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曲与元代文学——答《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问

2013-03-23 00:27:15徐子方
关键词:元曲诗文戏曲

徐子方

(东南大学戏曲小说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96)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明海英:您好!想就关于元曲与元代文学采访您,非常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主要问题如下:

1.元代俗文学成为主流,这对文学和文化生态有何影响,给元代文学生态带来什么新的特点吗?

徐子方(以下简称徐):当然有影响。我在《元代文化转型与古典文学》一文(《文艺研究》2007年第2期)中曾经指出,文化与文学的发展密不可分,治文学史不能脱离文化史大背景。从公元13世纪蒙古军事贵族崛起到元帝国建立这一系列里程碑式的事件,在中国史上恐怕不仅仅标志着第一次由少数民族掌握了全国政权,思想文化方面还应具有特殊意义,于时代文学之发展亦应有其独特作用。文化转型本质上体现为社会主流文化(主体为生活方式)的位移。在元代,这种位移的完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元文化并存取代了儒家文化独尊,另一是俗文化取代雅文化上升为社会思想文化之主流。而这是元王朝在思想文化上独立于此前历代中原王朝的主要特征,从深层意义上说,它是草原游牧生活方式对中原农耕文化空前强力冲击的必然结果。

文化转型的直接后果便是文学发展的趋势发生根本性的转折。

翻开一部中国文学史,即不难感受到,一直处于正宗主流地位的诗歌散文,到了元代即一下子失掉了无可争议的优势,其黄金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由唐诗、宋词过渡到元曲,人们习惯上接受它们各为“一代之文学”,但事实上前二者与后者之间已经出现了本质的差异。这不仅因为唐诗宋词特点在“雅”,而元曲特点在“俗”,更在于前二者为抒情短篇,而后者为叙事长篇,性质和类型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元曲中真正代表时代文学创新价值的主体是代言体的杂剧)。而且不仅在元代,即使这以后的明、清两朝,尽管还有不少作家作品产生,但诗歌散文的衰落已是无可挽回,作为文学发展中的主流地位它是永远地丢失了,取代它的古代戏曲一下子由过去被鄙视、一直处于非正统世俗地位而跃居传统诗文之上,成为时代文学的主流。其它叙事文学如长篇小说也起来了,元代即已产生了以《至治平话五种》为代表的长篇讲史平话,直接成为明以后章回小说形成繁荣的先声。此后的文学发展尽管有具体形式变化(如南北曲的盛衰消长等),但元杂剧之后有明清传奇,直至清中叶风起云涌的地方戏曲兴起,加之章回体长篇小说和拟话本,它们的勃兴具有不可遏止的气势,戏曲小说共同构成了我国古代文学后半部分的主潮,这也是任何一个宏观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的人所公认的事实。

站在宏观角度看,我国古典文学正是以元王朝的建立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如果说前半部分文学性质为短篇的抒情文学占绝对优势的话,那么后半部分的文学性质则为长篇的叙事文学占了绝对的优势。前者以诗歌散文为其代表,后者以戏曲小说为其代表。这样表述也许只是道出一个文学史事实,并无多大创见。但问题在于,很少有人真正认识到其在文学史演变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应当说,这个演变乃基于文学内在规律的剧烈演变,是其它时期任何文学变革都难以比拟的。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元代都是造成文学前后变化的枢纽之一。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分期,绝不能忽视这一点。

2.目前元曲研究的现状如何,未来应该如何发展?

徐:现在意义上的元曲研究自20世纪初王国维撰写《宋元戏曲史》开始,至今已近百年,其间出现了王国维、吴梅、郑振铎、任中敏、隋树森、青木正儿、傅惜华、孙楷第、严敦易、顾学颉、王季思等一批研究大家,也出现了《元剧研究ABC》、《元剧斟疑》、《元曲家考略》、《元曲纪事》、《元代杂剧全目》等一批重量级的研究论著。资料建设方面,先后出现了《全元散曲》、《全元戏曲》、《全元曲》等标志性成果。但坦率地讲,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元曲研究即开始进入衰落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元曲研究在数量上虽然继续不断,时有新著新论出现,但标志性的成果寥寥,可以说目前元曲研究并不处于高峰。历史上唐诗宋词元曲并称,但无论研究规模还是研究质量,远远比不上前二者,与它之后的明清章回小说研究相比更是瞠乎其后。当然,新时期元曲研究并非一悲到底,值得一提的亮点也有,如研究对象的范围在扩大,由重视文本的纯语言文学及文献研究以及专在思想内容方面的社会学研究转向文学、音乐、舞台等并重的综合艺术研究,虽然同样未有较多标志性成果出现。

展望未来,元曲研究在短期内难以再现20世纪30年代的辉煌和50年代的畸形繁荣,整个显示的是平稳发展的态势。运用新观念、新方法,从新角度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是未来元曲研究取得新成就的关键。具体来说,元曲分期、盛衰原因,关汉卿及元曲四大家,《西厢记》等名作,《元曲选》等文献,四折一楔子、四大套北曲等体制,这些传统热点在未来元曲文学研究中仍将存在,但靠传统观念和方法将无法可持续创新,而只能是低水平重复,所以创新需要新的观念和方法的引进和介入。另一方面,随着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从艺术学角度展开文学和艺术之间打通的综合研究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元曲研究的新的突破口。

3.元代戏曲研究与诗文研究是什么关系?元代诗文的研究现状如何呢?

徐:元代戏曲研究与诗文研究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映衬和补充,它们共同构成了元代文学的整体把握,缺一不可。我过去曾经谈到过这样的问题:“戏曲和传统诗文代表着中国古代文人两种生活观念和艺术追求,从整体上看,起码在元代二者还不是互相包容的关系,元曲大家如关汉卿、王实甫等绝少染指诗文创作,而刘因、赵孟、虞集等诗文作家同样没有涉足戏曲领域。戏曲和诗文在文坛上的发展势头也是相互冲突,此消彼长的。大德以前,元杂剧的黄金时代也正是元代诗文的萎顿之时,同样,延之后元杂剧的衰落也就必然导致传统诗文力量的增强。元代文坛的这种宏观上的发展变迁,是研究元代诗文乃至整个元代文学的分期所必须注意到的。”(拙著《艺术与中国古典文学》第306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而长期以来,由于王国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观点的影响,加上民族感情等因素,元代文学研究多重戏曲而对诗文研究则有所忽视,造成了元代文学研究极度不平衡,这是不正常的,它无助于元代文学发展脉络和成就得失的整体把握。

令人高兴的是,新时期以来,元代诗文研究逐步为学术界所关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有学者认为:“20-21世纪之交,在古代文学研究、古代文学文献学研究、元代文学研究等几个角度上,元诗研究都成了同类课题中受到关注、能体现整体研究水平的惟一重大课题。”(杨镰《元诗研究与新世纪的元代文学研究》,《殷都学刊》2002年第3期)除了传统古籍如《元诗选》、《元诗纪事》、《元诗别裁集》等总集,《湛然居士文集》等作家别集早经整理面世外,《全元文》、《全元诗》等大型总集和一批作家别集,也已整理面世或即将推出,《元代文学史》、《元代文学编年史》、《元诗史》、《元代文学文献学》、《元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元代文学批评史资料汇编》等研究专著及工具书皆已先后面世。所有这些,都为元代诗文研究的今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元代文学总体研究现状如何?未来发展的态势,或朝哪个方向突破?元代文学研究近年来有什么新的进展和突破?

徐:元代文学研究在总体上处于平稳发展阶段,这是对本阶段文学史研究长时期受冷落的反弹。当然,整体上的发展并不平衡。如同时代文学交替发展的两大脉络一样,元代各文学类型研究成果也是不平衡的。从宏观上看,元代杂剧和散曲研究较上个世纪有所沉寂。如论者所言,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一批研究元杂剧有成就的学者,有相当多的人感到元杂剧研究的空间已经不够广阔,因而调整了研究方向。元散曲的研究也有着同样的势态,很多散曲研究者近年来已经把注意力转向了明清散曲或曲论研究。因而,元散曲研究的总体水平也趋下降之势。相比较而言,元代诗文方面的研究则大有起色,上述元代诗文方面的成就其中多数是在进入新世纪完成的。至于未来的发展态势,如果有突破的话,应在地域性特点和综合研究两个方向。元代文学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这已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张晶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辽金元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专设“元代之区域学术精神与诗文风貌”一章,按照前中后三期的时间线,论述了前期北方的北宗学术与中州文风、南方的学术融会与文风融通,中后期极具代表性的江西、江浙、吴中文坛实绩,对元代地域文学做出了整体勾勒。查洪德《元代学术流变与诗文流派》(《殷都学刊》2000年第3期)将元代诗文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六大流派,三个阶段指前期的南北抗衡,中期的东西并峙,后期的吴越对立。六大流派则指前期的北方和南方,中期的江右和浙东,后期的吴中和浙东。这一分类大体符合历史事实。

整体综合性研究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学界基本上沿袭王国维的成说,高度评价元曲创作。1980年代以后,诗文又受到重视。不少学者专门致力于此,而且试图重新认识、评价元代诗文。学术界在回顾、审视20世纪的元代文学研究状况过程中,发现整体性综合研究为元代文学研究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李修生先生《元代文化刍议》(《元代文化研究》第一辑,2002年)认为元代文学最重要的特点是各种文学样式都得到了发展,他的观点获得大多数研究者的首肯。因而进入新世纪后,综合性研究逐渐多起来,邓绍基《元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即为其中最能体现新时期总体综合研究水平的代表性著作。

近年来,元代文学整体研究尚在积累资料,蓄势待发。标志性成果《全元诗》(杨镰主编)已宣告完成即将由中华书局推出(山西古籍出版社于2001年曾推出陆峻岭主编《全元诗》第一卷,可惜未能继续)。地域文学研究成果也已开始收获成果,这方面诸如傅秋爽《北京元代文学史》(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魏青《元末明初浙东三作家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10)等学术专著的问世。可以相信,随着文学和艺术学科相关学术领域进一步整合和提升,未来的元代文学研究将在现有基础上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猜你喜欢
元曲诗文戏曲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品读元曲
学生天地(2020年16期)2020-08-25 09:27:16
品读元曲
学生天地(2020年10期)2020-08-25 09:14:32
品读元曲
学生天地(2020年27期)2020-06-09 03:09:48
品读元曲
学生天地(2020年30期)2020-06-01 02:25:38
诗文里的元旦韵味
公民与法治(2020年1期)2020-05-30 12:27:48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海峡姐妹(2018年9期)2018-10-17 01:42:44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研究(2017年3期)2018-01-23 02:50:39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人民音乐(2016年1期)2016-11-07 10: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