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松涛
(湛江师范学院思政部,广东湛江524048)
会展史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上海世博会推动了其研究的高涨。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晚清和民国的会展,对当代中国的会展史研究较少。①目前,学界研究成果较少,主要有:洪振强的论文《社会主义意识的认同塑造——1950年代武汉的展览会》(载于《二十一世纪》2011年12月号);吴子勋的论文《“刘介梅忘本回头”展览会始末》(载于《纵横》2000年第7期);何立波的论文《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展览会》(载于《党史博览》2009年第11期)。迄今为止,对建国初期展览会的发展嬗变问题缺乏系统研究。笔者试图对1949—1957年新中国展览会的发展演进作系统梳理,透视其发展动因,梳理其发展脉络,比较其发展异同点,从而引发我们对中国会展业的思考,推动博览会史研究的学术对话与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就对展览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国共对峙时期,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苏区政府要求各级政府,“为着促进农业的发展,在各地组织小范围的农事试验场,并设立农业研究学校和农产品展览所,却是迫切地需要的”[1]132。随后,江西省苏维埃政府设立农产品陈列所,收集全省最优良的农产品,集中展览。到延安后,中央明确提出展览会的四点意义:一是“为了奖励边区农村生产,改善民生,保证战时的粮食自给,以争取持久战的最后胜利”;二是对战时农业生产进行检阅,进一步了解边区各地农产的一般情况;三是教育群众、激励群众,改良产品,提高生产以达到改善民生,发展产业;四是扩大边区对外宣传与影响[2]。所以,解放区展览会蓬勃发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各个解放区总共举办有193个展览会”[3]1。这些展览会既促进了根据地社会的发展,又为新中国展览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办展既具有展览空间所特有的视觉冲击,又具有强化民众对延安认同的巨大能量。借助于展览会,延安形象得到较大的提升。通过民众、国民党人士与外国友人的参观与评议,极大地改变了延安的形象,延安变为了“乐园”、“真理的标志”、“光明的象征”,“革命圣地”、“全国青年们心上的圣城麦迦”、“人间极乐世界”、“黄金的王国”[4]318。在这中间,展览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革命领导人深刻认识到“展览和奖励是我们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艰苦的条件下,创造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促进经济建设的工作方法” 在展览和评奖的过程中,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得到互动,政府和群众精英进行了密切结合。展览会宣扬了劳动光荣的观念,赋予劳动英雄们较高的荣誉,激发了广大民众“赶超”的决心和信心,调动了民众的工作激情。
台湾学者陈永发认为:“毛泽东在中共建国以后,屡次根据革命时期的成功经验,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6]566正因为展览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传承了解放区办展的经验。首先,强调展览是一种工作方法。在通讯和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情况下,新中国要想很有成效地教育民众和改造国家,展览会无疑是个很好的路径。1951年5月15日,针对全国进行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的激烈和复杂,毛泽东提出要广泛地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如何进行宣传?毛泽东指出召开罪证展览会[7]300。其次,强调展览是扩大对外宣传的重要方式。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列强对中国实行政冶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和禁运、军事上侵略和颠覆的政策,中央认为举办出国展览是冲破这种禁运与封锁的有效办法[8]39。再次,强调办展要积极联系群众。1951年4月13日,《人民日报》指出“展览会是广泛联系群众的重要形式”,认为“一切展览会,不但应该做到在内容上能够紧紧结合群众的切身利益,配合当前工作;而且在形式上也必须生动活泼,为群众喜见乐闻”[9]。可见,展览会是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和党群关系的发展也紧密相关。最后,强调办展要以政府为主导。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下,如果不集中有限的物力财力,是很难办好展览会的。所以,建国前共产党办展的主要经验是以政府为主导。建国后,举办大型展览会,一般是“由党与政府领导机关召集参与展览或展览有关系的单位,通过决议,组成筹备委员会,推定筹备委员会的领导人,负责总揽筹备与展出工作”[10]2。
总之,中国共产党对展览会的观念认知基本沿袭了解放区的经验。这些经验,促进了新中国展览会的迅速发展。值得指出的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共产党办展以政府为主导,的确是其成功的宝贵经验。正如周锡瑞所说,现代化过程中,“在确立投资的优先权和设立适合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两个方面,强大而有效的中央政府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11]。相比较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衰落的原因,“由于政府信用不佳、财政困难、政局动荡等原因,限制了博览会作用的发挥,制约了博览会事业的发展”[12]。
1949—1957年是新中国的成立初期,尽管时间不长,但在展览会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每一阶段展览会的发展也有明显的不同,故不能笼统概括。笔者根据展览会的发展规律,分为三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国力有限,展览会处于方兴未艾阶段。具体而言,图片照片展览较多,实物机械展览较少;工业展览开始兴起,但得益于苏联的援助;抗美援朝展览出现,展览的意识形态色彩浓重。
1.图片照片展览较多。建国初期,全国还没有像样的展览馆,所以展览会规模较小,展品以图片照片居多,如北海公园举办的展览会,可以清楚地说明这个问题。
2.工业展览会开始兴办。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要“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所以举办了一些工业展览会。其中,大连和天津工业展览会影响较大。大连工业展览会于1949年9月至11月举行,展会共设17个馆,102个单位以实物、模型、图表等形式展示出大连解放后工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成就,每天观众达万余人[13]205。展览会历时两个半月,参观者达31万人次[14]。1949年11月4日至12月5日,天津举办了工业展览会。参加展览会的工厂有1700余家,展览品约有8000多种,参观人数约70余万[15]。这些工业展览会的举办,初步展示了中国工业的雏形,是七届二中全会“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方针在展览会上的体现,也是新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导向。
3.抗美援朝展览兴起。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为了动员民众,全国各地举办了大量的抗美援朝展览。影响较大的是,1950年12月25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在故宫太和殿举办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展览会。这次展览会向各方面征集了许多平常所罕见的图片与实物,特别是美帝对我国文化侵略与掠夺及美国介绍的一些珍贵实物图片。这些图片是从来没发表过的,故对认识美帝是一个很好的帮助[16]113。此后数年,全国各地还举办了抗美援朝图片漫画小型展览会、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抗美援朝街道展览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美术展览会等影响较大的展览会。
这是新中国展览史上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相比之前,展览会有较快地发展,主要体现两个方面。
1.国内展方面:经济展览会迅猛发展。为了促进经济流通,1951年初,一些地方就举办了经济建设展览会。1951年4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大力推销土产》,提出:“推销土产,不仅是一个发展经济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有关千百万人民利益的政治问题。各地领导机关必须善于掌握这样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在中央的号召下,各地加紧举办土产品展览会和物资展览会。1951年内,各大区及主要城市召开的物资交流会议、土产品展览会和订立土产品交换合同。1952年2月到11月,全国各大行政区和各省、市举行的各种城乡物资交流展览会已有31起。其中21个展览会的观众达1070万人,23个展览会中成交的货物价达5.22亿元[17]102。据1952年统计,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种物资交流会达7789次,成交总额为339354万元[18]227。可见,展览会为城市工业品下乡和农村土特产的推销,发挥了重要的沟通作用。
2.出国展方面:国际展初步发展。1951年3月,原政务院贸易部组团参加了德国莱比锡(春季)国际博览会和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国际博览会,这标志着新中国展览业发展的开端[19]168。参加莱比锡博览会是新中国最早参加的一次国际博览会,周恩来总理于1951年1月19日亲自审核展品。此次展览较为成功,为新中国博览会事业开了一个好头。此后,新中国参加了多次国际博览会,如1951年5月19日至6月5日布拉格举办的第五十二届国际博览会,1953年8月2日至10月4日雅加达举行的印尼国际博览会等等。其中,1952年3月9日举行的巴基斯坦国际工业展览会,中国馆观众达到300万人[20]。通过展览活动,新中国加强了同外国的交往与联系,赢得了很多国家的尊重和认可。
(表1) 北海公园解放后各种展览会统计表
1954年后,随着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对展览会高度重视,新中国展览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人民日报》曾发表多篇社论,推动了这一时期展览会的发展。梳理历史,展览会的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出国展成绩辉煌。在1951—1953年出国展的基础上,1954—1957年出国展发展迅速。参展次数越来越多,展品越来越丰富,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是1956年,周恩来对出国展览再次做出重要指示:“应看重研究各国及博览会中其他国家的经济情况和技术水平。”[8]39这个指示推动了出国展的发展。这一时期,中国参加了大量国际博览会,最远的到达非洲。1957年5月4日,中国参加了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国际博览会,摩洛哥苏丹对中国馆很感兴趣。中国还参加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博览会,如1956年参加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促进了两国的交往。此时中法两国还没有建交,所以这样的博览会活动难能可贵。
2.广交会的兴起。广交会的出现是有一定历史基础的,在1757—1842年,粤海关成为全国唯一的通商口岸,广州十三行成为中国唯一的官方特许海外贸易经营机构,外贸垄断长达85年[21]。1955年10月至1956年5月间,广州成功举办了三次出口物资交流会,为广交会的诞生提供了可能。1957年3月4日,国家外贸部下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同意4月份举办出口商品交易会》的文件[22]10。自此,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落户广州,也因此被称为广交会。这是我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个展览会,面积约18,000平方米,陈列商品12,000多种。全国各外贸专业公司组成13个交易团开展外贸活动,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共2736人到会洽谈贸易,成交额为538万美元。这是中国突破与传统的东欧和苏联贸易而独立开展的第一次集中性的大型外贸活动,并取得了巨大成功[8]58。
3.大型展览增多。由于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四大展览馆的建成,加上许多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的建造,大型展览活动逐渐增多。影响较大的展览会主要有:1957年2月20日至7月31日,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农业展览会,展示了新中国农业发展的巨大成绩。展览会十一个馆展出的二千多种实物和近五千件实物标本、模型、机器、仪器等,观众达220多万人次。接待了全国各省、市、区,将近五万名专业参观团的代表外,还接待了五十多个国家的六千多名外宾[23]。通过展览会,“反映建国以来,特别是1956年以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向中央汇报生产成果,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缺吃少穿之说”[24]。此外,一些政治性展览规模较大,如1957年11月6日,刘介梅今昔生活对比展览会于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正式开展,观众达70万人[25]。
建国初期的展览会经历了不变与变的历程。不变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办展主体上,以政府为主导;在办展基础上,善于联系群众。但是,新中国办展环境由战争状态向相对和平环境发展、办展地点主要由农村向城市发展、办展主体共产党由在野党转变为执政党,这使得展览会不再是地区性活动,而成为全国性活动,并演绎影响着国家政策,从而使展览会发生了重要的嬗变。
1.在展出范围上,由国内展向国内展与国际展并重转变。解放区展览会的展出范围较小,主要是在各个抗日根据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出展工作极为重视,在国家财政十分困难情况下,拨出十分珍贵的外汇用于出国办展。1951年,中国首次参加莱比锡国际博览会,迈出了出国展的第一步。1952年5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成立。后来,“国外来华经济委员会”人员和外贸部组织出展的人员陆续并入中国贸促会的来展部和出展部。中国贸促会承担着中国出国办展的主要事务和国外到中国办展的接洽任务。1953年,中国贸促会受政府委托,负责接待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工业展览会。此后,外国在华办展较为频繁,有30个国家在中国举办了171个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展和政治性图片展(湖北省档案馆馆藏《关于来华展览巡回展出工作的几项规定》,档案号:S Z 1 4 2-4-9 2)。从国内展到国际展,从出国展到来华展,新中国通过展览会不断扩大开放和融入世界,在世界舞台上展现新中国的风采。
2.在展览设计上,由传统展览方法向苏联东欧展览方法转变。解放区展览会在展出设计上非常传统,主要是简单分类地展览陈列。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频繁到中国举办展览会,对新中国展览会的展览设计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1954年10月2日到1956年7月5日,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巡回展览,共有1125万人观看展览会[26]。著名展览专家吴劳回忆说:“苏联展览会的美术设计是杰出的,它把种类繁多、形式不一的各项展品组织得有条不紊,壁面陈列与展览台上实物恰当的配备,图表数字和生动形象的结合,室内装饰和整个展品的一致,局部装饰的着色和整体色彩的调和,各种光线来源的应用,以及和建筑上艺术装饰的协调,所有这些,美术设计者都用最通俗、最明显的形式,很清楚地表现出陈列的内容。”[27]20所以,吴劳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呼吁“学习苏联展览会的美术设计”。可以说,新中国展览会的展览设计融合了苏联东欧等国展览的智慧和技巧。
3.在展览场所上,由简单的陈列所向大型展览馆的转变。在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举办展览会的场所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在中央苏区时,1933年中央博物馆开始筹建,展览场所最初为简陋的窑洞,后来搭建过茅棚进行展览。1941年8月,延安地质学会筹建的地质陈列馆对外开放,这是比较正式的展览场所,但比较简陋。建国初期,经济条件较差,展馆所需面积较大,这就使得筹建展馆成为非常突出的问题。直到1954年,为迎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展览来华展出,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建造了四座大型的展览馆,打破了全国没有一座固定性的展览馆建筑的尴尬。四大展览馆的规模都比较大,气势雄伟,构造辉煌。像广州中苏友好大厦,总体占地面积11.4万多平方米,建筑物面积1.83万多平方米,每天可容纳3万人次以上的观众。其宏大雄伟,令人瞩目[28]56。在当年特定的政治背景下兴建的极具苏联建筑艺术风格的展览馆,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城市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既是中苏友好时期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也是经济、文化与科技交流的见证,还是新中国展览业发展的重要嬗变。
4.在展品陈列上,由初级低端展品向中高端展品转变。解放区展览会的展品相对低端。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举办了多次工业展览会,但展品主要是手工业性质的产品,如肥皂、牙粉、粉笔、墨水、香糊[29]。新中国成立后,展品陈列的标准愈来愈高。最初国内展方面,也有不少初级低端展品。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出国展的发展,展品陈列逐渐向中高端展品转变。1957年的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中国馆以四千二百种展品同观众见面。展品中很大一部分是最近一年内的新产品。特别引起观众注意的是重工业品,展出面积占全馆面积(五千平方公尺)的45%。这是以往历次展出中所没有过的情形[30]。各种重工业产品和重大工程的展出,尤其是治淮工程、荆江分洪工程、武汉长江大桥、鞍钢大型轧钢厂、根治黄河水利工程等模型展出,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伟大成就,说明了新中国展览事业的巨大进步。
5.在展出形式上,由物质土产展向宣传成就展转变。近代以来,展览会一直都是产品推销的重要场所。在解放区,很多展览会设有售品部,如1948年9月东坎工业产品展览会,在会场前面前面设了一个临时场市,“毛巾肥皂都打七折,香烟九折出卖,买的人很多,毛巾肥皂都一下子被抢购光了”[31]。建国初期,物质和土产展览会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流通。但是,1953年11月23日,政务院发布《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简称统购)和计划供应(简称统销)”[32]561。到了1953年12月16日,中央委员会下发一份文件,号召消灭“商人、囤积粮食者、投机者和高利贷者”。它特别强调“农业生产合作社不得从事商业活动”[33]241。于是,商人遭到禁止,商业活动受到限制,所以轰轰烈烈地物资和土产展览会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此后,物资土产展览也成为宣传成就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这是新中国展览业发展的一段波折。
革命战争年代与新中国建立初期具有十分密切的承继关系,至今仍有诸多方面呈现出革命遗产的特征[34]。1949—1957年展览会的发展演进说明:建国初期的展览会继承了解放区展览会的办展经验。日本学者顾林认为,“根据地是中国社会主义的‘萌芽’”[35]657。建国初期展览会的发展演进充分说明了这个观点。以前,学界对1949年前后的历史严格区分,形成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从展览会的演变历程来看,不能因为1949年而割裂前后两个时期的历史,1949年也不能作为一个绝对的分界线,此前此后展览会的连续性或许更值得审视。
彭南生教授认为:“传承与变动,是近代中国历史运行的两种方式。传承乃传统的延续;变动,一方面是指传统的变化,另一方面则是指外来现代性因素的输入、注入或嵌入。”[36]1新中国展览会吸收了苏联等国的办展经验,在展出范围、展览设计、展品陈列、展览场所、展出形式等五个方面发生了嬗变。在嬗变过程中,新中国曾一度认为苏维埃政权是走向社会主义的惟一选择,因此照抄照搬苏联政权建设的倾向十分明显。尤其是1954—1956年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在中国巡展,使中国国民的观念上架构了一个苏联的参照框架。然而,中国共产党在办展问题上进行了一定的突破,如广交会突破与传统的东欧和苏联贸易而独立开展的第一次集中性的大型外贸活动,具有凿空拓荒的意义。新中国参加了大量的国际博览会,增进了中国对世界形势的认识和了解,也促使世界对中国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展览会是一面镜子,它反映了国家政策的变化和社会的转型。新中国展览会在新中国社会发展中扮演过重要角色,但其传承与嬗变也留下了历史的遗憾,主要是1953年的粮食统购统销制度,限制了商业活动的开展,也限制了经济展览会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中国展览业的发展。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陕甘宁边区农产竞赛展览会宣传大纲[N].新中华报,1938-09-15.
[3]中国革命博物馆.解放区展览会资料[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4]朱鸿召.延安日常生活的历史(1937—1945)[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武衡.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第3辑[M].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1984.
[6]陈永发.对中国当代史研究的一些想法[M]//朱佳木.当代中国和它的外部世界——第一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论文集.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7]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二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8]中国展览年鉴(1998—1999)[M].北京:年鉴出版社,1999.
[9]陆灏.展览会是广泛联系群众的重要形式[N].人民日报,1951-04-12(3).
[10]李湘恺.怎样办展览会[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59.
[11]韩毓海,董正华.晚清以来中国历史和现代化发展历程——周锡瑞教授访谈录[J].战略与管理,1996,(2).
[12]林芳,谢辉.论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衰落的原因[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3).
[13]刘功成.工运史话[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6.
[14]李文鹏.新中国首次大型展览盛会——大连工业展览会[N].中国档案报,2010-05-03(4).
[15]新华时事丛刊社.解放后的天津工业——天津工业展览会介绍[M].北京:新华书店,1950.
[16]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展览会 今起在故宫太和殿正式揭幕[N].人民日报,1950-12-25(6).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大事记1949—1957[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
[18]翟昌民.回首建国初——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回顾与思考[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19]王春雷,张灏.第四次浪潮——中国会展业的选择与明天[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20]巴基斯坦国际工业展览会闭幕[N].人民日报,1952-04-23(4).
[21]广交会的前世今身[J].南风窗,2006,(10).
[22]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百届辉煌[M].广州:南方日报社,2006.
[23]胡曙.全国农业展览会闭幕[N].人民日报,1957-08-01(5).
[24]何立波.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展览会[J].党史博览,2009,(11).
[25]吴子勋.“刘介梅忘本回头”展览会始末[J].纵横,2000,(7).
[26]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在我国的展览工作结束[N].人民日报,1956-07-30.
[27]郭秋思.吴劳文集[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
[28]李巧宁.新中国的中苏友好话语构建1949—1960[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9]郁文.边区第二届农工业展览会参观记[N].新中华报,1940-03-08(4).
[30]来比锡博览会中国馆正式开放 四千余种展品引起观众极大注意[N].人民日报,1957-03-06.
[31]东坎工业产品展览会[N].新华日报:华中版,1948-10-12.
[3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33]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M].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4]李金铮.向“新革命史”转型:中共革命史研究方法的反思与突破[J].中共党史研究,2010,(1).
[35]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外学者论抗日根据地[M].北京:档案出版社,1992.
[36]彭南生.传承与变动:近代转型时期的城乡经济与社会[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