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玲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图书馆 福建 厦门 361008)
何谓“人文素养”,简单说,人文素养就是人的内在素质与文化底蕴。其核心内容即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生命生存价值的关怀。人文素养是通过后天学习、环境熏陶和社会实践形成的。其中传播人文知识是基础,培养人文精神是核心亦是升华。
现如今,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而精神文明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越来越严重。而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更是如此。这与其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的培养,轻人文素质的教育引导有关。特别是近几年持续紧张的就业压力,使得高职院校的教育和学习越发倾向实用主义乃至急功近利态度,亲产业、强化实训课程的同时往往是以减少人文教育为代价。课程设置上完全忽视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也是几十年来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犯的一个严重错误。具体表现在对世界人文文化遗产知之甚少,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缺乏应有的了解,思想浮躁人文精神淡薄、人文意识缺乏等。因此加强人文教育,培育学生文化素质和健全人格,达到提升职业技能与增强人文素养的协调统一,逐渐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学生人文素养的重构也便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急需解决的事情。
特别是在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文素养的欠缺和不足往往使得高职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缺乏发展的后劲,同时也成为他们从技术岗向技术管理岗迈进的绊脚石,以致在激烈的竞争中面临被淘汰的威胁。当然因为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其学生不可能像本科院校那样设立较多的通识教育课程。强调人文教育,也并非是将人文教育置于专业教育之上,而是要将人文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当中去,使二者做到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除了在专业课程、实训教程中渗透人文教育,还要大力借助课堂外其他一切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人文知识,培育人文素质的途径,这才是真正切合高职院校实际的人文素养培育之路。
图书馆作为高校人文环境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整个图书馆发展的历史上,人文理念亦是其主要的办馆思想。诸如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巴特勒认为:“图书馆学理论强调的是人文因素, 认为人文因素是更基本的”。施蒂格则强调:“人文价值观念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因此,在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方面,图书馆的积极作用也便显得尤为突出。下面从图书馆人文建设方面谈其对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影响。
一、加强图书馆自身人文环境的建设,以良好的人文环境感染熏陶学生。
首先是优化图书馆的环境。舒适温馨且富有人文色彩的学习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进入图书馆学习,激发他们交流思想、探索新知的兴趣。如图书馆可以设置专门休闲区,将书店、咖啡屋、快捷餐品店吸纳加入。让学生在学习累的时候,可以休息、聊天、就餐,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这样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时间集中,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再有可以有计划地设置主题,悬挂名言警句,以此鞭策学生的学习;还可以在合适的地方悬挂名人画像,让读者对知识和文化产生敬仰与尊敬之情;还可以在阅览室摆放花草盆景,让读者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阿根廷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兼翻译家博尔赫斯曾说过:“我心里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也是曾担任过国家图书馆馆长的博尔赫斯对图书馆的期许。
其次,提高图书馆人文社科类图书的比例。大部分高职院校起步较晚,基础较薄弱,藏书不多。为满足教学科研需要,在采购时多偏向重点学科和专业,造成文献单一。特别是高职院校本身人文类专业少,人文社科类图书因此更是严重缺乏。事实上,丰富的人文社科文献是进行人文素养培育不可或缺的保证。所以高职院校应适当调整馆藏文献资料的结构,加强人文社科书籍的补充和强化,多选购一些弘扬正气、向善、爱美为核心的价值观、道德观的书刊,培养学生的内涵,使学生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高素质的有用人才。
再次应加快图书馆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建设,把图书馆建设成信息资源中心、学习中心、学术中心、文化休闲中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文素养培育的过程。落到实处如提供无线网络、书吧等。
最后加强图书馆馆员的人文素养的培训,使图书馆工作由“以书为本”转向“以人为本”。让学生深入其中感受图书馆温馨的人文关怀。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图书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如何,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图书馆各馆员的人文素养和水平。如果馆员们服务热情周到,言行情切将会对学生将来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此外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做好本职工作,博得读者爱戴、信赖从而树立良好形象的品德基础。如果馆员缺少“读者之上甘为人梯”的服务理念,何以谈人文素养,又何以来影响学生。
二、适时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这与学校开设的人文类公选课是统一的。一是,在这里学生可以淡忘他们经常接触的枯燥的应用文体程式训练,以及为了修满学分而被动听讲的无奈。二是弥补人文类课程教学时间短的缺陷。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其良好的阅读环境,以人文关怀为宗旨,围绕“人文素养”举办不拘一格的活动。让他们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交流情感、互帮互助,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文情怀。
1.加强导读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读书会、诗歌朗诵会、读书征文等等,倡导与好书同行,以高品味的文化滋养人。将经典好书推荐于学生。在举办过程中可以适当吸纳一些勤工助学的学生馆员,让他们以管理者身份走近图书馆,了解图书馆馆藏结构、特色和基本运作程序,起到在学生中宣传图书馆的作用,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走近图书馆。
2.进行导读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在信息社会,信息素养已成为人文素养、整体素质重要的一部分。充满好奇和求知欲的大学生更容易对一些错误信息跟风与盲从。在这一点上,图书馆应利用自身的资源和平台,开设类似信息检索与利用等信息素质教育课。同时针对学生不同的信息需求,提供不同层次信息服务,潜移默化地进行信息伦理培育。在提高学生对信息的独立判断能力,培养其检索与利用信息资源的技能与技巧的同时,逐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在现代信息环境下的学习研究与创新能力,以及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能力等。此外图书馆还要利用其网络技术手段,丰富网络主页。如可在图书馆主页中加入一些有益网站的链接,在满足学生开阔视野要求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掌握和使用学术信息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其道德品质、文化品味等。
此外如还可以举办摄影展、书画展、民俗文化展等形式,把学生从网络游戏和低俗无聊的文字世界带出来,感受高品位的文化素养的魅力,让学生足不出校而随时能够感受到人文精神熏陶。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高校开展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场所,发挥其隐性教育,配合学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任务。加强图书馆自身人文环境的建设,以良好的人文环境感染熏陶学生。同时适时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寓教于乐。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也会带动图书馆人文环境的提升,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推动学校整体人文环境的发展。
[1][2]于心党.论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7( 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