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祥 孙 辉
近年来,笔者陆续见到两枚方足布,属于未曾披露过的新品种,今撰文介绍相关资料,希望有助于学界的研究。
第一品方足布高43mm,重7.6g。从面文看可隶定为“坪昜”,应读为“平阳”,(彩页1下图1)。第一字“坪”,从土从平,这是燕国文字的一个特点。燕国铸造的方足布“纕坪”、“坪阴”、燕国玺印“平阴都司徒”(《战国玺印分域编》7)、“坪□都玺”(《古玺汇编》5556)以及燕国陶文(《古陶文汇编》3·752)上的平字都从土旁。而三晋地区铸造的方足布,如“平阳”、“平阴”都不从土旁。第二字“昜”不从阜旁,而三晋地区铸造的方足布上“阳”字多从阜旁,如“宅阳”、“安阳”等。
战国文字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区域流行的字形差距较为明显,这也成为我们判断这种方足布国属的一个依据。此外,此品“坪昜”布微耸肩、束腰,燕布特征明显,表面铜质有起皮现象。燕国铸造的货币大都含铅量高、含锡量低,这样的合金配比能影响钱币的机械强度和抗腐蚀性,所以出土的燕国货币大都腐蚀严重①。因此,我们认为此品方足布属于燕国铸造。
传世另有一种方足布(图1),或读为“昜坪”,或认为是“坪昜”传形②,何琳仪先生曾释为“坪”,读“重坪”③,不知是否与此“坪昜”布有关。
第二品方足布高41mm,重6.09g。从面文看,似可隶定为“昜安”,读为“阳安”,(彩页1 下图2)。该布背面有三道范线,左上方有一“左”字。仔细观察,此品方足布明显借用了“宜平”布的背范,两者背面完全相同。此布也应该属于燕布。
黄锡全先生认为:燕地有“阳安”地名,以陶文“昜安都王勹”为证④。由此认为,此品“昜安”与陶文上的地名应该属于同一地,但是地望目前还不好确定。若是此布读为“阳安”不误的话,那么对于以前燕布“安昜”(图2)读为“阳安”就不正确了。
燕国本来是通行刀币的国家,到了战国中晚期,由于各诸侯国社会经济和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区域间的经济往来频繁。在这种社会趋势下,燕国或是受到铸行刀布区的赵国币制影响,或是为了两国经济交往的便利,币制中出现了适应刀布并行区的新的货币形态——仿铸布币⑤。从出土资料看,燕国在战国中晚期曾大量铸造过方足布⑥。石永士先生曾指出:燕国初铸布币时,并不以本国的铸造地命名面文,以铸造地命名面文大概是燕国布币受到三晋布币的深刻影响后,才开始铸行的⑦。三晋地区铸造的“安阳”、“平阳”和“平阴”布出土量非常大,燕地也经常出土三晋的“安阳”和“平阳”布,说明这两种布币在当时流通区域很广。受此影响,燕国可能最先仿铸了“安昜”、“坪昜”和“坪阴”布币。燕国早期仿铸的布币相对规矩,铜质较精,而且体型也稍大,布币背面多见呈“”形的范线。而后期燕国开始铸造带有本国地名的布币,如“昜安”、“韩刀”、“纕坪”、“怳昌”等大都铸造不精,体型小,背面经常为平素。
目前来看,燕布的品种有“安昜”、“坪昜”、“坪阴”、“怳昌”、“韩刀”、“宜平”、“纕坪”、“昜安”、“坪”、“右明 强”等十种。这对于研究燕国货币及相关地理、燕系文字等问题无疑都是重要的实物资料。
图2
注释
①樊祥熹、戴志强、周卫荣:《燕国货币合金成分研究》,《中国钱币》1997年第2 期。
②程纪中:《燕布四珍》,《中国钱币》1992年4 期。黄锡全:《先秦货币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第169 页。
③何琳仪:《古币丛考》,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8 页。
④黄锡全:《先秦货币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第168 页。
⑤石永士、王素芳:《燕国货币概述》,《文物春秋》,1990年第2 期。
⑥石永士、石磊:《燕下都东周货币聚珍》,文物出版社,1996年。
⑦石永士:《就燕下都出土的布币范试谈“安阳”布的几个问题》,《中国钱币》1989年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