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龙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在心理学中,挫折(frustration)从来就是一种备受关注的心理现象。自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将心理挫折(尤其是早期的)看成是个体罹患神经症的根源以来,心理学家对挫折的讨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然而,由于缺乏对“挫折”概念本身的深入考察,现代心理学对于挫折的理解常常模棱两可,甚至自相矛盾。如,在将挫折定义为“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1]的同时,又将挫折情境作为其内涵之一,致使挫折有时被看成一种心理反应,有时又被看成一种客观情境。挫折释义的这种两可状态显然不符合科学概念的要求,不利于对挫折现象的深入探讨。本文试图从深层心理学的角度对挫折概念进行深入分析和全面梳理,以澄清挫折在释义上的困境及其深层的心理内涵与结构。
1.作为一种客观情境的挫折。《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229页)对挫折的释义为:“①压制,阻碍,使削弱或停顿。②失败,失利。”这一释义意在将挫折界定为目的没有达成、需要没有满足的情境,更倾向于一种客观的描述。在这一定义中,挫折即挫折情境。挫折一词的早期使用多为此意,如“北地营保按兵观望,今偏城获全,虏兵挫折。”(《后汉书·冯异传》)“控弦之民,旃裘之长,莫不沮胆,挫折远遁。”(《盐铁论·诛秦》)
然而,挫折情境是什么?这一问题其实并没有那么不言自明。例如,生活中可能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个学生数学考试得了98分,但他为丢掉的2分感到非常沮丧,而另一个学生数学考试仅得了60分,但他为终于考试及格欢欣鼓舞。如果单从客观结果来看,考了60分至少要比考了98分要更像一种挫折。但如果就此认为考60分的学生遭受了挫折恐怕有违常理,因为为挫折欢欣鼓舞是不可理解的。这就意味着不能将挫折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客观情境。
2.作为一种主观状态的挫折。在日常生活中,挫折更多地被用以描述某种主观的心理状态。很多心理学家更愿意从心理学的角度去释义挫折,如:“挫折是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2]在这一释义中,挫折即挫折感,是一种特定条件(行动目标受阻)造成的主观感受(情绪状态)。
那么,是否所有的行动目标受阻情况导致的心理状态(如情绪状态)都可判断为挫折呢?问题似乎没那么简单。如某人花2元钱买了1张彩票,结果什么都没中(中奖动机受阻),但他并没有因为这次失利而有任何不良情绪。这算不算挫折?从直观上判断,很难认为这是挫折,因为很难把心情平静理解成挫折感。但根据定义,这一情景又是完全符合要求的,即由行动目标受阻(彩票不中)导致的情绪状态(情绪平静也是一种情绪状态)。
3.作为折中观点的挫折。由于上述两种挫折释义都隐含着现实判断上的两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学者采取折中的观点,将挫折情境和挫折反应均看作是挫折的内涵,以为这样就摆脱了挫折释义中的困境。例如,孙彤提出“挫折含有两种意思,一是指阻碍个体动机性活动的情况,二是指个体遭受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状态”[3]。这一观点为多数学者所接受。但是,这种纯粹出于实用目的而采取的图方便的做法并没有把挫折这个概念变得更清楚,反而增添了更多的逻辑混乱,因为很难想象,一个科学概念在一种语境下是这个,在另一种语境下又是那个。尤其不可思议的是,两者之间的关系似乎有时相对独立,有时又因果相连。
事实上,无论是将挫折释义为一种情境,还是一种心理状态,都只是对挫折这一概念的外部特征的一种现象学描述,前者描述的是产生条件(即挫折情境),后者描述的是反应特点(即挫折反应)。这些现象学的描述让人错误地把挫折等同于挫折情境或者/和挫折反应,并将挫折反应看成是挫折情境的当然结果。但是,挫折反应并不简单地指个体对挫折情境做出的反应。挫折无论是作为日常用语还是作为科学概念,人们都更重视其消极本性,但如前所述,挫折情境并不必然导致消极的心理状态。为此,有心理学家在释义中尤其强调了挫折是“在挫折情境下所产生的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各种负面情绪所交织而成的心理感受”[4]。这一强调对于明确挫折的性质是有意义的,但也凸显其释义上的问题。“挫折是对挫折情境的消极反应”的释义相当于用挫折情境来界定挫折,而挫折情境本身却是需要挫折来定义的。也就是说,本来需要释义的概念被包含在定义之中,属于同语重复,违背了定义不能循环的基本原则,因而不能达到明确定义概念的目的。
由于现象学的描述性释义没有对挫折的内涵进行深度剖析,所以直接误导了人们对挫折情境、挫折反应和挫折三者关系的理解。现有的各种挫折释义几乎无一例外地将挫折情境和挫折反应当成是挫折的应有之义,以为挫折可以用挫折情境和挫折反应来加以诠释。这一做法的必然结果只会是同语反复,用挫折去定义挫折。其实,三者真正的关系理应是,挫折是定义挫折情境、挫折反应的前提,是其本质内涵,而不是相反;挫折情境可用以界定挫折反应,却不可以用来释义挫折,而挫折反应也只是挫折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即,当问到“挫折情境是什么”的时候,首先需要回答“挫折是什么”;当问到“挫折反应是什么”时,需要弄清楚的是“这些反应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如,是什么让一种情境引发了沮丧)。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深度挖掘挫折的心理本质,而不能只是停留在现象学的描述上。
最先从深层心理学的角度讨论挫折的是弗洛伊德。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人格结构最深层的部分是本我,本我吸收了各种本能的需要,同时充满了本能提供的力量,本我的存在就是为了寻求心理性欲(力比多)的释放。但是,如果一味纵容本我盲目地追求本能满足,会因为无视强大的外部力量而不可避免地导致自身的灭亡。这就要求人格结构中的另一个部分——自我,帮助本我实现各种本能满足。自我是从本我中发展起来的,其力量来源于本我,“从整体看,自我必须执行本我的意图,它通过发现能够使本我的意图完满实现的各种环境来实现这一任务”[5]76。然而,自我在帮助本我满足需求的同时,还必须接受“超我”(人格结构中遵循“道德原则”的部分)的监督和来自外界环境的威胁。弗洛伊德把本我、超我和外部世界看成是自我必须同时服侍的三个严厉的主人,“自我就是这样被本我所役使,受超我限制,遭现实排斥,艰难完成它的经济任务,使它所遭遇的种种内外力量和影响之间达到调和……如果自我被迫承认它的软弱,它就会突然产生焦虑”[5]77。而自我是不愿意面对焦虑的,它总是试图“极力追求愉快而设法避免不愉快”[6]。因此,当外部的现实威胁或内部的道德限制使本能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说心理性欲受到压制或阻碍时,自我并不会毫无作为地坐以待毙,而是产生自我保护的冲动,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自我防御机制的使用。自我保护冲动的产生被认为是个体遭受挫折的标志。由此可见,挫折是对自我的一种深层心理威胁。
关于这一点,霍妮(Karen Horney)有着更为明确的观点。相对于弗洛伊德对本我的重视,作为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妮更重视自我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她相信个体在根本上是沿着自我实现的方向成长的,自我是个体内在的中心力量。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通过想象在心中创造出自我的理想形象。“在实现理想化自我的驱力中,对完美的需求是最根本的一个驱力。它的目标就是要将整个的人格塑造成理想化的自我。”[7]9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自我理想化将成长为一种更为广泛的驱力——探求荣誉。追求荣誉的驱力有着强迫性的特点,“这种驱力的强迫性表现在对挫折的反应上。其主观的重要性越大,那么,达到目标的需求也越迫切,因而对挫折的反应也就越强烈……尽管它并不总是明显可见的,但是,对荣誉的追求则是最强的驱力。它就像魔鬼附身一样,几乎像一头吞噬创造它的那个个体的怪物。因此,对挫折的反应必定非常强烈”[7]16。在霍妮看来,个体挫折感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其理想自我的实现受阻,内外部环境中的不利因素直接威胁到了自我对完美的需求。
现代的深层心理学越来越重视早期经验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影响。例如,在Kohut的自我(self)心理学中,就强调现实中母亲的不够完美使个体的自我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独立性,心理咨询的目的就是让来访者在经历挫折那一刻给予其共情,以获得“最佳挫折”的感觉。当个体的自我正在遭受威胁(即挫折)时,这种威胁也许是外在的,也许是内在的,咨询师需要做的是给予个体共情的支持,让个体形成一种“挫折的综合感”而逐渐去感激自我和他人的分离。
从深层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释义挫折,突破了现象学的直观描述,更接近挫折的本质,是化解现有释义中各种困境的关键所在。
首先,将挫折理解为一种针对自我的深层心理威胁,明确了挫折是一种纯粹的主观心理现象。这就意味着尽管某些外在环境或者生活事件可能是引发挫折的重要诱因,但这些环境或生活事件并不等同于挫折本身。
其次,将挫折理解为一种针对自我的深层心理威胁还有助于理解没有明显挫折情境的挫折现象。挫折情境会引发挫折,但挫折的产生却并不必然需要明显的挫折情境。如果根据现象学的描述性定义,这一点是让人迷惑不解的,研究者们在介绍挫折时便常常陷入自相矛盾之中。其实,作为一种深层的心理威胁,并不一定来源于客观存在的外在事物,霍妮就曾谈到挫折“可以通过对死亡和屈辱的惊骇中表现出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惊骇招致失败的观念。他们将惊慌、压抑、绝望、对自己和对他人的恼怒都看作是‘失败’的表现,对这些‘失败’的反应,他们常常表现出和其实际重要性完全不相符的态度来”[7]17。
最后,将挫折理解为一种针对自我的深层心理威胁最大的优势是能帮助我们理清挫折与挫折情境、挫折反应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如果把针对自我的深层心理威胁理解为挫折的本质内涵,那么挫折情境、挫折反应就是挫折的现象学表现,是其外延结构部分。只有真正理解了内涵,才能真正理解挫折情境的心理本质是什么,才能理解挫折反应意味着什么,也才能有效地将挫折与挫折情境、挫折反应区分开来。
挫折情境首先是一种客观情境,常被描述为一种目标受阻、行动失败的境况。这种境况的客观性不仅表现为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且还表现为必然性和普遍性。教育学提倡挫折教育(即发展个体挫折情境应对能力的教育)也正是这一缘故。
但是,当一种情境被称为挫折情境时,它已经不再只是一种客观情境,而被赋予了主观判断的色彩。如同“美景”这一概念一样,只有理解了“美”才能真正理解“美景”是什么,因而把握挫折的心理本质是理解挫折情境的钥匙。挫折情境指的就是那些对个体自我产生了心理威胁的外部情境。它可以是极细小的生活事件,也可以是巨大的自然灾害。需要区分的是,挫折情境还不完全等同于勒温所谓的心理环境(即纯主观的环境),它不是个体根据客观的物理环境主观构造出来的,而是对客观环境赋予的一种主观色彩,因此是主客一体的。
挫折情境的这种主客统一性意味着很难将其描述为某一种特定的情境。很多时候,“挫折情境”都被简单地替代为“失败情境”,Hybl和Stagner甚至由此将挫折(情境)操作定义为“完成一两次较容易任务之后,再接受一次必然失败的任务”[8]。然而,更多时候,挫折情境难以用这种典型的失败情境加以限定。这种困难不仅表现在我们的日常判断中,即使科学研究中在列举挫折(情境)种类时,几乎都会囊括个体各种外部环境(如被忽视、目标受阻)和自身内部(如身体残疾、动机冲突)的不利条件与创伤性事件。这充分说明人们在直觉上意识到了决定一种情境之为挫折情境的是其深层的心理本质,而非外在的客观形式。这也是考试考60分并不必然比考98分更像一种挫折情境的原因所在。不理解这一点就很难真正把握挫折情境。
从构词上,挫折反应可以有两种解读:一种是“挫折”为形容词,用以修饰名词“反应”,即挫折式的反应;另一种是将反应作为动词,即对挫折情境做出反应,或由挫折情境导致的反应。前者在性质上对挫折反应进行了限定,多指消极反应;后者则强调挫折情境作为其产生的前提条件。通常,人们在使用这一概念时都会不自觉地兼顾两种解读中的含义,将“挫折情境”这一前提和“消极”这一性质作为挫折反应的核心特征。因此,如果不考虑纯粹主观想象引起的挫折,所谓挫折反应就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情境时所产生的消极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在结构上,挫折反应包括挫折认知、挫折情绪和挫折行为。有研究者认为挫折认知应被排除在挫折反应之外,这其实是很难自圆其说的。如,张旭东在讨论挫折反应时,一方面认为挫折反应只包括挫折情绪和挫折行为;另一方面又将挫折反应定义为“主体伴随着挫折认知,对于自己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如愤怒、焦躁、紧张、躲避或攻击”[9]。并进一步指出挫折反应的性质和程度取决于挫折认知。这里有着明显的前后矛盾之处。挫折认知如果不是挫折情境导致的反应,又该如何理解?在《现代汉语词典》第361页中对于“反应”的释义就有“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一条,这里的“意见”就是认知的结果。挫折认知理应看成是挫折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挫折认知是个体对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经常被认为是挫折情绪和挫折行为的先决条件。根据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里斯(AlbertEllis)提出的挫折ABC理论,挫折情境(activating events,A)并不会直接导致挫折情绪和挫折行为(consequence,C),而是以诱发事件引起的信念(beliefs,B)为中介的。挫折认知由此被看成是改变挫折情绪和挫折行为的关键。
挫折情绪是个体面对挫折情境时产生的消极的情绪体验。Boney-Mccoy和Finkelhor在研究中发现,有40%的受试者在遭遇挫折时会导致焦虑、伤心、愤怒等情绪[10]。挫折情绪在挫折反应中是如此醒目,以至于人们很多时候直接以此定义挫折这一概念。挫折行为是个体在面对挫折情境时产生的行为反应,常被等同于狭义的挫折反应。对于挫折情境会导致什么样的挫折行为,心理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形成一系列所谓“挫折—反应”理论,较为典型的包括挫折—攻击理论、挫折—倒退理论和挫折—奋进理论。在挫折情境导致的挫折行为中,攻击行为又是最引人注目的。弗洛伊德很早就关注这一现象,并得出挫折总是必然导致攻击的结论。1939年耶鲁大学心理学多拉德和米勒等还专门出版了一本经典专著《挫折与攻击》,提出“挫折与攻击”假说。这一假说也得到了很多实证研究的验证。然而,挫折情境与攻击反应之间并不是一种直接的因果关系,而是有诸多中介因素在起作用。其中,除了认知因素外,情绪对行为的动机性功能也值得注意。在有关攻击行为的研究中,情绪(尤其是愤怒)经常被认为是诱发攻击的一个重要因素[11]。
综上可知,挫折反应的三个方面有着内在联系,并非相互独立:挫折认知是挫折情境和挫折情绪与挫折行为之间的中介因素,而挫折情绪对于挫折行为的发生也有重要的激发作用。只有厘清三者关系才算清晰地梳理了挫折反应的结构。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46.
[2]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89.
[3]孙彤.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1986:148.
[4]杨国枢.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55.
[5][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导论讲演新篇[M].程小平,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6][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纲要[M].王希勇,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195.
[7][美]卡伦·霍妮.神经症与人的成长[M].陈收,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8]HyblAR,Stagner R.Frustration tolerance in relation to diagnosis and therapy[J].JournalofConsulting Psychology,1952,16(3):163-170.
[9]张旭东,车文博.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63.
[10]Boney-McCoy,Finkelhor.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J].Jouralof AppliedsocialPsychology,1995(8):533-534.
[11]Wilkowski BM,Robinson MD.When aggressive individuals see theworld more accurately:The case of perceptual sensitivity to subtle facial expressions of anger[J].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 Bulletin,2012(38):54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