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 巍
我国著名炼油工艺设计专家
——徐承恩
文/肖 巍
徐承恩,1927年1月21日生于浙江诸暨,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我国著名的炼油工艺设计专家。徐承恩长期从事炼油厂的工程设计工作,曾先后参加设计和主持审核国内燕山石化炼油厂、福建炼油厂等6个大型炼厂及两个援外炼油厂,取得了突出业绩;参加过原石油部和原中国石化总公司组织的多次炼油工艺技术攻关工作,在尿素脱蜡、分子筛脱蜡、常压渣油催化裂化、甲基叔丁基醚合成以及炼油厂的节能技术改造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989年被原建设部授予首批“中国工程建设设计大师”称号,1990年被原中国石化总公司评为“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和管理专家”。
徐承恩6岁进了乡村学堂,成绩并不是很突出。学堂里的教员大都只有几年私塾的底子, 那种一成不变的填鸭式灌输让他感到疲倦, 也感到厌倦。乡村的生活寂寞而又单调, 但到了节日就全然不同了。每逢节日,那些云游四方的卖艺人便会出现在村口, 他们牵着瘦驴, 敲着锣在祠堂前搭台卖艺时, 徐承恩都会挤穿厚厚的人墙, 站到最前面。含油喷火、沸水浇身、热油锅里捞银元……这些神奇的现象让小承恩痴迷不已。这些 “窍门”——改变物质颜色和形态的化学,也以一种“奇幻”的方式深入这个乡村娃娃的内心,在他的内心深处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随着年岁的增大,父亲深感家乡闭塞的环境,圈住了小承恩的未来,1938年,在家人的鼓励下,徐承恩踏上了异乡求学路。从老家赶到绍兴城参加入学考试的徐承恩当时报考的志愿是省五中(现绍兴一中),可是因为他没接受过正规教育,落了榜。徐承恩在绍兴市区住了下来,并进入了绍兴中学附属小学补习。每天在龙山脚下学习的日子,让徐承恩难以忘怀,特别是自己的老师——蒋任培。“蒋任培是我的恩师,没有他当时的教诲,也许就没有我后来的成就。”徐老说,蒋任培是他们当时的国文老师,他不仅给学生上课认真仔细,课外还找很多补习辅助教材,自己用蜡纸刻到纸张上分发给学生,在战乱年代,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学精神,让他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
1939年5月,日本人开始轰炸绍兴,宁波、嘉兴、湖州等地区也相继沦陷,就在这烽火岁月里,徐承恩最后考入了浙江南部丽水县城的联合中学。
徐老曾感慨道:“那时候读书太难了,课堂上我们一只耳朵听课,另一只耳朵却要听防空警报,落后了要挨打,只有在当时的背景里,你才会有切身体会。”
1942年上半年,日军攻陷丽水城,全校师生转移到青田县南田乡(今日的文成县)一座大山里。山区里的学习生活艰苦得令人难以想像:夏天,成群的蚊子在耳边飞舞,叮咬得人难以入睡;冬天,刺骨的寒风在破败的祠堂里滚动,连钢笔水都冻成了“冰棍儿”。 徐承恩的高中生活就这样伴随呼啸的山风度过。尽管寒冷、饥饿、蚊虫、疾病以及战争的威胁像影子一样须臾不离,但学习没有一刻中断。没有烧杯,就用罐头瓶替代,没有电灯,就用桐油灯替代……这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读书人,以不可思议的顽强,为拯救祖国而默默地积攒着知识财富。
1945年初秋,日本战败投降,高中毕业的徐承恩被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正式录取。1949年5月,22岁的徐承恩大学毕业,带着建设新中国的梦想,徐承恩来到东北,走上了研发石化工业技术的道路。
1949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徐承恩报名去了东北的锦州合成油厂,由于工作出色,在锦州合成油厂运转正常后,徐承恩很快被调到东北石油管理局,从事设计管理工作。1953年5月,他又因为工作出色而进入中国燃料工业部石油总局设计局,为期50多年的工程设计生涯从此拉开帷幕……
1959年,含油面积达到865平方公里的大庆油田的发现,改变了世界对于中国“贫油”的认识。经过石油工作者3年的艰苦会战,到1963年大庆油田已经变成年产600万吨原油的大油田。大庆油田的这种生产能力相当于过去旧中国44年石油产量总和的三倍。随着含量丰富的黑色石油被源源不断地从地下挖掘出来,新的问题也出现在了石油工作者面前。大庆油田产的石油含蜡比较多,炼出的柴油凝固点高,北方天气寒冷,这种柴油很难使用,脱蜡、降低柴油凝固点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工作。徐承恩主动担下了这项艰巨的任务。整天面对的是弯弯曲曲的管廊和必须精确到毫米的图纸,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寻找问题,一次次的试验,其中的种种艰辛和困难远远超过了常人所能够承受的范围,三年时间,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算长,但这短短三年却熬白了徐承恩的头发。这一年徐承恩才38岁。
1965年,尿素脱蜡装置终于在万众期待下设计成功,通过化学反应去掉原油中的石蜡成分,这对利用大庆原油为航空以及高寒地区提供燃料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后来的石油工作者把它和其他四个自主设计的炼油装置亲切地称为石油界的“五朵金花”。徐承恩也由此奠定了自己在中国石油界的地位。
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徐承恩作为北京设计院总工程师,主持审定了燕化炼油厂和援外炼油厂的设计工作。
1980 年, 已经成为北京设计院院长的徐承恩就预见性地提出: “北京设计院要从国内设计向国际型转变, 从单一的炼油设计向石油化工型转变,从单纯的设计向工程承包公司转变。”在他的指导下, 福建炼油厂设计在中国首次实现了全厂集中控制、装置密集布置, 消除了大管廊、大马路和大厂前区的设计旧模式。在设计方法上, 他从中国石化建设的大局出发, 使设计程序由过去“先地上后地下”变成“先地下后地上”, 加快了工程进度。
在“汽油改质”攻关会战中,徐承恩作为攻关组组长,与有关单位历时9年攻关,不仅使甲基叔丁基醚工艺开发和装置的设计获得成功,还促进了催化重整催化剂的更新换代与汽油脱硫醇工艺的改进,进一步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1994年徐承恩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长期的炼油科技实践中,他认真按科学规律办事,听取群众意见,严格要求,严格把关,坚决反对马虎了事和急于求成的浮躁行为。他经常向工程技术人员强调说:“科学是极为严谨和实实在在的,尤其是对我们天天接触易燃易爆的石化工业设计人员来讲,更是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就可能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半个多世纪来,他无论在设计岗位或是在多年的领导岗位上,面对繁重设计任务及巨大的风险压力,在参与、组织、指导和评审大量的设计方案时,在亲自审看成千上万张图纸时,在去全国几十个炼油、石油化工企业指导、处理装置的问题时,他无论时间多么紧,身体多么累,任务多么急,总是“严细”当头,一丝不苟,使套套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在我国石油化工厂的大型化、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徐承恩付出了很大心血。他立足我国石化工业的实际,以“放眼现代化、放眼世界、放眼未来”的精神,认真研究制定和审查炼油厂装置大型化、现代化的设计方案。如2001年在我国最大的上海高桥800万吨/年润滑油型常减压装置和140万吨/年焦化装置的设计中,他作为技术委员会主任坚决把好设计方案的每一道环节,使这两套大型化装置按时一次开车成功。上海高桥800万吨/年润滑油型常减压装置是我国最大的一套。其流程复杂,产品质量要求高,需要解决许多技术难题,加之企业对工程要求急,必须做到边设计,边施工。但这为装置达到国际水平带来重重困难。这时,徐承恩仍然坚定指出:“装置再大再难,也要立足国产化,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为了保证这套国内没有先例的特大型装置建成投产,他要求项目组无论设计任务多么忙,也要对关键部件-分配器去制造厂做1:1冷模实验。项目组共提出了4套实验方案,对此,徐承恩进行了多次评审,使方案达到最科学、最优化、最先进、最可靠的要求。至此,徐院士并不认为可以就此罢休,为保万无一失。他要求项目组不能松懈,在去现场开工之前必须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应对方案。在徐院士精心组织及指导下,经过项目组的不懈努力,使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最大润滑油型常减压装置,于2002年9月15 日在上海建成投产,一次开车成功。
徐承恩院士是北京石油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和连续三届的理事长,对首都治理大气污染十分关心。在他的提议并主持下,北京石油学会为促使国家对陕甘宁气田的开发,及陕京800公里输气工程的立项、做了很多工作。在北京申办奥运会前夕,为了治理汽车尾气,他提出并主持召开了《改善北京环境取消低标号汽油研讨会》,会议提出了提高汽油质量要分“高标号化—无铅化—优级化”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北京市采纳后在全国影响很大,上海、广州等许多大城市也相继采纳实现汽油无铅化。在北京燕化公司的“腾飞工程”中,徐院士领导的北京石油学会为汽油的“优级化”提供了技术指导,为燕化公司创造上亿元的利税提供了支持。北京石油学会分别获得中国科协及北京市科协《金桥工程》一等奖。
满头银发,坚毅而慈祥的面孔透露着他身经百战的洗礼。他既是知识渊博,功底深厚,经验丰富的学者,也是平易近人,可亲可敬,为人高尚的良师益友。和他共事多年的原总工程师李昌彀概括说:“徐院长是典型的专家式领导干部。”半个多世纪来,他参与指导过许多设计和科研攻关项目,其中直接负责和参与的项目曾有两项成果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还有些获国家其它重大奖。但在报奖时,他总是首先想到别人,从来没有把自己的名字写进获奖名单中。对此,他无怨无悔。这种执著敬业、高风亮节、无私奉献的精神使许多领导干部和职工深为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