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霞,曹和平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大学生村官”政策从2008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以来,经过连续几年的选聘,目前全国在岗“大学生村官”已经达到20万人。根据中央的计划,到2020年“大学生村官”会达到40万人规模,并保持动态平衡[1]。面临第一个任职期满,不少“大学生村官”选择续聘留任,但更多“大学生村官”选择卸任。随着“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普及,一方面,我们看到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担任村干部,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锻炼年轻后备干部队伍,提升农村基层组织活力,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专业不对口、角色模糊、农村生活不适应、村官工作不适应、工作绩效低下等[2]。作为政策对象的“大学生村官”,他们能否实现职业适应,把他们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合理转化成为在岗的实际能力,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政策有效和持续进行的关键。通过对“大学生村官”这一研究对象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发现,从职业化角度来阐述“大学生村官”问题的文献较少,尚未发现专门研究“大学生村官”职业适应性影响因素的相关论文,本文从组织社会化的角度来研究“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适应性,主要从“大学生村官”个体与基层组织入手,重点探讨“大学生村官”个体的主动适应策略和基层组织支持策略对“大学生村官”职业适应性的影响。
适应实际上是个体表现在取得自身与环境相互协调的某种身心活动或学习活动中较为稳定的能力特征。当面临环境改变的时候,就需要个体作出调整以实现适应。而职业适应性是指个体与特定职业环境互动、调整,以达到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它应该从个体和职业两个方面来看,对个体而言,主要是指个人对所从事职业和岗位的适应程度;对职业活动而言,是指特定的职业活动所具有的特点对人的个性特征及能力的各种要求[3]。研究表明,员工的不适应将会导致员工低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绩效、高离职率和低职业承诺等结果[4][5]。本文依据研究对象和研究背景的不同,对“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适应性通过环境适应性、工作绩效和职业承诺来进行测量。了解员工在组织中的整个适应过程,并协助他们适应工作和生活,使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与主观能动性,达到适应环境、提高工作绩效、增强职业承诺是每个组织应该重点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大学生村官”从学校到社会、从城市到农村、从学生成为村官本身就面临了环境的巨大改变,为了适应这种改变,就要与新环境作出互动与调整,使之达到一种和谐状态。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适应过程其实就是“大学生村官”在新的基层组织中的社会化过程。
组织社会化(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的概念最早由Schein引入到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研究中来,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对组织社会化的界定各有侧重。本研究中组织社会化概念引用王明辉的定义,主要是指个体进入新的组织之后,为了适应所在组织的价值体系、组织目标和行为规范而对自己态度、行为和价值观进行调整,进而融入组织的学习过程[6]。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完成从“组织外部人”转化为“组织内部人”的过程[7]。在组织社会化的过程中,员工和组织是主要参与主体,对社会化进程起着关键作用。一方面,组织可以根据员工的个人发展情况采取相应的组织社会化策略来协助他们适应组织;另一方面,员工在组织社会化的过程中不仅被组织塑造,而且还可以通过主动寻求信息,学习与职业和组织相关的知识技能等主动适应行为帮助自己加速实现组织社会化[8][9][10]。组织社会化策略通常是指通过某种特定的策略或方式促使员工实现组织社会化。传统的组织社会化策略研究以组织策略为研究重点,Van Mannenh和Schein首先提出了集体的-个别的、正式的-非正式的、固定的-变动的、连续的-随机的、伴随的-分离的、赋予的-剥夺的六种社会化策略[11]。随后Jones进一步整合了上述六种社会化的策略,提出了制度化策略和个体化策略[12]。随着对组织社会化策略研究的深入,员工主动采取的适应策略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组织社会化领域的热点。个体主动实现社会化的策略包括主动寻求组织和职业相关的信息、与上级领导和同事建立联系、参与与工作相关的活动、自我行为管理等[13]。相关研究表明,进入组织前后,员工如果能主动寻求与工作相关的信息,无论是通过正式的渠道还是非正式的渠道,他们均表现出高组织社会化程度、高组织承诺和低离职倾向。不同的组织社会化策略和个体主动实行社会化策略对员工的态度、行为、工作绩效和组织承诺都存在显著差异[4]。
鉴于以上理论分析,本研究拟从个体策略和组织策略的角度来探究“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适应性问题。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1:组织策略对“大学生村官”职业适应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2:个人策略对“大学生村官”职业适应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3:不同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变量的员工,在“大学生村官”职业适应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本研究拟证实的模型见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村官”职业适应性理论模型
本次调查对“大学生村官”这一研究对象采用判断抽样的方式,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问卷278份,问卷回收率达93%,有效问卷243份。研究样本主要来自湖北、湖南、重庆、山东等省市。此次问卷调查者分布(见表1)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从性别来看,男女生比例分别为63.37%和36.63%。从政治面貌上看,76.95%的被访者是党员。从年龄段上看,主要集中于20-25岁,占总人数的51.44%,其次为25-30岁,占43.21%。从受教育程度分布上看,本科以上学历占到了83.54%。就工作年限而言,主要是1-2年和2-3年的,各占30.86%和45.68%。从待遇水平上看,“大学生村官”的工资水平集中在1000-2000元之间的达到了73.25% ,2000元以上的仅为19.75%,1000元以下的还有7%。这样的分布基本反映了目前我国“大学生村官”的基本现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本研究定量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表1 样本分布与基本特征(N=243)
1.个体策略。个体策略主要是指个体对职业环境的主动适应行为,强调“大学生村官”对基层组织及村官工作的主动适应,本研究中的个体策略问卷是依据Miller和Jablin的员工主动寻求信息策略及其他主动适应行为,结合“大学生村官”个体特征及职业特殊性自编而成,该问卷分为基层实践经历与相关信息搜寻两个维度,共7个项目,问卷内容主要围绕“大学生村官”是否经常主动通过报纸、杂志、新闻等媒体了解基层情况、是否经常与农民交谈及是否有基层实践经历等问题展开[14]。问卷使用Likert式1-5点量表记分方式,由“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给予 1-5分。整体问卷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 0.818。
2.组织策略。组织策略主要考察的是基层组织对于帮助“大学生村官”适应村官职业而表现出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组织策略问卷分为制度化策略和组织态度两个维度,制度化策略依据Jones社会化策略改编而成,主要强调基层组织对“大学生村官”的培训等[12];组织态度侧重对大学生村官的欢迎及重视,该问卷根据基层组织实际自编而成。共由6个项目组成,内容包括“我所在村组织或社区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支持”、“我所在的村组织或社区对我进行过系统的职前培训”等。问卷使用Likert式1-5点量表记分方式,由“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给予 1-5分。整体问卷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 0.735。
3.职业适应性。本文的职业适应性问卷主要采用具有典型代表并可测的环境适应性、工作绩效和职业承诺量表。“环境适应性问卷”设计是对一部分“大学生村官”进行访谈之后综合分析和进行取舍后形成的,总共10个项目;工作绩效问卷选择运用Motowidlo和Van Scotter在1996年开发的工作绩效问卷,并根据问卷主体与背景环境进行适当的修订,该问卷分为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两个维度,并对任务绩效、人际促进和工作奉献三个构面进行测量,总共16个项目;职业承诺的测量采用Meyer等研究人员在1990年开发的情感承诺、规范承诺、持续承诺问卷,结合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形进行了局部修正,以“大学生村官”为主体,共设置15个项目。各量表均使用Likert式1-5点量表记分方式,由“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给予1-5分。
本文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及模型检验。具体包括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ANOVA、可靠性分析、双变量相关分析及SEM模型检验等。首先,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进行数据计算。其次,对样本特征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ANOVA分析,了解样本基本特征及分布状况。对主要变量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再次,对个体策略、组织策略与反应职业适应性的环境适应性、工作绩效和职业承诺作了相关分析,了解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了模型检验。本文之所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是因为“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适应性属于潜在变量,因为不便于直接观察与测量,所以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不能对潜在变量进行妥善处理。本文所有的数据存储、整理分析和建模的工具均采用 Excel、SPSS 17.0 、Amos17.0。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问卷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特征值大于等于1为标准抽取因素,确定项目问卷抽取因素的有效数目(具体数据略)。统计结果显示,个体策略问卷得到2个有效因子,保留了5个项目,根据项目内容分别命名为基层实践经历与相关信息搜寻两个维度;组织策略问卷得到2个有效因子,保留了4个项目,依据项目内容分别命名为制度化策略和组织态度两个维度;职业适应性问卷得到6个有效问卷,保留了35个项目,包含三个维度,分别为环境适应性、工作绩效和职业承诺。
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统计结果见表2、表3。从表2可以看出,五个变量的内部一致性a系数均大于0.73,且四个量表的系数均超过0.8,达到了较好的信度水平,从表3看出,职业适应性的三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a系数均大于0.745,达到了较好的信度水平。
本研究对243名“大学生村官”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在职业适应性的各项内容上的差异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村官”的性别与“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适性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环境适应性和职业承诺水平上,男生显示的数据略高;不同年龄段的“大学生村官”在环境适应性(F=3.069,P 〈0.05)、工作绩效(F=2.645,P 〈0.05)、职业承诺(F=3.101,P 〈0.05)三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25岁以上“大学生村官”的环境适应性、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均值明显高于20-25岁之间;从受教育程度上看,“大学生村官”在环境适应性(F=5.400,P〈0.05)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工作绩效与职业承诺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均值比较,专科学历的“大学生村官”在职业适应性上要好于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选择从事村官工作的原因对环境适应性(F=6.603,P 〈0.001)、工作绩效(F=4.835,P 〈0.001)、职业承诺(F=13.124,P 〈0.001)均有显著影响,喜欢这项工作的和为认识基层以便服务于以后工作的村官的职业适应性水平要明显高于因为考研或者是找不到工作而从事村官这项工作的。
相关性分析是指对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的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明确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Pearson相关分析法进行相关性分析。表4显示了“大学生村官”主动适应的个体策略、组织策略与职业适应性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程度。表5显示出了个体策略、组织策略的各个维度与“大学生村官”职业适应性的相关分析结果。通过表4、表5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村官”主动适应的个体策略包括个体策略的各个维度均与环境适应性、工作绩效和职业承诺在显著水平为0.01(双侧)时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组织策略以及组织策略的各个维度与环境适应性、工作绩效和职业承诺均在显著水平为0.01(双侧)时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总体而言,个人主动适应策略、组织支持策略与大学生村官职业适应性关系密切。相对而言,组织所采取的策略与“大学生村官”职业适应性的相关度更高。个体策略中的个体对基层组织的关注度与职业适应性的相关度要高于个体策略中的基层组织实践经历与职业适应性的相关度;组织策略中的基层组织态度与职业适应性的相关度的平均值要高于组织策略中的制度性策略。
表4 个体策略、组织策略与大学生职业适应性的相关性分析
表5 大学生村官”主动适应、组织策略与大学生职业适应性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主要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大学生村官”的主动适应策略、组织支持策略与大学生职业适应性的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进了检验。根据Amos17.0统计软件分析得,模型各拟合指数为χ2=22.180,df=10,χ2/df=2.218,GFI=0.975,CFI=0.985,RMSEA=0.071。其中,χ2统计为差性适配,χ2通常与自由度联系在一起评价整体拟合度的指标即 χ2/df,χ2/df〈3 表明整体模型拟合比较好;适配度指标GFI、比较拟合指标CFI越接近于1表明模型拟合度较好;近似误差方根RMSEA越接近于0代表拟合度越好。通过对各拟合指数的分析发现,各指数均达到结构方程模型各指标拟合值的取值标准,表明模型的拟合程度可以被接受。由图2可知,“大学生村官”主动适应策略对“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适应性的直接影响路径系数标准化估计值为(B=0.35,p〈0.01),基层组织支持策略对“大学生村官”职业适应性的直接影响路径系数标准化估计值为(B=0.48,p〈0.01),表明“大学生村官”主动适应与基层组织支持对“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适应性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相对而言,组织支持策略对职业适应性的预测更好。
图2 个体策略、组织策略与职业适应性的关系模型
1.结果讨论。本文从组织社会化的角度,探讨了“大学生村官”个体的主动适应策略与组织支持策略对“大学生村官”职业适应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个体的主动适应策略与组织支持策略均对“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适应性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中的假设1和假设2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目前,我国城乡差距大是客观存在的一个问题,农村的各项硬软件基础设施都不如城市齐全,生活条件比较落后,“大学生村官”进村之后,难免会因为各种差距而引发失落感,影响职业适应。相关研究也证实,自身经验不足成为在基层工作中遇到问题和困难的主要原因。通过本研究发现,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个人所拥有的基层实践经历越丰富、对农村问题及农村生活越关注,对相关信息搜集越主动就越能够帮助其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农民的需要以及职业的状况,帮助其更快适应基层环境、提高工作绩效,从而增强职业承诺,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和岗位要求;基层组织在“大学生村官”政策落实上扮演着重要角色[15]。基层组织对“大学生村官”实施培训等制度化策略能够帮助“大学生村官”了解“村官”这个职业及所需的职业技能和工作内容;基层组织特别是与“村官”密切接触的村组织对待“大学生村官”的态度越是开明、越欢迎“大学生村官”的加入,越能够帮助“大学生村官”实现与基层组织的融合,达到职业适应的效果。
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来看,性别对“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适应性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说明男生女生在村官的职业适应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年龄对“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适应性具有显著影响,说明不同年龄段的人职业适应状况不同,25岁以上的“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适应性明显好于20-25岁之间,主要原因在于25岁以上的村官相对来说基层工作时间更长久,基层经历更丰富,所以表现出较好适应状况;受教育程度对环境适应性具有显著差异,本科学历以下的“村官”环境适应状况更好,主要原因在于学历较高的人对环境的期待和要求更高,当理想与现实出现落差,心理上就会缺乏认同感,更容易表现出不适应;选择从事村官的工作原因也显著影响“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适应性,由于喜欢村官工作而选择从事这项工作的,心甘情愿服务农村,更愿意去为适应这项工作而努力,对待工作也更加任劳任怨,职业适应状况相对要好。在基层工作,凭借一时激情或只是把“村官”作为暂时的职业跳板的,职业适应状况并不好。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中的假设3得到部分验证。
2.提升“大学生村官”职业适应性的对策思考。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从组织社会化的角度来看,要提高“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适应性,可以从“大学生村官”个体和基层组织两方面入手。“大学生村官”个体需要提高自己适应职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职业适应;基层组织则可以通过社会化策略来影响个体的社会化程度,改善自己对待“大学生村官”的态度等措施帮助其更快更好地实现“村官”的职业适应。
具体来说,首先,“大学生村官”要积极主动地进行信息寻求。“大学生村官”在入职之前,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加深对基层组织及“村官”这个职业的了解。可以通过书本、杂志、网络、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获得基层的各种信息,以了解组织文化,发展状况等;主动与任职地区的基层领导及同事进行沟通,采用询问、观察、交谈等方式了解工作的性质及工作的内容,并认真学习研究与基层组织相关的政策法规,便于尽快适应环境。其次,加强与村民(或社区成员)、同事及领导的交流,经常与村民或社区成员进行沟通,加强与同事及领导之间的联系,主动找在基层工作过的同志和村“两委”干部学习请教,听取他们处理农村问题的方法。尽快地了解服务对象的状况,熟悉农村工作,积累经验,可以帮助“大学生村官”获得信息,建立社会支持,从而降低自己工作的压力和各种不确定性,使之更快地融入集体,更快地进入角色。再次,积极参加与基层工作相关的实践活动。“大学生村官”要积极参加与基层工作相关的实践活动以提高其职业适应性。在校学习期间可以选择社会暑期实践、基层实证调研、公益劳动、社会参观、兼职等方式来增加实践活动的经验。作为“大学生村官”,不能仅仅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储备,要争取把在农村工作变成自我主动学习的过程。要根据基层工作的实际,加强对各种知识的学习,把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去指导自己的基层实践活动。
从基层组织来看,要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培养和服务意识。首先,提高基层组织对“大学生村官”的重视程度。一方面,重视选拔过程,在选拔考试过程中,注重选拔标准的合理化和科学化,录取自愿扎根基层,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大学生。适当增加关于农村基层现状、农业生产的知识测试,使真正有思想、有能力服务基层。另一方面,选拔后对待“大学生村官”的态度要开明。基层组织应该提高自身的开放性,努力为“大学生村官”实现职业适应提供支持,对“大学生村官”的加入表示支持和欢迎,并尽快让“大学生村官”担任实职,给予他们更多参与处理村里重大事务的机会,以此来提高“大学生村官”的职业适应性。其次,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基层组织可以为“大学生村官”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一方面,基层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及岗位要求对“大学生村官”实施岗前培训。另一方面,结合基层组织的发展阶段和村官实际需求,可以使工作出色的“大学生村官”参加内容更务实、更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班,加强农、经、管、法等专业知识培训,例如:农村实用技术、农村经济与产业、行政管理等知识培训。通过实施有计划和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及岗位培训,使“大学生村官”学习相关的工作技能、工作内容及流程[16][17][18]。再次,实行师徒制方案。充分利用基层组织中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的作用,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进行指导,开展“老带新”的帮扶政策。积极安排市县乡党员干部和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开展思想帮教、困难帮助、能力帮带,使大学生村官能迅速融入农村。老党员、老干部的工作经验更丰富,可以给“大学生村官”提供角色榜样和循序渐进的职业指导,帮助他们提升能力。最后,提供基层实践的机会。“大学生村官”的主要工作是协助政府公务员的工作,帮助普通村民解决问题。工作的性质要求“大学生村官”有相应的基层实践经验。基层组织可以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如“村官”进农户、做农活、社区卫生、基层问题的调查等,以此创造学习的机会,增加村官的基层实践经验,并搭建畅通的沟通渠道,拉近与村民、同事之间的距离,为职业适应创造良好的条件。
“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党中央的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对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加上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使得大学生走向基层成为就业的现实导向,“大学生村官”政策在这种“双需求”的背景下稳步进行。“大学生村官”政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创新举措,总体上还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在岗的很多“大学生村官”反映对基层环境和村官职业很不适应,对乡村生活显得无助而迷茫。一些乡镇等基层组织对“大学生村官”不够重视,把“大学生村官”资源闲置甚至当作麻烦和包袱,影响了其工作热情也使得他们更难融入组织实现职业适应。在“大学生村官”数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村官队伍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俨然已经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真正发挥出新时期投身农村基层的青年村官的作用,使基层党政干部后备人才蓄水池的功能更加凸显,把拥有现代知识、现代思想、现代眼光的“大学生村官”真正变为新农村建设者和骨干力量,必须积极创造条件采用科学方法以提高其职业适应性。这也要求我们系统地总结经验,完善和创新相关政策,努力推动该项政策更有效、更稳步地实施。
[1]缪晨琦.2011年“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政策系列解读之四[EB/OL].[2011-06-14].http://edu.youth.cn/jykx/201106/t20110614_1613726.htm.
[2]吕书良.新农村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及其政策考量[J].中国农村观察,2008(3).
[3]滕玉成,徐关众.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调查分析[J].青年研究,1999(10).
[4]王明辉.企业员工组织社会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 -14.
[5]李从容.知识型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3.
[6]王明辉,凌文辁.员工组织社会化研究的概况[J].心理科学进展,2006(5).
[7]Schein E H.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and the Profession of Management[J].Industrial Management Review.1968,9(2).
[8]Reichers A E.An 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 on Newcomer and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Rat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7,12(2):465-476.
[9]Miller VD.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Newcomers’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s during Organizational Entry[J].Communication Studies,1996,47(1-2):2-23.
[10]Morrison EW.Newcomer Information Seeking:Exploring Types,Modes,Sources,and Outcom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3,36(3):560 -582.
[11]Van Mananen J,Schein E H.Toward a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J].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ur,1979,1(1):209-260.
[12]Jones G R. Socialization Tactics, Self-Efficacy, and Newcomers’Adjustments to Organiz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6,29(2):265 -270.
[13]Griffin A E C,Colella A,Goparaju S.Newcomer and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Tactics:An 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2000,10(4):450-472.
[14]Miller V D,Jablin F.Newcomer’s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s during Organizational Entry:Influences,Tactics,and a Model of the Proces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1,16(1):92-128.
[15]胡跃高.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N].中国青年报,2011-04-22.
[16]王志刚,于永梅.大学生村官的择业动机、满意度评价及长效发展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6).
[17]李华忠,杨桓.当前“大学生村官”的实践成效及政策建议[J].社会主义研究,2009(5).
[18]蔡杨.“大学生村官”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基于背景百位“大学生村官的”的调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