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2013-03-06 09:50叶翔梁珊珊
海南金融 2013年1期
关键词:银行

叶翔 梁珊珊

摘要:近年来,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快速发展,对公业务、对私业务、同业业务“三足鼎立”的局面显现。本文首先运用大量统计数据从业务规模、业务结构、资金流动三个方面对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现状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并勾勒出金融同业间资金流动的轨迹。在此基础上,结合对银行资产负债表变动的考察,研究探讨了银行同业业务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银行;同业业务;货币供给

银行同业业务是商业银行与金融同业间的各项业务往来。其范围广、种类多:从参与主体看,包括银行与银行之间以及银行与证券、租赁、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同业业务;从发生场所看,包括银行间市场交易和场外交易;从业务性质看,包括同业存放、同业拆借、债券回购等传统业务,以及转贴现、受益权信托、信贷资产转让与回购、同业代付等创新业务。广义的同业业务还包括代理资金清算、代理签发汇票、代销基金和保险等不具有资金融通功能的代理业务,以及银行对金融同业的股权投资等。本文只论述狭义上的银行同业业务,即银行与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在银行间市场或场外市场上进行的有资金融通性质的各项业务。

一、我国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现状

银行同业业务能有效融通信贷、货币、证券、保险等几乎所有的金融市场,在我国分业经营的大环境下,这一复合性、联通性和交叉性使之成为深具创新活力和发展空间的业务领域。尤其是在近年来银行资本约束加强、信贷规模偏紧、息差收窄、不良反弹、盈利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同业业务风险小、资本占用少、综合收益高的优势凸显,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在当前银行业务结构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4.从场外市场考察,证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是银行同业存款的最大提供者

场外市场是一个虚拟的概念,泛指官方银行间市场之外的同业交易市场,同业存款和票据回购是其主要活动。根据监管要求,证券、基金、信托、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因代理、经纪、受托而收到的客户资金应存入银行,成为同业存款,因此,非银行金融机构是银行同业存款的最大提供者。另外,随着财务公司的普遍设立以及集团资金归集度的不断提高,财务公司所提供的同业存款快速增长,已成为银行同业存款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银行同业业务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商业银行是货币创造的主体。同业业务的发展拓宽了银行资金来源的渠道,丰富了银行资产运用的手段,改变着银行经营发展的模式。这些变化必将通过资产负债表的传导作用于传统的货币创造机制,并最终影响全社会的货币供给。

(一)同业业务通过优化资金配置,创造出“高效的”货币供给

对于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同业业务,就单个银行来说,缺乏有效贷款需求而头寸较充裕的银行可以通过同业业务,暂时让渡资金使用权并获得相应收益;有较多贷款需求而头寸短缺的银行可籍此扩大贷款规模,增加派生存款。就整个银行体系来说,尽管银行之间的同业往来将相互抵消,似乎不会对整个社会的货币创造有所影响,但事实上同业业务的发展使资金盈余银行和资金短缺银行的需求都能得到及时融通和调剂,部分银行闲置资金能重新进入信贷领域,从而提高了信贷资金的配置和周转效率,并最终增强了整个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能力。

对于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同业业务,当资金从非银行金融机构净流入商业银行时,银行可贷资金增多,货币创造能力增强。当商业银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融出资金时,这些资金或由非银行金融机构投放到非金融部门,或仍以同业存款形式存放于银行体系中。前者创造了存款货币,表现为企业或个人存款增加;后者也创造了存款货币,表现为同业存款增加①。因此,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同业业务在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个金融部门的货币创造能力。

由此,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带来了资金在整个金融体系内配置效率的提升,使资金的供求得到更及时的撮合与调剂,信贷的供求得到更有效满足,并进而间接地提高了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效率。而这一效率的提高,也就相当于创造出了“高效的”货币供给。

(二)同业业务发展能够规避某些对货币创造的管制,创造出“额外的”货币供给

目前,对货币创造的管制可大体分为两类:以信贷限额为代表直接管制和以动态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比、资本充足率为代表的间接管制。近年来,从紧的货币政策与旺盛的投资需求之间的矛盾使信贷供需缺口不断扩大,从而引发了一轮以规避管制为直接目的,发端于票据、理财、信用证等银行表外领域,并通过同业业务的对接来实现监管套利的金融创新浪潮。于是这些业务创新在规避管制、弥补信贷供需缺口的同时,在受限的规模之外创造出了“额外的”货币供给。下文以部分创新为例②,在银行贷款规模已达上限等假设下,分析阐述这些“额外的”货币是如何通过银行同业业务创造出来的。

四、结论和相关建议

综上所述,银行同业业务在我国近年来流动性偏紧、银行资本约束强化、信贷资源趋紧的大环境下,以风险低、资本占用少、方式灵活、创新踊跃、综合效益高等特性而日益受到国内银行业的青睐,其规模不断增长,重要性持续提升。

同业业务拓展了银行负债来源的“资金池”,丰富了银行资产运用的“工具箱”,并籍由银行业务模式的变化而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这一影响既有优化资金配置、提升货币创造效率的方面,也潜藏着脱离实体经济需求,存款自我派生、自我循环、虚假膨胀的风险。同时,灵活多变的操作手法和层出不穷的创新,也使得同业业务往往能够突破监管当局对货币创造的管制,创造出额外的货币供给,从而削落宏观调控的成效。

对此,在宏观层面,建议对同业业务发展所带来的事实上的混业经营态势及其可能产生或积聚的系统性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如进一步加强一行三会之间宏观货币政策与微观监管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快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在中观层面,建议加强对银行同业业务的日常监测和统计分析,掌握同业业务的创新和资金流动,以便差别化地实施引导和监管。对有利于优化资金配置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同业业务,应鼓励并创造条件使其更好更快发展。对以规避管制为主要目的的同业业务应加强引导和规范,促其合理合法地经营。对单纯以逐利和规模扩张为动机,资金体内循环、虚假膨胀的同业业务应及时叫停。对同业业务发展中违规甚至违法的行为要坚决打击。在微观层面,建议评估、完善或修订金融统计、货币政策和监管要求中与同业业务相关的细节,如同业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政策、资本充足率中的同业资产风险权数、同业业务创新的会计处理和统计计量标准等,为同业业务的规范发展提供良好的微观环境。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共同努力,保障同业业务健康稳定发展,降低银行业经营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责任编辑:陈薇)

参考文献:

[1]刘兰香.同业代付新规落地数千亿入表冲击贷款规模[J].21世纪经济报道,2012-08-30.

[2]方泳.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金融同业业务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6(6):48-49.

[3]潘明忠.商业银行金融同业合作的创新空间及发展策略[J].银行家,2007(11):62-65.

猜你喜欢
银行
破产银行处置成本分担论
把握银行独立保函的相对性
噪音银行
欧美国家银行处罚案的启示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把时间存入银行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走马观花东北边业银行旧址
“存梦银行”破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