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逻辑

2013-03-18 02:59苏祺
全国新书目 2013年11期
关键词:省钱金钱货币

金钱逻辑

本书以简洁、轻松的语言全面介绍了最有效的个人理财诀窍,详细阐释了MBA商学院100个最牛的理财方法以及家庭理财必须懂得的50条基础定律。这些诀窍和定律可以解决个人投资与家庭理财96%的问题!而且在储蓄、保险、股票、债券、基金、信托、黄金、外汇、期货、房地产、典当、收藏、创业等方面都适用。

你对钱的认识正确吗?

我们经常提到“钱”,无一日不提到“钱”。“你这个月赚了多少钱?”“你现在的收入怎么样?”“呀,你找到工作了,老板给你开多少薪水?”这种互相打听收入的情景我们也经常遇到。

通俗来讲,钱就是货币,是用来统计和支撑这个世界的经济运行的工具。但是,货币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你是否很清楚呢?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什金在他的《货币金融学》一书中,对货币做出了一个很直观的定义:货币或货币供给是任何在商品、劳务的支付、偿还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人们都喜欢他这个说法,也接受他的这个定义,这是一种权威说法,但货币的真正内涵远不止于此。米什金只是总结了大众对钱的直觉定位。实际上,货币的价值在于它的流动性。如果“钱”无法流动起来——不管以什么方式,如果只是待在账户或某一个地方,哪怕每天都在生利息,它也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比如说,我现在给你一笔巨款,数目足有100个亿,但你只能存在某个银行账户中,不能挪动一分,这笔钱对你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货币只有流动起来,对我们来说才是有价值的。

对于货币的本质,西方货币学史有两种不同但又统一的看法:

第一种概括是货币金属论,它定义了货币的职能。货币金属论认为,在本质上货币与贵金属是一样的,它们具有同等价值。而且,贵金属决定了货币最终的价值,比如与黄金的挂钩。

第二种概括是货币名目论,定义了货币的职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货币名目论认为货币只是一个符号,它本身并不具备价值,因为人们使用它,它才拥有了实质的意义。

两种说法虽然有区别,但同时又是统一的。马克思对此总结说,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被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它主要具备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重要的职能。

只有认识了货币的本质,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财富的表现形式,知道财富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连货币代表的意义都不清楚,那么在理财甚至金融投资时,就很容易迷失,失去判断力,成为金钱的奴隶,而不是它的主人。

每个国家都有由自己的中央银行控制和发行的唯一币种,这个币种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和流通,并与外界保持着某种受到限制的货币交换关系。这意味着,财富虽然在全球进行流动,但却有着相对封闭的市场——财富流动的自由永远是相对的,这是由货币的种类和性质的不同,以及各国的保护心态和金融目的所决定的。因此,当你在认识货币时,首先就要接受这个基本常识。

关于金钱的本质、作用和功过,从古到今,有无数精辟深刻的格言和妙语来描述。我们常会看到,人们为钱而兴奋,努力赚钱,用对财富的欲望刺激自己,走上一条追逐金钱的不归路。不过也有少数人极其鄙视金钱,痛恨拜金主义。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金钱,具备怎样的态度才是理性的?

第一条是黄金定律:钱不是万能的,但离开了钱又万万不能。

第二条是白银原则:赚钱是第一位的,如果不能赚钱,理财毫无意义。

第三条是黑铜法则:欲望没有止境,不要让对钱的渴望绑架你的生活,否则你将成为金钱的奴隶,再多的钱带给你的也只有痛苦。

记住并深刻地理解、运用这三条金钱法则,你就能抓住钱的本质,认识货币的作用,找到正确的理财方向。

大家都知道,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什么都做不了。尤其当你生活在城市中时,不仅打电话、走路、吃饭、睡觉要依靠它,甚至你的事业发展、人生质量的提高,都有赖于金钱的增长。但同时你还要清楚,虽然钱在生活中不可或缺,但也不是万能的。就算在北上广这样的大都市,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它却无法给你带来真正的幸福。

总的来说,这就是本书的开篇宗旨。首先你要认识到钱的巨大作用,然后意识到赚钱的能力是你最需要提升的一个方面。货币本身是中性的,既不善也不恶,既不美也不丑。但当我们在生活中运作时,它就具有了白和黑的两面性,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和使用金钱。

家庭支出的两项基本原则:“需要”和“实用”

钱首先是赚来的,这对于赚钱能力特别强的人来说是成立的,他们消费水平高,但收入也多。可对于不够富裕且暂时又没有赚大钱机会的人而言,在消费时还是要有所节制,不必要花的钱最好省下来。所以,长期坚持记录日常开销,我们就能总结出哪些是该买的,哪些是不该买的,哪些是家庭最需要的和实用的。最终,就能形成一个在支出时遵循实用原则的好习惯。

穷日子要想富起来,在开始阶段,就得学会“穷过”,而不是没有节制地花钱。如果你想省钱,那么只需要买一些生活的必需品,遵照实用的原则去进行家庭支出管理,也能将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那么什么才是我们的生活的必需品呢?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第一个原则就是:“要想省钱,最好自己做饭!”这是北京一家公司老总的省钱经,他虽年入几百万,但却始终保持一个惊人的习惯:每天下班后都自己去菜市场买菜买肉,回家和妻子一起做饭吃。在他看来,花钱少,还能吃出健康,这就是很实用也是很实在的事情。

你可以仔细算一下,如果这些细节(坚持买菜自己做饭)处理好了,每天就都能省出一笔不小的支出,把它存起来,就会积少成多。假设你每天晚饭节约10元钱,那么一个月下来,就可以节省300元,一年下来,就省下接近4000块了。

金钱逻辑

苏祺

同心出版社

2013-08 35.00

978-7-5477-0981-8

这位老总还说:“我喜欢判断一笔支出是实用的还是非必要的,就连到超市也是。在进超市购物之前,我就会列一个详细的购物清单,写明需要买什么,以免冲动消费。必要的物品一定会买,但可有可无的我就不会冲动。同时,我还会去留意超市货架的最顶层和最底层,这是一个小经验:通常摆在这儿的商品会稍为便宜。另外对普通物品,我也不喜欢名牌,只要实用即可。像有一些普通厂家生产出来的东西质量也很好,但在价格上会便宜不少。”

听了该公司老总的“花钱实用经”,你是否已恍然大悟、有了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可能有人会说,一味地省钱也太委屈自己了。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省钱的前提是不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省钱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难。比如,细心地规划用水、用电和用气——比方说不要随便打开卫生间的灯,假如实无必要。

比方说,你可以综合用水:洗过米的水拿来浇花;洗过头发的水存起来,用来冲马桶。在家时,要随时关灯,注意空调的使用时间。形成好习惯,坚持下去,一个月又能节省几百元。这样的行为不会对我们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为什么不能做呢?理财就是理钱,理钱就是要合理支出。省钱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快乐的享受。

其实,有很多富人也很注重节约,注意支出的“需要”和“实用”的两个方面。比如股神巴菲特就是一位地道的节俭高手,他有一个钱包用了近20年,不仅如此,他甚至不放过节约10美分。有一次,华盛顿邮报的发行人葛兰姆在机场向巴菲特借10美分打电话,没想到的是巴菲特竟然拿着25美分的硬币到处去兑换。巴菲特的衣食住行十分节俭,现在他仍然居住在1958年买的旧房子里,所穿的西服也是旧的,开的车子也是旧的。

比尔•盖茨可谓富可敌国,但他也会在乎节省停车费。有一次盖茨去参加一个聚会,由于晚到一步,停车场没有了停车位。和盖茨一同去参加聚会的朋友要把车停到旁边的贵族停车场(以分钟为单位计费),而且说停车费由他来支付。但盖茨认为费用太贵了,坚决不同意,最后把车开到了更远处的停车场。

2009年的俄罗斯首富米哈伊尔•普罗霍罗夫是一位拥有143亿美元的巨富,但他同样也很节俭。2010年5月,NBA批准他去正式收购新泽西篮网时,有记者问他:“你的家是怎样的?公寓还是别墅?”米哈伊尔•普罗霍罗夫回答说:“那是一个很小的套房,有大概35 年的时间我都住在45平方米的房子里,那真的是很小的。”

不仅男超级富豪讲求节俭,女富豪们也十分节俭——你别以为她们一定会到处买昂贵的化妆品。例如,美国女性富豪们的生活水准都远远低于她们的收入水平,她们对于贵重的东西也没有太强烈的渴求。有调查显示,有一半的女富豪从来不买价格在139美元以上的鞋,或是超过399美元的套装;58%的女性富豪依旧使用剪下来的优惠券来购买日用品,还有许多女富豪都曾经补过鞋,把家庭日用品修补一下继续使用,而不是跑到商场一掷千金。

超级富翁们的节俭,给我们一个伟大的启示:在节制中成就财富。知道了这一道理以后,我们就要坚决抛弃攀比,崇尚节俭美德,把它作为长期的人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理念,始终坚持下去。

猜你喜欢
省钱金钱货币
二则(金钱下的木偶)
吃土少女省钱实录
语丝画痕
二则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图
省钱
省钱的后果
多人聊天之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