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还是分散:区域高校布局的价值选择*

2013-03-18 17:35梁传杰吴晶晶
关键词:布局理论区域

梁传杰,吴晶晶

(武汉理工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0)

对某一事物的价值取向,包含了某一主体对该事物的基本认识以及发展方向的把握,是对该事物的价值界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主体因分析视角不同,所凭理论有异,个人主观偏好等诸多原因,往往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取向存在着差异,对区域高校布局的价值取向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区域高校布局研究与实践,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区域结构与布局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命题,而对于这一命题的研究,存在着区域高校积聚论和区域高校分散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优化区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要通过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合理设置和调整高等学校布局”[1]。因此,必须从理论上厘清这两种主流观念,尤其是在基本的价值取向上探清区域高校布局的基本方向,这对于我国区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区域高校布局研究的两种主流观点

区域高校布局研究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从当前的研究现状来看,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借鉴经济学中规模效益原理以及产业集群理论,从经济学视角出发,认为区域高校布局应该集中,以提高区域高等教育整体的办学效益,这种观点简称为“区域高校积聚论”;第二种观点认为,为了避免某一区域内高校间的竞争及服务于各地市人才培养的需要,区域高校的布局应在各地市级城市中有较为均衡的分布,这一观点简称为“区域高校分散论”。

(一)区域高校积聚论

区域高校积聚论的理论基础是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理论,主要是借鉴产业集群理论中的外部经济理论和产业区位理论,将其理论内核应用于对区域高校积聚的分析与探讨。比如,复旦大学王庆的博士论文《大学集群三维资本整合研究》,以知识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的整合为切入点,探讨了资本的优化组合和合理分配、使用,分析了大学集群的知识放大效应、资源放大效应和时空放大效应,同时对高校分布集中现象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大学集群的概念,并对大学集群发展作出了相应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认为大学集群现象是提升区域高校办学效益的合理选择[2]。闻曙明、施琴芬在其论文《高等教育集聚起因分析》中认为,高等教育集聚作为一种现象已经存在,这主要是源于内在的要求和外在的压力,高校走教育集聚的道路已成趋势,民办高校就是最好的例证。究其原由,认为高等教育集聚是以某一或某几所知名高校为核心,大量相互关联的学校及其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以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现象[3]。

(二)区域高校分散论

区域高校分散论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理论,主要是借鉴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对区域高校布局进行研究与探讨。区域高校分散论认为,高等教育的生态区域反映高等教育的规模、层次、类型、学科专业等的区域结构状况。高等教育生态区域发展主要受区域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与文化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其平衡是相对的,动态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永恒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质和量的差异性。我国东、中、西三大生态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呈现的不平衡状态,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分布、教育投入、生态经济效益、科技成果及其应用、教育的质和量等方面。高等教育生态区域发展呈现梯度状的不平衡性,与区域经济的正相关性,与生态系统的整体关联性等三大特征[4]。这种局部不平衡若达到极限,就会严重影响到整个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区域高校分散论认为,区域高校在布局上应该保持相对的均衡性,要注重高校在不同区域里的布局。秦苏滨、蔡永飞在其《我国高校布局的非均衡性及期调适》一文中指出,高等教育应注重教育公平,保证广大民众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均等,而高等院校的现有布局,使不同地域和不同所有制的高等院校在高等教育水平、教育资源分配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认为我国存在着高等教育投入不足,高等院校主要集中在大城市,高等教育布局不合理不公平等现象,需要将大学覆盖到所有县市一级地区,并列入县级以上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予以支持[5]。

二、对两种主流观点的分析与评价

对于以上关于区域高校布局的两种主流观点,从内容来看,是根本对立的。区域高校积聚论主张区域高校要汇聚在一起,以提高区域内高校整体声誉和影响力,提升区域内高等教育的整体办学效益;区域高校分散论主张区域高校要适度分散,促进区域内各地市的相对均衡发展,追求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公平。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不足之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和评价这两种观点呢?或者说如何来看待这两种观点存在的不足呢?

(一)对区域高校积聚论的分析与评价

1.对区域高校积聚论的分析。区域高校积聚论的理论来源是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产业聚集理论、新竞争理论和新产业区理论三个阶段。产业聚集理论又包括外部经济理论、产业区位理论以及增长极理论与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新竞争理论主要包括竞争优势理论和经济地理的产业集群理论。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主要是借用外部经济理论和产业区位理论来研究区域高校积聚的原因。

外部经济理论主要是指某一区域内的产业汇聚,形成了其它地域所不具备的地理上的经济优势,从而形成产业群发展的内在机制,这种观点的基本原理就是规模经济理论。利用外部经济理论来分析某一区域内高校的汇聚,其原因是在于这一区域内,由于高校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从宏观上来看,较之于高等教育不发达的区域,客观上存在着规模效益的优势,因而在这些区域设置高校,除了新设置高校会办学成本较低外,更为重要是,这一区域内高等教育整体的办学成本降低,办学效益提升,因而导致了高校在这一区域内的积聚。

产业区位理论主要是指企业在选址时,将集聚区与非集聚区作为两种选择方案,主要看集聚带来的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如果收益高于成本,就会选择集聚,如果收益低于成本,就会选择分散。同时将影响产业集聚的因素分为两种类型,即集聚因素和分散因素,通过实证分析,集聚区可以给企业带来收益或节约成本,因而形成了某些产业企业的集聚。借鉴产业区位理论,主要是将某一高校的选址分为多种选择方案,包括高校集聚区和高校分散区,然后对影响高校集聚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综合的评价,最后分析高校集聚的原因[6]。

2.区域高校积聚论存在的问题。简单地将外部经济理论和产业区位理论移植到区域高校布局的分析,的确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高校在某一地域内汇聚,并非办学成本降低。从我国高校布局的现状及汇聚情形来看,无论是全国范围,还是某一个省域,高校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而地市级城市高校数量很少,这是一种客观现实。从客观上讲,新建一所高校,其在省会城市的办学成本一般来说,要比地市级城市的办学成本要高。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一所高校的办学成本主要在于两部分:一是新建一所高校的建设成本,二是建成后的运行成本。从这两部分的成本来看,在相同规模的情形下,在省会城市新建一所高校的成本要高于在地市一级城市新建一所高校的成本。因为无论是购地成本,还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无论是教师的工资待遇,还是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省会城市在高校基本建设投入也比地市级城市要高,省会城市在高校基本运行成本要比地市级城市要高。因此,如果单纯以经济成本的角度来探讨区域高校的汇聚现象,其理由并不充分。

第二,区域高校汇聚与产业集群的形成,虽然有其形式上的相似之处,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产业集群现象,是一种区域经济或产业经济的客观现实,是经济领域的一种现象,因而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寻找原因是符合现实的。区域高校汇聚现象,是一种区域高等教育的客观实在,是教育学领域的一种现象,虽然其中有经济方面的原由,但绝不仅仅是经济学上的理由,或者说更为重要的,是公共管理和社会选择的结果,如果完全以一种简单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探究,难免会让人觉得有些牵强附会。

(二)对区域高校分散论的分析与评价

1.对区域高校分散论的分析。区域高校分散论的主要理由包括如下几方面:一是区域高校分散,有利于实现接受教育机会的权利和机会均等,一所大学聚集起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容易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知识高地,有利于提升周边地区的人文氛围和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高校在不同地方的布局,有利于不同地区经济增长。一个地方建立一所大学,将集中起一批专门从事学习研究的群体,其作为消费者,将带动所在地区服务业的发展,将会带来就业机会,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还可以通过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引领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三是高校在不同地方的布局,有利于形成经济发展极。高等学校作为区域内的知识高地,具有成为发展增长极的优势和实力,可以影响和辐射整个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必然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成为提升整个区域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及质量的中心[5]。

2.区域高校分散论存在的问题。对于以上的观点,笔者认为值得商榷。首先,某一区域内高校是否集中,与高等教育公平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或者说并不相关联。高等教育公平是指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权利的均等程度,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依然存在教育不平等的问题,虽然不同省份高校在招生指标上有一定的自主权,但大体还是受国家的宏观政策的调控。对于省域以下的各地、市、州而言,不存在哪所高校在某一地区分配多少指标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受家庭经济收入的影响,许多贫困地区的学生因付不起学费和生活费而影响到入学的问题。

其次,对于高校在不同地区布局有利于不同地区经济的增长,这是不言而自明的问题。当下高校的培养规模都较大,按照经济学的理论,有高校所在的城市,会因为有这批教师和学生的消费,而带动某一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增长,并且是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这样的逻辑经不起推敲,或者说是不符合高校布局研究这一前提的。因为对高校在不同地区的布局,它是一个多方案的选择,即是把某一所高校设置在原来没有高校或者高校数量很少的地区,还是将它设置在原有高校比较集中的地区,或是其它一些地区,应该是多种方案比较后的一种选择,并不是某一高校在某地区设置前与设置后,对某一地区经济的影响。高校在高等教育发达地区(某一省域内)设置,还是在高等教育不发达地区设置,其在不同城市布局而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多大,这是需要去分析或用实证的方法去探讨的事情。可能存在这样的现实,那就是高校在高等教育发达地区(往往是经济发达地区)布局,其经济效益比非发达地区要高一些,这可以借鉴高校集聚理论进行分析和探讨。

其三,对于高校有利于形成经济发展极的问题,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形成经济发展极或增长极,主要取决于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取决于该地区原有的资源禀赋状况。虽然高校对于某一产业的发展或增长极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客观上讲,某一地区经济增长极能否形成,在当前人才流动的情形下,该产业的形成,并不依赖于本地区高校所提供的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更多的是依赖本国的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因为刚刚设立的高校往往并不能支撑该地区某一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三、区域高校布局的价值选择

基于以上对区域高校两种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两种观点都有其片面性,或者说都有其比较牵强和不合逻辑之处。那么,区域高校在布局上应该如何进行价值选择呢?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以区域高校布局积聚或分散作为高校布局的价值选择,区域高校布局的价值选择并不是单一目标,而应该是多元目标的组合,既要立足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同时要实现区域内高校的合作与分工,促进本地区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要把区域高等教育看作是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促进本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发挥区域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只有结合这三大目标综合考量而形成的决策方案,才可能是科学、合理的正确选择。

(一)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有效结合

区域内高校的布局,首先需要考虑区域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问题,而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便是追求教育公平与追求教育的效率的合理结合。对于教育的公平与教育的效率,历来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即在追求教育公平的前提下,一般会损害教育效率,而在追求教育效率的前提下,往往会损害教育公平,这是教育发展的一大悖论,同样也适用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这一特殊的情形。对于这种两难的选择,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发展时期,会有不同的选择。比如,某一省域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时期,往往将教育效率放在第一位,而将教育公平放在第二位,而当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往往会考虑高等教育的公平,将教育公平放在第一位,而牺牲一部分的教育发展效率。从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来看,或者说从国家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方针来看,当下更多的是考虑高等教育的公平,而非高等教育的效率。因此,区域高校在布局的价值选择上,首先应该考虑教育公平,同时兼顾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效率,形成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二)实现区域内高等学校的有序分工与合作

按照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劳动地域分工是指人类经济活动按地域(或地理)进行的分工,即是各个地域依据各自的条件(自然、经济、社会诸条件)与优势,着重发展有利的产业部门,以其产品与外区交换,又从其它地区进口所需的产品,这种一个地区为另一个地区生产产品并相互交换其产品的现象,即是劳动地域分工”[7]。那么,区域高等教育是否也存在劳动地域分工的问题呢?这里面要分析两个问题,一是可行性问题,即实现区域高等教育分工的可行性。要实现劳动的地域分工,关键在于地域之间的差异性,差异是地域分工的基本,这种差异性也成为地域分工的动力。我国各省域高等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北京、上海、江苏等地高等教育极为发达,而西藏、青海、海南、贵州、宁夏等地高等教育较为落后,即便是在某一省域内,高等教育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即省会城市往往集中了本省域内绝大部分的高等教育资源,而一般的地市级城市,高等教育资源比较缺乏,这种差异性不仅表现在高校的数量,还表现在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学科结构上,客观上存在着极为明显的优势与劣势。

二是可能性问题,即实现区域高等教育的可能性。由于某一省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极大差异性,同一省域内省会城市与其他地、市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省域内实行高等教育的互补完全可能。生物学界有一个著名的“生态位”理论,认为生态群落中的每个物种都有一个相对位置即生态位,一个物种只有处于最适合自己的生态位,才能在长期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与此类似,高等教育系统也相当于一个“生态群落”,每所大学也都有最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特定的“生态位”。只有找准这个生态位,办出自己的特色,大学才会有较强的竞争力。可以说,高等教育发育越完善,竞争越激烈,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的重要性也越突出。对于研究生培养单位而言,更要实现自身的合理定位,科学发展。具体来说,可以大体分为三个层次:“985工程”高校和研究生院高校要将自身的培养目标重点定位在高水平的博士生培养上,尽可能不办或者少办专业学位,以便腾出更多的精力培养国内外一流水平的研究生;其他部属院校和省属骨干高校要将研究生培养目标重点定位在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上,少数特色学科适当举办一些专业学位;对于具有一定研究生培养实力,学科有一定特色的一般地方院校,其研究生培养目标重点应该定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上,为社会培养急需的各种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前两个层次要充分体现高水平、精英性;后一个层次要体现实用性、行业性和特色性。某一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地域分工,客观上讲,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自然形成,但我国区域内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是地方政府统筹管理,在管理体制上有高度的行政主导权,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只要地方政府有足够的决心,完全可以在一定的时期内,通过政府主导或引导的方式,实现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合理有序分工。

(三)形成区域内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区域高校布局除考虑教育系统内部的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以及区域高等教育系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外,还要放眼于高等教育外部系统,着眼于区域高等教育系统服务于区域社会大系统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高等教育系统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承担高等教育系统应尽的社会职责。在区域高等教育系统与外部各系统的相互关系中,尤为重要的是,区域高等教育系统要支撑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区域高校布局,首先要着眼于高校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高校在某一区域内的设置,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在世界许多地区经济发展史上都有过先例。比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设置和发展,对于当地电子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建成了美国的硅谷,对于美国在电子产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促进美国电子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区域内高校的设置与布局,要着眼于本地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服务于本地区具有战略作用的支柱产业的发展。

具体来说,某一省域内的地、市、州要按照本省域的战略发展需要,重点发展某一支柱产业,那么,可以有目的性地在这一支柱产业所在地、市、州设置高校,并且所设置的高校要重点建设和发展能够支撑这一支柱产业的学科专业,为该地区这一支柱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客观上来讲,地、市、州城市往往在吸引人才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困难,而在本地区设置高校,一方面可以通过这一高校培养相应的人才而服务于本地支柱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一高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也可以为该支柱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撑。

其次,区域经济发展要为区域高校建设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区域高校设置应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区域经济也要积极为区域高校建设与发展提供条件和支撑。否则,区域高校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得不到稳定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的。

区域高校如何去布局,在区域经济对区域高校的支持方面如何去考量,如何去判断、评价和选择区域经济对区域高校的支持力度,主要基于如下几点。

一是现有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对所在地区高校的投入,首先取决于相关城市或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支情况,这是决定教育投入的基础。如果经济发展情况不好,所在地方政府对高校很难有较大的教育投入。我国经济发达省份对高校投入力度很大,而不发达省份对高校投入就相对不足,这种现象就是各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造成的。

二是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固然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取决于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这是因为,对于高校的具体投入到底有多大,除了有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这一基数外,还取决于地方政府对于财政收入的预算与分配,即教育投入在地方总体财政收入中的比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经济总量都有较大提高,而对教育的具体投入,取决于财政收入与对教育投入的比例,如果地方政府比较重视,则教育投入比例会高一些,如果不够重视,则教育投入比例会低一些,这直接影响到对教育的最后投入。

三是相应的政策支持。各地方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尤其是教育投入的比例,各地区都有一定的标准。这种标准虽然有因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一而有其差异,但这种差异很小,基本都处于较低的投入水平上。在这样的情形下,地方政府通过其它政策的支持,对于所在地区高校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前几年各高校因土地不够而进行新校园建设时,一些城市在用地的价格上都给予了政策上的倾斜,使许多高校免于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对高校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帮助。

以上从三个角度对区域高校布局的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这种价值取向不应是单一的,而应该是这三种角度的综合考量、综合评价和综合选择,这最终决定着区域高校布局的发展方向,成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决策的依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2-07-29)[2012-08-23]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 1667143.htm.

[2]王 庆.大学集群三维资本整合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

[3]闻曙明,施琴芬.高等教育集聚起因分析[J].江苏高教,2005(2):13-15.

[4]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1.

[5]秦苏滨,蔡永飞.我国高校布局的非均衡性及其调适[J].重庆社会科学,2008(11):112-116.

[6]罗守贵.高校布局的区位条件分析[J].江苏高教,2000(1):97-99.

[7]陈 才.区域经济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8.

猜你喜欢
布局理论区域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分割区域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区域发展篇
VR布局
2015 我们这样布局在探索中寻找突破
Face++:布局刷脸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