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强 郑哲盟 张庆冬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本文在撰写前对哈尔滨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了解,针对哈市的蔬菜生产、加工、流通与销售的社会团体与个人进行了随机采样与调研:
一是蔬菜生产环节:选取了哈尔滨市幸福镇光明村、黎明镇太阳升村、向阳乡石槽村和东兴村、朝阳镇前进村和平安村共4个镇(乡)6个村庄。二是蔬菜加工环节:选取企业、合作社管理人员4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专人访谈。三是蔬菜流通环节:选取蔬菜流通企业10个、蔬菜终端市场30个,进行问卷调查和专人访谈。四是蔬菜销售环节: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和专人访谈相结合。调研样本容量155人,家庭所在地城镇人口103人(占被调查者的66.45%),农村人口52人(33.55%)。
此外,另行选取蔬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5个、县(市)一级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10个,作为对以上调研的重要补充。
1.蔬菜种植以塑料大棚为主。蔬菜种植可分为露地蔬菜、塑料大棚蔬菜和日光温室蔬菜三大类。从调查结果来看,塑料大棚蔬菜所占比重为56.0%;其次是露地蔬菜,比重为41.6%;再次为日光温室蔬菜和其他类型,所占比重为1.6%和0.8%。
2.蔬菜种类中常规品种居多,农户种植蔬菜的自主性很强。哈尔滨市蔬菜种植主要以黄瓜、西红柿、白菜、豆角等常规蔬菜为主。种植时采用高效、高产种植模式,如露地地膜覆盖、日光温室种植、大棚种植、1年2茬种植模式。彩色大椒、樱桃番茄、鲜姜等特菜品种没有规模化生产。调研中显示种植品种97.52%是农户自己决定,1.49%是村委会引导决定,0.99%是由区(县)乡(镇)政府、村委会和农户三者联合决定,农户种植蔬菜自主性较强。
3.蔬菜销售以中间收购为主。由于流通不畅等原因,蔬菜存在销售难问题,中间商的加入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蔬菜被中间商收购所占比重为34.29%,而后依次是自销、合作社、公司和其他,所占比重分别为24.21%、14.41%、13.55%和13.54%。
4.蔬菜生产缺少合作社参与。在几个调研对象中,农户对合作社参与、项目和生产基地都非常渴望。积极参加或有可能参加者占调查人数的60%,而现阶段哈尔滨市蔬菜合作社的数量较少,不能给菜农提供充分生产技术指导。
1.蔬菜加工能力逐年提高。近年来哈尔滨市重点扶持绿色有机蔬菜精深加工,主要生产绿色、有机保鲜、速冻菜、净菜、低温脱水蔬菜等系列产品。截至2010年末,全市蔬菜年加工能力已经达到10万吨,实现产值1.3亿元、利润1950万元、税收156万元。在各类蔬菜加工制品中,以具有代表性的食用菌为例,通过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推广有机食用菌开发技术,积极开发食用菌深加工制品和饮品,重点开发食用菌淹渍品、干品、饮品、食品添加剂、酒类系列产品。据哈尔滨市农委统计,2010年,哈尔滨市食用菌加工能力已达到2000吨,产品年加工能力达到1000吨,实现产值5000万元、利润750万元、税收45万元。
2.蔬菜加工企业数量增加。截至2010年底,哈尔滨市蔬菜加工企业数量达50多家。蔬菜加工企业延长了蔬菜产业链条,提高了蔬菜附加值,实现了蔬菜加工企业和原料生产基地、市场终端消费的有机结合。蔬菜加工企业通过与菜农签订意向性合同,与消费终端签订购销合同,基本形成市场联企业、企业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格局,产业化方向日显突出。
3.蔬菜品牌数量逐渐增多。多年来哈尔滨市的蔬菜生产主要是追求产量,蔬菜产品知名度不高。经过工商局批准,从2000到2005年先后获得了龙紫花牌油豆角、沃参牌胡萝卜、新发牌果菜、姬松牌食用菌、绿峰牌食用菌以及加工品牌龙宝脱水菜、珍珠山木耳、阿良牌粉丝等10多个品种的注册商标。截至2010年,已有30多个蔬菜品牌成为哈尔滨市优质名牌蔬菜。
4.蔬菜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哈尔滨市蔬菜产品检测合格率由2003年的65%提高到2010年的95%以上。哈尔滨市2001年制定了《蔬菜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2007年形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安全标准和技术规程》,加快了无公害蔬菜、绿色基地、产品认证的步伐,加强了市场监管和无公害蔬菜检测组织结构建设,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基本形成。
5.蔬菜加工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2003年哈尔滨市政府出台《哈尔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2002—2010)》(哈政办综〔2003〕34号)把蔬菜加工制成品作为重点规划领域。哈尔滨市“十一五”规划指出:大力培育技术领先、规模经营、牵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托龙头企业,推进食用菌、山野菜、浆果等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哈尔滨市“十二五”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在未来5年将哈尔滨市打造成为全国蔬菜加工大市,扶持发展蔬菜加工龙头企业20个,年蔬菜加工量达到20万吨,比2010年增长1倍,净菜上市率达80%以上。
1.蔬菜流通体系初步建立。目前初步形成了以城市中心蔬菜批发市场为集散中心,其他形式为补充的蔬菜流通体系。一是蔬菜批发市场已具备一定规模。到2010年,哈尔滨城市蔬菜批发市场占地面积约18.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1.20万平方米,保鲜仓储设施面积为3.75万立方米,并拥有结算中心、信息中心、客商服务中心、农残检测中心等综合服务设施。二是批发市场形成较强的吞吐辐射能力。2010年,全市11个蔬菜批发市场交易量达13.61亿公斤,交易额达30.4亿元。其中外埠蔬菜入哈量达到5.0亿公斤,占全市蔬菜交易量的36.7%;地产蔬菜交易量8.61亿公斤,占66.3%。三是零售形式多样,分布广泛。蔬菜零售模式主要是早市、农贸市场、流通摊床、社区菜店和超市,分布在全市各城镇街区。
2.蔬菜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哈尔滨市蔬菜市场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基本形成了以蔬菜批发市场为结点,各种经济成分参与,多渠道、多环节的市场格局。总体来看,蔬菜市场供应未出现断档断货现象,市场运行基本平稳。2010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46万亩(1亩=0.0667公顷),总产量285万吨,完全能够保证全市夏、秋两季蔬菜市场供应。在冬春淡季,通过全市11个蔬菜批发市场对外埠蔬菜的集散,初步解决了“吃鲜菜”难问题。
3.蔬菜外销能力显著增强。哈尔滨市地产蔬菜在自给自足基础上,部分优质蔬菜品种实现了北菜南运和对俄出口。据哈尔滨海关统计,2011年前两月我省出口蔬菜5.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5.2%;价值2691万美元,同比增长63.5%。其中芥菜0.8万吨、番茄0.7万吨、胡萝卜及萝卜0.6万吨。哈尔滨市上述4个品种出口量占同期全省蔬菜出口量的66.8%。以哈尔滨市为中心,我省蔬菜出口基本形成以牡丹江、哈尔滨、佳木斯、鸡西和双鸭山蔬菜批发市场为依托对俄辐射的格局。同时,每年的7~10月期间,哈尔滨紫花牌一点红油豆角、活参牌胡萝卜等都远销南方各省市。
4.淡季消费以外部蔬菜为主。每年10月到次年5月,哈尔滨市蔬菜均以南方供给为主。10月后,供应哈尔滨市的外埠蔬菜产地由北逐渐向南推移,从北京到福建、海口,各地的新鲜蔬菜陆续在哈尔滨上市。由于各地气温和播种期不同,市民还将交错享用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以及京、津、沪等十几个省市的蔬菜。
1.规模有所增加,但总量不足。近年来,在市场价格和比较效益的驱动下,哈尔滨市蔬菜生产出现恢复性发展,但是蔬菜在全市种植业中所占比重小、规模小。哈尔滨市2010年蔬菜种植面积146万亩,菜粮面积比为1:20,远低于全国1:6的平均水平。因此,加大蔬菜规模是当前发展蔬菜产业的首要任务。
2.种植成本增加,影响农民种植蔬菜积极性。据调查,从2009年8月到2010年9月,市场菜价上升20%左右,而2010年秋菜上市由于流通等问题,造成大量秋菜滞销而引起价格下跌,但种植成本却几乎翻番。菜农投入到种苗、农膜、化肥、农药、水电、人工、棚室折旧等生产资金占蔬菜总投入成本的56%,获取的利润只占总利润的26%,还要承担成本资金投入沉没时间长(半年左右)、灾害损失和市场价格波动多重风险。种植成本的增加降低了菜农的生产积极性。
3.技术指导缺乏,难以达到标准化生产。蔬菜是种植技术要求很高的作物,哈尔滨市蔬菜规划中确立“四环之内不种粮”的目标,要求大量的种粮农民要改为种植蔬菜。而农民在种粮过程中采用的是粗放技术,在“粮改菜”转型过程中如不及时掌握基本的蔬菜种植技术,就很难实现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发展目标。
4.政府功能缺位。调研显示,大部分农户需要政府给予资金支持、技术指导以及政策引导、认证检测等。但是,政府没有为其提供市场监测信息、安全消费信息(烹饪、储藏、洗涤、食用方法)和安全信息(经营者的生产和销售是否达到了有关安全卫生标准)。在调查中,60.12%的农户对政府在这方面工作的评价为不满意。
1.企业规模较小。哈尔滨市现有蔬菜加工企业大部分都是食品加工企业,真正的大型专业性蔬菜加工企业很少。且现有的蔬菜加工企业生产设备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严重制约蔬菜加工企业的生产加工能力。
2.缺乏名牌蔬菜产品。哈尔滨市缺乏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知名蔬菜生产加工企业和产品。例如,净菜在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等国际市场上已经成为超市蔬菜的主要品种,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出现较多净菜品种,而哈尔滨市的净菜还很少,质量也有一定差距。政府没有出台净菜的统一标准,一些企业生产的净菜进入市场,反而会受到一些不合格产品的冲击。
3.加工技术落后。由于加工企业对蔬菜精深加工程度不够,绝大多数产品只能以鲜菜形式销售。蔬菜加工技术的难点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保鲜问题,蔬菜作为一种生产期短、保存期更短的食品,蔬菜组织在加工中很容易受到破坏,使保存期变得更短。二是物流问题,现在蔬菜加工中的物流主要采用冷链物流方式,而传统冷链物流成本很高,使得蔬菜价格从农户到消费者手中可能要增加数倍。哈尔滨市蔬菜加工在以上两个难点中都没有突破,加工技术相对简单落后。
4.蔬菜基地规模小。哈尔滨市蔬菜生产基地规模较小,种植分散,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与城市建设征占土地速度相比,蔬菜基地建设严重滞后。在前5年建设中,新建蔬菜基地的产能仅是老蔬菜基地的一半,而新建基地的产能和基础设施较差,如不加快建设,城市蔬菜供应将存在潜在危险。
5.原料质量难以保证。哈尔滨市蔬菜加工企业蔬菜原料质量参差不齐:一是菜农分散种植,大量的商贩运销蔬菜,使蔬菜检测监管难度加大;二是无公害蔬菜市场准入难,管理体制未理顺。同时,哈尔滨市在冬季需要从南方输入蔬菜进行加工,蔬菜质量很难保证。
1.南菜北运,有垄断趋势。据调研资料显示:哈尔滨市在漫长的冬春蔬菜生产淡季中,外埠蔬菜供应省份依次由海南、广东、广西到四川、云南、湖南、江西,最后到河北、山东、安徽、辽宁。每年4月本地棚室菜上市后,南方菜才逐渐退出市场。哈尔滨市蔬菜批发市场存在通过兼并重组集中的趋势,外埠流入哈尔滨市的蔬菜必须进入蔬菜批发市场交易,使批发市场占据一定垄断地位。与国外蔬菜批发市场交易量一般占社会交易量40%~60%的情况相比,垄断特征更加明显,没有达到通过竞争实现蔬菜真实价格的目的。
2.流通不畅,菜贵也可伤农。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下,菜农种菜既承担生产资料涨价投入大、菜贱时难以收回成本的市场风险,又承受自然灾害影响造成的减产甚至绝产风险。而流通中由于物流链条较长、冷链物流成本较高、蔬菜流通中损失较大,造成蔬菜价格翻番,从而形成市场价格很高而农民并未受益,甚至出现菜烂在地里的“菜贵伤农”现象。
3.价格不稳,中间环节利润过高。据调查,哈尔滨市蔬菜价格取决于生产、加工、批发、运输、零售5个环节。其中,生产环节成本占总投入成本的56%,获取的利润只占总利润的26%。与此相比,批发环节的一、二、三级批发商,投入的收购、加工、运输、摊位等资金成本仅占总成本的18%,所获取的利润却高达总利润的43%,且成本资金沉没只有1个月左右,可以随时根据市场蔬菜价格的变动、利润的高低决定是否收购、收购价格、收购量,把市场风险转嫁给生产环节的菜农。零售环节的商贩投入的采购、摊位、损失、人工等成本资金只占总成本的26%,获取的利润占总利润的31%,成本资金沉没时间忽略不计,可以根据蔬菜的市场价格变化改变进货品种,实行“高来高走,低来低去”,维持比较稳定的利润水平。生产环节的菜农既是蔬菜产业链的基础,又是保障供应的关键,但却是产业链中的最弱势环节,自主决定权和获利很少。批发中间环节是获利最大、容易引起菜价波动的环节。
4.市场调控无力,执法监督不强。哈尔滨市批发市场蔬菜库存量约362.7万公斤,在蔬菜不能运进的情况下,仅能维持蔬菜市场供应3~4天,远达不到国务院提出的重要耐贮存蔬菜品种5~7天消费量动态库存的要求。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很难保证或调剂全市蔬菜市场的供应。另外,蔬菜批发市场管理法规的空白,导致对蔬菜批发市场的监管缺乏法律依据。
5.外埠流入蔬菜数量大、比例高、质量安全隐患多。每年10月后,供应哈尔滨市的外埠蔬菜产地由北逐渐向南推移,外埠蔬菜流入比例高达2/3,而其中大多没有产地准出证明和检验检测证明。
1.保障供给。围绕哈尔滨市蔬菜季节性供求失衡问题,重点推行以地产蔬菜基地生产为主的“菜篮子”工程。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四环以内广泛实施“粮改菜”工程;推进标准园建设,扩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强化科技支撑。通过开发、引进、培育适应生产环境和市场需求的蔬菜新品种,将地产蔬菜自给率提高到85%,增加菜农人均收入。
2.价格稳定。重点围绕冬菜价格偏高问题,利用科技手段,大力发展蔬菜冷藏存储技术和蔬菜加工技术,将冬季蔬菜自给率提高到65%。同时,加快物流中心建设,实现蔬菜流通企业的电子化经营,节省物流时间和成本,降低蔬菜价格,最终实现哈尔滨市蔬菜的常年价格基本稳定。
3.质量安全。在保障蔬菜供应和稳定蔬菜价格的同时,通过科技手段,提升蔬菜品质,将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市场占有率提高到60%左右。同时,通过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治、设施工程、技术推广等一系列蔬菜生产加工技术的实施,提高蔬菜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高品质蔬菜的低价化。
4.低碳发展。针对蔬菜生产高能耗、高化学物质投入带来的土壤板结、空气污染、能源浪费、资源枯竭等现象,通过科技介入,培育抗旱抗虫新品种,提高旱作蔬菜种植面积,研发推广节水节能种植技术;加强科技推广和技术指导,提高蔬菜种植的科技含量;通过各种形式开展蔬菜技术的传播,降低培训成本,实现蔬菜产业的低碳发展。
1.加强蔬菜基地建设,保障蔬菜生产供应。抓好规划落实,突出全面统筹。要认真抓好《哈尔滨市“十二五”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和《2011年蔬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落实,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一是市长应实行“菜篮子”、“菜园子”和“菜摊子”统筹抓,抓好“菜篮子”、种好“菜园子”和管好“菜摊子”。二是建立菜地最低保有量,提高重点蔬菜需求保障率,对哈尔滨市200万亩蔬菜发展规划要分清主次,分层次支持发展。三是建立蔬菜风险补偿机制,完善蔬菜保险机制,大力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推进哈尔滨市蔬菜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四是加强农民培训,开展技术服务。针对“十二五”期间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和“粮改菜”中新增种菜农户的技术缺乏问题开展技术服务,重点开展蔬菜棚室设施技术、蔬菜育种育苗技术、蔬菜精深加工技术、蔬菜信息化技术、品牌蔬菜产品分等定级标准化技术等,确保蔬菜生产的技术支持。
2.扶持蔬菜加工企业,提高蔬菜品质。要大力发展蔬菜加工企业,提高蔬菜加工能力,扩大加工蔬菜供给。一是依据哈尔滨市生产蔬菜的资源、生态、基础、区位等优势,面向省内、国内、国外三个市场,突出优质和特色,强化蔬菜基地建设,重视设施蔬菜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蔬菜。二是立足方便、即食,精细、高档、多样蔬菜产品加工,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加工、储藏和市场开拓能力,推进蔬菜产业快速发展。三是针对现有蔬菜加工企业的加工能力和发展潜力,鼓励兼并重组,从资金和技术方面扶持3~5个大型龙头加工企业。四是加强蔬菜加工企业蔬菜储藏和冷链技术开发,扶持龙头企业建立蔬菜生产基地,确保加工蔬菜的质量和安全。
3.减少流通环节,稳定蔬菜价格。政府要采取多项政策,减少蔬菜中间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价格。一是通过密切产销两地合作,建立畅通的现代物流体系,减少中间批发环节,稳定外进菜价格。二是通过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合作社直接等新型营销模式减少中间批发环节,以合理的价格销售鲜活农产品。三是利用好国家“绿色通道”的优惠政策,减少运输成本,稳定外进菜价格。四是蔬菜价格上涨时,科学调控批发市场进场费、摊位费、批零差率,平抑和控制蔬菜价格上涨。
4.强化质量监管,推行质量认证。要大力强化蔬菜的质量监管,保证蔬菜的质量安全。一是针对消费者对蔬菜质量的不信任和对产品认知的不足,加强产品宣传特别是对有机蔬菜、绿色蔬菜、净菜的宣传,让高质量蔬菜深入人心,达到扩大市场、刺激消费的作用。二是要加强质量监管,在重点绿叶蔬菜生产基地建立并实施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立完善的田间档案并实行信息化管理,加大对不达标蔬菜的处罚力度。三是根据绿叶蔬菜的采收和销售特点,结合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推行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良好农业规范等质量认证管理体系。
[1]杨业中.马鞍山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象、原因及财政政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3).
[2]孟京生.关于黑龙江省蔬菜流通现状的研究[J].黑龙江省科技信息,2011(20).
[3]方伟,张青,惠成章,等.沈阳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1(1).
[4]李崇光,包玉泽.我国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J].中国蔬菜,2010(15).
[5]张真和.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J].山东蔬菜,2012(3).
[6]宋建新,张忠义,赵清,等.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提升蔬菜产业发展水平——河北省蔬菜产业调研报告[J].中国蔬菜,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