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中亚的文化交流力建构

2013-03-21 09:03:07李建军
关键词:文化交流中亚交流

李建军

(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文化交流力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际、交往能力,是跨文化传播力、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文化交流要掌握好“发力点”和作用点,交流不是一味的被动或一味的主动,被动和主动是不断转化的,倘若总想控制话语权可能恰恰无法控制。按照福柯的话来讲,控制虽是无处不在的,但有情愿和不情愿之分;控制虽可能是无形的,但有感知和不感知之别。

一、中国与中亚的文化交流现状

中国与中亚文化交流虽处于起步阶段,但交流交往日益丰富活跃,交流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层次进一步提高,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这主要体现在:

1.政府间文化交流力显著增强。中国与中亚多个国家曾签订文化领域的合作协议,为双方的进一步交流合作搭建了框架,明确了方向。双方文化部门和团体也经常互访互动,互邀文化艺术团体参与一些大型的活动。如中国新疆借助中国与周边国家建交周年纪念日等契机,通过办好新疆歌舞演出、外宣品展送、民族传统服饰展、传统乐器展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与周边国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向世界展示了新疆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和谐进步、繁荣发展、开放进取的正面形象。

2.媒体间文化交流力大大提升。在媒体交流方面_,同以前相比,中国与中亚这几年来在新闻传播、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大大增强,借助各种重大活动,借助各种平台,创造性地开展文化交流工作。仅中国新疆的广播、电视、杂志先后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国、土耳其等周边国家落地,为促进各国和地区间相互了解、增进友谊、加强合作、互利共赢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2012年9月举办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期间,中国新疆接待境内外媒体记者总人数达到1500余人,有200多家媒体参会[1]。

3.多边文化交流力得以加强。这主要是依托上海合作组织来推动多边文化交流。深化上海合作组织中的中亚国家合作,目的是深化睦邻友好,增进政治互信;加强安全协作,维护地区稳定;坚持互惠互利,推进务实合作;扩大文化交流,巩固传统友谊。2002年4月,上合组织召开第一次文化部长会晤,签署了《文化部长会晤联合声明》,启动了多边文化合作机制,迄今已会晤了9次。以理解、互信为基础开展安全合作,上海合作组织已成为新的文化符号并走上前台。随着组织的发展,包括经济合作、社会互动和文化交流的全方位、多侧面的合作将会日益拓宽和加深。

4.汉语交流力日益拓展。截至2012年7月底,全球拥有387所孔子学院、509所中小学孔子课堂。亚洲已有30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75所孔子学院,其中在中亚正式挂牌成立的孔子学院己达到6所,涵盖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截至目前,仅新疆师范大学在中亚地区已建立孔子学院2所,孔子课堂8所,汉语中心1所,各类教学点34个[2]。英国文化委员会首席执行官马丁感叹:“仅用短短几年,走完了英法德西等国语言推广机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路,和中国经济发展一样,堪称世界奇迹。”[3]作为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品牌,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已为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们提供了交流、互鉴、合作新平台。在哈萨克斯坦有一个流行的说法是:“如果你想离开这个国家,就去学英语;如果你希望留下,那就去学汉语。”

二、中国与中亚的文化交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中国与中亚的文化交流得以长足发展,但总体上,文化交流力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碰撞期、积蓄期、打造期阶段。由于中亚的俄罗斯化和苏联化影响很深,在语言、文化、教育、社会、生活、政治、管理方式乃至思维上留下的痕迹明显,并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中国在中亚的人文影响无法超过俄罗斯。而在世界整体文化和文化交流格局上,西强我弱现象还很难改变。在新闻传播力上,新闻报道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还有待进一步增强;我国新闻媒体对国际舆论的影响力仍然较弱。中国在中亚的文化交流力仍亟待加强。

1.强势宣传的理念和机制还未得到根本改变。目前中国在对外宣传中过于重视意识形态属性,过于看重文化输出和单向强势宣传思想,理念尚显陈旧,传播机制尚未理顺,多头管理的状况还未改变。

对外传播的一些称谓反映了理念和观念的陈旧及单向的文化输出意识。譬如中国一直称呼新疆是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桥头堡”是军事概念,《现代汉语词典》对“桥头堡”一词的解释主要为:为控制重要桥梁、渡口而设立的碉堡、地堡或据点;泛指作为进攻的据点。桥头堡虽有引申义,但其本义容易使异质文化的人产生误解。又如现在作为习语的“汉语国际推广”是强势宣传理念的产物,而在国际上,由于“宣传”一词目的的主观性和强烈的主体利益趋向,使西方民众一提宣传就产生抵触心理。宣传虽然在中国是中性的,但强势宣传、强势传播总给人留下口实,在文化走出去方面应与国际接轨,建议把对外宣传改为对外交流,对外宣传办公室改为对外交流办公室,因为这是双向的文化互动与共享。另外,孔子学院具有的官方色彩,使交流平台搭建遇到阻碍,比如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对中国文化进入已持谨慎态度。“从话语权争夺的角度看,中国目前还存在着对外宣传面太宽,目标不清晰,公共外交与外宣人员缺乏,外事、外宣、内宣诸部门之间缺乏有机协调,多头管理,未能很好地利用民间资源,导致在许多事件上中国在西方的国际形象比较负面,甚至有‘中国威胁论’的论调出现。”[4]

2.缺乏走出去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谋划。目前,中国还未制定出前瞻性、系统性、全局性文化走出去战略,思路和定位不清晰,也不具有可操作性,致使走出去战略只是一种标签,一种口头表达,只有行为的方向意义,而不具有战术指向性。李洪峰在《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一书中指出,从衬衫到鞋子、从玩具到工艺品之类的“中国制造”在世界流行的同时,“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文化并没有相应地随之‘走出去’。我们还缺少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设计和战略思考”[5]。

3.民间交往、文化产品交流的集聚效应还未得到显现。政府交往较多,民间外交、公共外交看起来较松散和无序,没有形成整合和集聚效应,中国在国际文化消费市场上仍属弱势。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我国首部《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称,我国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比重不足4%。中国8亿条裤子换一架空中客车,器物文化的产品输出换不来精神文化的高端碰撞和冲击,我们不得不承认,丝绸和瓷器只是遥远文化辉煌的一种缅怀。中国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产业的比例不足美国的1/10,“西强我弱”的格局明显,软实力落差明显。

4.文化安全有待进一步加强。应对外患、防止分裂是中国的战略安全问题,维护安定和稳定始终是中国对中国新疆和中亚的最大关切和首要任务。现在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三股势力对中亚和中国新疆的渗透、扩散和影响,都对文化安全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和威胁。正如中亚研究专家赵华胜所言:“从历史上看,中亚对中国最主要的问题、中亚对中国最主要的利益、中国对中亚最主要的关切都是安全。中亚安全对中国的含义一个是边患,一个是交通通道安全,还有一个是地缘政治和战略安全。现在总的说来依然如此,安全仍然是中国在中亚最重要的利益和最主要的关切,安全的含义主要是边患和地缘政治安全。”[6]

三、中国与中亚的文化交流力建构

约瑟夫·奈说:“力量就像天气,人人都依赖它、谈论它,但鲜有人真正了解它”,“力量又像是爱情,尽管易于感受而不易于定义和测量,但其真实性并不因此而逊色。”[7]文化是一种力,文化交流是一种力量;文化无所不是,力量无处不在。在交互中构力,在实践中建力。

1.以自信“他信”构力。“他信力”是指“正确信任他人的一种能力”抑或是“被他人正确信赖的能力”,现在学界还存有分歧。如果从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把自信和他信、自信与自欺相对而造的“他信力”与“自欺力”两词进行考量,再结合当前的语境和词义色彩,如郑小兰所言,“他信力”应为“正确信任他人的一种能力”的意思;进而推知自信力则为“正确估价自己的一种能力”。从信任的互动层面看,“他信力”应包含两方面意义,一是“正确信任他人的一种能力”;二是“被他人正确信赖的能力”。

理解他人在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异同,是构建一个更加宽容的世界和社会的重要基础。对彼此历史与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应当是任何跨文化交际交流中的必修课。良好的交流氛围需要双方共同营造和呵护,双方要有开放、包容之心,有平等对待之义,只有建立起彼此真正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将交往富有成效地向前推进。有人说过,通过强化一个民族的统一向心力、道德影响力、社会协调力、国际影响力,发展其民族文化的内驱力量,可以树立起一个民族的“自信力”,也树立起一个民族在世界上的自信形象。在建立文化“自信力”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文化对其他民族产生的“他信力”。使中亚国家优秀文化“引得进来”,中国优秀文化“走得出去”。比如针灸、茶,即是中国优秀文化传播的载体,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和茶文化日益受到中亚各国人民的喜爱,这种具有民生需求的传播在现阶段更易于“走得出去”。同时,需挖掘和吸收中亚各国文化的优质因子和潜质,以博大胸怀和开放精神与中亚文化进行沟通交流,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博采众长[8];在文化交流中导力、凝力、张力、生力、助力、升力。

2.以合作双赢构力。未来的世界是合作的世界,不交往和不合作是不可能生存的。双赢不是单赢,更不是两败俱伤,而是互通有无、互惠互利。交往一般都有霍尔巴赫所言的交互性利益动机,可通过合作双赢构力。

社会身份理论指出,不管外群体如何界定,人们总会把自己与外群体区别开来。“圈子”意识、内外有别似乎是人类的天性或伴生物。从国家交往来看,我们自然地打上了本国人和他国人的符号和标签。从国家识别来看,我国也是中亚国家的一个他者。人们往往对内群产生一种积极的刻板印象,对外群产生一种消极的刻板印象,当发生不好的事情时,如果是内群人,往往以外因(外部环境、文化差异)归因,倘若是外群的人,常常以内因(道德、性格、人格)归因。由此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对于内群人来讲,即便是坏人,评价未必坏;对于外群人、外圈人来讲,即便是好人,评价未必好。即使是在最好的情况下,内群对外群的基线态度也常持微弱的温和的不信任态度。所以,族群间的积极接触和文化交流必须具有一些前提条件:“接触中必须要有合作性的活动;接触的双方必须有同等的身份地位;在非身份的维度上,他们必须相似;在开始时他们必须要对彼此没有任何负面的看法;交往的结果必须是正面积极的,等等。”[9]

从传播机制来看,“对于任何民族文化而言,传播机制(包括‘文化转出’与‘文化接受’两个方面)好比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水分、无机盐,通过叶绿素实现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累积有机物的过程。一个繁荣的、生机勃勃的文化,必须拥有健全的传出—接受机制,方能获取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宽和时间上的延展;反之,如果传出—接受机制发生严重阻碍,该文化就可能衰微。”[10]交往、交流是有逻辑前提的,要有利益的输送和互补,有时要互让、互谅。既然是传播机制,它不是一厢情愿的表达和行动,即便是单向的驱动也必须要有时机的选择。单向的传播不可能持续和持久,合作双赢是形成交流力的基础工程。中国新疆与中亚各国都有不少的民族,彼此交往、交流必须坚守合作、互惠的原则,这是对等性的增益而不是减损。

只有在顶层设计上秉持合作、互惠理念,科学制定战略规划;同时,淡化意识形态属性,淡化文化输出和对外单向宣传思想,增强睦邻、安邻、富邻意识,把强势传播和柔性互动相结合,持之以恒,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俄强我弱、西强我弱的文化交流格局和趋势,增强中国在中亚的交流力、影响力和文化安全力。

3.以平等对话构力。对话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对话这一形式堪称与人类的文明一样古老。英国学者戴维·伯姆在《论对话》中指出:“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人与人之间也渴望沟通,这是人类生命存在的一种基本诉求。”“在对话过程中,没有人试图去赢。对话本身有着另外一种不同的精髓。它追求的结果是一赢俱赢。在对话中,你不会试图去赢取对方,也不会强求别人接受你的观点。相反,我们通过对话来发现任何人身上可能出现的任何错误,从而使每个人都从中受益”。“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11]

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则强调对话的优先性和必然性:“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12]。发出自己的声音不是去打压、遮盖别人的声音,或使别人失声、无声;也不是为了刻意追求“高入镜率”、“高回头率”或“高尾随率”。谁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在国际舞台上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话语权是靠先进文化力和先进生产力说话的。在文化交流层面,掌握话语权,不仅仅体现为“争夺”或“夺取”,而更应体现为包容性和非竞争性,“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且能被对方接受”,这是文化交流力的柔韧性表达。

对话是“生成性对话”,须体现文化多样性的诉求。对话不是外交辞令,中国与中亚各国都有平等对话的需要;对话不是文化权力的让渡和征服,是中国与中亚各国对文化权力的分享与共享;对话不是要求文化的同而不和、敬其所同,而是中国与中亚各国文化的和而不同、敬其所异。对话需要搭建一个平台,会展、媒体、孔子学院、民间外交等本身即为一个很好的互动空间。在这方面中国与中亚各国已有相当的经验可循,但仍有不少亟待开发的处女地。把矛盾和冲突化解到对话当中,化解到文化化人的无形之中,这是文化交流的高境界,是高水平文化交流力的体现[13]。

4.以注重“在场”构力。良好的开端、高台阶的起步是建构中国与中亚文化交流力的基础。而“在场”和不“在场”,体验和感觉则大不相同。我们只有面对面地交流,才有深度交流和建构友谊的可能性。在这个面对面的场阈里,交流的是“我和你”,而不是“我和他”。沟通虽然有书面语言和非言语等多种形式,但“在场”的交谈仍然是人类最基本、最直接的人际交流形式和沟通途径。中国与中亚虽然有明显的文化差异,但交往交流中,只有认真地倾听对方的意见和想法,才能实现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交流互鉴的愿景。

交往、交流大抵是务实的。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是活的历史,只有立足于当代才有意义。在中国与中亚的文化交流中,不能回避问题,要学会抢抓最佳时机和难得机遇去解决问题。事实上,只有追求“在场”,面对现实,立足当下,问题也才能得到及时解决。

针对中国与中亚文化交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在建构和提升中国与中亚文化交流力方面,不能急功近利。与其追求权宜之计,倒不如凝心静气,坚守自信他信、合作双赢、平等对话等原则,包括对各种问题理性、扎实的面对,对互动交流长期性、互补性和增益性的预期,才是收获正果的坦途。

[1]侯汉敏.加大对外宣传 展示和谐发展新疆[N].新疆日报,2012-09-02(1).

[2]周作宇,郭卫东,熊文红.新疆高校国际化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2(5).

[3]刘汉俊,翁淮南.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成功范例——访国务院参事、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J].党建,2011(11).

[4]卜立群.如何让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硬起来[J].华章,2011(3).

[5]李洪峰.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6]赵华胜.中国的中亚外交[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24.

[7]约瑟夫·奈.软力量 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

[8]马纯红.文化立法须处理好三种关系[N].人民日报,2012-09-06(19).

[9]Miller T,D A Prentice.Someconsequences of a Belief in Group Essence:The Category Divide Hypothesis[M]//D A Prentice,D T Miller. Cultural Divides. 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99.

[10]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9-60.

[11]黎琼锋,何洪.对话,不仅仅是对话——教学中的对话及其价值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09(10).

[12]巴赫金.巴赫金全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13]李建军.新疆现代文化发展战略的实现途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2(1).

猜你喜欢
文化交流中亚交流
习近平主席在中亚
金桥(2022年10期)2022-10-11 03:29:10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宝藏(2022年7期)2022-09-26 11:39:26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金桥(2022年8期)2022-08-24 01:33:24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54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中亚速览
中亚信息(2016年3期)2016-12-01 06:08:22
民营油企的中亚并购潮
能源(2015年8期)2015-05-26 09:15:43
文化交流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