,即衔接、连贯、意图性、可接受性、信息性、情景性和跨篇章性[10],因此作者为了保证其学术论文的摘要具有衔接和连贯的特性,在其行文中必须要进行必要的主位缺省。在CSSCI论文摘要中之所以会出现的类型Ⅳ零位主位小句,其根本原因在于此类论文多是通过研究或者调查为政策的制定者或政府提出建议,这也是政论性文章的主要特点之一。
通过对论文摘要语料库中小句关系主述结构标注的统计,我们得知,这100篇学术论文摘要中没有一篇是只使用一种主位推进模式的,都是多种模式的复合。因此我们的研究就是要探讨究竟哪一种或哪几种主位推进模式受论文写作者倾向使用。
无论是CSSCI类型还是CSCI类型的论文摘要,主位推进模式的应用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都是:平行模式>链接模式>交叉模式>集中模式>并列模式。在CSSCI论文摘要中,平行模式与链接模式占其总推进模式的60.2%和28.0%,和为88.2%;而在CSCI论文摘要中,平行模式与链接模式占其推进模式总数的60.3%和34.0%,和为94.3%。由此可以下结论认为,在学术论文摘要中平行模式和链接模式是作者们最常使用的两种主位推进模式。集中模式、交叉模式与并列模式这三种模式占所有总数的10%左右,只是作为辅助的主位推进模式出现使用,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平行模式和链接模式作为绝对优势出现的原因及其主要特点。
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主要是由平行模式和链接模式的特点所决定的,在平行模式中Ti+1=Ti(1≤i≤n-1),即小句之间的主位相同,也就是对主位作集中具体的解释与说明。学术论文摘要中的平行模式一类表现为以“本文”、“本研究”等为相同主位的情况,此类小句详细地介绍了论文所做的研究,所用的方法和所取得的成果;另一类平行模式则对论文中所做研究的主题内容作详细地解释说明,平行模式与其他模式相比,结构简单内容易懂,而且从论文摘要平行模式的表现形式可以看出它符合了其体裁特点,更符合其功能的要求,因此这种模式深受学术论文的作者所喜爱。另外,在两种平行模式过渡的过程中,即由对论文本身的介绍转向对研究内容的说明时,可以看到链接模式的用武之地,链接模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Ti+1=Ri(1≤i≤n-1),也就是当前小句的主位为前一小句的述位,在学术论文摘要中这种模式的表现形式主要为上述两种平行模式的过渡,即由对论文本身的说明转向了对研究实体内容的介绍。
而张友文在关于英文学术论文摘要主位推进模式的研究中,其排列顺序为延续型(链接模式46.2%)>主位同一型(平行模式26.0%)>述位同一型(集中模式20.1%)>交叉型(交叉模式7.7%)[11],由此可见,即使是作为同一体裁的论文摘要,汉语的学术论文摘要主位推进模式与英语的也有很大不同[12]。
我们运用信息论的相关概念重新定义了语篇中的主述结构及其推进模式的表示方法,并对学术论文摘要这一特定体裁的主位特点及其主位推进模式的规律作了归纳与总结。结果发现,汉语学术论文摘要中小句的零位主位现象比较突出,主要省略了“本文”、“本研究”、“作者”等相关的主位词语,这是区别于其他体裁语篇的重要属性,但这样的省略并不影响对摘要的理解,而在主位推进模式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平行模式和链接模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学术论文的作者倾向于使用这两种推进模式,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两种模式的特点非常符合学术论文摘要的体裁特点及其功能要求。本文的研究方法为研究其他语篇的特点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可以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指导外国留学生的中文学术论文写作。
[1]钟以璇.英语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113.
[2]李艳辉.科技英语中的“积木”结构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226-227.
[3]刘辰诞,赵秀凤.什么是篇章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4]Halliday.M.A.K.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8.
[5]刘文翠,崔桂华.主述位结构与信息结构的比较研究[J].东 北 师 大 学 报: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2005(6):102-107.
[6]徐盛桓.主述和述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2(1):1-9.
[7]黄衍.试论英语的主位和述位[J].外国语,1985(5):32-36.
[8]朱永生.主述推进模式与语篇分析[J].外国语,1995(3):6-12.
[9]郑贵友.现代汉语篇章语言学[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
[10]de Beaugrande,R.& Dressler,W.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1981.
[11]张友文.论文摘要中的主位推进模式探讨[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5):44-47.
[12]吴德新.副词“再”的句法语文功能及其编误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