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芳,金天英(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嘉兴医院,浙江 嘉兴 314000)
食管癌患者术前因吞咽困难、进食少,癌症又是消耗性疾病易造成营养不良。术后因禁食、禁水,持续胃肠减压,更易引起电解质的丢失及营养缺乏,甚至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也会增加病死率。早期肠内营养符合正常生理需要,科学地给予营养支持,能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1-3]。2007年10月~2012年10月对47例食管癌三切口患者放置空肠造瘘管,现将空肠造瘘营养的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47例患者中,男28例,女19例,术中放置空肠造瘘管。按部位分:胸中上段食管癌30例,胸中段食管癌17例,手术方法:全身麻醉下行三切口食管中、上段癌切除,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术、空肠造瘘术。
1.2 置管方法及固定方式:术中经皮穿刺在屈氏韧带远端15 cm左右放置空肠造瘘管,将其固定造口管的固定翼两端与皮肤缝合2~3针,缝合点应避开手术伤口。空肠造瘘管上装有三通,便于管饲。
2.1 肠内营养的护理:手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术后24 h即从空肠造瘘管经输血器给予等渗盐水500 ml,一般匀速滴注24 h,若无不适,术后第2天给予米汤、牛奶稀释后每天分次滴注1000 ml,每次间隔约2~3 h。术后第3天增加至1500~2000 ml,同时添加鱼汤、肉汤等流质食物。输注中营养液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营养液每次输注前后用30~50 ml温开水冲洗,保持营养管通畅。输注过程中营养液可适当加温,保持营养液在38~41℃。肠内营养液输注一般为5~7 d。食管吞钡造影示切口愈合良好即可拔除胃管。当天可食少量流质食物。
2.2 造瘘管的护理:患者术后回到病房,护士应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并及时记录造瘘管置管长度及局部渗液情况,固定好造瘘管,同时造瘘管上粘贴有红框的高危标签,每班做好交接工作。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干燥,造瘘管口装好三通,并每天更换造瘘口敷料1次,渗液多时再更换。保持造瘘管通畅,每天灌注前后用20~50 ml温开水冲洗管道。连续滴注时,每12小时冲洗1次。营养液用纱布过滤,以免造瘘管堵塞。同时观察造瘘口周围的情况,注意有无红、肿、热、痛。
2.3 口腔护理:术后患者长期禁饮、禁食,加上一侧鼻孔留置胃管,易导致口腔黏膜干燥或感染,应定时进行口腔护理,2次/d,同时用呋喃西林溶液漱口。每天观察口腔黏膜变化,若发现有口腔溃疡或怀疑真菌感染,及时给予0.5%甲硝唑、1%~4%过氧化氢溶液漱口。
2.4 心理护理:主要是许多患者对进食方式产生不稳定情绪,对自身形象改变的不理解,此时应多与患者交流,解除焦虑情绪。向患者讲述空肠造瘘管的重要性及早期给予肠内营养的必要性,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恐惧。
2.5 并发症的护理:①腹胀、腹泻:主要原因与营养液滴注过快、用量或浓度过大。液体温度偏低,脂肪含量过高、胃肠动力差、个体耐受差异等有关。护理上要严格遵医嘱掌握营养液的温度,速度和浓度,有针对性的护理,鼓励患者早运动;②代谢紊乱:长期使用肠内营养者,部分肠内营养制剂中的碳水化合物或脂肪含量高,易引起脂肪、糖代谢紊乱及酸碱平衡紊乱。护理人员应定时监测血糖及血、尿电解质变化,维持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出入水量。
47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其中有1例空肠造瘘口瘘,经积极治疗后出院。
空肠造瘘可以使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增加患者的抵抗力,促进切口愈合,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肠内营养物美价廉,操作简便,符合生理需要。对空肠造瘘管行肠内营养进行有效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患者顺利康复的基础。
[1]盛华英,周丽华.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行空肠造瘘营养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0,22(1):145.
[2]陶君菊.经空肠造瘘管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9(1):131.
[3]倪玉珍.重症胰腺炎术后置空肠造瘘管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0,2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