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节前,清华大学物理系2003级本科生、2007级硕士生胡人予和2004级本科生姜燕飞分别成为2013年度哈勃研究基金(Hubble Fellowship)的申请竞胜者,获该项殊荣.姜燕飞还同时获得2013年度国际高能天文和天体物理界声望极高、竞争异常激烈的爱因斯坦研究基金(Einstein Fellowship;原称 Chandra Fellowship多年,以纪念著名理论天体物理学家S.Chandrasekhar)支持.清华物理系2000级本科生、2004级硕士生边福彦获澳大利亚2013年度Stromlo(斯卓姆洛)研究基金5年支持.
哈勃研究基金以20世纪伟大的星系和宇宙观测天文学家埃德温·鲍威尔·哈勃(Edwin Powell Hubble)命名,是面向国际、久负盛名、荣誉极高的天文和天体物理博士后研究项目,竞争异常激烈,每年新成员人数仅有7至17人左右.在美国国家宇航局四大空间和一大高空天文卫星的“宇宙起源”总体科学目标范围内,哈勃研究基金支持天文、物理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观测和仪器等领域研究.
爱因斯坦研究基金以20世纪著名的伟大理论物理学家Albert Einstein命名,2013年在190申请者中遴选出12人.美国国家宇航局为探索宇宙物理的广泛科学目标而设置该基金,包括与Chandra,Fermi,XMM-Newton等高能空间卫星项目相关的高能天体物理,与Planck,WFIRST,或暗能量等项目相关的宇宙探索,与LISA,Pathfinder等项目相关的引力天体物理.爱因斯坦研究基金支持观测、仪器、理论、档案以及相关源的其它电磁波段研究.
哈勃和爱因斯坦两研究基金支持力度相当.国际著名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通常优先在哈勃和爱因斯坦研究基金成员中遴选天文和天体物理研究领域的青年学术领头人.
斯卓姆洛研究基金隶属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该校Brian P.Schmidt教授曾成功组织高红移超新星搜索国际合作团队,为宇宙的加速膨胀提供了重要观测证据,与美国的两位天体物理学家Saul Perlmutter教授 (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和 Adam Riess教授 (Johns Hopkins大学)分享201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姜燕飞,清华物理系2004级本科生.曾获2008年物理系“叶企孙奖”、清华大学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楼宇庆教授指导)、优良毕业生奖、国家一等奖学金、清华大学第26届“挑战杯”创新奖等.2008年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攻读博士学位.将在爱因斯坦研究基金的支持下赴美国哈佛大学的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的理论和计算研究所(Institute of Theory and Computation—ITC)从事研究工作(结合ITC的研究经费支持共5年).
胡人予,清华物理系2003级本科生、2007级硕士生.曾获2009年物理系“吴有训奖”、清华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楼宇庆教授指导)、2008年中国高校本科生实验研究论文一等奖.曾赴法国著名的巴黎中央理工学院(Ecole Centrale Paris)和在英国的马拉德空间科学实验室(Mullard Space Science Laboratory)进行两次暑期实习,2009年秋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攻读博士学位.将在哈勃研究基金支持下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itute of Technology)喷气推动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从事研究工作.
边福彦,清华物理系2000级本科生、2004级硕士生(楼宇庆教授指导).曾获2007年物理系“吴有训奖”、“任之恭提名奖”、“洪燕华光奖”等,用清华80厘米TNT望远镜在世界上率先发现三颗新的超新星(中国大陆高校首次),曾赴英国马拉德空间科学实验室(Mullard Space Science Laboratory)进行暑期实习,2007年秋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该校光学天文观测研究实力雄厚),获2013年度澳大利亚斯卓姆洛研究基金5年支持.
随哈勃空间望远镜计划设立以来,1990年至2011年之间共有276人获得哈勃研究基金支持,其中共有7名来自中国大陆高校.2012年,哈勃研究基金从278申请人中遴选出竞胜者共17人,清华物理系沈悦、刘昕和白雪宁三位硕士和学士毕业生同时分别获此殊荣.此次2013年又有两位清华物理系硕士和学士毕业生同时分别成为哈勃研究基金的竞胜者,令国际和国内天文和天体物理界同行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