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秋香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警体教研室,吉林 长春130216)
司法院校为秉承 “依托行业,面向司法,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各种学科在课程建设上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改革力度。作为司法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察体育也不例外。虽然警察体育教学近几年也经历了几次改革,但是还是没有彻底摆脱传统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社会上新型的犯罪对司法警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战术、理论知识及处置罪犯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培养实战型、技能型司法警察人才需求,司法院校的警察体育教学应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更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教、学、做一体化和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创立新的模块教学模式,重新制定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建立教学考核指标新体系,加大力度编写适合司法警察的教材,探索出一条新型的司法警察体育教育训练模式,以提高司法类警官学院的警察体育课程质量。
根据新的课程内容体系要求,改变原有的3年6学期的教学模式,缩短教学时间,压缩教学内容建立3年5学期警体模块教学的创新模块 (见表1),根据司法警察职业特点设立六大类即队列训练类、体能实训类、擒敌技术类、擒拿格斗实训类、驾驶技术类和警用枪械类,共包括13个小模块。
此模块设计,注重从整体上把握 “领域-学科-模块 “的结构体系,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原有的课程体系设置相对稳定,新的模块教学设置没有拘泥于学科的界限,既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又注重警体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也可以根据现代社会对司法警察的特殊要求来调整警体教学模块,使每个模块的设置都有独特领域,根本上提升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表1 司法警察体育模块教学基本内容及其目的
新的模块式教学体系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更有系统性、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和教学创新性。我国 “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 “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和 “加强实践培养”的改革思路[1]。以此为总的指导方针,新的模块式警体教学内容的构建,打破了司法院校以往固有的陈旧的教学模式,模块教学课程这一新视角将促进警体教学设计更加灵活、开放,更富有弹性[2]。
警体模块式的六大类13模块的教学模式打破了常规的四块教学模式,传统模式要求学生入学先要学会擒敌16动基本操、队列、驾驶、射击。在司法类警察院校首次创立的 “13模块”的教学内容新体系,弥补了司法警察体育教学内容的不足,增添了军事训练中的警察警容礼仪、体能训练、警器械常识与使用、战术训练等;有的模块更是填补了司法警察体育教学的空白,如搜身、押解及临时看守、特技训练、基础攀爬、司法人民警察执行公务使用警械的权力范围;从而完善了司法警察体育教学内容体系,为模块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3]。
模块课程的设置不同于传统的的课时备课,新型的警察体育模块式教学设置必须考虑模块、学期和课时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对学生和任课教师的调查基础上,最终精心选取了具有实战型、应用型的教学内容,合理设置了教学时数,实现模块教学的相对稳定性、合理有序性和动态关联性,以确保模块教学完整的有效实施。
司法警察院校对于警事体育教学模块的设置,首先要求警体教师自身能力与技术要过硬。警体教师在大学中所学的教学内容与司法警院模块教学内容大多不相符,都是依据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培养和成长的[4],而司法警察学院的警体教学专业化要求更强。传统的警体授课模式是,从学生入校开始直至毕业,大多都是一个教员授课,无论什么课程内容都是一张面孔,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欠佳。模块教学可充分发挥教师特长,避免面面俱到,这样会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新的警体教学模块的建立,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了接近实战的现代教学理念,特别引入了模块教授法、视频教学法、模拟实战演练法、自编自导演练法。可充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把警察体育模块教学与司法警察工作的实践性充分结合,能有效提高警务人员的实战能力和执法水平,进而起到减少伤亡的效果。
根据模块教学特点,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警务技能和模块综合指标考评体系,量化了各项技术的动作标准,对参加社会化公务员的警务体质训练起到了指导作用。改变了原有的只有期末才进行的单项考核制度,采用了模块式单项随堂量化标准的考核控制体系,同一模块内容要三名老师在场,当场亮分取平均分作为学生的最终成绩。变考试为集教学、表演、考核、作训为一体的综合模拟实战。既对学生具有综合考评作用,又达到提高学生作训实战的作用。
司法警察体育模块教学对学校的教学设施及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很高,首先模块教学不仅要有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高水平教师队伍,而且还要有一定数量的教师人员参与。建议各级同类司法院校一定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大力引进专业的警体教师;建议重视院校的场馆设施建设,为学生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议加大力度投入经费选派更多老师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警察体育教师系统培训,以吸收新的教学理念,拓宽知识领域,提高教学质量。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Z].2011.
[2]李长志 .体育 (与健康)模块教学设计应处理好四种关系[J].体育教学,2010 (3):45-46.
[3]苑景蕊,王殿春,王兴发 .谈体育教师专项与模块选项教学的关系——由一堂羽毛球模块公开课引发的感悟 [J].体育教学,2010 (7):30-31.
[4]王平 .警察体育模块教学研究 [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23 (4):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