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没有“农民”的农业强国
丹麦不仅以安徒生童话、美人鱼和青铜雕像闻名于世,也因发达的农业生产而备受瞩目,可以称得上是个地地道道的“农场主的王国”。丹麦农业的生产方式既能兼顾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分散的初级农业产品,又能保障加工、流通领域的社会化、专业化规模经营。
丹麦素有“欧洲食橱”、“欧洲乳酪市场”的美誉,它是全球公认的农业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其农牧业高度发达,农业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均居世界前列。
丹麦人口521万人(2011年1月),包括渔业、林业在内的农牧业人口8万人,仅占就业总人口的2.7%。出口导向型、家庭私有农场、高学历农民、合作化组织和农业科技高度发达等等,都是丹麦的农业特色。
丹麦没有像中国那样的“农民”,都是清一色的“农业管理者”。平均一个丹麦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可养活500多个丹麦人。丹麦农业的生产方式既能兼顾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分散的初级农业产品,又能保障加工流通领域的社会化、专业化规模经营。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出现“家庭农场”概念,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以丹麦农业为鉴,对推动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大有裨益,也有利于我国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波罗的海和北海之间,有一个古老的天鹅窠,它的名字叫丹麦。天鹅就是从这里面生出来的,过去和现在都是这样。”
1852年,丹麦文学巨匠安徒生创作了一首散文诗《天鹅窠》。他饱含着爱国主义激情,讴歌代表人类文明和科学成就的“四只天鹅”,实则是赞美与歌颂自己的祖国。
在安徒生的笔下,丹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国家之一,而丹麦的乡村像童话一般美好。
安徒生并没有夸张。丹麦位于欧洲大陆西北端,东靠波罗的海,西临北海,本土由日德兰半岛与波恩霍尔姆等4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海岸线长7314公里。深受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气候温和,年均降水量约860毫米,各地降雨量分布不均,土壤条件差异较大,有利于农产品的多样性。全境多为平原,平均海拔30米。
国土面积不大,并不影响丹麦拥有悠久的历史。大约公元前1万年左右,日德兰半岛开始有人类居住,以狩猎为生。其后相继进入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开垦土地,种植农作物。丹麦人擅长航海,一度“创造”了强盛的海盗时代。
从12世纪中叶一直到19世纪初,丹麦内部暴乱和对外战争频繁,重创了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1799年至1804年,政府推行改革,限制地主贵族的特权,将农民的义务劳役制改变为佃赋制,结束了中世纪以来农民对地主贵族的人身依附。
安徒生便出生在这样一个大变革时期。1805年,他在贫民窟诞生,早年丧父,未受教育,终身未娶,一生靠稿费维持生活。但他也是幸运的,目睹了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始。
19世纪中期起,在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影响下,丹麦颁布宪法,废除君主专制政体,改为君主立宪制。与此同时,丹麦的农业专业化迅猛发展,以造船业、电信业为主的工业有了长足进步。丹麦逐步跨入发达国家行列,人均生产总值、人均收入长期位居世界前五。
1875年,对于丹麦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
这一年,安徒生去世。这位享誉世界的童话大师,回到了父亲母亲的怀抱。而他所热爱的祖国正驶在富裕的航道上。正如他在《天鹅窠》的末尾抒写的一样——“许多世纪将会过去,但是天鹅会不断地从这个窠飞出来。世界上的人们将会看见它们的飞翔,听见它们的歌唱。要等人们说‘这是最后一只天鹅,这是天鹅窠里发出的最后一段歌声’,那时间还早着呢!”
这一年,欧洲最早的农业合作社在丹麦诞生。根据有关国际合作社组织对合作社的定义,合作社是一个由个人自愿组成的、通过一个共有的企业实现其同一经济、社会和文化目的和理想的自治组织。而农业合作社在丹麦农业“百年奇迹”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和现代化家庭农场、专业化公司一道构成了丹麦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
丹麦不同规模农场数量的变化(1982-1998年)
19世纪下半叶,随着铁路、航运的发展,北美、俄国、澳洲等地区的廉价粮食成批涌入欧洲,对丹麦的农业造成极大冲击。丹麦的农业生产不得不向市场经济转变。但是,分散的农民面临诸多困境,供给规模太小、市场信息不灵、加工储存设施简陋等等。在生存压力下,合作社应运而生,它在加工和流通领域把农民组织起来,展开大规模的、集中的加工与销售活动,大大增强了农民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也有学者认为,欧洲工人合作运动对丹麦出现农业合作社也有一定影响。1866年,一个名叫汉斯·克利斯丁·索尼的牧师,把英国罗虚代尔消费合作社模式引进到丹麦日德兰地区。由于丹麦不存在大批破产的手工业工人,这一模式没有引起较大反响。两年之后,一个名叫赛福林·乔根森的商人在日德兰建立了一个合作商店,受到农民欢迎。
当时欧洲国家对奶制品和猪肉等畜产品的需求增加,丹麦部分从事谷物生产的农民,改为以生产畜牧产品为主。1875年,卡斯伦德地区的七个农民,联合建立了一个乳品厂。他们实行类似罗虚代尔消费合作社的原则,规定盈余按每人送交牛奶的比例进行分配,决策实行一人一票制和服从简单多数原则。这个乳品厂的合作方式取得了成功,只不过并不为外界所知。
转眼到了1881年冬天,日德兰地区一个名叫斯蒂林·安德森的年轻人,带领部分农民建立了耶丁合作乳品加工厂。合作社成员保证把自己生产的牛奶全部送交乳品厂,并承担连带的债务责任;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与监督,确保牛奶质量;合作社通过集资发展生产;收入按照各人交付牛奶的数量比例进行分配。乳品厂于第二年夏天开业,一炮打响,引起轰动。因其名声太大,所以在很多文献当中,耶丁合作乳品加工厂被视为丹麦和欧洲最早、最成功的农业合作社。其后,类似的合作乳品厂如雨后春笋。
有关资料显示,从1882年到1885年,丹麦各地陆续建立了80家合作乳品厂;1885年到1895年,595家合作乳品厂诞生;截至1909年,拥有0.55公顷到250公顷土地的农户,已全部加入合作乳品厂,所拥有的奶牛头数占全国总数的80%以上。随着乳品合作社的成功,其他农产品合作社也很快在丹麦发展起来。
我国驻丹麦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2008年发布的调研报告称:“目前丹麦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和食品的2/3出口。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生猪屠宰行业的100%、奶制品行业的91.9%、种子和农药行业的83%都实行合作社经营。”
罗虚代尔消费合作社模式
1843年,在曼彻斯特市郊的罗虚代尔小镇,当地工人罢工失败,苦不聊生。一些受欧文合作思想影响的人经常讨论,逐渐认识到组织合作社能改善工人处境。经周详筹备,28个发起人筹集了28英镑股金,于1844年8月11日创立了一个消费合作社——公平先锋社,通过社章,并选举出董事会。
罗虚代尔先驱者们从社会现实环境出发,创立了一套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办社和经营原则——后来被祢之为“罗虚代尔原则”,
主要有:
(1)自愿集股筹资,只分少量股息而不分红利;
(2)社员平等,民主管理,不问股金多寡,一人一票选举;
(3)入社不受政治宗教信仰影响;
(4)以市场平价作现金交易买卖,保证准斤足尺;
(5)按购货金额比例分享利润;
(6)盈余中提取2.5%作为社员教育费用。
与合作社一并勃兴的,是丹麦的家庭农场。丹麦的现代农民是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产生的。此前,丹麦90%的土地归王室和地主所有,仅10%归农民所有。土地私有化之后,到1870年,自耕农已增至90%,这无疑大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安徒生的继承者们用赞美的笔端,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变化给予大篇幅的描述。亨利克·彭托皮丹是最为杰出的一位。他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主张个性自由、个人解放,作品大都以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展现了丹麦的农村生活景象。其文学创作以小说见长,文字朴实、清新又洋溢生机。“由于他对当前丹麦生活的忠实描绘”,1917年,他和另一位丹麦作家吉勒鲁普同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我们从彭托皮丹的小说中可以领略到农场一望无垠的气势。其实,丹麦农场经过了一个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统计数据显示,20世纪前半叶,丹麦农场一直保持在20万个左右。1903年,农场数量26万个;1939年,这一庞大的数字减少为21万个;1964年是17.5万个,到了1999年,农场总数锐减至5.58万个,而平均规模比20年前扩大了一倍,面积达47公顷。
丹麦法律规定,只允许个人拥有土地。农民可向丹麦的抵押信贷机构获得资金来购买农场,农民所获贷款量只能相当于农场价值的70%。农场主不得向子女赠送或遗赠农场,后者必须从其父母那里按市场价格购买农场。
在丹麦,你想跳入“农门”是相当不宜。丹麦法律还规定,如果购买30公顷以上的农场,买主必须拥有农业专科以上学历,还有当很长一段时间的“实习农民”经验,这也意味着买主至少要经受5年以上的正规训练。办理贷款时,仅有抵押物是不够的,贷款机构会对预计的农场年度营业额作一个全面的评估。此外,为了防止“抛荒”,农业部门规定,农场面积在2公顷以上的必须耕种,而且农场主必须居住在这片农地上。
丹麦的农民可不像我国大多数农民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锄禾日当午”。资料显示,丹麦有25所农业院校,每年入学新生1200人,获得“绿色教育证书”的约900人。让人难以想象的是,通常需要42个月学习和农场实习的经历,获得“技术农民”资格,再继续学习和实习24个月,才能获得“绿色教育证书”。
如同其他农业发达国家一样,丹麦的农业专业化水平、机械化水平非常高,特别是在二战之后,发展迅速。从耕地、播种、打虫、除草到收割、储存等等,全是一条龙式的机械化作业。
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丹麦农业生产效率之高可想而之。我国外交部网站的数据显示,目前,丹麦农牧业(包括渔业、林业)人口8万人,仅占就业总人口的2.7%。另有权威媒体最新报道,平均一个丹麦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可养活500多个丹麦人。高度发达的农业大国没有多少农民,即使是农民都拥有高学历,实行的还是机械化操作,所以,有人说丹麦是没有“农民”的农业强国。
丹麦主要农作物产量(2007-2010年)
谈论丹麦的农业发展,科技进步是绕不开的一个篇章,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也颇具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首先,工业化浪潮为丹麦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技术基础。
一家从事丹麦贸易的网站介绍,丹麦养猪行业的专业化已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培育种猪、生产仔猪、养肥出栏等分属不同猪场,喂料、饮水、换气和室温调节等等程序,全由电脑自动控制,根据不同生长期定时、定量喂养。出栏1万头肉猪的农场平均仅需3个劳动力,劳动生产率居全球第一。
其次,高学历的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人力基础。农民受了高等教育,很容易吸收新技术,并进行应用与推广。早在19世纪初,丹麦便创办了农民学校。1856年,皇家兽医农业大学在哥本哈根创建,着力农业畜牧科学工作者和咨询人员的培养。
再次,农业咨询服务体系成为科技推广的有力保障。据我国驻丹麦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提供的资料,丹麦农业咨询服务中心是独立于政府和丹麦农理会的机构,由丹麦农民联合会(2/3)和丹麦家庭农场联合会(1/3)共同所有并派代表(农民)组成其董事会领导。目前农业咨询服务中心共拥有3200名专业技术人员,这意味着平均约25个农民就有一名专职技术人员为其服务,其比例之高领先全球。
政府在科技进步中也起到关键作用。皇家兽医农业大学等农业高等教育机构负责农业基础研究,农业部直属的技术研究所负责应用研究,其经费90%以上来自于政府,费用总额约占全国GDP的0.05%。有关统计显示,丹麦从事农业科研的专业技术力量达万人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进步也为环境生态保护带来积极影响。比如,通过运用新的耕作技术,丹麦平均每公顷土地所消耗的氮肥量已由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136公斤下降至1996年的107公斤,磷肥由45公斤降至7公斤,钾肥由43公斤降至30公斤。
作为高度发达的农业大国,丹麦堪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国度。政府有意通过环境保护,让国家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丹麦为了保证畜牧业的污染排放对土壤和地下水不造成负面影响,法律对农场生产规模有一定约束,每个农场拥有的家畜数量不能超过500个家畜单位。每个单位指1头母牛,或3头母猪,或30头生猪,或2500只肉鸡。一般当农场达到250个单位时,就要对其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论来决定它是否可以扩大规模。
1.丹麦家庭农场一瞥。
2.丹麦农业博物馆,展示了丹麦农业机械化以来的农具。
3.丹麦专业化养牛场。
4.丹麦专业化养猪场。
6.丹麦皇家兽医农业大学,始建于于1856年,于2007年1月并入哥本哈根大学,是丹麦唯一一所专门培养兽医、农学家等专业人才的大学。
梳理一百多年来丹麦农业的发展,我们不能忽视政府的力量。尤其是丹麦政府在法律上保护了家庭农场,并使各种农业资源处于良好的配置状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晓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对丹麦进行过实地考察。他们综合了丹麦农业问题研究专家的各种观点,列举出影响丹麦农业发展的七大主要因素:第一,土地改革提供了实行地产私有化的可能性;第二,建立了面向农业部门的组织完善的金融体系;系统化的培训;第四,建立农民组织及合作社;第五,向农村人口普及政治和文化知识;第六,农民和政府之间就组织和筹集资金开展研究、咨询服务和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第七,农业机械技术的领先。
在这些因素中,我们都能看到政府那双“有形的手”对农业的推动。
更重要的一个细节是,“从1970年到2000年,丹麦农业总资产增加了6倍,但是其资产净利率在2000年为负数,此前最高时,也未超过3%。”张晓山、党国英就此分析说,“从行业上来讲,丹麦农业尽管很发达,但仍然不是一个赚钱的行业。这种行业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没有传统因素发生作用,不会形成目前的局面。”
“许多世纪将会过去,但是天鹅会不断地从这个窠飞出来。”百年光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依旧听到安徒生的深情吟诵。
近年来受欧盟共同农业政策影响,丹麦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逐年下降,但在外贸中仍占较大比重。在世界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丹麦农牧业(包括渔业、林业)生产总值为687.93亿克朗,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2%。
同年,丹麦金融业出现危机,经济开始陷入衰退。丹政府推行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取得一定成效。2010年,丹麦经济逐步复苏,在“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排名中位列第九。
“吃的问题”是未来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我国农业不仅遭遇世界共性难题,还面临技术薄弱、创新不足等问题。2012年1月,国务院首次发布《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东部沿海、大城市郊区和大型垦区等条件较好区域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同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家庭农场的概念,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等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丹麦农业的生产方式既能兼顾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分散的初级农业产品,又能保障加工、流通领域的社会化、专业化规模经营。学习和借鉴丹麦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我国农业按市场化经营模式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也有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启示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有空间。
经济学家林毅夫指出,如果造成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原因是农产品价格弹性低和收入弹性低,那么在农产品这两个特性的约束条件之下,要想增加农民收入,唯一长期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农民数量,让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
丹麦农民合作社发展情况(1903-2008 年)
丹麦农业发展中也有农业人口下降这个过程。数据显示,丹麦农业总人口在20世纪90年代呈下降趋势,减少了17%。而农业投资部门的就业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17.6%。张晓山、党国英由此得出结论:“这个变化说明,即使很发达的农业生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仍有较大空间,而服务部门特别是金融服务部门,仍然能对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作出贡献。”
启示之二:必须加快培养职业农民。
明天“谁来种粮”、“怎样种粮”,一直为社会所关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培育新型农民”,回应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鼓励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的表述。
根据丹麦经验,家庭农场主就是新型的、现代的职业农民。职业农民除了是生产者,还是投资者、经营者、决策者,同时也是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承担者。
“未来种田主体将是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加快培养职业农民。”在3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上,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张晓山建议,职业农民要搞登记,家庭农场应注册等级,按销售额划分,以此来区别不同类型的家庭农场。
启示之三: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政策支持体系。
参照丹麦做法,可在支持总量、范围和内容上,进一步加大支持的力度;可向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向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农产品优势区倾斜。具体就家庭农场的发展,应在土地租赁、金融、保险、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诚然,我国农业有自身特点,切不可盲目照搬国外经验,努力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才是迈向农业强国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