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潇 黄平
(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昆明 650228)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壮大,高校女教师的数量也日益增多,女教师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作为高知人群的她们在做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履行好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多种身份和多种社会角色的扮演时刻挑战着她们的极限,随之而来的是多种压力引起的健康损害,而高校女教师的健康状况又关系到文化的传播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体育生活方式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促进身体健康、提升生命质量方面有着特有的作用。针对高校女教师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帮助她们形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无论是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动全民健身有序开展方面,还是在有提升妇女健康素质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所针对的研究对象是昆明市的几所高校,即包括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以及云南财经大学和云南农业大学在内的10所高校女教师。
文献资料法:通过学术期刊网、书籍以及相关著作和文件研究,获得大量的关于高校女教师日常体育生活方式方面的资料和信息。
问卷调查法:针对研究中所涉及的问题,设计了昆明高校女教师日常体育生活方式调查问卷,在小范围调查的基础上对信度进行分析,进而形成一份比较正式的调查问卷表,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实证研究依据。此次调查针对昆明市10所高校在职女教师随机抽样,并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其中问卷发放量为300份,成功收回的问卷量为286份,其中有效的问卷量为277份,因此有效率达96.9%。
专家咨询法:向省内社会体育专家和主管妇女体育工作的相关领导进行认真的咨询,为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提供可靠的保障。
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3.0对收回的问卷对进行常规统计、分析和处理。
体育价值观是一个多层次的观念的集合,体育价值观会通过女教师的体育行为取向而表现出来,同时也是女教师产生体育行为的内部驱动力,它与体育活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通过调查得知,女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因,排第一位的是增强体质;排在第二位的是情绪调节与愉悦身心;排在第三位的是体型保持与身体素质改善;除此之外,消遣娱乐、自觉体育运动不足,想提高自己运动技能和增加人际交往机会的也占一定的比例。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高校女教师对体育的基本功能有明确的认识,具有比较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对体育的需求也呈现多元性的特点,不仅仅局限在强身健体,还有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求。
据调查显示,昆明高校女教师日常体育消费实践中,最主要的消费意向在于运动服装、器材以及运动护具的购买,占43.6%;其次是观看各种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等,占25.7%;去保龄球馆、网球馆、高尔夫球场等打球消费的也占有一定比例,有21.8%,还有的是购买体育杂志、图书、音像制品等,占18.1%,购买会员卡成为某一健身健美俱乐部成员占16.8%,参加具体体育活动培训班占13%,接受专业体育俱乐部提供服务的占8%左右。以上说明昆明市高校女教师虽然有体育消费行为,但消费意向单一,一次性消费较多。
通过上表数据分析可知,当前昆明高校女教师日常体育活动的集中时段在傍晚和晚上,而早上、中午这两个时间段不是女教师们进行体育锻炼的集中时段,即此时段高校女教师相对紧张,这主要是因为昆明市高校大部分已搬迁至呈贡大学生城,大多数女教师居住在主城区,上班距离很远坐校车需要一个多小时,有时候堵车甚至达两个多小时,而高校女教师早上不仅要准备早餐、送孩子上学还要赶着上班,因此早上参与体育锻炼的人较少;另外中午时段很多女教师则用来加班、休息等,锻炼的人也较少。有超过18%的女教师实际上自己并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有计划的体育锻炼时间段,这些人的体育活动也比较容易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昆明高校在职女教师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选择与她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习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表1)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昆明市高校女教师参加体育活动每周3次及以上,每次30min以上的只占12.6%,每周1~2次占24.9%,每个月1~3次的占2.9%,不确定的占18.4%。由此可见昆明市高校女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随意性很大,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及时间也远远不够,这说明昆明市高校女教师还未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科学而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还有待于提升。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昆明市高校女教师选择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以生活圈为界。实践中可以看到,超过41%的高校女教师选择到不收费的场所进行体育锻炼,33.6%的在自家庭院或者室内,29.2%在住宅小区空地,27.1%去收费的体育场馆,20.2%去公共的活动场所。结果表明,选择公园广场、公路街道、树林河边等其他方面的还有53.1%,这说明学校或者高校女教师生活圈范围内的场地设施条件不能满足她们锻炼的需求,体育设施不足无疑是影响当前高校在职女教师进而体育锻炼的主要限制性影响因素。
从实践来看,当前昆明高校在职女教师与朋友或同事一起参加体育活动的比例最高,有71.1%,个人锻炼的有49.8%,与亲人锻炼的占46.3%,参加单位组织的活动占44.3%。由此看来女教师在参加体育活动同伴的选择上,大多数选择与朋友或同事对其影响较大的亲密群体一起锻炼,也说明了她们参加体育活动大多注重集体性,具有一定的体育协作和交往意识;其次是个人锻炼,反映了部分女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自主性很强,注重个性发展,会根据自己的喜爱和需要来达到锻炼效果。
表1 昆明高校女教师体育活动时段调查表
表2 昆明地区高校女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频率调查表
调查表明,昆明市高校女教师参加体育活动项目的前七位的排列顺序是散步、打羽毛球、体操(其中有可分为健美操、普拉提、瑜伽以及健身操等)、游泳、棋牌类以及爬山和跑步。通过这一排序结果可以看出,当前昆明高校在职女教师的体育运动选择多倾向于那些相对比较简单、对体型保持效果较为明显以及对抗或竞争性相对较差一些的体育运动项目。
就上述整体情况而言,高校在职女教师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的选择项目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而且内容相对也比较广泛,不仅有传统体育健身项目,而且还有国际流行的体育比赛项目。但除羽毛球、跑步、瑜伽等体操以及游泳和棋牌类体育活动外的健身项目,昆明市高校女教师参与的比例都比较低,高尔夫球(2%)、保龄球(11.9%)等对场地要求较高的项目,还有一些传统养生的项目,如太极拳(6%)和一些智力类项目,如棋类活动(6.5%)。这些都说明了昆明市高校女教师在参与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参与的程度还不够。
(1)昆明市高校女教师基本形成了比较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她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呈现出多元性的特征,不再把体育仅仅作为强身健体的需求,还有其他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多种需求。
(2)虽然昆明市高校女教师具备一定的体育消费能力和欲望,但总体消费能力却并不高,而且表现出一次性消费之特点,持续消费能力较差,尤其对高收费场馆的有效利用率相对较低一些,参加体育活动主要是以自己生活圈范围内的活动场所为主。
(3)在当前高校教学背景条件下,为数不少的高校在职女教师通常为教学和科研而牺牲家庭、牺牲自己,并以此来达到教师这一职业要求;同时,还有很多在职女教师一直承受着家庭和教育事业两方面的压力。因此,对于多数高校在职女教师而言,他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同时参加体育运动的频率及时间也远远不够,科学而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也有待提升。
(4)昆明市高校女教师在参加体育活动形式的选择上,对锻炼伙伴有一定的依赖性,主要是以与朋友或同事一起参加体育活动为主;项目的选择上,因地制宜、简单易行、技术要求不高的体育运动项目较受青睐,同时当前高校在职女教师比较倾向于简单的、传统的、可以很容易修身型的项目。
基于以上对当前昆明市高校在职女教师进行体育活动的调查分析,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重视、狠抓落实。
(1)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借助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力量,加大体育运动益处的宣传力度,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宣传力量,引导女教师进行体育消费;同时,还可以开始妇女体育运动专栏、专题讲座,从而为高校在职女教师们构建一个相对比较和谐、积极的社会氛围,并鼓励高校女教师参与进来。
(2)教育部门应当尽可能地为高校在职女教师减压,加大妇女体育活动的经费拨款,专款专用,为当前高校增设专门的运动场所,完善体育设备,同时还要降低部分场馆的进入费用,全面提高体育活动场馆对高校在职女教师的开放程度,以此来有效满足当前昆明市高校在职女教师参与体育活动的客观需求。
(3)高校管理部门应当立足实际,在结合本校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本体育资源优势。实践中建议构建辅导站或体育俱乐部,并聘请专家进行指导,为当前昆明市高校在职女教师提供咨询与帮助,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女教师的运动能力,培养她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热情。
[1]苗大培.论体育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7).
[2]曲宗湖.21世纪中国社区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5).
[3]胡勇刚.河南省高级科研人员体育生活方式及体质状况调研[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5).
[4]张伦厚.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3,25(3).
[5]杨明陶.中学生体育态度与习惯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5.
[6]杨光,王贺平.长春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5).
[7]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0.
[8]张杰.对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体育生活方式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09(5).
[9]冯婷.重庆市职业女性体验生活方式的现状分析及展望[D].重庆:西南大学,2011.
[10]刘芬.中小学不同性别教师体育生活方式的比较[J].宿州学院学报,201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