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光
日前,普华永道《机遇之都2012》将北京经济影响力排在世界各大城市第一。为了更加全面了解排名情况,我们研究了《机遇之都2012》报告。通过研究发现,这个指标仅仅是整个报告十个分类指标的一项,在本次27个城市整体排名中,北京仅名列第17位,在27个城市中处在中等偏下水平。综合看,北京与世界先进发达城市的差距还不小,我们需要付出的努力还有很多。
一、机遇之都27个城市总排名
前三名分别是斯德哥尔摩、多伦多、巴黎,北京排在第17位,中国香港位于第8位,上海排在第19位。
二、十项分类排名情况
这次机遇之都的分析排名共分为10大类指标,分别是智力资本与创新、技术满意度、交通和基础设施、卫生安全与社会保障、可持续性与自然环境、商务活动便利性、成本、人口与宜居、城市门户等10个方面。在10个方面里面,北京的经济影响力、城市门户两大类指标排名居前,分别排在27个城市的第1和第3。排名靠后的类别分别是卫生安全与保障、智力资本与创新、运输和基础设施、经商便利度、人口和宜居度,其余技术友好性、可持续与自然环境、成本排在中游位置。
三、北京经济影响力分项排在第一
这次北京的经济影响力排在27个城市第一,一方面说明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北京的经济实力在增强,中国的经济影响在扩大,另一方面也与指标选取有关。普华永道的排名选取全球企业500强总部数量、金融和商务服务就业、吸引FDI新建项目数量、吸引FDI资本性投资数量、劳动生产率、实际经济增速等六个指标。这些指标总体上偏于现状经济增长和活力。因此,受益于中国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北京的分项子指标都比较靠前。全球企业500强总部第二,金融和商务服务就业第四(第一是东京),吸引FDI情况第五(Greenfieldprojects),吸引FDI第四(capitalinvestment),实际经济增速第三。但是北京唯一落后的指标就是劳动生产率,排在27个城市倒数第二,仅高于孟买。这是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四、北京其余排名靠前指标
从总类看,城市门户排名第三,是仅次于经济影响力的大类。主要得益于北京有数量众多的星级宾馆、每年召开较多国际会议,特别是机场距离CBD距离较近,都对提升分项排名起了很大作用。
此外,在智力资本与创新中,北京的数学和理工科学技能成就排在第四位,上海排在第一,香港和新加坡排名并列第二,说明亚洲城市的智力资源还是非常丰富的。在成本方面,北京的消费价格指数(CPI)较低,排在第五位,互联网成本也处在相对较低水平,排在第六位。在人口与宜居分项中,北京的工作年龄人口最多,排名第一。在经商便利度分项中,北京的外国大使馆和领事馆数量排在第三位,显示出首都城市的特殊优势。在交通和基础设施分项中,北京的公交成本较低,子项排名位于第三位。在可持续和自然环境分项中,北京的再生水利用、以及公共绿地面积排名也相对靠前。
五、北京的差距指标
这次机遇之都排名,北京大多数指标还是排在相对靠后的位置,说明北京与世界先进城市的发展差距还比较大,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一)卫生安全与社会保障所有子指标都落后
这次机遇之都排名中,北京的卫生安全与社会保障分项指标仅排名27个城市的倒数第五位,而且各子指标都不靠前,让人感觉有些意外。这类指标由五项子指标组成,分别是医院、卫生系统绩效表现、临终关怀照顾、犯罪、政治环境。北京的卫生系统绩效表现、政治环境排名在中游偏下,医院、临终关怀照顾、政治环境排名分别排在倒数第6位、第5位和第3位。排名靠前的城市分别是斯德哥尔摩、多伦多、悉尼,北京与他们的得分差距非常大,可能的原因是北京的人口更多,发展阶段又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但是北京与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相比也有很大差距,考虑到政治环境的排名有意识形态因素影响,北京的医疗服务满意度、为老服务水平确实还需尽快提升。
(二)智力资本与创新以及技术满意性两类指标尚未体现北京的创新优势
一直以来,北京都有丰富的创新资源优势,但是这次排名涉及到创新的两大类分项指标都没有体现出优势。
从智力资本与创新分项看,由基础教育规模、图书馆的公共可及性、理工科技术获得性、识字率与中等高等教育入学率、高等教育人口占比、高校研发能力表现、创意城市指数、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环境等九个子指标组成。北京的基础教育规模、识字率与中等高等教育入学率都排在倒数第三位,图书馆的公共可及性排在倒数第二位,属于失分较多项目。其余子项目都在中等偏下水平。
从技术满意性分项看,北京的数字经济得分、宽带质量得分偏低,分别在第24位和第19位。
(三)经商便利度多数指标落后
这类分项指标由置业难易度、化解债务危机、就业规制、免签国家数量、签证旅行的灵活性、大使领事数量、股权所有者保护水平、经营风险环境、工人管理风险等九项子指标组成。除了大使领事数量排名居前外,其余指标多数排名靠后。
(四)交通基础设施、人口和宜居度以及可持续自然环境三类分项指标都有硬伤
北京的交通和基础设施排名在27个城市中位于第21位,主要落后指标是公交系统、住房水平和大型建设活动。
人口和宜居度分项排名的主要落后指标主要是文化活力,排在第25位。
可持续性与自然环境分项排名的主要落后指标是热感舒适度和空气污染,分别排在第25位和第26位。
六、机遇之都排名对北京的启示
通过全方位比较北京在27个城市中的排名,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楚的看到北京城市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更加清楚的看到全球城市发展理念的一些新变化、新趋势,对北京下一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很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一)未来城市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北京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重视环境、包容、宜居、文化等要素的提升
此次机遇之都十大类排名,北京除了经济影响力排名靠前外,多数指标都靠后,不仅与斯德哥尔摩、悉尼、圣佛朗西斯科等相对规模较小的城市有很大差距,而且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传统巨型世界城市也有一定差距。我们的差距比如空气质量、交通拥堵、经商环境、社会保障,这些都是下一步应该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的方面。如果这些配套不加快发展,那么就不能保持持久的经济影响力。
(二)把城市资源更多聚焦在创新和文化上
此次排名,首尔在技术满意度上排在了第一,而斯德哥尔摩在智力资本与创新上排在了第一。两个城市都不是传统的世界级城市,但是都有分项排名的出众之处。首尔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智慧城市,目前城市宽带覆盖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无线热点覆盖率很高。通过长期持续不懈努力,城市智慧发展水平终于为世界承认。北京的科技基础非常好,但是城市的高技术资源一直没有集中在某个或几个领域,而是遍地开花,难以发挥出整体效益。结果是什么都想做,什么都没能做成世界级水平。文化也存在这个问题,文化活力仅排在25位,固然有意识形态的原因,但是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保持文化多样性是首都北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在学习一线世界城市的同时,更多关注正在崛起的新兴世界城市
新加坡、首尔、多伦多、斯德哥尔摩、圣佛朗西斯科等城市是这次排名中表现突出的城市。这些城市普遍重视特大城市病的治理,有更多的创新元素,更加宽松的创业环境,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受到理论界的关注。作为朝着世界城市目标努力的北京,在吸取已有世界城市教训的同时,应及时了解新型城市发展的新动向,应该说这些城市更能代表城市发展的未来。特别是新加坡,面积仅有400平方公里,然而却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阶段,目前已稳定在高收入国家行列。北京面积是新加坡的400倍,土地资源短缺不应该成为制约我们发展的大问题,应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做出特色。
(作者单位:北京市发改委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