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荣 冯 琳
云南省曲靖市妇幼医院妇一科,云南曲靖 655000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一直都是妇科治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多发病,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存在的调控月经的神经内分泌轴功能出现了不良的紊乱状态,而最终所引发的子宫异常出血状态[2]。而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环境的改变、精神上的刺激情况、生活上的国度劳累状态以及营养不良等多方面诱发原因[3]。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近年来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4],所以很显然新时期社会发展状态下做好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显得更为重要。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表现的主要依据是卵巢功能出现障碍的阶段,在临床上呈现出出血持续时间过长或间隙时间过短的现象[5],同时患者的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无妊娠并发症或全身出血性疾病,由于治疗不及时最终可引起贫血,当患者身体出现极为不良状态下需要进行子宫切除,而米菲司酮作为1种效果良好的抗孕激素药物,有效的改善了功血的治疗状态。该研究选取该院2008年8月—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剂量与临床疗效,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该组的研究对象为该院在接受治疗的8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这些患者的年龄在28~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45±0.25)岁,所有患者中病程时间最短的为1周,病程最长的时间为4.5年,平均病程(3.5±0.5)年。这些患者在治疗之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贫血现象,在对这些患者的血红蛋白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平均性的血红蛋白值为(73.25±10.45)g/L.患者的病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的月经期均出现了不规律状态,并且在月经期间呈现出血量较多,甚至是阴道出血不止的状态;在近1年期间为使用过相关激素进行治疗;在治疗展开之前均进行了常规性的诊断性刮宫处理,经过病检报告的全面证实为单纯性的子宫内膜简单型增生过长,并未出现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等相关性疾病情况;在对患者进行了试敏之后均未出现米非司酮禁忌的不良情况;这些患者除了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值均低于正常人体外,其他的白细胞、血小板以及肝肾功能等相关方面的情况均呈现正常状态。
在对这80例患者展开治疗之前均进行常规性的检查工作,使用B超对患者的子宫大小、内膜厚度进行全面的测量,行诊断性刮宫后开始对患者进行给药治疗,口服米非司酮,煤炭要在患者睡前进行1片剂量的服用(10mg/片),连续性的进行3个月的服药。同时对于检查过程中出现的严重贫血患者加以适当的铁素、维生素C等相关药物进行辅助性治疗,为了更好的保证治疗的效果分析,要每个月定期的对患者进行1次肝肾功能以及血常规等相关方面的复查工作,准确将患者的括促卵泡生成素、孕酮、雌二醇以及促黄体生成素等相关方面做好检查工作,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将这些患者的随访记录情况进行及时观察,以判断治疗效果。
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期间均呈现出了暂时性闭经的状态,对这些患者进行了相应的随访工作,最短时间为6个月,最长的已经达到1年之久。在80例患者中出现了40例闭经1年以上的患者,所以最终进入了绝经期,其中的18例患者在进行停药治疗的两个月左右开始逐渐恢复月经正常状态,其中的20例患者的月经状态呈现出了稀发以及量少的状况,2例患者在停药治疗后的6个月左右出现了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复发状态。这是需要对患者进行宫腔镜内膜的切割术进行及时治疗,以防止病情的逐渐蔓延扩散状态。当患者在用药的3个月以后医务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B超检查工作,通过B超检查能够发现,患者在进行治疗展开之前子宫内膜的厚度一般在(9.78±1.23)mm的范围左右,但是在3个月左右的治疗结束之后子宫内膜的范围呈现为 (4.35±1.45)mm。所以患者子宫内膜的厚度在用药前后呈现出了较为显著的差异性状态。这些患者在使用了小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后子宫相对于治疗之前呈现出相对较小的状态,在治疗展开之前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值相对于正常的范畴明显出现了偏低的不良状态,治疗展开之前患者的血红蛋白值一般在(71.56±9.45)g/L。但是治疗结束后通过对患者的全面检查,发现治疗后的血红蛋白呈现出了上升的正常状态,达到了(112.58±2.36)g/L,80例患者在停药后的随访观察情况见表 1。
表1 停药后的随访观察情况
在所有接受治疗的8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中出现了25例潮热、多汗情况,但是没有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状态,由于部分患者的年龄都相对较大,所以可能是由于更年期综合症等相关情况所引起的,根据这些不良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进行对症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均恢复到正常状态,在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进行详细的复查也均为正常。
综上所述,探究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患者的相关器质性疾病所引发出的异常子宫出血状态。主要表现为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体内只存在了单一的雌激素作用,再加上孕激素的缺乏状态,最终使得患者的子宫内膜出现增生情况,从而引起的出血量异常过多的不良状态。米非司酮作为一种孕激素的拮抗剂在现阶段的妇科治疗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而且治疗效果也比较明显。米非司酮在临床实验过程中更适合更年期患者,因为通过米非司酮的治疗能够促使子宫内膜出现萎缩状态,起到绝经的作用。该组患者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发现,通过使用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进行治疗能够影响到患者身体的多个部位,例如生殖、内分泌轴,但是在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的过程中要科学控制剂量,有效避免相关并发症的产生情况,一般情况下使用小剂量即可,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而且保证了治疗效果,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1]杨磊珍,温庆荣.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12):96-97.
[2]唐云霞.米非司酮记录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28例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08,27(8):52.
[3]徐明.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11):1768.
[4]刘健,葛祥玲.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7):815-816.
[5]吴祖辉.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5):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