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志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南京 210042)
德国“多代屋”项目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李荣志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南京 210042)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它本身既是社会发展的代价,同样也给社会管理创新带来了机会。德国“多代屋”项目最早被广泛地运用到养老领域中,它把同一社区内不同的群体聚集在一起,创造一个有利于老年人快乐生活和健康养老的社交场所,其核心理念是动员社会资源为弱势群体服务,形成整体社会管理。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弱势群体,其管理也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关注与介入;多代屋的建立,可以调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留守儿童服务,帮助其快乐学习与健康成长。
“多代屋”项目;农村留守儿童管理;应用探索
德国“多代屋”项目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被展出后,立刻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和政府的广泛关注。“多代屋”理念最早于2006年11月由德国家庭事务部部长尤尔苏拉·范德勒茵提出。在多代屋中,“幼儿园、青少年俱乐部、中老年人的聚会地点以新颖时尚的方式集中到一起,创造出一个本地区居民自由会面、随意交谈的好场所。在这里,不同年龄层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轻松地交谈。多代屋的固定职员和志愿者还为青年人和老年人提供各式各样的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1]从本质上来说,“多代屋”项目是德国政府运用社会力量来管理与应对老龄化的一种手段,具体来说,是让更多的人走出家庭、走进社区,互动起来,形成合力,给孤独老人提供一个交流感情、消遣时间的场所,让弱势群体得到社会关怀,体现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理念。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终身教授桂世勋认为,“多代屋”项目以小见大,重视“社区多代参与融合”的理念,是对“积极老龄化”的生动创新。德国多代屋作为一个国家推进的公共服务项目,受惠者不仅是老少两代,还包括年轻人在内的多代。年轻人受惠的不但是担任义工、体现人生价值和直接参与老少同乐,更体现在由此可以增进老年人健康,减轻“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照料负担和社会照料压力。[1]目前,以“多代屋”项目应对我国老龄化问题的研究和探索正在广泛展开。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多代屋”项目不仅可以应对老龄化问题,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治理上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过去的留守儿童问题治理工作中,往往治标不治本,未能考虑留守儿童的真正需求。留守儿童需要一个有关爱的环境,并需要一种持续恒久的机制来固定这种关爱,而实现这种持久关爱的前提是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场所和实施关爱的人群。类似多代屋的这种场所恰好可以满足这种需求。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开始出现于改革开放后的打工潮。自1985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了追逐梦想,从农村来到城市,出于无奈,大多数人将孩子留在了农村,孩子们不得不忍受亲子互动的严重缺乏和老少相依的孤独生活。据全国妇联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50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农村问题,其影响力开始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方面。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问题
根据笔者参与的留守儿童现状调查①本文所引调查数据主要来自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工作系农村留守人口课题组2009年12月的调研报告《盐城市X县留守人口调查报告》,报告执笔人柏丽丽。,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心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而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留守儿童缺乏家庭和集体的照顾和影响,心里孤独感强。下面结合笔者在江苏某县的调查进一步分析留守儿童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江苏X县共有15个乡镇,总人口约有115万人,长期外出打工者23万人左右,占全县总人口的21%左右;共有留守儿童5万名左右,占全县儿童总数的25%左右。我们选择的调查样本是某乡镇中心小学,其留守儿童总数超过300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30%左右,远高于全县平均水平。我们分别采取集体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在该小学发放51份留守儿童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1份,发放非留守儿童调查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被访者是三年级以上的学生,男、女生人数也相近。此外,我们与小学领导、老师及20名留守儿童进行了座谈交流。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详见表1):
(1)生活层面。调查显示有94.12%的留守儿童是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老人对儿童的教育往往力不从心,只能保证吃饱穿暖,很难保证对儿童其他方面的教育,比如健全人格和良好习惯的培养等。超过一半的留守儿童“与父母每周只联系一次”。而非留守儿童则能充分享受家长的陪伴,这对于儿童健全人格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格外重要。
(2)学习层面。在“每天能按时上学”这个问题上,非留守儿童占90%,而留守儿童只有75.5%,被调查学校采取的寄宿制方法可以保障留守儿童准时到校。但即使如此,仍有43.14%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有不同程度的困难,这比非留守儿童的数据多了13.14%,原因是留守儿童在课后缺少指导者,学习更多的是单打独斗,动力明显不足,这主要是由家庭爱的缺失造成的。
(3)心理层面。在问及“你有时候会感到孤单吗?”表2数据显示,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略强于非留守儿童,这说明学校的寄宿制使得留守儿童有了课后生活的玩伴,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消除孤独感的作用;但是,这种同伴交往并不能替代亲子交往,由于同伴交往中往往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不少留守儿童陷入不良行为习惯的恶性循环。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80%的留守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生活、日常交往及心理上出现问题时很少向大人寻求帮助。这极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封闭自我,引发各种心理危机。
(4)在人际交往方面,有76.42%的留守儿童有被欺负的经历,但只有33.33%的留守儿童承认偶尔被欺负;而在非留守儿童中有40.00%被欺负过,同时有40.00%承认被欺负过,两者的数据一致。这表明留守儿童撒谎现象严重,撒谎的心理学意义在于害怕和逃避,一方面避免别人知道自己被欺负的经历,从而保全自己的正常地位;另一方面逃避复杂的人际关系,从而自己独自消化所经历的不幸。
表1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数据对比
(5)对于现状改变的期盼方面。在回答“如果学校里有这样一位老师,他(她)会像爸爸、妈妈一样,关心你们的学习、生活,和你交流,帮助你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就像一位‘代理妈妈’,你觉得需要这样的‘代理妈妈’吗?”留守儿童回答“非常需要”的占47.0%,回答“有些需要”的占43.1%,两者相加超过90.0%。从表3中也可以看出,希望爸妈回来一起住的留守儿童超过了80%。
表2 你有时候会感到孤单吗?
表3 希望让爸(妈)回来跟你在一起生活吗?
我们把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发现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期待完全不同,前者更期待家庭完整,而后者关注学业进步。换句话说,只有家庭完整了,农村儿童才想去追求更多的能力提升,家庭完整是儿童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或者是原动力。发展心理学理论指出,和谐的亲子关系对小学生人格健全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长期在外”的留守状态使得孩子与父母之间很难产生共鸣,造成了留守儿童一种表面上的“看似独立”,背后却隐藏着因家庭支持系统缺失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的危害。
针对“家庭爱”的缺失,调研所在的学校对部分留守儿童实行了自愿寄宿,把孩子留在学校集中管理,这样看似解决了留守儿童的无序散养,但并未能解决根本问题。一方面由于学校自身力量有限,无法引入专业的教师来管理寄宿学生,只能简单地配备生活照料老师,孩子一旦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这些老师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寄宿制从某种意义上成了一种“圈养”,寄宿环境下的儿童仍然缺少与家庭成员的有效沟通,缺少与社会的接触与互动。如果用寄宿制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寄宿校园应该具备一个功能丰富的区域,这里应有长辈的指导,有同辈的互动,有生活的照料,有心理的抚慰等。
(二)“多代屋”项目在农村留守儿童管理中开展的功能与意义
要解决好上述问题,急需改变留守儿童现有的成长和生活环境,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创造一个适合留守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成长环境。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特别需要类似“代理妈妈”角色,以获得良好的生活照料及丰富的精神支持。这与“多代屋”项目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在多代屋中,社区各代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精神支撑,可以帮助弱势群体获得积极的生活指引与精神支持。具体来说,多代屋能在留守儿童管理中发挥学习、沟通、治疗、教育与引导和替代功能,能够有效弥补学校、社会、家庭和政府管理中存在的种种不足。
(1)学习功能。多代屋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场所,孩子可以在这里完成作业,老人可以在这里陪伴孩子、获取快乐与各种最新信息,老人还可以指导孩子们学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留守孩子每天的家庭作业都在不固定的地点完成,有时在同学家,有时在校外的露天场所等,学习效率得不到保障,作业期间也没有相应的指导。而多代屋则可以发挥第二学校的职能,在设计时,可以将中老年群体和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让成年人扮演孩子的教师,促使孩子轻松快乐地学习。
(2)沟通职能。多代屋应是一个沟通的场所,它不同于学校和家庭,是一个由多元群体构成的非正式社交场合;它没有学校那样正式的校规,也不是一个固定封闭的机构,留守儿童可以在这里接触不同的人,在与长辈、同辈们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沟通的本领,得到有益的指引;它还可以定期举办留守儿童主题类才艺展示,帮助孩子们树立信心,鼓励他们走出封闭的心理状态。
(3)治疗职能。多代屋还可以扮演治疗者的角色。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70%的留守儿童表现出害怕外界、缺乏信任等心理特征,孩子们在自己的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精神支持(主要是祖辈的观念、意识等与孙辈的要求相距甚远,部分祖辈还表现出身体状况欠佳情形)。按照心理学理论,环境能影响人的情绪,多元的环境刺激本身就能帮助留守儿童打开封闭内心,诉说心中烦恼。此外,政府在设立多代屋时还应考虑在每个多代屋中设立一名专业辅导老师,也可以将学校的思政老师经过培训后聘用到多代屋中,承担问题儿童的辅导工作。
(4)教育引导职能。多代屋的参与者能对留守儿童的成长起到自然性的教育引导作用。在多代屋的功能设计上,我们应更加注重其社会化的色彩,突出服务留守儿童成长的功能,可以根据年龄将其划分为几个区,孩子们除了能完成离校后的家庭作业,还能参与各种智力游戏、尊老献爱心、拾金不昧等活动,这些都不同于学校内的“设计性行动”,而且参与者都是真实的存在和展现,这样更容易激发儿童内心的自我力量,完成其相应的社会功能。在这样的非正式社交场所,犯错误就要承担更为直接的现实后果,教育引导意义更为明显。
(5)替代职能。在我国的很多地区,管理留守、流浪儿童采取了类家庭的寄养模式,可以说这种做法解决了家庭重建的问题,但忽视了一个难题——寻找类家庭,这涉及到两方面,一方面是孩子本身能否符合寄养家庭的要求,一方面是寄养家庭能否为孩子建立起持久的家庭关怀环境。但在多代屋里,上代对留守儿童的关心指导时间是有限的,行为是非法律关系,留守儿童的替代爸爸或妈妈是可以变化的,孩子享受的更多的是玩耍和游戏,其基本的抚养和责任主体还在自身的原生家庭,这种临时宽松的替代更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多代屋”项目是一个软项目,它不同于基础设施建设等硬项目,想要把它从西方搬到中国,首先要考虑文化的契合性。西方社会的主要特点是开放性和包容性,社区是生活的基本单元,很多家庭的职能都在社区完成;而我国社会最稳定的基本单元是家庭,特别是在我国农村,家庭住所相对固定,邻里间熟悉度和信任度较高,多代屋可以成为孩子校外的主要活动场所。但在设计、建设多代屋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要通过各种宣传展示让民众了解多代屋设置的意义、目的和作用;此外,还要结合留守儿童及乡村具体实际,在多代屋的规模、管理模式、人员配置等方面进行详细设计。
(1)地址的选择。江苏X县刘簖村在村委会办公楼中专辟了一个村民活动室,用于村民平时议事或开会。这种活动室就可以改造成为村里的多代屋,学校内的活动室也可以作为多代屋的地点。多代屋地点的选择一方面要考虑留守儿童到达的便利与安全,还要考虑村里其他成员参与的方便性。
(2)经费的支持。一是政府拨款建设农村多代屋,设立专门人员进行管理,人员工资和日常维护由政府承担。政府还可以通过政策、税收、用地等方面的优惠吸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多代屋”项目,政府可以购买其服务。
(3)人员的招募。多代屋的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心理学、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人员招募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从学校内招募现有的教师从事管理;二是发动现有的大学生村官,参与多代屋的建设和日常维护;三是与地方高等院校合作,从相关专业中招募大学生,到机构见习,以补充专业人员之不足。
(4)运作的方式。可以先以村为单位试点建立多代屋,先行试点的多代屋规模不应太大,按照团体动力学理论,10-20人的团体规模更容易产生治疗效应。凡是报名参与多代屋的村民和孩子要注册备案,成人应该由多代屋进行前期筛选和培训,然后和留守儿童建立起“一对一”的帮扶对子。此外,按照功能规划设计,多代屋应设置功能区、开放区、辅导区,功能区主要用于孩子的沟通、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训练,是多代屋的主要区域;开放区是针对全体村民开放的试验区,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参与多代屋;辅导区是相关专业人员的咨询辅导区域,用于开展个体的心理咨询、家庭关系修复、亲子沟通技巧辅导等。
“多代屋”项目是一项舶来品,它能否在中国生根发芽,现在还不得而知,但至少我们认为这是一项具有可操作性的应用模式。目前各地政府已采取了种种措施来应对农村留守儿童带来的社会问题,比如河南省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建立“代管家长”制度,开办寄宿制学校,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安徽省力争在全省1308个乡镇建立留守儿童活动室;甘肃省财政投入2000万元,实施“关爱留守儿童百分之百覆盖行动”,在全省每个乡镇建一所留守儿童之家。我们发现,以上的这些实践的共同特征都是在努力重建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新环境,可是我们还没看到具体的操作范式,政府治理留守儿童问题大多还是事后处理模式,还没有从本质上去研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规律,很多留守儿童工作屋都变成了形象工程。德国“多代屋”项目的成功经验表明,政府应主动从事务实操者中解放出来成为关系协调者和制度提供者,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分担社会责任,处理公共事务,解决公共问题,这正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现实需求。基于此,“多代屋”项目的设计与开展大有可为。
[1]许沁.“老少多代参与融合”应对老龄化[EB/OL].新民网,(2010-07-12)[2013-01-12].http://news.xinm in.cn/ rollnews/2010/07/12/5727791.htm l.
[2]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2006(3):10-11.
[3]邵宁.“多代屋”使邻里重回“弄堂时代”——杨浦区今年将推广至每个街道[N].新民晚报,2011-03-15.
[4]崔效辉,郭安,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引入社会工作方法的必要性[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15-17.
[5]崔晓辉,晏凤鸣,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的社工介入——以南京市六合区的XQ小学为例[J].社会工作,2009(12):30-32.
An Applied Exploration of Germany Multi-generational Housing Project in the Management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in China
LI Rong-zhi
(Nanjing College for Population Program Management,Nanjing 210042,China)
The problem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in China is a product of both the country’s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It is not only the innate cost of social development,but it also brings opportunities to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management.Germanymulti-generational housing project was first widely used for providing for the aged,and the specific operation mode was intended for the elderly,whose diverse needs could not bemet by their families.The project brought together different groups in the same region,creating a new pension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life and health of old persons.The core idea is tomobilize social resources to establish a holis⁃tic socialmanagement system so as to serve vulnerable groups.The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rural areas belong to a vulnerable group,whosemanagement calls for the positive attention and involvement of the whole society.The es⁃tablishment ofmulti-generational housing project can mobilize social resources in every aspect to help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to learn happily and grow healthily.
multi-generational housing project;themanagement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applied exploration
C916
A
1008-2794(2013)01-0047-05
2013-03-22
2013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课题“基层服务型政府的构建研究——基于应急管理理论的视角”(2013SJD630034)
李荣志(1982—),男,山东莒县人,助理研究员,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管理、高校管理、心理干预与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