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爱军
健身气功·大舞汲取中国民族舞蹈精华,借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以舞宣导气血”的导引理念,以中国传统文化和医药文化为基础,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具有调身、调心、调息功能的新功法。该功法利用人体的动作、姿态和造型等肢体语言,展示出一副流动变化的生命艺术的画卷。
敬畏生命追求健康
健身气功·大舞是通过肢体运动来表现中国人对身体的认识、对生命的敬畏、对健康的追求。我们的先人,在远古的社会生活中,几乎没有比舞蹈更重要的事情了,诸如婚丧嫁娶,生育献祭,播种丰收,一切都离不开舞蹈。尤其是限于当时医疗水平的局限以及维护生命、驱病除邪的健康需要,远古先民已将舞蹈作为质朴的生活方式和感知世界的手段。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陶唐之始,阴多滞状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宋代的《路史》前纪第九卷上也说:“阴康氏时,水渎不疏,江不行其源,阴凝而易闷,人既郁于内,腠理滞着而多重膇,得所以利其关节者,乃制为之舞,教人引舞以利导之,是谓大舞。”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舞”的作用是引导气血的运行,“舞”实际上就是导引,而导引正是健身气功·大舞的重要源头和最初形态。
《吕氏春秋·古乐》还记载了传说中葛天氏乐舞的情形:“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鸟兽之极。”依文字推算,这类乐舞的操演必须要经过相当严格和规范的教习行为才能达到有序的地步,其目的主要是向天地乞求。《尚书·益稷》对夔主持氏族部落盛大乐舞的行为过程有专门记载:“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这段文字详细描述了举行舞蹈的情形,规模宏大,如果没有特定的教习是不能胜任的。
这两段文字都说明舞蹈已经渗透到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生活的重要一部分。正是因为舞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才有机会可以在其中获得大量的亲身体验,日积月累,逐步发现某些舞蹈动作可以“通利关节”,逐渐认识到它的治病功效,并对这些实践方法进行了理论上的升华和实践中的总结,从而促进了健身气功的形成。
以舞蹈之皆通形神
我们之所以将健身气功·大舞称之为流动变化的生命艺术,是因为该功法是以舞而尽健身之意,并配合音乐而咏健身之言,正所谓“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其形”,健身气功·大舞以其独特的“三调合一”形式,内导外引、表达情意、传递情感,使形神意至真之纯,恬淡宁静。
《舞赋》对舞蹈时的精神状态进行了细致刻画:“摅予意以弘观兮,绎精灵之所束。驰紧急之弦张兮,慢末事之委曲。”舞蹈之前,舞者把神思意想扩散到宏大的景象上,然后梳理整束自己的心绪,绷紧了的弦舒张了开来,即将进入轻慢委曲的抒情和叙述。练习健身气功·大舞也是如此,不管是起势的上提、旋腕,还是上抱、下按,都是为了安静心神,使习练者进入到松、静、舒、空的境界中,为下面的套式做好准备。
“舒恢炱之广度兮,阔细体之苛缛。启泰贞之否隔兮,超遗物而度俗。形态和,神意协。从容得,志不劫。”舞者要舒展开广大的胸怀,疏略身体细部的苛文缛节,接通太极真气,遗弃形骸而度越凡俗,从容自得,心志安定,形、态、神、意各个方面都调停得和顺协调,不为外在环境所影响,才能够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昂首势”要求“松紧结合”、“动息相随”,其要义在“调身”、“调息”、“调心”之“三调合一”,使周身无不安舒,气流通畅,形神相资。
“于是蹑节鼓陈,舒意自广,游心无垠,远思长想。”舞者心意安适,心志无边无际地遨游,正在作遥远的遐思和自由的想象。“其始兴也,若俯若仰,若来若往,雍容惆怅,不可为象。”舞蹈开始的时候,仪态和缓,意气少舒,难以用语言描述其形象。“其少进也,若翱若行,若竦若倾,兀动赴度,指顾应声。姿绝伦之妙态,怀悫素之洁情。”舞者身姿与音拍正相契合,进退娴雅柔曼,显示出胸怀的清远洁净。在健身气功·大舞锻炼中,练习者也要进入到心神合一所营造的意境中。健身气功·大舞练习时强调“形断意连,势断气连”,“连绵相属,气脉不断”,通过模仿动物形态和生活情景,创造出一种形象化的艺术的意境,可谓“韵外之致”、“言外之意”,既是恢宏的,如合掌引体,直指千里之外;又是蕴籍的,如合什低眉,心似止水之静;既是飞动的,如仙鹤振翅而起,轻灵飞扬;又是沉实的,如握固震体,劲贯全身。健身气功·大舞所创造的这种意境之美,令人神往,耐人寻味,成为一种东方艺术的人体体现。学会健身气功·大舞动作似乎没有太大的难度,但深入之后,那上下内外的高度协调,那劲力技巧的体现,那心神意的配合,以及它所赋示的文化,让人琢摩不完,玩味不尽,需要人无止境地去体悟修练方能心领神会。
“修仪操以显志兮,独驰思乎杳冥。在山峨峨,在水汤汤,与志迁化,容不虚生。气若浮云,志如秋霜。观者增叹,诸工莫当。”舞者心神自由驰骋,演高山有高山之势,表流水有流水之意,气息遨游像浮云,心志高洁如秋霜。健身气功·大舞不独以直观的艺术手法表现人生,而且注重人性的修炼。中国文化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知识,而是着重于提高心灵的境界。健身气功·大舞的内倾性表现了中华民族重内、重意、重合、重直觉的文化心态,练习健身气功·大舞要靠亲身实践去体验和感悟,悟其内在的意蕴之深,技巧之妙,意境之美,正可以作为人生修为的手段。
气韵律动兼容共生
健身气功·大舞与其它舞蹈艺术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们的共性都是以人体的躯干和四肢作为工具,通过头、眼、颈、手、腕、肘、臂、肩、身、胯、膝、足等部位的协调活动,构成具有节奏感的动作、姿态和造型。所以,该式功法与其它舞蹈艺术有着同源异流、共生共荣的关系;同时,从它们的心态和动态以及反映生活的关系来看,可以分为具象性动作和抽象性动作两大类。
具象性动作来自人类具体生活和生产实践,如芭蕾舞中的表意性哑剧动作;民间舞中挤奶、种地;现实生活中的操练、行军作战等。健身气功·大舞中也有很多具象性动作,如飞身势等。不管是舞蹈,还是健身气功·大舞,这一类动作大多具有明确的表意性质。
抽象性动作来自人类表现情感和情绪的需要,可以直接从人类的情感中加以抽象,也可以从动、植物的形状变化中提炼,如跳跃、转圈、翻滚等。健身气功·大舞中的抽象性动作也很多,如摆臀势,通过转动尾闾,表现了肾气对人体的重要和对生精之所盆腔的重视。
造型是舞蹈的表现手段之一。它出现在舞蹈动作流动的瞬间或舞蹈组合结尾的停顿之时,人们也称它为动中的静态和静止的亮相。舞蹈造型的存在和变化,使舞蹈显现了动中有静、静动对比有序的美的规律。健身气功·大舞中的定势动作同样起到了舞蹈造型的效用。定势动作经常和眼神运用结合在一起。如果说眼随手动是行,那目随势注就是止,行止有度,动作才显得规整、有力。在演练过程中,每停一势,眼神与身形俱凝滞不动。定势中要求双目有神、静中含动,表现出“势虽停而气不断”的意境。比如,“揉脊势”中,两掌由上向下摆,手臂动作停止了,但通过转头下视的眼神表达,依然营造出一种蓄势待发的情景,气势犹在。“摩肋势”中,摆手前视时要稍停一下,要和摆臂、撤步的动作配合好,如果动作、眼神没有停顿,就像一首曲子没有转折、起伏,而失于平淡。定势动作贯穿在整套功法中,每一个动作都是由行、止所构成,这就要求我们在练习中,尽量根据动作变化表现不同的动作意境,体味不同的劲力转换。
舞姿流动中的静态造型使一个个舞蹈动作在运动过程中呈现出清晰的美的形态;停顿的亮相造型,不仅集中表达出内心的情感,还起到了舞蹈组合之间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健身气功·大舞中的“造型”——定势动作不单纯是一种美的动态,而是具有内在韵味的一种形神兼备的融合体,构成了健身气功·大舞特有的韵味和风格。
手势是舞蹈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表现手段。在生活中一个手势往往可以直接说明一个简单的意思,如自然伸展的手势表示“请坐”或“请这边走”、“过来”。手势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语言的作用,健身气功也离不开手势的正确运用了。健身气功·大舞的手势包括手指、掌、腕和手臂各部位的配合和运动,它不仅有着内在的意蕴,而且还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如旋腕、压腕、合什、握固等。
舞蹈表情是由舞蹈的全部动作,包括全身心的动态来体现的。它通过面部的表露、手臂的传情、躯体的摆扭、足部的移动来统一表达内在的情感。同样,健身气功·大舞也十分讲究表情。首先,在练习健身气功·大舞时要注意眼神的运用,整套动作的神采、气韵集中反映在眼神中。眼神不只是单纯眼睛的活动,而是通过眼睛这个载体表达出来的内心情志精神活动,一般可以归纳为“眼随手动”、“目随势注”、“以目传神”三大运动规律和表现方法。其次是对手和手臂的运用,要求合法、合度、协调、美观。对肢体的摆动和足部的移动,也要求符合人体运动美学的特征。
舞蹈的表情不单单由某一个动态的部位来体现,单独的手的动作,如果没有身体其他部位的配合是难以正确表达丰富的内心感情的。如果各部位不能很好的相互配合,还会导致外在形态扭曲和懈散,破坏舞蹈的动态美。同样道理,健身气功·大舞也是由全身心协调一致,透过外在的一个个富有情感的动态和技巧动作,准确反映出特定的美的神韵。正如梅兰芳所说:“要使台下的观众被我们吸引,为我们喝彩,就要从每一个细小的动作,每一个唱词,每一个眼神着手,让人家都感到很美,而且美得有内容。尤其是舞蹈动作,更要讲究,应当使人从各个方面和角度看来都是美的,都是有表情的。”
综上所述,“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也,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舞蹈就是这样以人的肢体为工具,将动作和造型连缀成意象,或者直抒胸怀,达到表现手段与心灵的统一。健身气功·大舞也是以人的肢体为工具,将内与外、形与意、心与神、动与静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构建出一个意象世界。所以,健身气功·大舞与舞蹈艺术虽殊途但可同归,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发掘健身气功的审美特征和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