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中青年学者

2013-03-19 14:30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3年2期
关键词:上海财经大学国际贸易经济学

鲍晓华,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世界经济学会会员,《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等学术期刊匿名审稿人。

鲍晓华教授2005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与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问题研究。她以中国贸易政策为主题的博士论文获得“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和“上海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奖”;与博士论文同名的专著获得2008年第16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我国国际贸易研究领域的最高荣誉)著作类二等奖,同时获2008年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优秀著作二等奖。

鲍晓华教授2005年3月留校任教,由于工作表现突出,2007年6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8年1月被破格聘为博士生导师,2011年6月破格晋升为教授。在2005~2008年、2008~2011年两轮三年岗位聘期考核中均获得“优秀”,获得上海市教育系统“科研新星”称号以及上海财经大学“科研新星”、“科研标兵”、“巾帼新秀”和“校先进工作者”等称号或荣誉。

鲍晓华教授主讲“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经济学分析与应用”和“国际贸易文献导读”等本科和研究生核心课程。在本科和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硕士课程的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现实经济和贸易问题为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经济学原理和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解;在学术型研究生课程教学中,注重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研究的经典文献和最新动态,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近年来,她依托自己主持的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鼓励研究生承担助研工作或者参与合作研究,激发了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兴趣,提升了他们的研究能力。她培养的研究生获得了上海财经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奖和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生科研创新项目,她与研究生合作研究的部分成果发表于《财贸经济》、《统计研究》等国内核心期刊。这种师生合作,对于人才培养、学术团队培育和学术梯队搭建均有重要意义。

鲍晓华教授作为课题负责人共承接省部级以上课题1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课题1项,霍英东教育基金会课题1项,上海市课题5项。她先后在SSCI期刊发表论文4篇,在国内权威期刊《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发表论文4篇,在《世界经济》、《财贸经济》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有8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等全文转载,1篇被《新华文摘》转摘。她的研究成果曾先后获得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优秀论文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科研奖励以及上海财经大学中振科研基金优秀论文奖。

鲍晓华教授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学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学习境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研究方法。在我校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国际化学术研究平台搭建和师资培育的试点中,她率先与境外特聘教授开展合作研究,共同申请并完成了香港研究资助局课题1项,相关成果发表在《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等国际经济学知名期刊上。她同时与海外招聘的“常任轨”青年教师开展合作研究,相关论文已经被《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录用;同时,她为部分“海归”教师在国内发表学术论文和申请研究课题提供咨询建议,这种合作研究与信息交流对促进学院“常任轨”教师与“存量”教师的学术研究融合以及促进“海归”教师本土化具有重要意义。鲍晓华教授还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其英文论文多次入选加拿大经济学年会(CEA)、留美经济学者年会(CES)、亚洲太平洋地区国际贸易研讨会(APTS)、中国国际经济与金融学会年会(IEFS)等国际学术会议,是学院“存量”教师开展国际化研究的表率,并且为加深境外学者对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和相关经济问题的了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贸易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金华市高校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研究——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LinkerS文化志愿队为例
简明经济学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财经大学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