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明
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安徽 六安 237000
针灸和药物治疗50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王继明
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安徽 六安 237000
目的:探讨针灸和药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98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采用针灸治疗的观察组50例,药物治疗的对照组48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显著地大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2.92%)。结论: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针灸;药物;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之一,其临床特点是大便习惯改变以及排便有关的腹痛,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涉及到神经、感染、饮食和精神等诸多因素[1,2]。目前临床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腹泻、腹痛、便秘等对症治疗,但治疗效果有限。近年来,我院采用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8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诊断都符合1999年修订RomeⅡ诊断标准。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18~62岁,平均(42.24± 4.09)岁,病程2~14年,平均(5.75±1.43)年,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18~63岁,平均(43.39±4.36)岁,病程2~14年,平均(5.35 ±2.21)年,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年龄,性别,病程等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取天枢穴,行温和灸,每次每穴各灸20 min;针刺上巨虚穴,行平补平泻手法。1次/天,12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为4天,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患者给予匹维溴铵(法国苏威制药厂,H20120127)口服,每次50 mg,3次/天,4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治疗前和治疗后按肠道症状评分标准计算出每例患者总分,再得出治疗改善值即:[(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显效:治疗后改善值大于70%;有效:治疗后改善值在30%~70%之间;无效改善值小于3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检验统计学显著水平为P<0.05。
2.1 两组患者效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效情况见表1。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疗效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情况比较
肠易激综合征是胃肠功能失调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以及病因尚未明确,相关研究认为精神因素是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因素之一,精神因素的长期作用可以干扰机体正常的神经功能活动,从而导致肠道功能障碍[3]。由于肠道易激综合征临床症状呈多样性,因此该病无特效治疗,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适用于所有肠易激综合征,也没有一种药物能根治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中医学便秘、泄泻、腹痛范畴。中医学认为肠易激综合征发生多因脾胃素虚,复因烦恼郁怒,以致肝气不舒,失于条达,横逆犯脾,脾失健运,大肠传导失职而致。故肠易激综合征的基本病机为大肠通降功能失调、肝郁脾虚,情志失调为诱发或加重本病的重要因素[4]。针灸可以达到扶正祛邪、温经通络、调和阴阳、激发经气,从而达到行气消瘕以及促进气血运行的目的[5]。有关研究也表明针灸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镇痛和消炎作用[6],这与西医认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肠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相一致。本文结果也显示使用针灸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显著地优于使用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Spiller R.Review article: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11,28(4):385-396.
[2]郭君.曲美布汀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Meta分析[J].安徽医学,2012,16(1):91-94.
[3]Jadad AR,Moore RA,Carroll D,et al.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report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Is blinding necessary[J].Control Clinic Trials,2012,17(1):126-8.
[4]张声生,汪红兵.3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聚类分析及证候特征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8(25):1183-1187.
[5]郭光丽,钟瑾,王延峰等.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4):564-565.
[6]文欣如,张自茹,李洁等.温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J].山西中医,2012,28(5):32.
R245.3
A
1007-8517(2013)14-0066-01
2013.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