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的培养

2013-03-18 22:46王化丽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10期
关键词:代养人格子女

王化丽

(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甘肃 兰州 730000)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与外出务工的父母一方或双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原籍的少年儿童。据统计,我国现有2300万农村留守儿童正独自面对生活和成长中的困难和烦恼。许多留守儿童因为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的不完整、学校教育的不完善以及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人格的发展令人担忧。关注这一问题对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人格与健康人格

我国心理学界一般认为,人格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具有结构性、层次性和多侧面性,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特征独特而有机地结合构成:(1)完成某些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2)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3)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即性格;(4)活动的倾向性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

健康人格是指各种人格特质的完备结合,其特征有3点:(1)各种心理特征和谐发展,即需要和动机、兴趣和爱好、智慧和才能、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想和信念、性格和气质都向健康方面发展;(2)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即在人际交往中显出自尊和他尊、理解和信任、同情和人道等优良品质;(3)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学习、工作中,勇于创造、善于创造,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形成新的兴趣和动机等。

构建健康人格是个体心理发展和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与任务,是个体适应社会、发展自我的前提条件。

2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的消极特点

近几年,国内一些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李宝峰[1](2005)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在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上的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其中前4项已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P<0.001)。

王东宇[2](2005)采用少年版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小学留守儿童的个性特征进行测试,发现与同龄常模相比,留守儿童较为内向,情绪较不稳定,但掩饰性较低。同时还存在着性别差异,男性留守儿童比女性留守儿童更外向,精神质倾向更为明显。

赵红[3]等(2006)通过 EPQ(7~15岁)个性问卷和 Piers 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留守儿童较普通儿童更加内向,对自身的评价明显偏低,特别是对自己的智力、外貌和幸福满意度方面。

田小兵[4]等(2003)通过采用《儿童十四种人格因素问卷中国修订本》(CPQ)和自制的家庭环境调查表对父母外出打工两年以上、年龄在6~12岁的四川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及其委托监护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在适应与焦虑、神经过敏性两方面明显高于普通儿童,而内向与外向得分低于普通儿童,差异都有显著性意义。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将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的消极特点概括为:(1)人际关系:乐群性低,比较冷淡、孤僻或自闭;(2)情绪:不稳定,易紧张、焦虑或抑郁;(3)性格:自卑拘谨,沉默寡言或者比较圆滑世故,少年老成;(4)行为:冲动任性,自控能力不强。

当然,也有为数不多的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之后变得坚强、自信、善解人意、自理能力增强,但这毕竟只是少数[5]。

3 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的培养

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的培养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学校以及留守儿童自身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培养网络[6]。

3.1 政府

3.1.1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农村留守儿童的大量产生是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及与此相关的就业、教育、保障等体制的产物。要从源头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必须从户籍制度及其他相关体制的改革入手。

3.1.2 加强对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实施过程的监督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央和各级政府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法规,对流动儿童在城市就学起到了积极的政策干预作用。各地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政策实施过程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流动儿童在城市学校上学的社会政策环境,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3.1.3 政府应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的扶持力度 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一直是流动儿童在城市接受教育的主渠道之一,但是,这类学校一直存在着教学质量差、师资水平差、校园环境差和教学管理差等问题。政府与社会要加大扶持力度,通过注入资金、培训、检查监督等方式改善“四差”局面,提高流动儿童受教育的质量。

3.2 社会

3.2.1 建立农村社区少年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 目前我国农村基层没有相关的少年儿童社区教育组织。农村社区可以考虑由基层学区和共青团牵头,联合妇联、工会、村委会、学校共同构建农村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这些社区机构可由离退休教师、青年志愿者等人员构成,让留守儿童体会到社区的温暖和关爱,对于培养留守儿童健康人格、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都会产生有利的影响。

3.2.2 举办代养人培训班,提高代养人的教育素质 社区、学校可以联合举办代养人培训班,宣传新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代养人的教育素质,增强代养人的教育责任心,使代养人真正肩负起监护人的责任。

3.2.3 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教育方法 农村社区与学校还可以根据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尝试新的监护方式,如利用社区机构组织成立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托管中心、亲子园等,实行有偿代养。在这样的组织中,留守儿童之间以兄弟姐妹相称,相亲相爱,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发挥同伴教育的作用。这样做能够满足留守儿童归属与爱的心理需要,让他们在这个大家庭中,人格得到健康发展。

3.2.4 组织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比如,开展和倡导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为主题的义务支教活动,给留守儿童和代养人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辅导。

当然,以上宏观措施的具体落实非常复杂,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现实可行的办法应当是从留守儿童家庭、学校以及留守儿童自身做起。

3.3 家庭[7]

3.3.1 留守儿童父母(1)纠正不正确的认识。许多留守儿童父母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错误认识。有的父母认为,为子女储备教育资金是最重要的;有的父母认为,子女没有明显偏离社会的行为就不需要父母在身边;也有的父母认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对子女学业不能给予帮助;有的父母甚至认为,孩子的要求就是吃饱穿暖,这些父母根本不了解亲情对孩子人格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因此,作为父母,必须认识到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亲情的抚慰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所以,外出务工的父母应尽量将子女带在身边,尽到做父母的责任。

(2)慎重选择委托抚养人。如果外出务工的父母实在没有能力将子女带在身边,那就要慎重考虑被委托的抚养人是否具有抚养能力,如身体、责任感、思想品德状况等。特别要注意的问题是抚养不仅是物质条件的保障,更是心灵的抚慰,是行为上的督促和示范。如果委托抚养人没有责任心、能力有限甚至品德不良,那么,这种委托不但没有意义甚至有害。所以,父母应当尽可能把子女寄放在有一定学习环境、比较有文化、有一定责任感、能够更好地监督和指导自己子女的亲朋好友处。

(3)加强与子女的互动。首先,父母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与留守在农村的子女联系,如尽量在节假日回家与子女团聚,平时增加打电话或写信的次数等。在各种方式的交流过程中,除了问及子女身体、学习情况外,还要多倾听子女的心声,体会子女内心情感的变化,了解子女的渴望及要求。其次,父母也要经常主动与子女所在的学校班主任进行联系,交换意见,以便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心理变化。最后,父母还要经常与抚养人保持联系,鼓励督促抚养人对自己的子女行使监护责任。

(4)重视在外务工经历背后的教育财富。父母应善于用自己在外务工的经历来教育子女,比如从积极方面讲述自己背井离乡生活中的辛苦与磨难以及吃苦耐劳、拼搏向上的事迹。这样做不仅可以拉近彼此间心灵上的距离,而且可以给子女提供真实的榜样,对培养留守儿童坚强、独立、积极的个性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3.2 抚养人 抚养人应增强角色意识,真正担负起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和义务。抚养人可以参加一些社会上组织的家长学校、代养人培训班等,学习教育儿童的新策略、新方法,转变教育观念;经常与留守儿童进行思想交流,了解他们的需要及心理状况;及时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学校保持联系,加强多方互动,共同采取措施保证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3.4 学校

学校是留守儿童生活的“第二家庭”,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就需要学校教育补位。因此,作为学校和教师就需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一部分本该由留守儿童父母承担的责任。

3.4.1 教师(1)在班主任工作中增设留守儿童教育的内容。班主任不仅需要了解班级内留守儿童的一般情况,而且应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对他们增加情感投入,让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班主任应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让他们感受生活的乐趣,培养积极稳定的心态;班主任应加强与学校、留守儿童父母以及代养人的沟通与联系,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2)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所有教师都应掌握一些心理辅导的基本技术,帮助留守儿童度过留守期间的心理危机,为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础。

3.4.2 学校(1)学校可以组织成立留守儿童成长互助小组。相同的经历与境遇使留守儿童之间更易产生彼此心理上的融合,形成情感上的相互慰藉与支持。在小组的交往活动中,留守儿童可以分享彼此的快乐,分担彼此的痛苦与烦恼。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冲淡他们的孤独感和对父母的思念,而且在共同的交往活动中还可以培养他们对集体的依恋和归属感。

(2)学校要定期开展抚养人家长会,建立良好的“学校—抚养人”沟通机制。通过家长会不仅可以改进留守儿童抚养人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而且可以让代理家长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增进他们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有效沟通。

(3)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这应当是学校日常管理的基本内容,如档案中不仅要有父母的姓名,更要有他们的职业、联系方式、外出务工的年限、工种以及收入等资料。这些资料可以帮助班主任和其他教师顺利地开展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4)在可能的情况下,实施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尽力改善寄宿环境,配备生活指导教师或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不要给学校与家庭之间留下可能让留守儿童结交社会不良群体的“真空地带”。

3.4.3 留守儿童自身 意大利儿童教育专家蒙台梭利指出,儿童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儿童的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发展。唯物辩证法也认为,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内因是根本,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留守儿童人格的健康成长过程更需要留守儿童自身的积极努力。

首先,留守儿童要理解父母的选择、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不要认为自己是被父母抛弃了。要积极与父母联系,比如可以经常写信向父母汇报自己的情况,不要因为空间距离阻碍了亲子间的心灵沟通。

其次,用健康的心态从积极的角度正视现实。留守儿童应当认识到,父母不在身边这一现实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是培养自己独立、坚强、富有责任感的大好时机,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从而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当然以上这些认识需要其父母、抚养人以及教师通过各种形式传递给留守儿童,使他们感到自己不仅应成为关注的对象,也应成为生活的强者,使他们考虑问题不再单一化。

另外,教育者还应当注重留守儿童的行为训练与强化,如鼓励、指导他们积极、主动地面对和解决生活与学习上遇到的各种问题,逐步养成留守儿童独立、自主、自强、自立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达到认知与行为的和谐统一。

随着农村劳动力继续向城市流动,留守儿童的队伍还将进一步扩大。他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如果任由其人格问题继续存在,最终就会演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复杂和艰巨的过程,必须要由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多方互动、多管齐下以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解决。

[1]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5):82-83.

[2]王东宇.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5):354-355.

[3]赵红,罗建国,李作为,等.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及自我意识状况的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6):633-634.

[4]田小兵,杨正伟,马静,等.托管人对外出打工者子女个性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03(5):671-673.

[5]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29-36.

[6]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1):71-79.

[7]王东宇,王丽芬.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5(2):477-479.

猜你喜欢
代养人格子女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代养年猪赚钱新门路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漫画之页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