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美云
《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富含后来形成的诸多思想及学科的胚芽。20世纪90年代中期所提出的生态美学思想及生态美学学科在《周易》中也能找到自己的原型。因此,阐发《周易》的生态美学思想对于丰富当代的生态美学思想,对于建设新型的生态美学学科,对于构建新型的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都会有一定的启发及借鉴意义。
就像生态伦理学以承认自然本身具有内在价值为前提一样,生态美学应该以承认自然本身具有内在和谐美为前提。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本身的这种和谐美“表现为一种有机的整体论和一种动态的活力论”[1](P2)。在《周易》中,自然本身的这种“有机的整体性”表现为天地和时节的和谐一致,“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周易·丰·彖》,以下凡出于《周易》者不再写书名),自然本身的这种“动态的活力”则来源于天地有规律的运行,并且由此而使得四时得以确定,“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豫·彖》)。由此,自然天地的德性就会彰显出来。“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下传》),天地就是以“生”作为自己的德性。天地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生出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从而使得我们这个世界显得丰富多彩。“生生之谓易”(《系辞上传》),《周易》就是要展现出天地接连不断、永不停息地生出万事万物的情状。因此,天地也就是以“生生”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
“天地养万物”(《颐·彖》),天地生出万物之后,还把养育万物作为自己的天职,并使万物得以茁壮成长。《周易》中关于天地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养育万物,使万物得以茁壮成长的内容是非常多、非常丰富的。比如说,“天地交而万物通也”(《泰·彖》)、“天地变化,草木蕃”(《坤·文言》)、“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姤·彖》)等。但本文认为这一内容比较集中地体现在《说卦》的如下说法中:“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桡万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莫熯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万物不仅有生,亦且有性”,“每个物有每个物的性”[2](P19)。这种物性正如《系辞上传》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由此可见,万物之物性也是天地阴阳所成就、所赋予的。天地赋予万物本性后,还要通过自己的变化,通过自己的化生而保住万物的本性,使万物各自端正自己的性命,并有利于万物性情之正,“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乾·彖》)、“利贞者,性情也。”(《乾·文言》)这样万物的本性就都能够得以畅达、彰显,“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坤·彖》)
“物相遇而以聚”(《序卦》),本性各不相同的万物都生存、相聚于天地之间。万物之间只有保持和谐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共同生存、生长于天地之间。而万物只有“聚以正也”(《萃·彖》),以正道相聚于天地之间,才能做到“并育而不害”(《中庸》),并进而保持和谐的关系,共同生存、生长于天地之间。“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乾·文言》)同类的事物,因为其本性有相通之处,相互之间容易发生感应,它们之间有得天独厚的保持和谐关系的条件,因此,更容易保持和谐的关系,就像《系辞上传》所说的“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周易》不但认为同类的事物要保持和谐的关系,就是不同类的事物,甚至完全相反的事物也要保持和谐的关系。而且,在《周易》看来,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关系才是天地万物中更加重要的和谐关系,这种和谐关系也显得更加美妙,“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系辞下传》)《周易》认为,如果能够看到万事万物的这种相聚之道,那么,天地之间万物的所有情况都可以了如指掌了,“观其所聚,则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萃·彖》)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普里戈金说:“中国文明对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3](P1)《周易》作为中国文明的根本经典,不但认为自然本身具有和谐美关系,而且认为人与自然也具有和谐美关系,也即“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4](P3)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生命之源”[4](P27),“自然界养育了人类,人类反过来与自然界相感相通和协调共济,构成宇宙整体循环发展的和谐秩序。”[5]“我们与自然血肉相连,声息相通,这是事实。但作为人类,我们绝不能辜负这一点。”[6](P47)因此,我们要尽己所能保持和自然的和谐美关系。而且人具有“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泰·卦象》)的能力,能够“赞天地之化育”(《中庸》),因此,人要努力追求和天地、自然的和谐,“君子尚消息盈虚”(《剥·彖》),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乾·文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
人所追求的与自然的和谐首先表现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上,“君子以慎辨物居方”(《未济·卦象》),我们要非常慎重地选择适合自己生活的自然环境。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非常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认为人只有与自己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相协调,人的身心才能够健康地成长,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参赞化育”,“与天地参”(《中庸》)。相反,如果长久地不在自己所应该处的环境中,那么,对自己就没有好处,“九四:久非其位,安得禽也。”(《恒·象》)而且,如果处在一个和自己不相适合的、对立的环境中,还可能会因为自己没法适应这个环境而使自己没法生存,甚至因此而非常地危险,“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系辞下传》)因此,与自然环境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身心能否健康地成长。
“而成就和保护万物的生存与延续,则被视为宇宙的根本道德。”[7]人效法宇宙,因此,人所追求的和自然的和谐还表现在人能够成就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曲成万物而不遗。”(《系辞上传》),即像蒙培元先生所说的:“人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4](P113)“完成自然界的化育是人类的神圣天职。”[4](P30)人要成就万物,实现万物,首先就要分辨各种不同的事物,“君子以族类辨物。”(《同人·卦象》)以此为基础,保持、成就万物的各自的本性,“成性存存,道义之门”(《系辞上传》)。然后再随顺自然界的规律,“顺天命也”(《萃·彖》),对万物采取的举止和自然规律相一致,“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艮·彖》)据此选择适当的时机来培养、化育自然界的万物,“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无妄·卦象》)并且,我们还可以尽己之力,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使万物保持平衡,使生态保持平衡,“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谦·象》)这样,才能够保持“人类和自然之间可持续的和谐关系”[1](P229)。比如,古人打猎,都是网开三面,而不是赶尽杀绝,“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比·爻辞》),这样动物才能够再更好地繁衍,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
人通过不断地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关系,最终就能够达到与自然之间的“保合太和,乃利贞”(《乾·彖》)的最高的和谐美关系、最高的和谐境界。在这种与自然的和谐美的境界中,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与自然和谐的,即使是我们踩着了老虎的尾巴,老虎都不会咬我们,“履虎尾,不咥人。”(《履·卦辞》)与最凶残的老虎都能有这种和谐的关系,那与自然界的其他万物的和谐美的关系就更不用说了。在这种和谐境界中,人与自然完全是合一的,人的本性与自然的本性也完全是合一的,因此人就能够看透天地万物的本性,“其见天地之心乎”(《复·彖》),从而更好地保持与自然的和谐美的关系。
《周易》认为人与自身的和谐主要是指人的德方面的和谐及行方面的和谐。而人的德和行两者又是辩证的统一,一体的两面。德是一个人内在的本质,行是一个人内在本质的外在表现。德是理论方面的,涵养方面的,行是践履方面的,实践方面的。德是体,行是用。德是本体,行是工夫。
人通过修身进德的修养功夫才能够达到德方面的和谐。这种修身进德的修养功夫首先表现在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能够做到制止自己的愤怒,杜绝自己的贪欲,使自己心平气和,无私无欲,“君子以惩忿窒欲。”(《损·象》)其次,《周易》非常强调通过时时保持警惕,心存谨畏来修身进德,“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乾·爻辞》)“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系辞下传》),“君子以恐惧修身”(《震·卦象》),而且“初九:恐致福也”(《震·象》)。再次,《周易》认为,不断地认识,反省别人及自己的思想言行,讲究忠信,改过迁善,也是修身进德的重要方法。“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大畜·卦象》),“初九:不远之复,以修身也”(《复·象》),“君子以反身修德”(《蹇·卦象》),“忠信所以进德也”(《乾·文言》),“君子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益·卦象》),这其实也就是“君子以果行育德”(《蒙·卦象》),通过采取果敢的行动来培养自己的德性。
当我们能够做到内心谨敬,处事合宜,就能够培养出很多德性,“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坤·文言》)遵循这些美德,不断积累小善以上升到高大的德性,“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升·卦象》)并且还要经久地保持这种德性,“六五:恒其德。”(《恒·爻辞》)而当我们将内在和谐的德性彰显出来的时候,其实就会表现为外在和谐的行为,“君子以自昭明德。”(《晋·卦象》)
“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系辞上传》),言论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系辞下传》),“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家人·卦象》)一个人只有在身心平和之后再采取言行,才能使说的话有内容,行为合乎准则,从而达到外在行为的和谐。具体地说,君子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好开头,“君子以作事谋始。”(《讼·卦象》)要想到做事情可能会碰到的难处而事先做好预防的工作,“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既济·卦象》)在这个基础之上,君子要多学本领,身怀绝技,等待时机,顺时而动,“君子藏器于身,待时以动。”(《系辞下传》)这样,君子才有可能临危舍命来完成他的志愿,“君子以致命遂志。”(《困·卦象》)这样最终就能够做到“人类应当与其自身的各种行为和谐一致”[4](P3)。
“家和万事兴”,人与人的和谐关系首先表现在家人之间的和谐上。在一个家庭中,男女夫妇的关系是最核心的关系,也是一个家庭中具有本源性的关系,甚至由此可以推演出其他的人伦关系。就像《易纬·乾凿度》所说:“人道之兴,必由夫妇。”[8](P205)因此,《周易》特别重视家庭中男女夫妇之间的关系。《周易》认为男女尽管性别、性格、分工等各不相同,但他们为了家庭和美等的志趣应该是相通的,“男女睽而其志通也。”(《睽·彖》)
夫妇结合之后就会生出下一代。父子或母子之间的关系也是中国传统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家庭关系。因此,《周易》也就非常重视家庭中的父子或母子关系。中国传统社会比较强调“母以子贵”。妇女因为生了儿子而往往会改变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甚至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在夫妇、父母子女关系和谐的基础上,再营造出兄弟姐妹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家庭其他各个成员间的和谐关系。这样整个家庭就会处于一种祥和的氛围之中。
对于交友,《周易》提出了这样的基本原则:“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系辞下传》)就是说,和任何人交往,和任何人相处都要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和人相处、和人交往要求大同,存小异,不要去求全责备,“君子以同而异。”(《睽·卦象》)朋友之间相处,在学业、德业方面要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君子以朋友讲习。”(《兑·象》)在《周易》看来,朋友之间相处的最高境界是心灵的相通。朋友之间如果心灵真正能够相通,能够齐心协力的话,那做什么都会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乾·文言》)“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系辞上传》)
“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泰·彖》)对于上下级之间的和谐关系,《周易》认为,上级和下级之间只有不断地交往、交流、沟通,才会有共同的志趣,从而才能够共同干成事业。一个人只有有仁心、实行仁,才能够成为领导,才能成为别人的上级,“君子体仁足以长人。”(《乾·文言》)而作为下级,要全心全意地辅佐上级、顺从上级,“比,辅也,下顺从也”(《比·彖》)、“上六: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革·象》)下级要端正自己的位子,尽心尽力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君子以正位凝命。”(《鼎·卦象》)这样上下级就能够处于一种非常和谐的关系中,做什么事都能够互相支持、互相合作,得心应手,从而能够共同完成大业。
在《周易》看来,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是大人、君子或圣人。因此,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就表现在君子通过经营、管理好社会而达成与社会的和谐,“君子以经纶。”(《屯·卦象》)
在具体的社会管理上,《周易》认为,作为君子首先要善于管理民众,和民众保持和谐的关系。在当时那样的等级社会里,《周易》认为,君子要处理好和民众的关系,首先就要确定君子和民众各自在社会中的社会地位、社会位置、社会关系,确定君子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确定民众的志愿,使君子和民众不相混乱,“君子以辨上下,定命志”(《履·卦象》)、“六二:大人否亨,不乱群也”(《否·象》)。这样君子就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对民众进行教导。《周易》认为,教导民众关键是要通过身教的方式培育他们的德行,“君子以振民育德。”(《蛊·象》)这样民众就都会随顺他,而他也能够使民众归于正道而成为天下之主了,“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之”(《随·彖》)、“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师·彖》)。
在教导好了民众,民众能够顺从自己之后,君子就要用一套外面隐晦而内心明察的方法来治理民众,“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明夷·卦象》)为此,君子要修明历法,明确时令,这样就能够安排好生产,从而创造出物质财富,“君子以治历明时。”(《革·卦象》)同时,要有节度地制定各种法度,不要去浪费财物,不要去伤害百姓,“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节·彖》)而且还要用财物来使民众归附,要整理好财政,端正制度法令,禁止民众为非作歹,“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系辞下传》)而且,作为一个明智的君子,还应该用减损上面、补益下面的方法来使民众得到福祉,从而喜悦无限,“损上益下,民悦无疆”(《益·彖》)、“九三: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井·爻辞》)。这样,君子就能够通达天下民众的意志,从而确定自己建邦立国的大业,“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系辞上传》)
“不丧匕鬯,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震·彖》),作为君子,只有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镇定自若、无所畏惧,才算是具备了成为一国之君的素质与条件。“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师·爻辞》),一个国君在建邦立国的时候,不能任用无才无德的小人,而应该任用贤人能人。在建立、稳定了国家之后,就要采用好的办法来治理国家,“进以正,可以正邦也。”(《渐·彖》)这就需要君臣上下齐努力,不断进行改革,才能够把国家治理好,“当位贞吉,以正邦也”(《蹇·彖》)、“九三:革言三就有孚”(《革·爻辞》)。在国家治理好了之后,还要培养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贤德来美化社会风俗,“君子以居贤德善俗”(《渐·象》)、“孚乃化邦也”(《中孚·彖》)。在每个国家都有了善治、风俗美化之后,中正之道就会大行于天下,世界各国都会保持一种高度的和谐关系,世界就进入了大同之世,天下就处于一片祥和之中。
[1]安乐哲,等.儒学与生态[M].彭国祥,张容南,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杨文衡.易学与生态环境[M].北京:中国书店,2003.
[3](比)伊利亚·普里戈金,等.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M].曾庆宏,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4]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罗移山.论周易生态循环律[J].学术交流,2001,(7).
[6]杜维明.儒家思想:以创造性转化为自我认同[M].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
[7]刘长林.周易生命伦理二要[J].中国哲学史,1997,(4).
[8]朱伯.易学哲学史(第3卷)[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