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不可逆转

2013-03-11 03:41刘利刚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
支点 2013年1期
关键词:息差存款市场化

刘利刚(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

利率市场化不可逆转

刘利刚(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

金融改革

对于监管当局来说,既需要考虑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银行经营风波和管理压力,也要考虑商业银行经营业态变化带来的监管漏洞。

2012年,中国央行两次降息,与降息同步,中国央行也开始放宽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区间,以存款为例,商业银行可以提供最多不超过基准利率1.1倍的利率,贷款则实行管理,最低可以打到7折。这样的一个举动,既表明了央行的“顺势而为”,也普遍被认为是中国开始探索利率市场化的开端。

利率市场化雏形已成

2008年和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官方推出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然而,尽管刺激计划推升了经济的回升,同时也带来了通胀以及资产泡沫的风险。大规模的资金需求与社会资金预期收益率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实际资本成本的提高。大量资金开始进入民间融资市场、信托以及PE等市场寻求高收益。

面临资金不断流出的现实,中国的商业银行也开始感受到明显压力。为了留住存款,商业银行纷纷推出高于基准利率的理财产品。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判断,中国的理财产品存量到2012年三季度底为8万亿-9万亿元,相当于中国存款规模的10%、中国GDP的17%-19%。尽管这一规模存量与目前大约80万亿元的存款存量相比,尽管显得微不足道,但理财产品的滚存规模仍然在不断扩大,存款变得更加短期化,已经成为一个显性趋势,这对中国银行业构成压力。

典型案例是,中国的存款总量每每在季度底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而过了季末则往往出现明显的下滑。其实这当中很大一块资金来自于银行理财产品的表内外腾挪,很多商业银行为了满足监管要求,选择在季度底时将理财资金计入表内,即计为存款,而过了季末,则又将理财资金转出表外,以避开相应的“存贷比”等监管要求。

这种趋势意味着商业银行在资金压力变大的背景下,被迫为理财资金提供更加市场化的利率。这也表明利率市场化雏形已经产生。

压力倒逼银行业务结构调整

利率市场化一旦开闸,整个市场机制和思维模式都将发生明显的变化。这将是一个不可逆的模式。

对于中国的商业银行来说,利率的逐步市场化意味着其面临的资金成本将上升,与以往相比,银行业不仅面临着同业的激烈竞争,同时也将逐步失去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随着保险、信托、基金以及证券行业的兴起,商业银行也必须需要提高收益率来吸收存款。

而在资产端,面临着债券市场的不断崛起,大量优质客户转向债市进行融资,也导致了银行议价能力的下降。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尽管存在着息差的优势,但坏账率也将随之上升。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中国银行业的高息差以及资产低风险高收益时代已经一去难返。

在过去的数年中,中国银行业大约享有250-280个基点的净息差,由于利差通过设定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方式得以锁定,商业银行并不担心竞争压力。而如果息差能够维持,那么银行只需要增加资产规模,即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但随着净息差的收窄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需要做的,则不只是增加规模。只有深挖资产价值,提高资产的额外收益率,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这样的角度出发,商业银行应该更多地在利率市场化方面进行探索,并熟悉利率定价规律,参与制订利率定价规则。

监管需要动态调整

商业银行参与利率市场化进程,似乎是一个水到渠成和天经地义的事情,但事实上,在现实的操作中,商业银行需要做的,却并不是那么简单。这是因为如果让一线的经营部门直接面对市场利率,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风险敞口扩大,但如果不树立市场意识,那么风险也将在资产累积的过程中不断增加。

笔者认为,面临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中国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多层次的利率对冲和管理机制。为了对冲存贷款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商业银行应该更多采用利率衍生产品来进行市场风险管理,与此同时,也应该更多地采用债券投资的方式来进行负债管理。比如说在利率上行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应该更多地使用利率互换来锁定长期利率,与此同时,应该考虑更多地购买浮动利率的债券产品。在拆借市场上,则应该更多地进行短期资金的拆放。在这样的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逐步建立对市场利率敏感的资金使用和交易团队,并同步提高风险管理团队的成熟度。

同时,银行则需要更多地吸取其他非银行金融行业的优势,采取与其他金融行业和部门进行合作的方式,来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并逐步提高资产的收益率和运用效率。比如说,银行业可以考虑与保险业合作,吸收保险行业管理长期资产的优势,同时可以吸取信托行业在深挖个体项目潜力的长处。在这样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也需要加强自身的混业经营能力,并在建立防火墙的基础上,拓宽资金在不同业态之间的流转和使用渠道。

此外,商业银行也应该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使其了解市场利率化带来的风险和机遇。市场的不断发展不仅需要客户的不断成熟,同时,客户的成熟也能够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发展。

对于监管当局来说,既需要考虑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银行经营风波和管理压力,也要考虑商业银行经营业态变化带来的监管漏洞,这也意味着监管思路需要根据现实状况进行动态调整。

为了留住存款,商业银行纷纷推出高于基准利率的理财产品。CFP

猜你喜欢
息差存款市场化
追回挪走的存款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生命的存款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