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津滔
“中为洋用”天地宽
高津滔
“中为洋用”是中国书画走向世界最直白的解释。就是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共享中国文化。我们常说“洋为中用”,其实也可以讲“中为洋用”。追根溯源,中国文字就是世界文字,古埃及的文字跟中国甲骨文是相同的,如“日月山水”几个字完全一样。只不过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是画出来的。中国画则是写出来的。中国画讲墨分五彩,浓淡干湿,西方画讲光线五调子,异曲同工。艺术没有国界,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洋为中用,中为洋用,道理是相通的。要提倡天下一家,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不能唯我独尊,相互排斥。因此,中国书画要运用中华文化的“根”、“童孩的真”、“中国人的魂”去引导人们沐浴心灵的阳光、享受生活的味道。
“中华文化”像水一样包容和流动,“故天下皆能与之相和”。我在书画艺术上积极倡导“和乐通天下”。“和乐”是道家的核心二字,是人们的最理想状态,也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它反映人们的愿望和期待:个人和乐,家庭和睦,人我和敬,自然和顺,社会和谐,世界和平。我把和乐、笑容、感恩带进了寻常百姓家,带给了世界友人。“笑容”,我的理解:最大的幸福是笑,最高的学问是容。作为军人的理解:最厉害的武器是笑,最伟大的力量是容。笑容是一剂良药,它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效果。笑容带来的震撼比惩罚更强烈。笑是对别人的理解和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解脱和放下。“感恩”应该成为每个人的信仰。“感恩”作品题款是:人人知感恩、和谐满乾坤。
中国书画本身是国际大品牌,最突出的特点是“意境”,“留白”,讲气韵。外国人只讲精神不讲气,中国人讲精气神最讲气。人生就是一口气,没气就没命了。精气神是中国人的灵魂。“气”是精神的核心,是不死的精神。中国画留白就是“气”,中国画的大气就是留白天地宽,“气”是中国书画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根本。“气”是一种修养,人的气质是花钱买不来的,靠自身修养来历练。字画有气韵,练功说气场,社会叫风气,官场讲正气。天不污染喘气顺,地不污染食味鲜,人不污染品行端,心不污染万代传。法国卢浮宫收藏我的“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作品,精妙之处在创意,在留白。留什么,怎么留,人世间还有哪些可以留?正是作品想要表达的。人在“空无”大道间,能流传佳话的只有清白、纯洁、干净的灵魂。同样,有灵魂的书画鲜活诱人,生命常青,有着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徐悲鸿夫人廖静文称我的书画:“书有军人气,画冶众人心”。
中国书画艺术源于人民大众、服务人民大众的理念千年承传,一定会在未来世界艺术舞台唱主角。“三皇五帝,千秋万代,万事民为先”。这里的“民”就是老百姓。写书画的人心中一定要装着人民大众,反映人民的心声,让人看后能够启迪思想,发人深省,入心入脑,打动心灵,有生命的魂。
去年12月,党的十八大刚刚结束不久,我创作了一组“习习清风”系列书画作品,一共7幅,紧紧围绕“习习清风”四个字,分别选用了“篆书”与“草书”、“毛体”与“童孩体”、“繁字”与“简字”、“红色”与“黑色”等各种表现形式。乍看上去,好像只是追求手法变化,实现艺术之美。但是,只要认真琢磨,就会发现更深的含义。作品通过形式的变化,昭示各种文化元素的融合,捧出“习习清风”这民族最浑厚的声音,鼓舞和激励人们去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比如“篆书”和“繁字”,昭示“清风”是中华民族的根;“毛体”和“红色”,昭示“清风”是共产党的魂;“童孩体”和“简字”,昭示“清风”是广大民众的心。
总之,我创作“习习清风”作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习习清风,百姓之福。也就是要表达一个政党、一个政府的领导者为民务实廉洁是老百姓的最大福气。“习习清风”书画巡展在北京光大银行启动,在北戴河、广东等地展出,引起了轰动。“习习清风”作品在北京西单明珠大屏幕上展示,很多人看了很激动。印有“习习清风”字样的邮票、内画壶、紫砂壶、扇子等产品让不少人爱不释手。我们愿中国大地劲吹“习习清风”,也让“习习清风”吹遍全世界。
高津滔 湖北大悟人,高等教育学博士,国家一级书画家,现任人民武警出版社社长,中国书画艺术促进会主席,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中国酒茶文化收藏协会副会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军事写作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书画名家网艺委会副主席,光爱书画院院长。他创造了独具个性的“童孩体”,拓展了书画创作的利导思维,开创了运用植物颜料——牛奶、咖啡、普洱茶写字作画的先河,趟出了一条走进人民大众生活、“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创作路子。其几百幅书画作品被录入几十种书籍;先后发表论文几十篇,有3篇分获全军一、二、三等奖;出版著作二十多部,其中,两部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一部入围国家图书奖,三部获解放军优秀图书奖,八部被评为“2009年度和2010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