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打假外传

2013-03-12 09:17贾亦琦
北京青年周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圈钱造假者监管者

贾亦琦

2013年1月8日,一场关于“挤水分,讲真话”的史上最严IPO打假风暴就此掀起。

在这场IPO在审企业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会议上,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宣布将成立不少于15个核查小组,对800余家在审IPO企业进行财务核查,打击IPO企业的财务造假和利润调节行为。

根据监管层要求,各家券商投行须对其保荐上市企业的2012年财务情况进行自查,并在2013年3月31日之前将自查报告递交到证监会。对于发行人申报期内最后一年收入、利润增长较大的情况,监管层还要求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重点分析利润突然增长的实质原因。抽查内容还包括执业人员及近亲属违规持股或买卖股票等;甚至在中介机构对企业管理层访谈时动用FBI的读心术,通过观察管理层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监测是否存在不诚实表现。

在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看来,空前严厉的打假风暴可以一石数鸟:剑指发行市场上的财务信息失真、虚假及欺诈等问题的打假新政,将会有助于IPO堰塞湖的“泄洪”;同时严惩造假上市,可以减少上市新政的反对者;并且有利于培养公司与机构自律,检查市场信用情况,为上市从核准制到注册制的市场化改革铺平道路。

另有业内人士分析,IPO打假动用奇招,实属为解决通道拥堵的无奈之举。如何将权宜之计常态化,而非雷声大雨点小,严惩和执行乃是关键。

“A股市场造假者泛滥,归根到底在于A股市场是一个‘圈钱市”至于假象横生,皮海洲在其微博上进行了分析,“改变A股市场‘圈钱市的定位,一是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并追究主要责任人刑事责任;二是严格执法,为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对执法的影响,可设立专业的证券法庭来审理上市公司证券违法案件;三是引入集体诉讼制度来保护投资者利益,让造假者赔偿投资者损失,为造假行为付出惨痛的代价。”

相比之下,国外证券市场对于造假现象零容忍。“在美国,媒体与做空者、监管者会随时监督股价异动,一旦掌握信息造假或者内幕交易证据后,监管者将予以严惩,动辄百万美元甚至数亿美元的和解费让造假者心惊。”叶檀表示,“在保护投资者为主的集体诉讼民事赔偿机制之下,天价赔偿也让造假者一辈子都印象深刻”。

猜你喜欢
圈钱造假者监管者
宝莱特:业绩一朝爆发之际大肆“圈钱”
“造假者”纳瓦罗注定滑天下之大稽(环球锐评)
基于演化博弈的造假者与监管方行为研究
借混改之名行“圈钱”之实 五粮液定增有损中小投资者利益
游戏公司上市圈钱记录 首位超过10亿美元
商业银行员工绩效考核与操作风险防范的博弈研究*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金融监管的博弈分析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