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燕 (陕西省府谷县中医医院病理科,陕西 府谷 719400)
胃息肉系指生长于胃黏膜表面的突出物,可有蒂或无蒂。目前对胃息肉的研究远不及结肠息肉,关于胃息肉的研究结果争议较多,主要集中于胃息肉与癌变的关系以及幽门螺杆菌在其发生中的作用[1]。对比分析我院体检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1767例,对其胃息肉发病情况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共体检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1767例患者,其中男912例,女855例,年龄24~78岁,平均(45.5±1.5)岁。让患者进行呼气试验,对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均准确检查出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排除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1.2 检查方法:常规胃镜检查取息肉活检或摘除后,组织固定于4%甲醛溶液,常规石蜡包埋,5μm连续切片。分别行HE和Wanhin-Starry(WS)染色,以评估息肉组织学类型并判断H.pylori以感染状况,胃黏膜和息肉组织学评价以及H.pylori感染分级依据悉尼胃炎分类标准[2]。同时取息肉患者胃部无息肉处黏膜(息肉背景黏膜)经常规处理,行WS染色判断H.pylori感染状况。同一患者息肉组织及其背景黏膜中任一WS染色阳性即判断H pylori感染[3]。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
呼吸实验和胃镜检查结果表明,存在胃息肉的患者76例,主要类型为单纯性胃息肉患者57例,多发性胃息肉患者19例,其中约50%的患者胃息肉形态为山田II型,60%的患者胃息肉直径≤0.5 cm,其中腺瘤4例(5.26%),增生性肿瘤46例(60.52%),胃底腺息肉20例(26.31%),其中腺瘤性和增生性息肉好发于胃窦部,胃底息肉病变好发于胃体及胃底部位。对其均采用综合性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存在胃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进行治疗,均获得良好的治疗。胃息肉主要发生于贲门、胃底体、胃角、胃窦以及其他部位(包括吻合口、多部位等),增生性息肉主要见于胃底体、胃窦和贲门,并发息肉主要见于胃底体。
腺瘤性胃部息肉是目前得到临床证实的胃部癌前病变,但酒气胃部息肉同胃部癌症病变的相关性,还没有得到明确的证实,尚没有达成统一定论,但存在胃息肉患者发生胃癌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增生性息肉发生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一定关联,主要原因是胃部黏膜受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长时间受到炎性反应刺激,炎性物质激化,造成胃部增生性息肉的发生,所以同幽门螺旋杆感染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增生性息肉的发病同患者自身感染和胃部损害相关。
胃癌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胃黏膜反复感染和增生,遵循慢性胃炎-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这一系列癌变模式。
综上所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胃息肉发病率较低,主要病理特征是以单纯性发病较为多见,多发性较少见,以胃底腺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较多发,不同类型的息肉其病理特征均存在不同。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胃息肉发病率为4.30%,发病率较低,其中主要病理特征是以胃底腺及增生性肿瘤为主,其中增生性息肉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长期炎性反应刺激作用引起,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何晋德,廖晓云,刘玉兰,等.胃镜下胃息肉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4,10(1):8.
[2]胡伏莲,周殿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72.
[3]聂玉强,李瑜元,杜 洪,等.胃增生性息肉癌变[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6(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