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变纸,爱情成金

2013-02-27 02:48郭建杭
幸福家庭 2013年1期
关键词:婚姻观社交圈夫妻

郭建杭

过去的十年间,独立和自主是更多社会行为的关键词,当离婚的成本越来越低,当人们不愿“将就”、不愿“委屈”的时候,一纸婚书对于婚姻契约的维系力量也仅仅只有“一纸”的力量。根据官方数据显示,北京连续六年离婚数量递增,2011年的离婚数量比2004年的离婚数量增加超过50%。

20世纪50年代人的婚姻观是相濡以沫,60年代人的婚姻观是同甘共苦,70年代人的婚姻观是互相包容,80年代人的婚姻观是活出自我。

我们无法具体描述出在过去十年间,身边人对待婚姻、对待爱情有了哪些方向性的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十年间一些社会现象、普世价值观的微妙变化,描摹出婚姻与爱情的变迁。

婚姻中的秘密与没有秘密

相较十年前的婚姻,现在夫妻间有更多秘密。

同样的问题在十年前和十年后的答案大相径庭,你能保证你完全掌握另一半的资产状况吗?他的保险受益人是谁?他的债务往来情况你都一清二楚吗?你们是否深入彼此的社交圈和关系网?

有趣的是,根据一项不完全的调查统计,十年前可以保证熟悉掌握对方经济和社交状况的夫妻占60%左右,而十年后,这个数字可能不到20%。

十年前,丈夫会偷偷摸摸地藏“私房钱”,十年后,大部分男人不会藏“私房钱”,“这个钱本来就是我赚的,何来私房?”

在现代的婚姻中,“红胡子的第十三扇门后面”是夫妻间对各自财产的保护,将这一行为推向顶峰的则是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婚姻法》的新解释,在新的解释中,更加着重保护个人财产。而有趣的是,婚姻是以爱情为起点,以法律来终结。

《婚姻法》的新解释只是社会对重视保护个人财产的一个侧面反映,在此之前,关于婚姻中财产是否要“你是你的,我是我的”的争论早已甚嚣尘上。

十年前处于婚姻中男女的财务规划中,关键词是子女教育金、老人的养老金、夫妻双方未来的共同养老安排,而今天处于婚姻中男女的财务规划中,首要的一条就是“假如离婚,房产怎么分”。

夫妻之间彼此的分享障碍和信任危机不仅体现在财产的共享上,还体现在社交圈的共享上。十年前的夫妻是以一个共同体的形式出现在他们各自的社会关系中,而十年后,年轻夫妻习惯保有部分“独立的空间”,对于那些“隐婚族”来说,共同的社交圈会更小。

十年前,没有微博、微信、校内、开心,聊QQ的都是新新人类,十年后,这些网上社交在瓦解着夫妻间的信任。

人们都希望,在以情感融合为主的婚姻中,一旦出现变故,对于自己的财务和各自的社会关系不至于有太多的牵连。而在十年前或者是更久之前,夫妻双方会很少考虑“一旦离婚会怎样”的问题。

婚姻的安全带在城市中丢失

《中国式结婚》中直接挑明,和一个人结婚就是和他(她)所有的社会关系结婚。而自古所谓明媒正娶八抬大轿都是在宣示:“我们结婚了,我们各自代表的背后的社会关系未来会更加紧密、更加团结地在这个社会中存在。”

十年前,更多的年轻人开始涌向大城市,当人们孤身一人来到陌生城市的时候,已经脱离了原有的、相对狭小的熟人社区。而熟人社区中所固有的人际关系可以自发产生和维持的道德感,在陌生城市中则不会存在,而这对婚姻的稳定则非常不利。

十年后,当更多的年轻人来到一线城市,当越来越多的“北漂”“南漂”谈婚论嫁的时候才发现,他们在居住地只有孤身一人。他们的婚姻脱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而更加脆弱。

身边一对中年夫妻,夫妻双方的父母和家族关系都是在东北某三线城市,双方父母是世交,十年前两人结婚后,吵闹一直没有停止过,在最严重的婚姻危机的时刻,曾经分居半年,但是最终两人在双方老人和亲戚朋友的劝说下,仍然生活在一起,而度过最初的磨合期后,两人的感情越来越好。

在这其中,首先“熟人社会”对婚姻关系起到正面影响,身边都是对他们的婚姻状况非常了解的人,他们想要离婚需要说服更多人;其次处于离婚边缘的人,会考虑离婚在熟人社会中的糟糕影响。

同时身边也有一对年轻夫妻,遭遇了几乎同样的问题,两人是大学同学,大学毕业之后来到北京工作,在恋爱3年后步入婚姻,在北京两人相偎相依。但是不久,丈夫出轨被妻子发现,两人的争吵越来越频繁,最终在一次争吵后,妻子赌气搬到朋友家,一个月之后两人离婚了。

在由“外地人”为主要构成的大城市中,社会道德的约束力被降到最低,每个人无须再为“面子”而活,他们的婚姻不再承载更多的社会关系的重组,有更多的“随意性”。

爱情越来越值钱

婚姻的价值被概括为性、生育、经济和爱情。相较十年前或者更早,婚姻作为人类生活必需品的功能正在逐渐弱化,在上一代人,他们要通过婚姻中男女的婚内分工来实现性,繁衍后代,赚钱养家,抚养和照顾子女和老人,而情感需要被放在最末尾。

而在今天,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工具或者娱乐场所实现免费的或者付费的性,“精子库”“代孕妈妈”等也注定繁衍后代未必通过婚姻实现。至于经济,多数已经不需要通过家庭实现养育子女、解决养老等经济问题。本来是由夫妻双方互相扶持而产生的各项功能,现在逐渐被社会化的分工所代替,唯一还没有找到替换品的,就只有爱情。

爱情在婚姻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当然在十年前,“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价值观还没有今天这样突出。对于一些寄希望于通过婚姻而实现更高的生活品质的人群来说,经济需求是婚姻中最重要的需求,在他们的婚姻需求排行榜中,一定是这样排列的:经济、生育、爱情和性。

事实上,千百年来,无数的文人墨客、社会学者、经济学家、心理学家,都在试图弄明白婚姻和爱情,但是没有人能给出最终的结论。

无论如何,与十年前相比,人们更重视在婚姻中的个人感受,更多的人不会为了一些社会关系问题、面子问题、离婚后需要面对的境况、再婚的问题、独立生活的经济问题等去勉强自己的个人感受,或者换句话说,爱情变得更重要,有爱情,你的婚姻安全、赚钱顺心;没有爱情,你可能丢失的不仅是家庭,更有财产分割等一系列的财务问题。

当然,爱情难以保鲜,这个地球人都知道,按照这个逻辑,未来的离婚率会越来越高。十年前,多数人在期盼婚姻;十年后,结婚(离婚)率会低(高)到什么程度,真的难以想象。

未来的人生规划,尤其是理财规划,离不开对爱情的理解和争取,但也要为爱情时刻准备好降落伞。爱情太贵,可能难以终生拥有,但生活,是要过一辈子的。

(摘自《钱经》)

猜你喜欢
婚姻观社交圈夫妻
浅析恩格斯的婚姻观及当代价值
新语
数字社交圈里的白酒“新消费”
Study on Jane Austen’s Views on Marriagein Pride and Prejudice
基于社交圈的信息分享策略研究*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傲慢与偏见》的婚姻观
80后小夫妻
毛泽东早期的婚姻观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